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
内容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朴素精炼的杰作。老箍桶匠葛朗台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索木尔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兄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作品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纯粹的金钱关系。

内容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查理·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串连小说。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在外省的某些城镇,一些房屋非常苍凉凋敝,看到它们就像看到了最阴森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或者最凋敝的废墟。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修道院的寂静、旷野的凄凉和废墟的凋零,这些特点,那些房屋都兼而有之。在这里居住的人好像是生活在另一个空间里,如果外地人不清楚还以为原本就是个空房子呢。但是一旦真的有外地人到这里,那紧闭的窗户里面又会突然露出一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目光冷淡而且很不友好。

索漠城内有一所房子,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位于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的尽头——那是一条通向城内古堡的街道,现在已很少有人行走;尽管冬冷夏热,还有另外的几处阴暗不堪,可它却也自有它的好处,碎石子铺成的路面长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脚踩在上边声音清脆。街道狭窄弯曲,但由于是老城区的房子,所以也显得静谧安详。

三百多年的古宅是木头结构,但也很结实。房屋的造型风格多种多样,为索漠老城区的这一段增添了特殊的韵味,吸引着寻古探幽的游客像艺术家一样流连忘返。路过这里的人,谁能不称赞纵横于屋面的那些厚重的木板呢?它们两边都雕刻着干奇百态的图案,形成一排黑色的浮雕,横贯在大部分房屋的底层上面。

这一家房屋的横木上覆盖着青石板,因此也为单薄的外墙勾勒出一道道蓝线来。木质结构的房顶已被岁月压弯,腐朽的屋面盖板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也扭曲变形。变黑的窗台特别显眼,不但曾经精心雕刻的花纹如今快没了踪影,而且早已破败不堪了,那贫穷的洗衣妇放在上边的陶土花盆几乎要把它压塌,盆里其实也只是栽种了几株瘦弱的石竹花而已。再朝前走,有好几家大门上凸出粗壮的钉头,钉头上刻着家传的文字。那些象形文字原来就是老祖宗们自己随心所欲勾画出来的,其意义现在自然难以考证;有的大概是某位新教徒表达信仰的标记,有的也许是反对新教联盟的成员写来咒骂亨利四世的咒符。一些中产阶级市民家门上镌刻着族徽,表明自己的祖辈以前主持过市政,告诉后人永远不要忘记。

总之,这里的门上记载着整部法国的历史。有一幢房屋已经破旧得摇摇晃晃,从外面墙壁的泥灰上却依然能看出当年能工巧匠们的非凡技艺。旁边是一所贵族宅院,在石砌的拱形门楣上面,祖辈的纹章尚依稀可辨,可是毕竟经受过自1789年以来席卷全国的多次革命风浪的吹打,现在剩下的唯有劫后的痕迹。

街上的铺面并不像杂货店也不像客栈,然而钟情于寻访中世纪遗迹的游客,却会十分意外地发现,它简陋朴实得像上一个世纪女工习艺的工场。

低矮的店堂没有什么货摊,也没有货架以及玻璃橱窗,进深更不用说有多大。屋里很黑,里里外外都没有一点装潢。大门分上下两段,门上一点也不讲究地钉着铁箍,门的上半部分往里开着,下半段装有弹簧的门铃,不断地被人按响。新鲜的空气夹杂着水分通过上半段门进入房间,或者是透过气窗、天花板以及矮墙之间的空隙进入大堂。矮墙有半人那么高,装有装卸护窗板的滑槽,早晨坚实的护窗板被拆下,晚上装上之后再用铁闩锁得结结实实。这矮墙是用来摆设商品的,可却从没有为招徕顾客而细心布置过。摆设的商品按照经营对象的不同而布置,只是有两三桶食盐和鳕鱼,几捆缆绳和帆布,楼板的横梁上面悬挂着几束锃亮的黄铜丝,靠墙摆放着一排金属的酒桶箍,在几个架子上面摆出一些布匹。

进去瞧瞧,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白净姑娘,围着洁白的围巾,露出一双通红的手臂,应声放下手中正在编织的活计,急忙转身朝着铺子后边喊她的父母,随后店主就出来招呼顾客,店主对待每个客人的态度都不一样,有的殷勤有的冷淡,有的问东有的问西,有的却干脆一点儿都不理睬,全看店主那时候的心情。成交的可能只是两个铜板的小生意,但是也有可能是高达两三万法郎的大生意。你还能看到专做橡木板材生意的老板坐在店堂门口,手指在不断地转动,嘴里嘀嘀咕咕地讲个不停。表面看起来,他只有一些制作酒瓶架的劣质板条,但是在码头那一边的工厂中,他的货源足够供应安茹地区所有的箍桶作坊的全部用料。

遇上好的年景,他可以算出箍桶匠们一共需要多少板材,而且计算得特别准确,误差绝对不超过一两块板材。阳光普照一天就很有可能使他一夜之间暴富,然而一场意外的暴雨却也可以使他破产。半天时间之内板材市价能涨到11法郎或者一下子跌到6法郎。P1-3

序言

译者序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布局严谨,语言十分个性化。全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儿查理、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写,至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条线索中显得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该书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出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被称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小说将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更令理论家百谈不厌。

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精明狡猾,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他认得字,能写会算,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承包葡萄酒,狠捞了些钱。1806年,他又从丈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13处分种田,127亩草地。他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论起他的发财本领,“葛朗台先生就好像是猛虎、大蟒一样,他会暗暗潜伏在一处,长时间地满是耐心地观察猎物,只要时机一成熟,他便会猛然扑上去,打开血盆大口一样的钱袋,把那些成堆的金币往里面装,接着就会安静地躺下,像一条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那些吞下的食物”。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然而,读者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个老式地主和吝啬鬼,作者塑造的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和19世纪初的法国外省生活,主要描写资产阶级发家史和当时的人情关系。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作品还围绕着欧也妮的婚事,对金钱腐蚀人心,侵害人际关系做了深刻揭示。克罗旭和戈朗森家为娶欧也妮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是为他的财产来的,他便利用他们“钓鱼”,最后欧也妮答应了朋弗先生的求婚,他激动得哆嗦着连连表示愿做她的“奴隶”。这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已无情地揭去了美丽而神秘的爱情面纱。

葛朗台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来自巴尔扎克对于19世纪资产阶级生活的深刻认识,是生活造就了他注定比别人看得更加深远。而来自细节的造诣,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先生在葛朗台的描写中,大量地抓住了葛朗台的各种动作,尤其是说话和眼睛。

提到说话,就不可能不想到葛朗台特有的、只有在有求于人时的口吃。这是葛朗台最自以为豪的“发明”。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这种怪异的举止,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为了金子而疯狂的精神世界。

而眼睛,是人体五官之一,是人物肖像的组成部分。巴尔扎克紧紧抓住葛朗台这一双小小的眼睛及其情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生动刻画。当葛朗台接近死亡时,他的吝啬作风、对金钱的贪婪癖性,丝毫没有改变。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仅有的一点生命力,都蜷缩在眼睛里了,而这仅有的一点生命力,又通过眼睛而全部倾注到那些金钱上。他看着密室的门,他让女儿看着金子,来说明他唯恐金钱丢失;他让女儿把金子放在面前,盯着几小时,显示他对金子占有的陶醉和安慰;镀金镶银的法器一出现,他那仿佛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又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又表现了他对金子的极端贪婪;为了占有更多的金子,他在即将寿终正寝的时候还竭尽全力去抓那些法器,结果断送了他的生命,这又恰恰反映了他的贪婪,对金钱几近变态的追求和迷恋,这种变态的想法,至死不变。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葛朗台等这些典型的文学形象有了质感和立体感,终使全书成为得意之作和一代经典。

后记

后记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毕业于法国巴黎一所大学的法律专业,毕业后他不顾父母反对立志从事文学创作,但其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后又与他人合作创作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都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他曾一度弃文从商,但均告失败,这也使得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不过,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立志要让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以惊人的毅力在1830~1840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巴尔扎克一生创作颇丰,共写了九十多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广受好评,成为世界性的名著。该书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角色当属吝啬鬼葛朗台,他贪婪、狡诈、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金子。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幽禁女儿时,只给她吃冷水和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让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吝啬鬼。

为了能将葛朗台这一经典人物无比形象地展现出来,设计师在为本书设计封面时,特别选用了胡克文先生的经典连环画作品——《吝啬鬼》中的插画。胡克文先生是我国著名国画画家与连环画画家,其国画多次获奖并被多个博物馆收藏,其创作的连环画《山鹰之歌》曾获全国连环画绘画评比三等奖。胡克文先生在连环画创作方面偏重于外国题材创作,像《伪君子》、《王子复仇记》、《爱美丽雅》、《奇妙的石像》、《真正的人》等,皆十分受人喜欢,一版再版。而胡克文先生塑造的“吝啬鬼”形象与巴尔扎克塑造的葛朗台一形象极为相符,跃然于纸上。在此,本社特向胡克文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纰漏或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成长。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法]雨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王丽君
编者
绘者 胡克文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76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504063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