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八年来翻译的短篇小说十种,代表七个小说名家。共计法国的五篇,英国的一篇,俄国的两篇,瑞典的一篇,意大利的一篇。这十篇都是曾发表过的:《最后一课》曾登《留美学生季报》;《柏林之围》曾登《甲寅》;《百愁门》曾登《留美学生季报》;《决斗》、《梅吕哀》、《二渔夫》曾登《新青年》;《一件美术品》曾登《新中国》;其余三篇曾登《每周评论》。
图书 | 短篇小说集/大家经典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八年来翻译的短篇小说十种,代表七个小说名家。共计法国的五篇,英国的一篇,俄国的两篇,瑞典的一篇,意大利的一篇。这十篇都是曾发表过的:《最后一课》曾登《留美学生季报》;《柏林之围》曾登《甲寅》;《百愁门》曾登《留美学生季报》;《决斗》、《梅吕哀》、《二渔夫》曾登《新青年》;《一件美术品》曾登《新中国》;其余三篇曾登《每周评论》。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八年来翻译的短篇小说十种,代表七个小说名家。共计法国的五篇,英国的一篇,俄国的两篇,瑞典的一篇,意大利的一篇。这十篇都是曾发表过的。 目录 第一集 译者自序 法国·都德最后一课 法国·都德柏林之围 英国·吉百龄百愁门 俄国·泰来夏甫决斗 法国·莫泊三梅吕哀 法国·莫泊三二渔夫 法国·莫泊三杀父母的儿子 俄国·契诃夫一件美术品 瑞典·史特林堡爱情与面包 意大利·卡德奴勿一封未寄的信 俄国·高尔基她的情人 附录·胡适论短篇小说集 第二集 译者自序 美国·哈特米格儿 美国·哈特扑克坦赶出的人 美国·哦亨利戒酒 俄国·契诃夫洛斯奇尔的提琴 俄国·契诃夫苦恼 英国·莫理孙楼梯上 附录·胡适论翻译 试读章节 柏林之围 [法国]都德 “柏林之围”者,巴黎之围也。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普法之战,法人屡战皆败。西丹之役,法帝全军解甲。巴黎闻报,遂宣告民主,众誓以死守。普军围巴黎凡四阅月始陷。 此篇写围城中事,而处处追叙拿破仑大帝盛时威烈。盛衰对照,以慰新败之法人,而重励其爱国之心,其辞哀惋,令人不忍卒读。 此篇与都德之《最后一课》(La Derniere Classe),皆叙普法之战。二篇皆不朽之作,法童无不习之。重译外国文字亦不知凡几。余二年前曾译《最后一课》。今德法又开战矣。胜负之数,尚未可逆料。巴黎之围欤?柏林之围欤?吾译此篇,有以也夫。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记于美洲旅次。 余等与卫医士过凯旋门大街,徘徊于枪弹所穿之颓垣破壁间,凭吊巴黎被围时之往迹。 余等行近拿破仑帝凯旋门,卫医士忽不进,而指凯旋门附近诸屋之一,谓余等日:君等见彼严扃之四窗乎?去年八月初旬,巴黎消息已恶矣。当此危急之时,余忽被招至彼屋,诊视一神经颠狂之症。病者朱屋大佐,尝为拿破仑部下军官。老矣,而馀勇未衰,爱国之心尤热。当普法之战之始,大佐自乡间来,僦居此屋,以屋有楼,可望见凯旋门也。君等知彼僦屋之意乎?伤哉此老!其意盖欲俟法人大胜后,可凭阑下观法军凯旋之盛仪也。 一日晨餐已,将起,忽得维生堡之败耗(一八七。年八月四日),遂倒于座,若受椎击。余往诊视时,大佐手足僵直,几疑已死。其人颀长,躯干伟大,齿佳,白发鬈然,八十岁矣,貌乃类六十以下。其孙女,好女子也,跪其侧而泣,哀伤动人。此女之祖若父皆军人,父随麦马洪大将军出征。今对兹僵卧之老人,遥念军中老父,宜其哀也。余竭力慰藉之,然殊少希望。病者所患为半边风痹,八十老人当之,罕能免于死者。大佐一卧三日,不省人事,而雷舒贺坟之消息至矣[八月六日,麦马洪以三万六千人,炮百三十尊,与普军九万六千人,炮三百四十尊战,大败]。君等皆知此消息之初至,人皆以为我军大捷,普军死者二万,普皇子为俘。此大捷之来,全国欢声雷动。而此鼓舞之欢声,乃能起此风痹老人之沉疴。余第三日往视时,大佐目已能视,舌已能动,喃喃语日:“大……捷!大……捷!”余亦和之日:“诚大捷也。”因语以道路所传此役死伤俘虏之数。大佐闻之,貌益扬,目益张。 及予退出,遇其孙女于户外,容色若死灰。余执其手,语之日:“勿再哭。若祖父有起色矣。”女乃语予以雷舒贺坟之确耗,麦马洪力竭退走,我军大败矣。余与女相对无语。女盖念其父,余则但念其祖,若老人闻此败耗必死无疑。然则奈何?将听其沉湎于此起死神丹之中耶?是诳之也。女含泪日:“决矣。余非诳老人不可。”语已,收泪强笑,入侍其祖。 余与女之绐老人也,初尚易易,以老人病中易欺也。及老人病日瘥,则吾二人之事日益不易。老人之望消息甚殷,我军进兵之一举一动老人皆欲知之。 P9-10 序言 这些是我八年来翻译的短篇小说十种,代表七个小说名家。共计法国的五篇,英国的一篇,俄国的两篇,瑞典的一篇,意大利的一篇。 这十篇都是曾发表过的:《最后一课》曾登《留美学生季报》;《柏林之围》曾登《甲寅》;《百愁门》曾登《留美学生季报》;《决斗》、《梅吕哀》、《二渔夫》曾登《新青年》;《一件美术品》曾登《新中国》;其余三篇曾登《每周评论》。因为这十篇都是不受酬报的文字,故我可以自由把他们收集起来,印成这本小册子。 短篇小说汇刻的有周豫才、周启明弟兄译的《域外小说集》(一九0九)两册,周瘦鹃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一九一七)三册。他们曾译过的,我这一册里都没有。 我这十篇不是一时译的,所以有几篇是用文言译的,现在也来不及改译了。 近一两年来,国内渐渐有人能赏识短篇小说的好处,渐渐有人能自己著作颇有文学价值的短篇小说,那些“某生,某处入,美丰姿……”的小说渐渐不大看见了。这是文学界极可乐观的一种现象。我是极想提倡短篇小说的一个人,可惜我不能创作,只能介绍几篇名著给后来的新文人作参考的资料,惭愧惭愧。 后面附录《论短篇小说》一篇,是去年的旧稿,转载在这里,也许可以帮助读短篇小说的人领会短篇小说究竟是一件什么东西。 民国八年九月,胡适 我译的短篇小说,在第一版所印十种之外,还有《他的情人》一篇,现在趁再版的机会,把这篇也加进来。 民国九年四月,胡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短篇小说集/大家经典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胡适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228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4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8 |
宽 | 156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