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生心声(讲述移植)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十分忠实地记录了许多移植患者的感人经历,由移植患者自己亲笔撰写。通过这些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诚挚爱心和对生命的执著追求,使器官移植事业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加蓬勃地发展。

内容推荐

“新生会”是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该公司之中国大陆业务与相关责任员工自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并入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为中国移植患者专门成立的移植康复俱乐部。俱乐部内的所有会员都是曾经经历过移植手术的患者,从准备接受移植手术开始,直到身体恢复,像健康人一样把握美好生活,新生会始终相伴左右,提供关爱和健康指导。

这是一本由新生会的移植患者自己写的书,从移植历程到术后身心保养,从与病魔抗争到最终战胜病魔,字里行间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打动了人们。曾经经历过移植的人都是经历过生死考验,开始新的人生的一群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与病魔的斗争史,在接受移植的路上跨过一道道坎,一次又一次地用他们自己的坚强与毅力打败了侵袭的病魔,享受全新的生活和希望。

正是有这样不同的人生体验,所以移植患者才会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他们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他们希望通过无声的作品,向社会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让伙伴们感受自己现在的幸福;通过经验的分享,让更多正经历痛苦的人早日摆脱痛苦,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目录

风雨 彩虹 阳光

你们所赠的希望,我一直用心珍藏

感人的往事,难忘的真情

人有病,天知否

激流勇上,笑傲人生

一路走来

真情重新扬起我生命的风帆

父亲捐肝为救我,人间最美父子情

移植的生命精彩依旧

相敬如宾,“肝”胆相照

悲喜肝移植——我与老林的故事

真情,让我的生命之舟再次起航

伟大的母亲——全国首例岳母给女婿捐肝纪实

世界很精彩

感慨人生多劫难,患难与共情更真

新的生命,新的开始

笔耕不辍写新生

试读章节

小小紫癜引发的蝴蝶效应

2O00年初,正值春节之际。虽是寒冬腊月,但到处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面,人们都在为新年忙碌着、准备着,精神抖擞、热火朝天。而我已是初三的学生,下半年就该中考了。每天穿梭于学校与家之间,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但这几天却显得格外累,晚上学习时一不小心就会睡着,有时被妈妈发现,便会惹来一顿骂。我想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忽然有一天,在脱衣服睡觉时,我发现腿上莫名其妙地起了一些绿豆大小红色的斑点,急忙喊来爸妈看,他们仔细摸了摸,没有凸起,不像是一般的疙瘩,我自己也不疼不痒的,只好等休息一晚看看了。第二天,那些斑点仍然没有消失,还隐隐约约多了一些。于是,妈妈带我到医院。医生看过后说是过敏性紫癜。这病我们知道,不是什么大病,表弟小时候也得过,在北京看好了,现在特别壮。但后来所发生的却是我和我的家人所不知道的,也始料未及的。

医生让我住院治疗,因为没什么不舒服,白天输完液,晚上就被爸爸接回了家。3天后,腿上的红斑已看不清了,可第四天,天还没亮,我便开始肚子疼,上吐下泻,一直熬到天亮,被送到医院。医生又说:“紫癜侵蚀了肠胃。”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住进医院,接连挂了2天吊针,不见起色。我们连夜赶到了市级医院。每天我的肚子都疼得死去活来,像有千万只手在不同方向撕扯着。什么都吃不进去,甚至只要喝一点水,便会吐一些黄黄绿绿的东西,而且还泻个不停。只能一天24小时接连不断地打着吊针,维持虚弱的身体。一直没得过大病的我第一次经历了病痛的折磨,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十来天了,紫癜悄悄地爬上了我的手心、耳朵,而且腹部的疼痛与日俱增。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大夫,只能得到一句话:“磕着碰着还得一段时间,何况是得病呢?”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就这样拖延了半个月。大舅说,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事儿,不如去北京找家好一些的医院看看。于是在大舅的催促下,我们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我从小生活在与北京相距遥远的县城里,终于有一天来到了北京,不是在注目的天安门城楼下驻足,不是在蜿蜒、伟大的长城上散步,只是躺在医院雪白的病床上呻吟,其情其境是不是有点可悲?不过,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是简单地认为我来到了北京,病就很快会好,我们就会很快地回到家乡,仅此而已。

“针头进进出出”地治疗了一一周,我的肚子不疼了,紫癜也逐渐暗淡和减少了,我开始到处活动。北京的医院和县城的就是不同。这里一切都是白的,雪白的墙,雪白的床和被单。还有医生护士的工作服,加上她们那甜美可人的笑容、温柔亲切的话语,都让我感到很温暖,怪不得称她们为白衣天使呢!

因为我住在大病房,大概都是天涯沦落人吧,所以大家显得格外亲热,谁和谁见了都要点头,笑容也随之展开,然后互相询问彼此的病情,亲得就像一家人。那天,大夫说我可以吃一些流食了,摸摸肚子,是啊,我已20来天没吃东西,肚子的疼痛早已让我忘记了饥饿。晚上,爸爸特意从外面给我端回一杯红豆粥,肚子里的馋虫好像突然间闻到香味都爬出来似的,我一下子喝了大半杯。谁知半夜里,肚子又开始疼,我摸黑爬起床想要去厕所,刚出门,便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已晕倒在地。等我醒来,爸爸已急得满头大汗。然后我又是吐,又是便血,一番折腾,只听大夫说:“继续饿着吧。”唉,真是得不偿失。

200O年2月5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到了。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我想难过的成分肯定会多一些的。我穿着蓝白相间的病号服,和爸爸呆在简单的病房里,数着一秒一秒的时间,想着以往在家乡过新年有怎样的热闹。最可怜的是,这一天我仍不能吃任何食物。中午12点,病友们开始陆续打饭。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小巧玲珑的饺子,颜色诱人的烧鸡、绿油油的青菜……它们正热气腾腾、散发着扑鼻的香气。可我周围一无所有,我舔舔干裂的嘴唇,把那快要流出的口水使劲地咽了下去。晚上,肚子空空如也的我,望着窗外闪烁的星星,把无尽的思念送到了遥远的地方。我想此时此刻,妈妈也一定在望着家乡的星空,把她最虔诚的祈祷说给星星,最诚挚的祝福寄给远在他乡的女儿。就这样,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孤独的春节、苦涩的春节……也是难忘的春节。

一个月后,我觉得我已恢复了原本健康的身体,妈妈这时也来到了北京,可医生却告诉我们,紫癜已经控制住,可我的肾脏被损害了。目前,蛋白尿、血尿挺严重,让我们去别的医院看看吧。听了这个消息,爸爸、妈妈、我都呆住了,我们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紫癜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浪。也许我们当时更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这个风浪把我们打得身心疲惫、痛苦不堪。我们一家三日,神情沮丧的走出了医院大门,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我们该何去何从?前途是那么渺茫、无助。

背井离乡无奈弃学,只求上苍赐予一线生机

俗话说“当你知道了身体的某一部位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部位生病的时候”。肾脏,我们常说的腰子,以前我对它一无所知,早已忽视了它的存在,现在它病了,我也真正地病了。爸爸说,好不容易来到了北京,病没有看好,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于是,经爸爸的好友介绍之后,我住进了北京另一家医院,继续治疗。

北京的医院在我看来都是大同小异的。最令我难受的,就是不允许家属陪床了。我住在一个8个人的大病房里,里面都是和我年龄相当的孩子。每周五下午2点到5点的探视日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但不是我的。在平时,我会和他们一样很平静。但只要到了那天,我会感到很烦、很伤心,思念亲人的心情会骤然加重。我也会很自私地希望他们的爸妈快点离开,甚至每个探视日都不要来。因为我家离北京很远,爸爸妈妈为节省一些盘缠只能二三周来一次,而且只能一个人来。每一次那短短3个小时都让我倍感珍惜,他们除了帮我洗脏衣服,还在一边不停的嘱咐我,临走时那种不舍、不放心,那种面带笑容、眼眶里的泪珠却不能流下来的感觉,每每想起都让我隐隐作痛。

有一次,爸爸来看我,告诉我妈妈做了胆结石手术,挺好的。我说那你们就别来看我了,我自己也没什么事。可到了下一个探视日,妈妈却意外的站在了我面前。她比以前更消瘦了,显得那么疲倦无力。我忙问她,从手术到今天,才过了半个月,你怎么就下地,千里迢迢地到北京了。妈妈却说:“没事,小手术。”接着便帮我洗衣服,问这问那。一切打理好后,她已是大汗淋漓,还不住地喘着粗气。这时,看门的女人便高喊着:“时间到了,时间到了,赶快走!”我讨厌这个女人,她的无情、冷酷不让我们多呆一分一秒。妈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急忙交代我几句就被催走了。我像往常一样,跑到厕所,脸贴在窗玻璃上,因为那里可以让我再次看到妈妈。妈妈抬起头,向我摆着手,慢慢地从楼下走过,我的心像刀割一般难过,但仍微笑着,那笑是僵硬的、不自然的。我不能让她感觉到我哭,那样她会更牵挂。这时,她加快了脚步。我知道,妈妈比我更难过,更不想让我看到她流泪。直到那瘦弱的背影远远消失后,我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泪水。我第一次意识到生病是这么可怕。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各项指标仍不见丝毫反应,我们无奈地离开了北京。尽管如此,我的初衷仍然没有变,仍认为自己会好。虽然事实已背离了它。

初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我们回来已是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的夏天了。晚上,妈妈做了饺子,我像个非洲难民似的,狼吞虎咽,直到爸爸不让我再吃,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那是我长这么大吃得最香、最多的一次饺子。虽然我们回到了家,但是爸妈依然没有停止为我看病。他们四处打听,哪里有能看好的,我就会吃哪儿的药。这样,我先后吃了蒙药、苗药、藏药,通过邮寄的冬虫夏草胶囊。接着又开始一篓一篓地喝中药,喝完就吐,吐了再喝,饭可以不吃,但药必须喝。当爸爸知道石家庄一个老中医看好不少病人时,我又改喝他的药,直到喝得满腰起了小水泡,疼得都直不起来。后来才听说这个老中医和他的诊所一起关门了,我们才停止这样盲目的治疗。而每个月高昂的药费,使家里变得越来越拮据,爸爸妈妈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一年后,我们又开始流浪在外,寻医问药,辗转到了呼和浩特、张家口、天津、石家庄,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手被扎成了筛子眼,头发掉得寥寥无几,尽管遍体鳞伤,但病像扎了根似的,任你什么药进去,都无济于事。有时候我对妈妈说,喝了那么多药草,我会不会有一日要变成牛或羊,说不定前世就是牛羊所变的吧。听了我的话,妈妈总是苦涩一笑。

2002年2月,我做了肾穿刺,结果为增生硬化紫癜性肾炎,这大概使我又向。肾移植迈近了一步吧。我们不再乱跑医院,乱吃药,静静地呆在了石家庄的一家医院,这一住就是半年多,半年里让我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名词——肌酐,有时候睡到半夜我都会被这个词语惊醒,抱着枕头暗自哭泣,我怕它悄悄走进我,怕它把我带进那个可怕的门。

离我们病房不远有一个门,上面写着“透析室、血液净化中心”,听了这个名字也让人心有余悸。进去的人都是面色青黄、目光空洞、步履虚弱,脖子上绑着厚厚的纱布,手臂上会有小山丘似的一个一个包。我害怕走过那扇门,总是躲得远远的。有一天,我被一阵阵哭声惊醒,跑出门外,才知道和我一起做穿刺、一起住院的申阿姨死了。她才30多岁,得的是狼疮性肾炎,还有个很可爱的儿子。刚见到她时,她的高跟鞋踏得地板噔噔响,很精神,像没病一样,我们都羡慕她。可就这么短短的时间,一个生命就这样没有了。当推着她的床经过我时,我突然感觉到人在天地万物间是那么渺小、脆弱:当那孩子挥着稚嫩的小手,蹒跚地跟在后面叫着妈妈时,我想他根本不会知道“死”是个什么字,他将永远失去了他亲爱的妈妈。从那以后,我更害怕那个门,仿佛它就是死亡的象征。

半年后,我又回到了家,这时我的肌酐还正常,尿蛋白也到了“十一”。医生说只要好好保养,会稳定下来的。人一精神了,就会不安分起来。2003年9月,在我无休止的吵闹中,爸妈无奈答应了让我继续念书。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我一边快乐的学习,一边喝着苦涩的中药,正好两者中和了吧,但我的病却没有被中和掉。当我拿到市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兴奋极了,我对自己说:“终于可以上高中了!”想着那个崭新的校园,美丽的环境,还可以新认识很多同学,学到很多知识,我就兴奋不已!可是灾难总是和幸福连在一起的,就像忧愁与快乐一样。这时我的手里多了一张化验单,肌酐异常高,这让我想起那扇门,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全家人都在为我伤心。在我把那沉甸甸的通知书放入柜中时,爸妈又打好行囊,我们又要背井离乡了。

P2-7

序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延续生命是医生的神圣职责,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所幸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使许多处于绝望的患者获得了新生。

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组织出版的《新生·心声——讲述移植》一书十分忠实地记录了许多移植患者的感人经历。通过这些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诚挚爱心和对生命的执著追求,使器官移植事业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加蓬勃地发展。

特为之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生心声(讲述移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389186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