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遴选了八十八部传统文化名著,其中经部图书十部;史部图书十二部;子部图书三十三部;集部图书三十三部。各部下的书籍按成书时间先后排列。这些书籍体例多样,内容涉及了哲学、宗教、经济、教育、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天文、科技等。除介绍每部著作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外,重点介绍每部著作的思想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点地位。
图书 | 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展评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遴选了八十八部传统文化名著,其中经部图书十部;史部图书十二部;子部图书三十三部;集部图书三十三部。各部下的书籍按成书时间先后排列。这些书籍体例多样,内容涉及了哲学、宗教、经济、教育、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天文、科技等。除介绍每部著作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外,重点介绍每部著作的思想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点地位。 目录 前言 经部 《周易》 《诗经》 《尚书》 《论语》 《礼记》 《孟子》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孟子字义疏证》 《广雅疏证》 史部 《左传》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史通》 《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 《徐霞客游记》 《明史》 《廿二史劄记》 《文史通义》 《帝王春秋》 《太平天国文选》 子部 《列子》 《黄帝内经》 《老子》 《庄子》 《商君书》 《荀子》 《墨子》 《山海经》 《公孙龙子》 《韩非子》 《春秋繁露》 《论衡》 《灵宪》 《华严经》 《金刚经》 《成唯识论》 《坛经》 《化书》 《梦溪笔谈》 《朱文公文集》 《传习录》 《焚书》 《明夷待访录》 《物理小识》 《思问录》 《潜书》 《读史方舆纪要》 《历算全书》 《四存编》 《仁学》 《章氏丛书》 《吴虞文录》 集部 《楚辞》 《陶渊明集》 《文选》 《魏郑公文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临川集》 《苏东坡集》 《陆游集》 《稼轩词》 《陈亮集》 《乐府诗集》 《正气歌》 《关汉卿戏曲选》 《水浒传》 《红楼梦》 《小仓山房集》 《镜花缘》 《曾文正公全集》 《大同书》 《天演论》 《刘申叔先生遗书》 《朱执信集》 《孙中山选集》 《蔡元培选集》 《饮冰室合集》 《观堂集林》 《独秀文存》 《唐人小说》 《李大钊文集》 《胡适文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展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包和平//王学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3342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