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悲惨世界/中外名著榜中榜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内容从卞福汝主教经历的一七九三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战火纷飞的街垒,藏污纳垢的下水道……这是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冉阿让为了养活姐姐的七个孩子偷了一片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四次越狱均遭失败,十九年后才获释。后来,他受福来主教感化,重新做人,改名马德兰,开设工厂,成了富翁,还当上市长。他将女工芳汀寄养在德纳迪埃德小酒店里的私生女柯赛特领回,抚养成人。柯赛特长大后,在公园里遇上具有共和思想的年轻人马里于斯,两人一见钟情。这时爆发了一场共和党人的起义,冉阿让将在街垒战中受伤的马里于斯救出,成全了一对年轻人的婚姻,但自己却一度受到误解,抑郁成疾,最后在柯赛特和马里于斯的怀里与世长辞。

目录

作者序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沉沦

一 一天行程的傍晚

二 向明智提议谨慎小心

三 盲目服从的英勇气概

四 宁静

五 冉阿让

六 绝望的内涵

七 人醒来

八 他干的事

九 主教工作

十 小杰尔卫

第二卷 一八一七年

一 两伙四人帮

二 四对四

三 托洛米埃乘兴唱起西班牙歌

四 一场欢乐的欢乐结局

第三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一 一个母亲遇见另一个母亲

二 两副贼面孔的素描

第四卷 下坡路

一 黑玻璃制造业一大进步

二 马德兰

三 在拉斐特银行的存款

四 马德兰先生服丧

五 天边隐约的闪电

六 割风老爹

七 割风在巴黎当园丁

八 维克图尼安太太为道德花了三十五法郎

九 维克图尼安太太得逞了

十 得逞的后果

十一 基督解救我们

十二 巴马塔林先生的无聊

十三 警察局处理问题

第五卷 沙威

一 开始休息

二 “冉”如何变成“尚”

第六卷 尚马秋案件

一 脑海中的风暴

二 尚马秋越发惊奇

第七卷 祸及

一 马德兰先生在什么镜中照发

二 芳汀幸福了

三 沙威得意

四 重新行使权利

五 合适的坟墓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奥里翁战舰

— 24601号变成9430号

二 只有事先准备好才会一锤断脚镣

第二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一 蒙菲郿的用水问题l

二 孤苦伶仃的小姑娘

三 珂赛特同陌生人并排走在黑夜中

四 接待一个可能富有的穷人的麻烦

五 德纳第耍手段

六 号再现.珂赛特中彩

第三卷 戈尔博老屋

一 两种不幸连成幸福

二 二房东的发现

三 一枚五法郎银币的落地声

第四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一 曲线战略

二 看看一七二七年巴黎市区图

三 有煤气路灯便不可能

四 谜的开端

五 谜上加谜

六 佩带铃铛的人

七 沙威如何扑空

第五卷 墓地来者不拒

一 如何进入修院

二 割风为难

三 冉阿让俨然读过欧斯丹·卡斯提约l

四 酒鬼不足以长生不死

五 在棺木里

六 “别遗失工卡”这句成语的出典

七 答问成功

八 隐修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大绅士

一 九十岁和三十二颗牙

二 两个不成双

第二卷 外祖和外孙

一 古老客厅

二 当年一个红鬼

三 匪徒的下场

四 去做弥撒能变成革命派

五 遇见教堂财产管理员的后果

六 大理石碰花岗岩

第三卷 苦难的妙处

一 马吕斯穷困潦倒

二 马吕斯长大成人

三 穷是苦的睦邻

第四卷 双星会

一 绰号:姓氏形成方式

二 有了光

三 春天的效力

四 大病初发

五 布贡妈连遭雷击

六 被俘

七 猜测u字谜

八 失踪

第五卷 坏穷人

一 马吕斯寻觅一个戴帽子姑娘,却遇到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

二 发现

三 四面人

四 贫穷一朵玫瑰花

五 天赐的窥视孔

六 人兽窟

七 战略战术

八 光明照进陋室

九 容德雷特几乎挤出眼泪

十 包车每小时两法郎

十一 穷苦为痛苦效劳

十二 白先生那五法郎的用场

十三 警察给律师两个“拳头”

十四 陷阱

十五 还应先捉受害人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待史诗

第一卷 爱波妮l

一 马伯夫老头儿见了鬼

二 马吕斯见了鬼

第二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一 幽室

二 换了铁栅门

三 玫瑰发现自己是武器

四 开战

五 你愁我更愁

第三卷 结局不像开端

一 珂赛特的恐惧

二 石头下面一颗心

三 珂赛特看信之后

四 老人往往走得好

第四卷 销魂与忧伤

一 充满阳光

二 马吕斯回到现实,住址给了珂赛特

三 年老心和年轻心开诚相见

第五卷 他们去哪里

一 冉阿让

二 马吕斯

第六卷 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

一 一次葬礼:再生之机

二 沸腾的场面历历在目

三 新战士

四 在劈柴街入列的那个汉子

第七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一 从普吕梅街到圣德尼区

二 边缘

第八卷 绝望的壮举

一 旗——第一幕

二 旗——第二幕

三 当初伽弗洛什还不如接受安灼拉的卡宾枪

四 火药桶

五 生也苦死也苦

六 计程能手伽弗洛什

第九卷 武人街

一 吸墨纸,泄密纸

二 流浪儿敌视路灯

三 在珂赛特和都圣睡梦之时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一 明与晦

二 减五加一

三 马吕斯怔忡,沙威干脆

四 形势严重

五 炮手引起重视了

六 运用偷猎者的古老技巧和这种百发百中的枪法影响了一七九六年的判决

七 掠过的希望之光

八 伽弗洛什出击

九 冉阿让报复

十 英雄们

十一 俘虏

第二卷 出污泥而不染

一 阴沟及其惊人处

二 说明

三 跟踪

四 他也背负十字架

五 地陷

六 有时以为到岸却搁浅

七 撕下的一块衣襟

八 行家看马吕斯似已殒命

九 不要命的孩子回来了

十 于绝对中动摇

十一 外祖父

第三卷 沙威出了轨

第四卷 祖孙俩

一 马吕斯走出内战,准备家战

二 吉诺曼小姐终于不再小视割风先生腋下夹来的东西

三 现金存放在森林远胜交给公证人

四 两个无法寻到的人

第五卷 不眠之夜

一 一八三三年二月十六日

二 形影不离

第六卷 最后一口苦酒

一 七重天和天外天

二 披露中的模糊处

第七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一 楼下房间

二 又退几步

三 吸力和止息

第八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一 墨水却还人清白

二 黑夜后面有光明

三 荒草掩蔽雨冲洗

试读章节

面对这温馨宁静的家庭场景,那个外乡人出了一会儿神。他心中想些什么呢?只有他本人才可能说清楚。也许他想到,这个愉快的家庭很可能好客,他看见洋溢幸福的地方,也许能找到一点怜悯之心。

他极轻地敲了一下窗玻璃。

里边人没有听见。

他又敲第二下。

他听见女人说:“当家的,好像有人敲门。”

“没有。”丈夫答道。

他再敲第三下。

这回,丈夫站起来,端上油灯,走过去开门。

这人身材高大,半务农半工匠。他扎了一条肥大的皮围裙,一直搭到左肩上,腹部鼓起来,皮裙里边装着一把锤子、一块红手帕、一个火药壶,以及各种各样的物件,像装在口袋里一样,由一条腰带兜住。他朝后仰着头,衬衣大敞着口,露出赛似公牛的白净脖颈。他长着两道浓眉、一脸很重的黑髯须、一对金鱼眼睛,下颏儿尖尖的,整个相貌上,还有一种难以描绘的在自家家中的神态。

“先生,”那行客说道,“打扰了。我付钱,您能给我喝点菜汤,让我在园中那个棚子角落里睡一夜吗?请告诉我,可以吗?我付钱行吗?”

“您是什么人?”房舍主人问道。

那人答道:“我从皮一穆瓦松村来,走了一整天,走了十二法里。您能接待吗?我付钱行吗?”

“我不会拒绝一个正经人花钱投宿的,”农夫说道,“不过,为什么您不去旅馆呢?”

“旅馆没地方了。”

“唉!不可能。又不是庙会赶集的日子。拉巴尔那儿您去过了吗?”

“去过了。”

“怎么样?”

那行客有点尴尬地回答:“我不清楚,他没有接待我。”

“沙佛街那家叫什么来着,您去过了吗?”

那外乡人更加尴尬了,结结巴巴地回答:

“他也没有接待我。”

农夫的脸上换了怀疑的表情,他又从头到脚打量不速之客,突然提高嗓门,声音有些颤抖地说:

“莫非您就是那个人?……”他又瞥了外乡人一眼,倒退三步,将油灯撂在桌上,从墙上摘下猎枪。

就在农夫说“莫非您就是那个人?……”的工夫,那女人已经站起身,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慌忙躲到丈夫的身后,还敞着胸口,瞪大眼睛,惊恐地望着那外乡人,嘴里咕哝着:“错马罗德。”

所发生的这一切,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房主就像观察毒蛇一样,打量一阵那人之后,又来到门口,说了一声:

“滚!”

“行行好吧,”那人又说,“给碗水喝。”

“给你一枪!”农夫答道。

他又瞥了外乡人一眼,倒退三步,将油灯撂在桌上,从墙上摘下猎枪。就在农夫说“莫非您就是那个人?……”的工夫,那女人已经站起身,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慌忙躲到丈夫的身后,还敞着胸口,瞪大眼睛,惊恐地望着那外乡人,嘴里咕哝着:“错马罗德。”

所发生的这一切,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房主就像观察毒蛇一样,打量一阵那人之后,又来到门口,说了一声:

“滚!”  “行行好吧,”那人又说,“给碗水喝。”

“给你一枪!”农夫答道。

他啪的一声又把门关上,求宿人听见插了两道门闩的声响。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上窗板和别铁杠的声音。

天色越来越黑了。阿尔卑斯山区的冷风飕飕刮起来。那外乡人借着苍茫暮色,望见临街一个园子里有一草棚,仿佛是用草皮垒起来的。他把心一横,跨过一道木栅栏,溜进园子里,走近草棚,看到它的门就是又窄又矮的洞口:这类草棚,很像养路工在路边搭的窝棚。他一定认为这确是一名养路工的窝棚,而且他饥寒交迫,饥饿只好忍了,但这至少是个避寒的场所。一般来说,这类窝棚夜晚没人住;于是他趴下来,匍匐着爬进去。哩面相当暖和,地上还铺了厚厚一层麦秸。他实在太累了,一动不动,就这样躺了一会儿。继而,他觉得背上压着行囊不舒服,卸下来就是现成的枕头,于是他动手解皮背带。正在这时,旁边响起吓人的吼声。他抬头一看,只见黑晴中草棚洞口映现出一条大狗的脑袋。

原来这是个狗窝。

他本人身强力壮,样子又凶猛,还有棍子当家伙,拿行囊当盾牌,挣扎着退出狗窝,只是破衣烂衫的口子又撕大了。

同样,他挥舞棍子,且战且退,不得不用剑术师所说的“玫瑰护身剑法”,逼使恶犬不敢近前,终于退出园子。

他费了好大劲才重又跨过栅栏,回到大街上,孤苦伶仃,无家可归,连个躲风避寒的地方都找不到,甚至钻进破烂狗窝里,躺在铺地的麦秸上也被赶出来。他看见一块石头,不是坐下,而是一屁股跌落在上面;一个过路人仿佛听见他恨恨说道:“我连一条狗都不如!”

过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往前走,出了城,希望在田野上找到树木或者草堆,也好避避风寒。

他始终低着头,走了一段时间,直到觉得远离了所有住户人家,他才举目四望。他来到一片田地中间,前面有一个矮臣,覆盖着收割后的麦茬儿,就像剃光了的脑袋。

天边已经完全黑了;那不仅仅是夜色,还是低沉沉的乌云:乌云仿佛压着山阡,义渐渐升起,要布满整个天空。然而,月亮要升起来了,苍穹还飘浮着暮色的余光,而云彩在高空形成淡白色的圆顶,上而的微光落到大地上。

因此,大地比大空还要亮一,这就显得格外阴森可怕。荒凉的矮丘光秃秃的,由黑黝黝的天边衬出灰色模糊的轮廓。整个形象义丑又陋又卑琐,又凄惨又狭小。无论田野还是矮丘上,都空荡荡的,只有一棵歪七扭八的树,在离这仃客几步远的地方瑟瑟发抖。

显而易见,在智慧和精神方面,这个人远远没有养成细腻敏锐的习惯,对事物的冲秘现象麻木不仁。然而,在这天空中,在这座丘冈上,在这片平野里,在这棵树木枝叶中,有一种无限凄惶的意味,他呆立在那里出了一会儿神之后,就猛然沿原路折回去了。有些时刻,大自然也显出敌意。

他原路返回。迪涅城门已经关闭。在宗教战争中,迪涅城屡遭围困,直到一八一五年,老城墙两侧还有不少方形堡垒,后来才拆毁。他从城墙豁子回到城里。

约莫有晚上八点钟了。他不熟悉街道,又开始漫无目的地游荡。

走着走着,又来到市政厅,继而又到神学院;经过大教堂广场时,他朝天主教堂挥起拳头。

广场一角有一家印刷所。在厄尔巴岛由拿破仑口授的皇帝诏书,以及羽林军告全军书,带回大陆时,头一皈就是这家印刷所印制的。

他精疲力竭,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就躺在印刷所门前的石椅上。  恰好这时,一位老妇人从教堂里出来,她发现黑暗中躺着一个人,便问道:“您在那儿干什么呢,朋友?”

他粗暴而气愤地回答:

“您瞧见了,老太婆,我在睡觉。”

老太婆,就是R候爵夫人,她的确当得起这种称呼。

“睡在这石椅上?”她又问道。

“我拿木板当褥子,已经睡了十九年,”那人答道,“今天,我又拿石头当褥子。”

“您当过兵吧?”

“不错,老太婆,当过兵。”

“为什么您不去住旅店呢?”

“因为我没钱。”

“唉!”R侯爵夫人说,“我的钱袋里只有四个苏了。”

“给我就是了。”P8-10

序言

《悲惨世界》篇幅浩大,卷帙繁多,作者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完稿出书,历时三十余年。

雨果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找活干又处处碰壁。到了1828年,他又着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这样,他就掌握了这部小说的原始素材,开始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到一位圣徒式的主教的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继而,他又设想把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在1829年和1830年间,作者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

到了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然而,作者还迟迟不动笔,继续搜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写了几部小说;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这部小说酝酿了20年之久,到了1845年11月17日,雨果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写作也顺利进行,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旋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竞选参议员,转向左派,同右派决裂,结果1852年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书稿一搁置又是12年。他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于1860午四五月间,重新审阅《苦难》手稿,花了7个半月的时间深入思考整部作品。接着,又用半年时间修改原稿,增添新内容,续写完第四部最后一卷和第五部,最后定为现行的书名。

1861年10月4日,雨果同比利时年轻出版商拉克鲁瓦签订合同。1862年,这部巨著终于问世,并且立即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这部小说从构思到出版,延宕三十余年。早在1832年,构思就已相当明确,设使雨果当即动笔创作,以他的写作才能,他一定能履行同出版商签订的合同,按时交稿出书,那么继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1848年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学院式的惩恶劝善的小说;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著,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压卷之怍了。

这三十余午,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183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1848年革命和他在1852年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团体精神和党派之争,不再顾忌社会、法律、信仰、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忌自己成功的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使他置身于这一切之外,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达到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就是以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反思一切,重新审阅《苦难》手稿。他不仅对原稿做了重大修改,增添新内容,并续写完全书,而且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个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有代表性的人物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而且,雨果作为人类命运的思想者,其深刻性正在于,他把这些因果放到社会历史中去考察,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悲惨世界》作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丰碑,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享年83岁。参议院和众议院立即宣布全国哀悼,并一致通过政府提案,决定为雨果举行隆重的国葬。5月30日,雨果的遗体停放在凯旋门下,供热爱他的民众瞻仰。6月1日举行国葬,鸣礼炮21响,有200万人自发地送行。这种葬礼的盛况,是任何帝王临终时可望而不可得的。尤其意味深长的是,柩车所经之处,人们不断高呼:“雨果万岁!”这不是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最好的哀悼和怀念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悲惨世界/中外名著榜中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4782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5.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3: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