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康熙学习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不曾感伤,历史不曾心软。

全景再现康熙、雍正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一个穷书生引发了一桩血雨腥风的文字狱,而其背后却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疑案:雍正登基之谜。在康熙晚年诸皇子储位斗争中,有太多的疑点和秘闻,譬如康熙是否被谋害,雍正是否篡位,康熙的那些阿哥们是否藏有惊天的密谋等,这一切都扑朔迷离……

内容推荐

一个穷书生引发了一桩血雨腥风的文字狱,而其背后却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疑案:雍正登基之谜。在康熙晚年诸皇子储位斗争中,有太多的疑点和秘闻,譬如康熙是否被谋害,雍正是否篡位,康熙的那些阿哥们是否藏有惊天的密谋等,这一切都扑朔迷离。众所周知,雍正是这场储位斗争的最终赢家。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斗争,既包含古代权力斗争中最典型的故事情节,也荟萃了残酷无情的政治权术精华。由此,本书以抽丝剥茧的手法,走近康熙和他的子嗣们,逐一揭开雍正登基的重重迷团,探寻封建皇权的承继脉络,全景再现了康熙末年那场血与泪的权力之争。

目录

引子小人物踩到了历史的痛脚

废太子

 一、十八阿哥死了

 二、皇后的死换来太子的生

 三、这不过是康熙的一厢情愿

 四、太子党:得意得忘了体统

 五、太子废了,康熙病了

 六、皇帝做久了,江山格外的重

争储位

 七、大阿哥第一个出局:权力这东西的确可怕

 八、三阿哥:学术比政治保险

 九、八王党:抱团没有好下场

 十、躲在角落里看表演

 十一、太子复位:我是皇帝我说了算

 十二、再废太子:扶不上墙的烂泥终究扶不起

 十三、八阿哥:得人心,不得君心一

 十四、十四阿哥俨然成了一颗政治明星

定权谋

 十五、雍正是怎样炼成的

 十六、老虎发威前不妨装成病猫

 十七、孝、诚、和、忍:雍正夺储的四字真言

 十八、皇权路上的辩证法

 十九、家天下讲的是综合得分

 二十、这一切来得如此不动声色

取王杖

 二十一、千古一帝走完这一生

 二十二、雍正继位全记录

 二十三、流言满天飞:官方文件靠不住

 二十四、雍正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二十五、功臣就是用来杀的

兄弟恨

 二十六、无情最是帝王家

 二十七、十四弟:与皇上做兄弟真的好难

 二十八、八王党:逃不过曲终人散

 二十九、雍正的强迫症:八弟、九弟改名成了狗和猪

 三十、十三弟:硕果仅存的礼遇

 三十一、其他手足:各有各的造化

尾声雍正之死

 三十二、秘密建储解决了权力移交的一大难题

 三十三、雍正原是过劳死

 三十四、小人物的下场出人意表

康熙与雍正朝大事记

 一、康熙与雍正朝宫延大事记

 二、主要阿哥的大事年龄对照表

 三、康熙后、妃花名册

 四、康熙的儿子们

 五、康熙的女儿们

写在后面的话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九月二十六日的上午,古城西安刚下了一场小雨,除了路上的灰尘比原来稍微少一点外,一切看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一阵秋风刮起,路上的行人走得似乎也比往日要快些。

这时,街上一阵喧哗,官府的衙役们高呼着“肃静”、“回避”,路边行人纷纷避让,原来川陕总督岳钟琪刚从外面访客回来了。城里的人见怪不怪,让开大道后依旧各走各的路。正当岳大人的专轿快要到总督府门口的时候,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从人群中攘臂奋出,霎时间便突破了衙役们组成的警戒线。只见他直奔总督大人的轿前,令众人一片惊呼!

所幸的是,那位书生手里拿的不是炸弹(那时还没有发明出来),也不是砍刀匕首之类的违禁危险品……他手里紧紧攥着的,仅仅是一封书信而已。

看来,这只是一场虚惊。众人心想,莫非这书生是为喊冤而来?可正当大家把提起的心放下去的时候,却见岳大人接过书信,微微扫了一眼便脸色大变,当下就喝令将此人抓住送监,随后迅速将此书信揣人怀中,匆忙迈进了总督府。

那书生来得真不是时候,碰巧岳钟琪此刻有点烦。岳大人的烦恼,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的这个“岳”姓引发的……他不但和当年的抗金英雄岳飞是一个姓,而且还真就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原本出身于武将世家,祖父岳镇邦曾任左都督、绍兴总兵,岳钟琪本人也在康熙末年平定西藏之乱时立下战功而升为四川提督,随后又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率军随同年羹尧大将军入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由于战功卓著,加之年大将军因为飞扬跋扈被雍正整肃,结果岳钟琪接任了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位置,一时间可谓是圣眷正浓、春风得意。

但是,川陕总督这个位置一向为满族权贵子弟所垄断,岳钟琪虽说是汉军八旗出身,但依旧被人嫉妒中伤,一些人躲在暗处给雍正偷打小报告,据雍正后来说的,足足有一箩筐之多。那些倒岳的言论简单得几近幼稚:岳钟琪是汉人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恐难对清廷忠心,搞不好他要推翻清朝为汉人报仇,这种人切不可重用。

这些猜疑和诽谤,并非都是空穴来风。就在前一年(雍正五年,公元l 727年),有个叫卢汉民的人突然在成都街上大喊大叫:“岳公爷带川陕兵造反了,西城门外开有黑店,要杀人!”弄得当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当然,这个卢汉民后来很快被抓住,经严格鉴定,此人是精神病患者,有关部门最后将之从速处死了事。

“卢汉民事件”发生后,岳钟琪慌忙向朝廷引咎辞职,但雍正对此颇不以为然,他不但没有责怪岳钟琪,反让岳钟琪继续“鼓励精神,协赞朕躬,造无穷之福,以贻子孙”!

虽然雍正皇帝对岳钟琪大加抚慰、信任有加,但民间却依旧在传播岳大人和朝廷不和的流言,说什么岳大人尽忠爱民,曾对皇帝说了些不知忌讳的话,朝廷屡次召他进京,要削夺他的兵权,云云。当时还传闻说岳钟琪是大学士朱轼保举推荐的人,后来岳钟琪进京后,皇上仍派他回陕西任职,朱轼当时不愿再保,其他大臣也不敢保,结果岳钟琪刚出京门四天,皇上又派了一个叫吴荆山的官员去把岳钟琪追回来,但岳钟琪不肯从命,吴荆山没有办法,只好自刎了。总而言之,民间都认为岳钟琪一定会在某个恰当的时机起兵造反,把满人赶回山海关外去。

正因为如此,岳钟琪才会一看书封便脸色大变。原来,书信的封面赫然写着:“天吏元帅岳钟琪大人亲启”,这几个字让岳钟琪的神经立刻绷紧:去年卢汉民那个疯子的事件尚且余波未平,今天又来个直呼自己是“天吏元帅”的.这岂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回到总督府后,岳钟琪屏退左右,独自进了一个密室,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撕拆开,然后抖抖索索地将信纸抽出,匆匆浏览了一遍。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岳钟琪渎完信后,脸色煞白、冷汗直流。原来,信里对当今皇上进行了极为恶毒的攻击,列举了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诛忠、好谄、任佞”的十大罪状,说雍正继位后连年灾害,民不聊生,并对雍正的继位正统提出了严重质疑;信中还说,华夷之防断不可开,满人是夷,满人皇帝不配统治汉人。既然如此,岳大人作为大英雄岳飞的后人,何不继承祖上之志,利用手握重兵的机会,振臂一呼,成就反清复明之大事业,青史留名,流芳千古,何乐而不为呢?

乖乖里格咚,弄半天这书生不是来喊冤,而是来策反的!

岳钟琪着实吓得不轻,他看完这个署名为“江南无主游民夏靓遣徒张倬”的上书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心想这封信幸好落在自己手里,倘若落到朝廷哪个冤家对头的手里,岂不要掀起滔天巨浪来?P1-5

后记

江南的气候,每到四五月便人黄梅节气,待到六七月已是三伏天,酷日当空。行路之人,汗流浃背,即便在家中,也是热得气喘,无处逃脱。记得多年以前,家中院落里有几株羊眼豆秧,用几根木头或竹竿,搓些草绳,如张灯结彩一般,简简单单地搭个棚子。不到半月间,那豆藤便在地上长起来,弯弯曲曲依傍竹木,就着棚子牵缠满了,却比如今的空调房反要透气凉快。

我家是个大家庭,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这样的八口之家在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不过,在我们那一代,家里有四五个小孩是稀松平常之事。在那时夏日的风凉里,我们兄弟姐妹们都还小,一家人围在一起闲聊看书做游戏,这恐怕是计划生育后再不可能出现的风景了。时光流水匆匆,如今父母已老,我们也都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小的我也远离家乡外出谋生。上海的夏天是酷热的,偶尔也会有清风徐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段年少的时光,对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依旧是如此的怀念。

康熙的家庭不是平民之家,他儿女众多,可皇位只有一个,这让康熙百般烦恼。康熙是理想主义者,他想让这些儿子一团和气,安定团结,但在利益分配问题没有解决前,这被证明只是一厢情愿。从本质上来说,权力是暴力的,权杖需要血和火来祭奠,而家庭却要用温情和人性去浇灌。当这两者碰撞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本书的中心人物雍正,其实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阴毒黑暗,他为人骄傲,自视甚高,性格直率。可惜的是,在中国历史里,雍正一直以来就是被人误解最深、传闻最多的帝王之一。问题恐怕还是出在他自编自导的那部《大义迷觉录》上。他非得让全国的士子人手一册,成天宣讲,弄得很多本不知道他“十大罪状”的人,也都得以了解甚至深信不疑。

雍正的错,就在于他想为自己讨个清白。殊不知,很多事情是越描越黑,以至于他的那点破事扩散到全国的穷乡僻壤,演化成诸多的稗官野史,流传至今。尽管他的儿子乾隆上台后好一顿忙活,一上来就收缴并禁绝了他父亲引以为得意的《大义觉迷录》,但关于雍正的传闻依旧越传越邪乎,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雍正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点击率最高的帝王之一。雍正的故事,经历了几百年岁月的考验后,依旧具有极大的娱乐价值,目前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当然,清朝的历史,特别是康乾时期的历史,由于这方面的小说和电视剧已经是非常之多,其历史事件已经是为人所熟知了。但令笔者不甚满意的是,这些戏说性质的小说或影视剧,在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一个曲解甚至掩盖历史的作用。

如何在学术和通俗之间寻找一条出路,用一种轻松随意的笔调反映历史,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突破。这本小书,读起来似乎像是历史小说,但其实有百分之九十的信史。假如读者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本书读完,那就是笔者最大的成功了。

本书是笔者继《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帝国的绯闻:大清野史三百年》推出后,用平民的眼光去解读清朝历史的第三部作品。本书延续了前两部作品“正史不正,野史不野”的历史大随笔写作风格,用一种人性的、温情的笔调去记叙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的那场权力之争。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感谢他们长久以来对我的默默支持和深切关爱。

金满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康熙学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满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9728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