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内容
编辑推荐

送给在不够好的世界里,依然努力奔跑的你!

让你活得更好、有更多可能的人生开窍手册!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三年倾心之作《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俞敏洪冯仑张德芬毕淑敏感动推荐

拆掉思维里的墙后,希望你能看到世上的可能

一本告诉你如何在当前社会生存、生活与成长的人生启示录!

本书未出版,试读本已在各大论坛疯传,在“新精英做自己”微信公众号、微博、人人网、豆瓣等平台获得学生和上班族热议,文章转发量惊人!书中有数十个案例和步骤,满足个人激励和企业培训所有需求!

内容推荐

2007年,古典创办新精英生涯,希望帮助30%的青年人: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他继《拆掉思维里的墙》后,倾三年心力,推出的第二本书。

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探讨了以下问题:高竞争的工作、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房租、拥挤的交通、糟糕的空气、不安全的食品……在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时代,年轻人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生命又有什么可能?如何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如何修炼自己在现实中活得更好的能力?如何在现实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如何连接现实和理想?如何面对生命里的苦难、贫穷、不完美或者不公正?如何获得心灵的自由?

在书中,古典谈到了人生四个永恒的主题:

影响力、爱、自由、智慧。

即使在这个不那么公平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平凡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

本书写给成长中的每一个人,以生涯之学和古典的独特人生体验,带领所有好奇、冒失又热爱生命的读者一起成长。

生命是一个打开又收拢的过程,这本书将让我们打破自己心智的障碍,开始自由地思考和行走,然后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目录

Chapter 1 人生金三角: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1 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2 生涯三叶草:兴趣、能力与价值观

 3 转动三叶草:掌控自己的人生

 4 情绪比你会说话:找到成长的突破点

Chapter 2 只要下定决心,任何人都能活得有趣

 1 我天生就没有……兴趣该怎么办?

 2 你的兴趣从何而来?

 3 好生活=愉悦+有趣

 4 有趣是一种力量

 5 如何养大一个兴趣:兴趣金字塔

 6 如何养大一个兴趣(二):兴趣饲养攻略

 7 为什么你活得无趣?

 8 外一篇:有趣的王小波

Chapter 3 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1 成长空洞——填满你内心的空洞

 2 玩“假我游戏”的人

 3 来玩一场“真我游戏”

 4 给自己来场成人礼!

 5 亚当夏娃的价值观童话

 6 马斯洛需求高管会

 7 价值观——给生活来点定见!

 8 为什么你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9 假如你迷失了梦想的路

 10 生活高手的价值探戈

 11 定见——价值观的修炼

 12 梦想与他人期待冲突怎么办?

 13 谢谢你,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14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15 守住自己的金线

 16 外一篇:这世界有普世价值吗?

Chapter 4 能力:走上高手之路

 1 知识、技能与才干——能力全息图

 2 如何炼成某一领域的高手?

 3 好不容易炼出来的专业浪费了怎么办?

 4 职场的技能迁移策略

 5 六次转行成总统——技能迁移之神里根

 6 功不唐捐卡梅隆——《阿凡达》为什么这么牛

 7 新喜剧之王黄渤

 8 不想当飞行员的程序员不是好老师

 9 三种未来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Chapter 5 关于成功这件事

 1 扎克伯格的成功之道:修炼内职业生涯

 2 好东西就是聪明人下的笨功夫

 3 职业生涯的内功与外功

 4 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吗?

 5 贫富由什么决定?

 6 巨大财富背后的巨大好运

 7 成功可以复制,可没法粘贴啊

 8 如何再造一个乔布斯?

 9 成功漏斗模型——成功人士看不见

 10 上帝开的努力银行

Chapter 6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1 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

 2 人生的四种方向: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

 3 幸福的方式不止一种

 4 你更尊敬哪一种人?

 5 你的人生模型是什么样的?

 6 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7 惨胜如败的一维度成功

 8 管理你的生命质量

 9 外一篇:刘邦项羽的生涯规划课

Chapter 7 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1 如何解决现实和理想的冲突?

 2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3 追寻工作的意义

 4 鲁迅没开始写作之前,都在干吗?

 5 李开复的生涯三阶段:从职业起跳

 6 跟周杰伦学习如何做屌丝

 7 如何找到事业线?

Chapter 8 写给……的你

 1 写给你,其实也写给自己

 2 写给苦难中的你

 3 写给愤怒的你

 4 写给装睡的你

 5 写给怕走弯路的你

 6 写给不完美的你

 7 写给爱自由的你

 8 写给追寻生命意义的你

跋/愿你过上我从未看见与理解的生活

试读章节

4 情绪比你会说话:找到成长的突破点

你的三叶草,循环得还好吗?

你的职业和生活中常常出现快乐、成就和满足感吗?如果不是,你的三叶草一定已经停止转动。当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任何一个部分不足,你的三叶草就会卡在那个环节,不再转动,生涯的发展也就此停滞。很多人很多年都没有在职业和生活中获得过这些感受,他们的三叶草沤得都能当三叶榨菜了。

其实无须复杂的测评,每个人都很容易知道自己的三叶草卡在了哪里。就好像血液循环不好会手冷、受凉会发热一样,生涯三叶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有外在的状态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状态,找到自己缺失的部分。

正如右图:

当缺失“兴趣”的时候,我们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再严重点会开始觉得“活得没意思”;

当缺失“能力”的时候,我们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再恶化就顿生“无力感”;

当缺失“价值”的时候,我们表现出“失落”的情绪,持续很久以后内化成“自卑”。

你和医生说:我肚子痛!专业的医生会问你:怎么痛?阵痛还是持续的?刺痛还是隐隐作痛?医生对痛有精确的分类,不同的痛对应不同的症状。如果你和一名生涯规划师抱怨:我的职业不爽!他也会问你:怎么个不爽法?是厌倦、失落还是焦虑?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缺失,背后有不同的方案。当你找到缺失的部分,问题就好办了。大部分的职业不适或倦怠,只要不涉及深层的心理问题,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三叶草的发明给人力资源师(HR)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往一个人面临职业倦怠的时候,HR会给这个人三板斧: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要不要团队拉出去团建一下?要不要找个人进来搞搞培训?实在搞不定的话,要不要调个岗?

如果是厌倦带来的倦怠,休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培训只会让他越来越烦;业务培训是焦虑的员工最好的治愈方式,但如果是虚头巴脑的企业文化培训l,只会占用大家时间,让人更加焦虑;而如果是价值缺失带来的倦怠,休假只会让人越休越不想工作。

三叶草让HR有机会确定员工的真实缺失,找到解决员工倦怠的方子。

对生涯规划师来说,以前要做大量量表才能知道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不匹配,熟练的规划师仅凭观察就能得知了。对于生涯规划的学习者,这个三叶草模型也有很多好处:你能够敏感地通过情绪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找到缺失迅速调整,使三叶草重新旋转起来,回到性能佳循环中去。

什么样的人无法使用三叶草理论?讲个故事:有一种医学症状叫“无痛”,四川的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他天生没有痛觉神经。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很舒服?真实情况远非你所想的样子——他只有看到血,才发觉脚下被划了道大口子;只有看到自己口吐绿沫,才知道得了胆囊炎;只有闻到焦味,才发现原来手中的锅是热的——他因此遍体鳞伤。

三叶草唯一无法解决的,就是那些永远不知道对自己说“我怎么可能焦虑”的人。他们就如这位无痛儿,总觉得自己身轻如燕,低头一看,其实已血流一片。

接纳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当你读懂了情绪背后的需求,你就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厌倦需要变化,焦虑需要学习,失落需要价值。

P8-9

序言

我想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深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泥沼。

时代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可能的生活方式,个人成长和心理的热潮让我们开始在意和关注自己,微博微信则让我们能和关注的人事物近在咫尺。我们仿佛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命。

但同时,现实越来越逼仄:高竞争的工作、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房租、拥挤的交通、糟糕的空气、不安全的食品……在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日子里,哪里有时间追求梦想?我们仿佛越来越远离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头奔入梦想不敢,留下过平庸的生活又不甘——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如何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

我想从下面这个故事开始,这个故事没有名字,就叫它《绿鞋子的故事》吧。

有个人在很小的时候,无意从神仙那里得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仔仔细细地告诉他关于完美爱情的一切。里面说,他会遇到一个穿着绿鞋子的女孩,两人会牵着手在雨中漫步,会在巴黎度蜜月,会生两个可爱的孩子,会一起度过美好的晚年。

他出发去环游世界,决心找到自己的完美爱人。他盯着每一个女孩子的脚,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穿绿鞋子的人。

有那么几次,他曾遇到过让自己动心的喜欢的女孩,或者是有人喜欢他。可他低下头看看她们的鞋子,没有一个人穿绿鞋子。

他拒绝了所有人。

他低头找得那么认真,连背都开始驼了。一开始这显得有点奇怪,直到后来他成了老头儿,一个驼背的老头儿就不那么奇怪了。

但他还是孤身一人,一直到孤独终老,他都没有获得过真爱。

他本来就应该想到:

1.你的人生不应该全信一本书,哪怕是神仙写的。

2.你可以送给你喜欢的人一双绿鞋子。

三种人生策略:遇见、定位和创造

除了遇见和寻找自己的人生,其实你还可以创造你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三种策略:遇见、定位和创造。

第一种人生策略是“遇见”:这些人用感觉来判断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期待自己能“遇见”想要的生活。他们的人生哲学大抵如下:打开一扇门,如果感觉不喜欢,就转身离去,打开下一扇门;喜欢就停留下来,但如果有一天这个地方变得不太好了,就继续试着开下一扇门。

第二种人生策略是“定位”:这些人相信世界上已经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并实现它。他们的人生往往是这么玩的:先清晰地搞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要什么,搞明白在哪里能获得,然后设定出一个清晰的计划,最终一步步地达成。

第三种人生策略是“创造”:这些人不愿意相信任何一种现成的人生答案,希望自己创造出一个;对他们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功成名就或即时享乐,而是一种“追寻的过程”。他们的人生哲学是这样的:创造的第一步是修炼——如果我无法一下子看到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目标,那么我能做的就是先找到一个值得一试的目标,在达成的路上修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眼界——反复重复这一过程——逐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定见形成、能力变强,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创造自己想要的自己和生活了。

遇见人生、定位人生和创造人生,你是哪一种人生玩家?

不管你是哪种,先盘点一下这三种不同的人生策略的优劣势。

1.遇见人生

“遇见人生”的好处是随心所欲,潇洒自由。之所以那么多年轻人选择这种人生哲学,是因为这个方式痛快,也因为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来试错。在刚开始的时候,遇见人生的确是种开阔眼界的好策略——如果你不到处走走,多做尝试,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长久使用“遇见”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

遇不见:

如果你要玩“遇见”游戏,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遇不见”的风险。拿职业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有职业近2000种,而人一生能尝试的职业机会在7~9个左右——能遇到最适合你的绝对是个小概率事件。更大的概率是:找一个不对,再找一个又不对,一直尝试到35岁以后,很难有行业会接受一个新人。职业生涯如此,爱情、孩子的教育、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大抵如是,你并没有太多“随缘”的机会。

如果你决定靠缘分生活,你真的需要标配一颗强大而彪悍的内心,做好“此生遇不见就算”的心理准备,以及精通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遇上了就坚信“我的坚持终于有了回应”;如果没遇见就要坚信“该来的总会来的”。

搞不定:

另一种比遇不见更尴尬的可能是:当遇见自己梦想的生活,却发现梦想的竞争比现实竞争更加激烈——当演员、开咖啡厅、开花店、服装设计、环球旅行、创业……每个梦想前面都有无数竞争者——因为有趣的梦想就那么几个。既无力实现梦想,又不愿意回去过平凡的生活,你就只好挤在人群里围观,成为一个心怀不满、郁郁寡欢的梦想围观者。

你听《老男孩》哭泣,谈论社会丑恶时痛苦又快乐——就是因为你们我才混得这么惨,刷朋友圈的心灵鸡汤感慨人生……如祥林嫂般游荡在梦想边缘。比遇不见梦想更加可怕的,是遇见了却无力把握啊。

2.定位人生

“定位人生”的人,远远比“遇见人生”的人更有把控力,他们做很多的测评量表了解自己,做大量调查了解社会和职业,根据这些结果给自己做详细的人生规划,期待能够找到实现梦想的确切的每一步。

如果你要玩“定位”的策略。你需要的是眼界、计划性和毅力——你需要在出发前就深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的东西在哪里,然后制订详尽的计划,最后以惊人的毅力达成。这种人生好像狙击手的瞄准——盯紧几公里外的一个靶心,反复在心里测算距离、角度、风向和靶子移动速度,然后屏住呼吸、瞄准目标、扣下扳机、一枪命中。

定位式的生活方式很受老一代人的推崇。中国向来就有“三岁看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在命运和风水面前,读书和积德都是渣渣)的说法,也不乏“××从小立志成大功”的故事。这思想渗透到我们的民族纹理中:每年回家,父母最爱聊的话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定下来”——定下来在哪里生活,定下来在哪里工作,定下来和谁过日子,定下来买多大的房子……他们都是坚定的人生定位派,一直在心里替你瞄准。当一切都“定下来”,他们也就松了一口气,觉得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主要工作,开出那一枪,送你这颗幸福的子弹飞向目标——接下来的余生,让子弹飞一会儿,击中那个早就设定好的人生吧。

这策略的确在30年前非常奏效——那个时代的人每天挤在报刊栏前看相同的报纸,晚七点坐在一起看新闻联播,过极其相似的生活。加上我们一贯实施“无须争辩的学习,内容确定的教育”,人的价值观变得很稳定和趋同;那个时代,外界变化也不那么快,人们依靠七天以后才能寄到的信件沟通;每一份工作的内容和回报也非常固定。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培养出这样的心智:一旦你想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要什么,世界道路也就清晰了。你朝着那个方向全力以赴,总会有自己的回报。

他们却忘记了:定位人生最重要的条件,是你要生活在一个稳定和有序的时代。否则,这种方式也面临麻烦。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66794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2014071131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