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
内容
编辑推荐

毫无疑问,孔子是一个失败的士,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与他的精神偶像相比,他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对后来中国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他心中的偶像周公。如今,知道周公的人也许不多,不知孔子的人却几乎没有。孔子失败于现实,成功于历史,生前到处碰壁,死后终于不朽。

严格地说,孔子是知识有余,行动不足;长于循规蹈矩,拙于出奇制胜;喜欢修补继承,害怕破坏重建;运筹帷幄、纸上谈兵时潇洒自如、风采逼人,实际操作时捉襟见肘、难以适从。

人们能很清楚地发现孔子爱学生,爱颜回,爱子路,爱子贡。颜回、子路的死给孔子的打击远胜于妻子和儿子的死给孔子的打击。孔子晚年最亲密的伴侣不是异性,也不是孙子,而是子贡。这一切说明孔子爱学生甚过爱女人、爱家人。

内容推荐

孔子的思想渗透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其影响常常从我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当中折射出来,但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他的魅力何在,则是很多人都未必了解的。本书以饱含激情的文字为我们解读孔子,重现孔子颠沛流离的复杂经历,诠释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奥秘和坚毅隐忍的性格特征,从孔子的人生、思想和性格等方面揭示其魅力所在。同时,针对围绕孔子的一些历史谜团,如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争论,孔子对于女人的态度等,作者进行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诠释和大胆的推测。

本书附录部分选取一百零四幅孔子圣迹图,用连环画的方式再现了孔子的一生行迹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如“问礼老聃”、“韦编三绝”、“泰山问政”、“诛少正卯”、“夹谷会齐”、“楚狂接舆”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圣迹图中都作了非常生动的展示。

目录

第一篇 孔子的人生魅力

第1章 一生坎坷

一 父母野合,子为私生

二 受拒于士门之外

三 晏婴的批评

四 从顶峰到深谷

五 匡城受拘,陈蔡绝粮

六 晚年丧子

七 后学先逝

八 哲人萎乎

九 孔子和他的精神偶像

第2章 万世不朽

一 司马迁的评价

二 孔子同时代人看孔子

三 孔子学生看孔子

四 孔子从人变为神

五 皇帝们对孔子的态度变化

第3章 孔子在西方

一 意大利:基督教的孔子

二 法国的孔子热

三 德意志蒙受了影响

四 英国:孔子是中国的“无冕皇帝”

五 美国:韵律与张力交互为用的宇宙

六 日本:《论语》加算盘

七 一个当代西方人眼里的孔子

第二篇 孔子的思想魅力

第1章 礼

一 礼仪之邦

二 礼的本义

三 三代之礼,孔子从周

四 礼久盛不衰的秘密

五 孔子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六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七 礼的现代化

第2章 仁

一 仁是孔子的独创

二 宇宙的精英,万物的灵长

三 最爱和平的民族

四 仁就在你心里

五 人生的座右铭

第3章 理想人格

一 有圣人,只是孔子未见过

二 君子和绅士

三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第4章 理想社会

一 理想国

二 乌托邦

三 桃花源

四 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

第5章 中 庸

一 中庸使孔学完美

二 难以捕捉的精灵

三 黄金、圆心、中国

四 中庸不等于投机混世、随声附和

五 理想的极致,幸福的顶点

六 中庸人生

第三篇 孔子的性格魅力

第1章 好学

一 三个故事

二 我非生而知之者

三 六种经典

四 为求知而求知

第2章 深思

一 两种读书人

二 四次对话

第3章 爱 乐

一 三月不知肉味

二 学琴于师襄子

三 问乐于苌弘

四 孔子创作的几首歌

五 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贡献

第4章 执著

一 理想主义者的抉择

二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 杀身成仁

第5章 天真

一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

二 真实地面对生活

三 任性自然、从容坦白

四 诱惑、动摇、抉择

第6章 诗意

一 逝者如斯

二 宇宙自然的人化

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 诗意人生

五 圆形性格

第四篇 悬置的疑问

第1章 孔子与老子

一 孔老互补

二 助葬见老子

三 问礼于老子

四 就仁学论辩于老子

五 问天道于老子

六 最后的会见

七 至人无己,虽智大迷

第2章 孔子与隐士

一 四遇隐士

二 二谈隐士

三 孔子的隐逸观

第3章 孔子与女人

一 孔子和他的母亲

二 孔子和他的妻子

三 孔子受累于女人

四 孔子爱女人吗

五 子见南子

六 坐怀不乱和不解风情

七 孔子论女人

跋 偶像之谜

附 录 孔子圣迹图

后记

试读章节

也许,孔子的同时代人中,最了解孔子的莫过于他的学生。

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也是孔门弟子中威信最高者,被孔子列为德行科学生之首,他是这样看孔子的:

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子贡,孔门弟子中最富于外交才能的学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孔子认为他是言语科的佼佼者。子贡与一般书生不同,不仅有学问,还善于经商,孔子都很佩服他这方面的才能。孔子晚年,子贡与他朝夕相处,成为孔子巨大的精神安慰。孔子去世,子贡按常规服了三年丧,之后,又独自守墓三年,表现出对孔子无比的虔敬。以后,子贡继续从事仕宦和商业活动,“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他以自己的地位身份和广泛的社会活动,坚强捍卫和宣传孔子,为扩大孔子的影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里发表意见,认为子贡比他的老师孔子更能干。

有人把此事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样高,谁都可以看见房屋的美好。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以及房屋造型的丰富多彩。能够找到大门深入其中的人是不多的,武叔大概就属于找不到大门的人,所以他贬低孔子是自然而然的呀!”

又有一次,一个名叫陈子禽的人对子贡说:“我看您不过是对仲尼客气谦让罢了,难道他果真比您还高明?”

子贡答道:“君子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有知,也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他老人家的不可超越,就像青天不可以用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者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他就可以做到一叫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能立足于社会;一引导百姓,百姓就能前进;一安抚百姓,百姓就会从远方前来投奔;一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我们怎么能赶上他呢?”

还有一次,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劝他说:

不要这样做吧!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山丘,还可以跨过去。仲尼,好比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人如果一定要自绝于太阳月亮,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说明这个人不自量罢了。

曾参,孔门弟子中极为优秀的一个,给后代留下了不少名言,如“吾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后来从事教育,培养了学生子思,子思的学生又培养了孟子,所以,曾参可以说是“孔孟之道”的重要中介。孔子死后数年,弟子们仍念念不忘先师,他们觉得有若长得很像孔子,就想拿有若当孔子来侍奉,以寄托对老师的思念。曾参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不该这样做。老师就像江汉之水洗过、秋天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谁也比不上啊!”

有若,长相很像孔子,在孔门弟子中以善于申发孔子思想而受尊敬。他曾用相当铺张的比喻形容孔子:“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坡,河海和小水洼,都是同类。圣人和普通百姓,也是同类。属于同种类别,却又远远高于自己的同类,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孟子,虽然不能说是孔子的学生,但却是孔子最重要的衣钵传人。他不仅继承了孔子学说,而且对孔子学说进行了发扬光大。在《孟子》一书中,对孔子的褒誉之辞俯拾即是,仅举三例:

该做官时就做官,该隐退时就隐退,该持久就持久,该加速就加速,只有孔子才能做到。  用力量使别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用道德使别人折服,才是真正的折服,就好像七十个学生崇拜孔子一样。

孔子,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圣人。孔子是时代的集大成者。

看来,孔门后学对孔子的评价虽则敬爱有加,却也不乏中肯。

P15-17

序言

1992年我写《孔子的魅力》的时候还算得上青春年少,当时的情况与现在恍若隔世。一是孔子学说远不像今天已经成为社会话题,二是学者出书远不如今天容易。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计功利地写了这本书。当时我抱定的心情也有两点:一是孔子的价值肯定会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二是只要将书写好了,肯定能够出版。那时候真是年轻,内心有一种单纯的激情。这种激情反映在文字中,就是许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我不敢说我把这本书写好了,但当时那种单纯的热情、单纯的信念确实渗透到书中的文字了。

叶斌先生促动我产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沈东子先生是它的第一个读者并肯定了其价值。聂震宁先生为它写过令我感动的序言。台湾的苏荣化先生对其有知遇之恩。今年2月,赵明节先生将它转给了刘瑞琳女士;3月,我得到了出版社决定出版的答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近年来一家声誉渐隆、品质优秀的出版社,出版了许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令人心动的好书。其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策划的图书,尤其令我心仪。所以,《孔子的魅力》能在这里出版我觉得很幸运。编辑专门找来《孔子圣迹图》作为附录,设计了很好的版式。看到图文并茂的打印稿,我庆幸拙著遇到了用心的编辑。但愿它能得到读者的喜欢,因为它不仅包含了我青春年代单纯的激情,渗透了编辑们的出版理念,而且还散发着新世纪方兴未艾的孔子热的体温。

                 2007年4月干桂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伟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65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5-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30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