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中外名著榜中榜
内容
编辑推荐

欧·亨利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在美国乃至世界,他的声誉都很高。他给短篇小说注入了“新的生命”并给短篇小说带来了“惊人的持久的影响”。

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欧·亨利短篇小说为中学生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本书的全译本由著名翻译家张经浩根据英文版欧·亨利短篇小说翻译。

内容推荐

欧·亨利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是世界文学史上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莫泊桑并肩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留下数百篇短篇小说,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等是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也是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短篇小说经典之作。《麦琪的礼物》经简写后被编入我国中学课本。

目录

警察与赞美诗

带家具的房间

托宾的手相

麦琪的礼物

二十年后

最后一片叶

财神与爱神

五月是个结婚月

艾基·舍恩斯坦的春药

命运之路

一笔通知放款

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

好汉的妙计

布莱克·比尔藏身记

经验与狗

几位侦探

“真凶”

生活的波折

卖冤仇

强中更有强中手

试读章节

索彼在麦迪逊广场②的长凳上老不得安稳。等到夜晚听到雁群拉大嗓门叫唤时,等到发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对丈夫殷勤起来时,也等到索彼在公园的凳子上老不得安稳时,你就知道,冬天已指日可待。

一片落叶飘到素彼的膝上。这是冬先生送的名片。冬先生对麦迪逊广场的常客素来体贴,每年来前总要彬彬有礼地打个招呼。交叉路口处他的片子是叫北风送的,因为风是露天大厦的看门人,这一来睡街头的人就会有所准备。

索彼的心里已经有数,知道严冬逼近,他得单枪匹马想办法对付。所以他在凳上不得安稳了。

索彼过冬的打算并非什么宏图大略,他既没想去地中海游弋,也没想到南国休眠,或者在维苏威湾泛舟③。他只巴望能到岛上④待三个月。三个月里不愁吃住,有合得来的伙伴,北风吹不着,警察不找麻烦,他就谢天谢地,心满意足。

好些年冬天他待在大方好客的布莱克韦尔监狱。比他命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①,而索彼可怜巴巴,年年只能当穆罕默德,逃亡岛上②。现在又到这种时候了。昨天夜里,他睡在这个老广场靠喷泉的长凳上,用三份星期天的报纸③垫着上身,盖住腿、脚,还是挡不住寒气。所以那个避难岛又浮现到索彼的脑海里。对市里无家可归的人本有什么救济,即所谓“施舍”,可他瞧不上眼。在索彼看来,“博爱”的慈悲之心还比不过法律。市里办的和慈善团体办的机构比比皆是,只要他肯进,有吃有住,能过规范的简朴生活。但索彼性傲,不肯要别人发善心相助。出自慈善家之手的馈赠,虽说你不破钞即可得,但要以心灵受屈辱为代价,件件如此。恺撒大将尚且没逃过布鲁特斯之手④;哪个要住慈善机构的床,非得先把一身洗干净不可;哪个要吃块面包,就得让人盘问自己的隐秘。因此还不如做趟牢中客,固然监狱中规矩严格,但毕竟不会瞎干预君子的私事。

索彼一决定了去那岛上,便着于实现他的打算。要办到办法又多又容易。最惬意的是到哪家高档餐馆美餐一顿,吃完直截了当说钱已用得精打光,让人往警察局一送,干干脆脆,没声没响。往下的事自有好说话的法官料理。

索彼从凳上起身,走出广场,穿过百老汇与五马路相交处老大一块平坦的柏油路口。他转进百老汇,在一家漂亮的咖啡馆前停了下来,这儿夜夜摆着最上等的美酒佳肴,坐着衣冠华丽的宾客和社会中坚人物。

从背心最下一颗纽扣往上看,索彼觉得自己的仪表准没问题。脸刮得干干净净,上衣总算体面,还打了一根干净的黑色活结领带,那是感恩节一位女传教士送的。如果他没引起人怀疑,能走到这家店的一张桌子边,那就稳操胜券了。露出桌子的上半身叫服务员看不出破绽。索彼想,要只烤野鸭差不多,外带一瓶法国白葡萄酒和法国名干酪,一杯黑咖啡,一根雪茄。一美元一根的雪茄足够了。几件东西加起来钱不会太多,太多了店老板会狠狠教训他一顿的。吃完了喝完了他也就饱了,高高兴兴地上路,去他过冬的避难所。

没曾想索彼一踏进店门,领班服务员一眼就瞧见了他那已经磨破的裤子和不成体统的鞋子。他被一双又有力又利落的手扳转身,没声没响推出来,那只野鸭也就逃脱了遭暗算的厄运。

索彼没再走百老汇路,觉得美餐一顿白食不是个办法,到岛上去此路不通,进那个既非天堂又非地狱的地方得另想办法。

走到六马路的一个路口,只见一家商店的玻璃橱窗电灯通亮,商品琳琅满口。索彼捡起块铺路石把玻璃砸碎了。行人从两边涌过来;跑在前头的正是个警察。索彼站着没动,双手插在衣袋里,望着那农上有铜纽扣的人①直笑。  “干这事的家伙跑到哪儿去了?”警察气喘吁吁问。

“难道你就不怀疑我?”索彼反问,声气里听得出带点儿挖苦,然而笑容可掬,像是在迎候好运道。

警察根本没怀疑上索彼。谁砸了橱窗都不会站着等警察抓,会拔腿就跑的。警察发现有人跑过了半条马路,想赶搭一辆车,便拿着警棍追。索彼虽满心瞧不起他,但还是走了,第二次也没达到目的。

马路对过有家餐馆不太气派,是为那些食量大而钱包小的人开的,餐具厚重,空气污浊,汤清,餐巾布稀稀拉拉。索彼进这种地方穿着不像样的鞋和露出穷酸相的裤子是没人阻拦的。他坐到一张桌边,享用了牛排,烙饼,油煎卷,还有果馅饼。吃完他对服务员道出了实情:他身无分文。

索彼说:“你去叫警察吧,别让你大爷久等。

“用不着叫警察,”服务员说,声气柔和,眼里的火星却直往外冒,“来呀,康!”

两名服务员抓着索彼一推,他的左耳首先着地,咣当摔倒在硬邦邦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弯动着关节站起来,像是个木匠一段一段地打开曲尺,然后拍干净身上的灰。想叫警察抓起来似平也是做美梦,到避难岛看来还路漫漫。站在相隔两家的药店门外的一名警察打了两声哈哈,巡马路去了。

索彼走过五个路口才算恢复勇气,又追求起警察来。这一次他异想天开,以为有十拿九稳的机会。一家商店的橱窗前立与着位模样端庄可爱的年轻女郎,在津津有味地看里面摆的刮脸杯和墨水瓶架。离橱窗两码处站着位威严的大个子警察,背靠在消防龙头上。

索彼的方案是扮演一次惹人嫌遭人骂的“骚公鸡”。他瞄准的人儿文雅高贵,近在咫尺的警察忠于职守,使他信心十足,肯定会让警察扭住胳膊。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只要一扭他过冬就不用愁,可以上那个小岛,那个有好处又自由的小岛。

索彼把他那女教士送的领带结整平,缩进去了的衣袖扯出来,帽予歪戴得不像话,轻手轻脚朝那姑娘走。他又是向她飞媚眼,又是无缘无故地咳嗽,又是清嗓门,一下子微笑,一下子又傻笑,骚公鸡那套可鄙可恶的伎俩,他厚起脸皮要了个够。索彼斜眼一瞧,果见警察在盯着他看。女郎挪开几步,又聚精会神看着刮脸杯。索彼跟了过去,竟然挨到了她身边,抓起帽子,说:

“是你呀,贝德丽娅①到我家玩玩,行吗?”

警察还在看着。被纠缠的姑娘只要弯一弯小指头,索彼当真得住他那在岛上的避难所。他想得真美,仿佛警察局的舒舒服服的暖气都能感觉到了。姑娘转过脸来,伸出一只手,抓着索彼的衣袖。

“那当然,迈克。不过,你得请我喝杯啤酒。”她喜气洋洋说,“我本早想对你说话,就怪警察在死盯着。”

索彼大失所望,从警察身边走过时一点事也没有,还被那年轻女郎挽着,就像树上缠了根常春藤。监狱似乎与他无缘。P1-4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 (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入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易中天

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中外名著榜中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欧·亨利
译者 张经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4812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13.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