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馥香记(追寻历代才女的美丽和哀愁)
内容
编辑推荐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千载的时光长河,流淌过多少兰心蕙性的女儿啊!她们的窈窕神韵、风华文采,她们的人生际遇、缱绻情愁,留下的,是些许的幽怨和馥郁的馨香……

影自娟娟魄自寒,世间尤物难留连。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消香断有谁怜。

遇见一个女子,读她的际遇,她的心情。结识一段情缘,品她的诗文,她的感悟。她们曾是惊才绝艳,她们曾经风华绝代。咏絮女儿,幽兰佳人,是我们一直的梦和情念。千载而下,在清风的午后或凉月的初夜,一缕馥郁的馨香,仍直抵心间。

内容推荐

这注定是一部让我们流连并深深眷恋的作品。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千载的时光长河,流淌过多少兰心蕙性、花中奇绝的咏絮女儿啊!

本书有对他们风华文采的品评、缱绻情愁的感知和憔悴凄凉的慨叹,更有对她们人生际遇的凛然和窈窕神韵的神往。品诗,品情,品人,玲珑精致,水乳交融。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些许幽怨,几缕伤怀,留下的,是无尽的追思和馥郁的馨香……

该书部分文字,曾以《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为题,在天涯社区贴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目录

红消香断有谁怜(代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许穆夫人始留名

亭亭山上松,终岁常端正——霜晓寒姿看班昭

辞根散作九秋蓬——胡汉恩仇文姬泪

雨打梨花深闭门——烟锁重楼悲左芬

天上碧桃和露种——咏絮才女谢道韫

情丝织就回文锦——兰心蕙性苏若兰

日边红杏倚云栽——点斗魁星是婉儿

红杏枝头春意闹——吴兴宝贝李季兰

此花无日不春风——扫眉才子是薛涛

揉碎桃花红满地——难得情郎鱼玄机

芙蓉新落蜀山秋——花蕊夫人嘲男儿

零落成泥碾作尘——北国佳人萧观音

自是花中第一流——千古明月李清照

别有倾城第一花——严蕊不是爱风尘

虚心终待凤凰栖——秀出丛林管道昇

百伶百俐花解语——“十能”才女薛素素

映水兰花雨发香——秦淮名艳马湘兰

明月梅花共一梦——多愁多病董小宛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才高志傲柳如是

湘江竹上痕无限——端生重续《再生缘》

菊花虽艳奈何霜——平生最苦是双卿

柳絮飞、萍叶聚——吴藻难觅双飞翼

丁香空结雨中愁——名满京华顾太清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热血化碧涛

后记

试读章节

红杏枝头春意闹——吴兴宝贝李季兰

李冶(?-784年),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与陆羽、刘长卿、皎然等多有交往,曾被召入宫中。后因上诗叛将朱沘,被德宗所杀。

放纵大胆的吴兴宝贝

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李冶李季兰,是一位的美女作家。

李季兰是浙江吴兴人,所以这里把她叫做“吴兴宝贝”,因为李季兰确实大胆放纵,这样叫她也不算冒犯吧。吴兴也就是湖州附近,这湖州附近可是文化璀璨纷呈、才子辈出的地方,吴中四士中的包融也是吴兴人,后世如赵孟颊、管道昇夫妇、近代钱玄同、当代作家徐迟等都是吴兴 《唐才子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李季兰自幼聪明伶俐过人,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看了后,虽然惊叹女儿的文才,却又觉得,她小小年纪,居然春-萌动(“架却”谐音“嫁却”),性情不宁,于是向她母亲说:“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不过这故事不大可信,要说骆宾王七岁咏鹅,我倒信。因为那什么“鹅鹅鹅”之类的话就像是小儿之语。而李季兰这两句实在不像六岁女童所写,六岁女童哪有这样的感受,也太早熟了吧,要是十六岁还差不多。这恐怕多半是后世文人们编出来附会的。就像过去编的什么真龙天子出生时异香满室,红光冲天之类的事情一样,因果关系其实是颠倒的,正是由于李季兰在旧时人的眼里是“失行妇人”,才有了这段附会的故事吧。

据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这“神情萧散”四字很传神呀,可以想像出李季兰的 小资情调。

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道士,改名李季兰。这唐代的女道士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角色,好多女道士并不是守身如玉的出家人,倒是因为不是有夫之妇,可以随意和男人不清不楚地往来而无人可管,所以唐朝好多有身份的女子倒乐意当女道士。唐睿宗的八女儿金仙公主、九女儿玉真公主,是以“为祖母武氏祈福”的名义出家为道的。出宫以后,两位公主住进豪华的金仙观和玉真观,常常召集名人雅土饮酒作乐,不少男子拜倒在两位公主的石榴裙下,两位公主虽然似乎确实终生未婚,但绯闻却是层出不穷。这些尊贵美貌的女道士,其实是随时可以还俗嫁人的。但假如她们无心为人妻的话,就可以享受到更多、更自由的两性关系。上行而下效,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也有不少去做女道士的。李白曾经写过《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诗二首,这位女道士李腾空就是宰相李林甫的女儿。

还有骆宾王,也曾经代女道士王灵妃写诗给她的情人。至于到民间,女道士们的香艳传奇更是层出不穷。李季兰在这种情况下,以她的个性更是如一枝怒放的红杏,道观的矮篱如何羁绊得住。在李季兰留下的诗作里,留下了她和当时比较有名的文人如朱放、著名的茶艺研究家陆羽,还有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以及阎伯钧之类人来往的记录。有的作者就据此编出来好多香艳的故事,当然也不完全可信。李季兰有诗作相酬,并不一定就是发生了关系。但李季兰大胆开放,不亚于现在的美女作家们,也是无疑的。从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看出来: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日:“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唐才子传》)

这段意思是说刘长卿(有的地方错写为刘禹锡,这是不对的,刘禹钧12岁时,李季兰就死了)有“阴重之疾”,也就是“疝气”,肠子下垂,使肾囊胀大。当时患者没有手术治疗这样的途径,只好用布兜托起肾囊,才可以减少痛楚。李季兰知道刘长卿有这种病,所以用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山气”谐音“疝气”)来笑话刘长卿的疝气病。刘长卿也用一句陶渊明的诗来回答:“众鸟欣有讬。”(《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一)这个一团糟“讬”字借作“托”字,“众”字借“重”字,得了疝气肾囊胀大沉重。而这“鸟”字作为《水浒》中骂人用的“鸟”字来讲了。

呵呵,看来李宝贝好厉害,当众讲黄段子不脸红,可见不是吃素的。李季兰和陆羽相好,竟然也想和陆羽的好朋友和尚皎然好,皎然这和尚去却和唐僧有一比,不为其美色所诱,也没有像武松一样“恼将起来”,而是很礼貌地还了她这样一首诗,果然是高僧的气度: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不知道当时李季兰看到这首诗时是什么样的表情。

至亲至疏夫妻

即使放在现在,李季兰也是个放纵大胆同样会遭人非议的女人,但她的才情却实在是高于前辈的女诗人的。如果单论诗作,此前的才女恐怕都比不上她。李季兰有很多不错的诗,像这首《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很不错,意境高远潇洒,不让须眉。这首《得阎伯钧书》写得也极好,有首开温庭筠花间派诗风的意味: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P49-P51)

序言

红消香断有谁怜(代序)

读《红楼梦》,看到贾宝玉对“女儿”无比的推崇:“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字号还要尊荣无比的呢!”正所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红袖馨香的“女儿”们正是水做的骨肉,花做的精魂。

美人如花花似梦,少女情怀总是诗。对于大多数女子来说,在她们的心中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杀伐决断和尔虞我诈的鬼域伎俩,她们重情重爱,伤春悲秋,衣带渐宽,只为了问这世间,到底情是何物。周汝昌先生曾写道:“凡以‘青’构成的字都表示精华之义。我曾说过一段话:米之核曰精,日之朗曰晴,水之澄曰清,目之宝曰睛,草之英曰菁,女之美者曰靓,男之俊者日倩,故一切人、物最宝贵的质素都借米之精而喻称为‘精’,而单指人的精神方面之‘精’即是‘情’”。历来女儿情长,古往今来的浩浩江水,流不尽女儿们的闲愁清泪!天地间的花月春风、画桥烟柳、湖光山色,美则美矣,但又如何比得上女儿们眉如春山、眼如秋波,浅嗔娇笑?

花分百种,女子也是如此。美女以绝色容颜愉悦我们,才女以落落素心涤荡我们。有的女子娇艳如海棠,雍容如牡丹,有倾国倾城之姿,但却徒有其表。而那些兰心蕙性的才女们,更为让人喜爱和崇敬。张爱玲曾说过人生三大恨事,其二就是“海棠无香”。确实,只有如花似月的迷人容貌而无半点才情的美女们才像有色无香的海棠。而钟灵毓秀的才女却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千余年的时空,依然余香不尽,正所谓“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番彻。

林黛玉曾这样感叹:“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确实如此,才女们是不甘寂寞的,她们都非常的有个性,有才情,但世间的事往往是越平凡越平安,在旧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这些才女们的所作所为更让世俗之人惊诧、非议、打击。“可欣、可羡”者固然也有一些,但还是可悲、可叹者居多。她们或在“金井梧桐秋叶黄”的深宫里怨悲团扇;或在“暗灯凉簟怨分离”的深闺中怀我良人;或嫁为一个俗不可耐的商人之妇,早早逝去,只留下断肠诗句断肠人。有的才女“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成为“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的青楼女子,有的才女晚景凄凉,远离故土,有着“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霜华”的憔悴。有道是“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越是美好的事情就越是脆弱。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古代的才女更是难上加难,苦中加苦。绝大多数的才女都是“薄命司”中的人物,才比天高,命比纸薄,正是才女们的写照。

在“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的漫漫等待中,这些才女们只好将心思放在吟诗作词、绘画刺绣中,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中,女子所创作的诗文书画是不能传出闺阁的。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铭心刻骨的真情之作在岁月长河中就此湮没,不闻于世。这其中,不知有多少冰雪聪明、七窍玲珑的女子被漫漫的历史风沙所掩,就此默默无闻。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才女们表现出来才情却是不容抹杀的,也是无法抹杀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有许穆夫人的诗篇,而后世的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苏蕙……这些历代才女,像山间溪畔的香花,给呆板乏味的文史典籍添了不少的姿彩。她们的诗文空灵奇幻、镂玉雕琼,纵使男子看了也要赞叹不已。而才女们从自身的切身体会中写出的缱绻情愁,其中之细腻真情,更远非男人代拟者所能及。

遗憾的是,历史中有记载的才女并不多,有诗文书画传世的更是少之又少。“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让我们细细品味才女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让我们悠然神往,想像她们当年“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风韵,感受她们的风流文采,缱绻情愁,去追寻那一缕馥郁的馨香……

后记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冬天,窗前虽然和以前一样并没有梅花,只有一些老树枯枝,依然是那样的单调萧瑟,可是这个冬天我的心却如同处于香雪海一般的花丛之中,因为我的思绪一直在追寻那些天香馥郁的才女们。

才女们并非全是美女,而故事中、小说中、影视中,美女总是比才女出镜率更高一些。很多作品提到才女时往往也只注重于描述才女们的风流故事,而对其才学方面介绍得不多。幸好拜网络之赐,国学类网站上二十四史以及诸多古籍文献众多,才得以从第一手资料中窥得才女生平诸事种种。

曾读到明代程羽文的一篇文章,名叫《鸳鸯牒》。这位前辈在序中说:“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拗父母板住,不能成对,赍情而死,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程羽文感慨于佳人难得佳偶,于是他自封超级月老,将三十六位古代佳人另择佳偶。

他的择配是超越时空的,他将晋左芬配梁元帝,又将萧观音指婚给李煜,这些皇帝是好诗文的,所以这样安排。班昭许配给了郑玄,郑玄曾注过《十三经》,其实是班昭的后辈,程羽文说他们组成家庭后会是“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可以志趣相投。他说蔡文姬宜配击鼓骂曹的祢衡——“以《胡笳十八拍》佐渔阳三挝鼓。宫商叠奏,悲壮互陈。”这倒未。必合适,祢衡性格太古怪,并非好老公。有网友说蔡文姬嫁给杨修倒碱错,他们俩整天猜猜“黄娟幼妇”的字谜什么的,而且文姬求情,可能杨修的脑袋也能保住了。但在程羽文的安排中,杨修被“指婚”给苏蕙,他说:“苏若兰,回文一锦,妙截天录,正索解人不可得,宜译杨德祖……”

他给谢道韫安排的是著名帅哥潘安,至于薛涛,他说“宜远配张绪杨柳,魏收蝴蝶”(这两人都是才子帅哥,有“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之说)。好家伙,一下子给安排了俩。这还不算多呐,朱淑真给安排得更多:“朱淑真,宜配苏子瞻、秦少游、晁无咎、陈季常、黄山谷、王晋卿、晏同叔、苏子美、柳耆卿辈,绮舌交酬,锦肠不断。”可能是鉴于朱淑真所嫁非偶,为之同情吧,一古脑给她介绍了这么多“男朋友”,几乎包括了宋时所有才貌出众的才子,任她挑选。李清照虽然和赵明诚是完美的一对,但是李清照后来嫁的张汝舟却是提不起来的豆腐渣,于是程羽文觉得李清照再嫁时应该选王十朋、谢希孟、米芾、陆游等人,可以一起“以金石剩录,乐此桑榆”。

对于这些,当然无非是打趣搞笑罢了。其实曲高者和必寡,才女得佳偶者极少。程羽文的“婚姻介绍所”里不限古今,十分理想化,也未必就完全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程羽文的《鸳鸯牒》限于明代以前,本来也想将书中所有的才女都来个“乱点鸳鸯谱”,但想起秋瑾女侠所说的“生不逢时,性难谐俗,身无傲骨,而苦乏媚容,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之语,不觉恻然。明清两代中的才女们本身就过得够凄苦的了,不忍再唐突佳人,以此调笑打趣。

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虽然,“玉环飞燕皆尘土”,但是才女们留下的诗文依然让我们为之动情,才女们的窈窕神韵依然让我们神往和追寻。

人生路关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关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何去何从去觅我心中方向,风仿佛在梦中轻叹,

路和人茫茫。

人间路快乐少年郎,路里崎岖、崎岖不见阳光。

泥尘里快乐有几多方向,一丝丝梦幻般风雨,

路随人茫茫。  全书就要完稿了,边敲这篇《后记》边听这首《倩女幽魂》的主题歌,正所谓:“春去诗惜,秋来赋悲。闻解佩而踟踌,听坠钗而惝恍。粉残脂剩,尽招青冢之魂;色艳香娇,愿结蓝桥之眷。病可原也。”

平生可喜可乐事极少,而此刻一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馥香记(追寻历代才女的美丽和哀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湖夜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6152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