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夫少妻
内容
编辑推荐

老夫少妻是挡不住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多。年轻女子看上老头子,也许未必全是贪图钱财,也有内在动因,然而,老夫少妻的悲剧因素却很多,这就注定了大多数的老夫少妻会以悲剧收场。当然,这个现象很复杂,得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多角度穿透它。

本书以小说形式描写了两对老夫少妻的爱情生活,写这样的小说其实是换一种方式做研究,感性和理性同时切人,既力求写得好看,更注重写得透彻,至于老夫少妻这样的现象,就由读者从中慢慢品味。

内容推荐

小说描画了一乡一城两对老夫少妻的爱情:年过花甲进城打工的看门老头老曹,变尽花招,将离了婚的村妇郁金香弄到手,引来诸多街坊邻居艳羡。年逾古稀、著名的金教授,妻子去世后与女研究生邱萍结为夫妻。两对老夫少妻生活在同一个大院里——吉胜街77号,过着生理与精神由磨合而越磨越不合的日子。一年未满,视野渐开的郁金香主动离开老曹,追求新生活去了。而金教授最终也选择了离婚,既是放年轻妻子一条生路,也给自己保留一丝尊严。

目录

第一章 郁金香

一阵河风过,郁金香抱着双臂,老曹挪挪脚挡住风口。郁金香背靠老榆树,面向老曹。三十多岁的女人,在老树与老曹之间。老树结实,老曹硬朗……

第二章 春来茶

俱乐部里七八张棋牌桌错落着,郁金香好看的纤手提着铜壶穿梭,抬着腿儿,绕着圈儿,春装在身上笑容在脸上。马社长说:明天弄个牌子挂上,就叫“春来茶”。中老年人全都笑了。

第三章 金教授

金教授穿过课桌间的长廊,迈着长而直的腿朝邱萍走来了——至少邱萍是这么感觉的。夏日里金教授的目光掠过她,像袭来一股凉风,她身子猛一颤呢。金教授又讲笑话了,数百学生的哄笑声中,邱萍自语:这老男孩儿……

第四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金教授是成都的老名人,老名人惹出新话题:以七十多岁的老迈之躯,迎娶不足三十岁的漂亮姑娘,留下若干悬念。成都的大街小巷议论蜂起,吉胜街更是七嘴八舌不停口……

第五章 黑衣男子冷眼瞧

黑衣男人冷眼打量,直到邱萍和金教授走出他的视野。朱军说:邱萍够靓吧?他妈的还是白领。小骨骼,长肉不显肉,十年八年搂不够……

黑衣男人徐徐道:你可以。老头子不是她对手。

第六章 烦恼

郁金香有志气,掺茶卖烟过日子,不羡慕那月收入几千上万。老曹也是没志气,几辆汽车就让他思绪混乱。不过,老曹比黄帅呆强一些,毕竟是自食其力不吃软饭。

第七章 丁冬

郁金香十几岁老曹就开始观察她了,盘旋了二十年才凌空扑下。抚摸即是撕扯,亲嘴等于喝血,老曹大口吞吃过足瘾哩,只盼着幸福日子不到头。可是、可是夫妻恩爱不过冬……

第八章万年寺

邱萍和林杏花走进著名的无梁砖殿,拜了普贤菩萨,各自口中念叨,念毕相视一笑。走出大殿,看见百步之外的金教授借着微弱的天光朝她们望着。林杏花蓦然觉得,那是一个孤单的老人呢。

第九章 本能

沙发足够宽大,空调开到夏天的温度,胡乱放一张影碟,有“二级”镜头就行。二级片通常有故事情节的,符合他们的口味:一男一女街头相遇,不知怎么就走到一起了,就同处一室了。接吻……

第十章 相爱者双双起舞

金教授摆手道:邱萍,你不要劝我。没用。我八十岁你才三十几岁,我八十五岁你不到四十岁,这利前景怎么说也是黯淡的,我倒没什么,可对你是毁灭性的。老师爱你,所以你非走不可。

第十一章 秘密协定

金教授与“小陶红”同处一个家,亲密起于不透明。他们是模糊的,暧昧的,含蓄的,韵味的,不透明朝着透明出发,却是款款而行,一路风光好。

第十二章 余音

郁金香前景看好。劳动挣钱,不凭脸蛋儿卖钱,活着有主见,将来处对象时,首先看自己喜欢不喜欢。——暗想那人什么样呢?

后记

试读章节

春日暖阳天气,郁金香提了菜篮子上街买菜。刚才她扭过头,冲汽车上的赵渔夫妇启齿笑笑,心想:商女打量我呢……初进城的乡村女人,自是有些敏感。而老曹在冬瓜场就念叨商女了,商女就像仙女……

吉胜街的尽头有个菜市场,提篮买菜的不乏年轻女郎,衣饰鲜亮,一个赛一个的。郁金香昨天穿一件灰线衣,今天换上新买的黄衣衫儿。老曹宠着她,领工资全交给她,只留下夜里的小费。她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城里的女人开着小汽车到菜市场。她想:豆腐搬成肉价钱哩。她长年呆在冬瓜场,一年难进两回城,只听说城里新鲜事儿多,譬如有钱的男人明里暗里“包二奶”。这些开汽车买菜的女人,大约就有二奶吧?有一个看上去才十几岁呢,穿着漂亮的露脐装,佩饰闪烁招摇过市,像个女明星……郁金香不禁想:她真白呀,又白又嫩。不过凭经验,郁金香知道她不是女孩了,瞧那屁股甩得。是只成熟的好瓜哩,谁有福气咬她?像女孩的女人擦着郁金香走过,用遥控器打开一辆橘红女车,屁股一歪坐上去了,油门一踩已在百步开外……郁金香挪开视线,模样有点发愣。这大都市藏着多少秘密呀,不过,毕竟还是寻常百姓多,像她这样衣着朴素。李社长夸她是老实女人哩,老曹一再重复念叨,得了一句圣旨似的。唉,老实女人……郁金香少女时代的疯浪劲,生生被黄帅呆耗了去。

初进蓉城的郁金香满眼惊奇,只因她“身份”变了,她住进了这座大城。吉胜街位于蓉城之南,临近府南河、人民南路,坐公交车眨眼就到市中心了。总府路,蜀都大厦,天府广场……郁金香昨儿独自闲逛,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朝着陌生的地方出发。她身上也揣着钱呢,可冬瓜场漫长的时光,勤劳而又拮据,她懂得什么叫量体裁衣。她走一路看一路,买下一件三十块钱的衣裳。回屋穿给老曹看,老曹说:怪俏,跟商女姑娘有一比哩……

郁金香走出菜市场,太阳在身后暖烘烘。街两边店铺一家挨一家,77号这一段,几个店主送她出去又迎她归来,跟昨天一模一样。郁金香知道,他们都是老曹的老熟人,她早晚要认识的。她走进一家小超市,买了几样日用品。老板优惠她,打了八折,对她笑着说:我跟老曹是老街坊了。这人还自报姓名:朱军。五十多岁的样子,衣冠讲究,人也面善,只是瞧她不眨眼。郁金香含笑称谢了,出店门,朝她居住的门房走去。

门房比她想象的要宽敞,里外两大问,里屋整洁外屋敞亮。外屋既是收发室,又是阅览室,更是棋牌活动室。出版社的老同志称它俱乐部。老曹说,门房以前窄,是李社长下令扩建,并且搞了装修,夏天有吊扇,冬季有烤炉。每日里人来人往,下午大都是老同志,晚上则有年轻人。老曹虽是看门的,却因资格老,不必逢人堆笑。郁金香看出来了,老曹确实人缘好。这儿住着56户人家,似乎人人都喜欢老曹。夜里她提起这话,老曹轻描淡写地说,家家户户他都帮过忙的,这家扛米那家栽花。追小偷就有好几次,有一次他不顾生命危险,追回七千多块钱。失窃的那家人逢人便夸……郁金香偎在老曹怀里说:你真不怕呀?老曹说:不怕。

郁金香模样俏体形好,只是乡下的劳作让她失了些颜色。说话举止穿衣,和城里的女人有距离。回复个一年半载的,自会拾几分颜色回来。嫁给老曹,也许她并未深想。既然和老曹睡到了一张床上,与他结婚,不是顺理成章么?老曹原是冬瓜场的老曹,她是冬瓜场的郁金香,乡下和城里不一样。郁金香一直很本分,黄帅呆是她的第一个男人,老曹是第二个。她未曾盘算过,以老曹为跳板跃入成都,奔向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她想不了这么远的。老曹待她好,她就把自己给他了。其实……其实老曹给了她一份惊喜呢,床上百般弄高潮,她真有蜜月的兴奋呢。老曹的电瓶车神出鬼没,她在冬瓜场也企盼来着。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了,她忽然来了直觉,撩开窗帘一角,果然看见老曹沿水泥路疾驰而来,短袖衫在夏夜的风中飞飘。她急忙开院门,扑到他怀里了。夏秋两季老曹瞅空就溜回冬瓜场,一老一少竟是大欢畅。  单位人对这种事儿倒不是大惊小怪。老曹说得没错,他们全是知书识礼的,对她很礼貌。固然也有人拿别样眼光打量她,却没人拿言语来刺探,问这问那。背后固然有议论,可郁金香是从冬瓜场的闲言碎语中走出来的,就像走过了枪林弹雨,对一些零星的枪炮声不再高度警惕。老曹把她介绍给大家,老曹说:

这是金香,嘿嘿,我老婆……

春日里老曹穿着西装呢,衬衣雪白头发漆黑,系了紫红领带,活脱脱一位新郎。不止一个同志说:老曹啊,你也在城里办一办嘛,下个请帖,我们来祝贺。(P37-P39)

序言

“花城原刨”出版缘起

几年前,网络媒体盛行不久,有一位作家便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了。”网络媒体使大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小说的门槛被冲垮了。

几年过去,信息传播的技术更加发达,中国已经有1亿网民,3.5亿手机用户,互联网移动网渗入千家万户,年轻一代的话语系统和阅读趣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手机短信流行,手机长篇隆重问世,影像铺天盖地。有人质疑,小说往何处去?作为语言的艺术,小说会在多种媒体的夹击下逐渐消亡吗?

剧变之际,我们推出这套“花城原创”丛书,力求在众声喧哗之中,寻找一片诗意的绿地,在汉语书写的汪洋大海之中,寻找文学的最新增长点。我们相信,人们永远需要描绘和探究自身,需要艺术的滋养。小说作为人类认识自身和现实的一种艺术手段,随着人类认识手段的发展也必然向前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把握当前的文学动态,给精英文学注入时尚的活力。随着汉语逐渐走强,中国文学应以崛起而自信的姿态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潮流之中。

“花城原创”丛书依照三个原则遴选作品:第一,作者是文坛上崭露头角具有优良潜质的作家;第二,作品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困境,有人文情怀,有理想主义倾向;第三,作品具备原创精神,鼓励艺术创新,鼓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反对纯粹的技术主义。

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竞相争异的局面。

希望“花城原创”丛书能够从汪洋之中,撷取动人的浪花,一部作品就是一个里程,一寸一寸地拓展小说的疆域。在这里,我们打开一扇门,愿与读者诸君一起为构筑文学的未来,各尽所能:是星星,就应尽力地,闪烁;是花朵,就应尽情地,吐艳。

后记

老男人魅力如何?很多中年男人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说,忧心这个问题。我的记忆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知识分子,高而挺拔,举止潇洒,不输给眼下的年轻人。他六十几岁也曾活跃在运动场上。他老婆死得早,第二任妻子生得玲珑,年龄也小他许多。老夫少妻时常散步,相挨相偎的,并且一走若干年,并未走出颓势,甚或走散。我写金教授的时候,脑子里常有他的影子,有点拿他做原型的意思。

金教授和邱萍分手,好像不是我写出来的,是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走散的。有魅力的老男人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老夫少妻悲剧多。

然而老夫少妻是挡不住的潮流,只会越来越多。于是,悖论出现了,撕裂显相了,写小说的人,就得从悖论与撕裂人手。

小说写完第一稿,寄到《小说界》。主编魏心宏老师很快看完了,打电话说,有七八分火候,发是没问题的,但是,有缺陷:不够尖锐。魏老师对作品提意见,通常是从大处着眼,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直觉,宏论滔滔,这是我特别要感激的。我着手修改,紧要处增加了3万字,共11万字。小说发在2005年第5期9月号《小说界》上,各方反应不错。魏老师又打电话,说中国作协一位姓张的老领导高度称赞,全家人争看我的小说云云。我自然兴奋,受到鼓舞。适逢广东李靖国教授深夜发来短信:“大作思之深,笔之细,联之广,赞之绝,审之严,当今文坛,罕有其匹……国内涉性之作,均可告退,无须再来比肩。”我的兴奋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小说还是有缺陷。我第二次着手增删,字斟句酌,方方面面考虑周全。现在的这一稿,大约16万字。花城出版社,为单行本提供了契机。

老夫少妻悲剧多,是因为悲剧的因素太多。我见过的几对也确乎如此,即使不离婚,也各自较着劲。而街坊的议论,极尽讽刺、挖苦、拆台之能事,折射出各种心态。依我之见,年轻女人看上老头子,也有其内在动因,未必全是贪图钱财。这个现象很复杂,得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多角度穿透它。写小说其实是换一种方式做研究,感性理性同时切人,既要写得好看,更要写得透彻。作家当建立自己的“现象基地”,潜心学习现象学的方法,追根溯源,辨幽析微,层层展开,最终赢得广袤。

写这本篇幅不大的书,三易其稿,我还是有野心的:力争在国内的同类题材中做得最好。而由于亲身体验的缺失,尖锐度就始终是我的努力方向。

思想所到之处,生活扑面而来。思想乃是生发思想的一种能力。思想者以后退的方式赢得广袤……我们无疑是处于最佳的写作时期,社会大转型,各色人等登台亮相,好的坏的全来了。生活对作家提出了空前的挑战。挑战意味着:洞察力与想象力缺一不可。事实上,洞察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想象力。而获取这两种大力,仅仅在文学圈内打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圈子越旋越小,似乎已成宿命。文学应当被置入力之舞的中心。真正的文学往往在文学之外:你要看清某种东西,必须身在其中又置身局外。当然,置身局外,本身就需要一种定力。

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拢集与展开是一切思想和艺术的指南。

我感到奇怪的,是某个所谓的大牌作家,竟敢公然诋毁《存在与时间》这一举世公认的伟大著作、人类屈指可数的最高智慧的结晶之一。我劝此君:读不懂译著,就读读陈嘉映、孙周兴、倪梁康、刘小枫、张汝伦……若是一味靠二十年前挣得的一点名气,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信口胡说,那真叫做无知者无畏了。

这是题外话。不过,老实说,这些年我的感受是:国内的一流学者们,视野之广阔,目光之尖锐,确实把所谓的名作家远远地抛在身后了。作家们奔忙于品牌效应的最大化,有几个人埋首于中外经典,苦苦思索细细打量?诚如张炜所言:国学荒疏西学懵懂。张炜可不是冒牌的大作家,尚且谦逊如此,固步自封的家伙,真该就地转向,咬咬牙坐几年冷板凳,把张炜的这句肺腑之言视为座右铭。

说点轻松的。

老夫少妻这种事儿,目前尚不多见。媒体的相关报道能引起轰动,即为证明。成都、眉山的街头,老头子手挽小姑娘,是会招惹眼球的。换句话说,老夫少妻对堂而皇之地走上街头,尚存若干顾虑。十年八年之内也许将有改观。有钱的人多了,钱财总得有个去处。张恨水、林语堂的小说频频被搬上荧屏,大户人家的生活景观备受青睐,妻妾打闹,子孙蝇营……几千年的传统,在中断了几十年之后再度受崇尚。但是,这几十年积下的能量非同一般,足以形成任何规模的抵抗运动,不单妇女要反抗,相对弱势的、“资源紧张”的男人也会奋起。有钱人终究是少数。有钱且有魅力的老男人又少得可怜。依我看,一场混战在所难免,愈往后愈见激烈,甚或惨烈。反抗者们会拿起各种武器,包括道德这件武器。

为什么说混战呢?因为交战的双方,各有各的麻烦。比如,老夫少妻之间,同样不乏争斗的空问。而为数众多的弱势男人会蹦跳,瞅机会捞一把。我写老曹就基于这个理由。老曹是弱势老男人当中的佼佼者。写一个蔫巴巴的老男人不好看。虽然蔫巴巴自有其生存论上的意义。

写金教授,则是想探索:被理性包裹的身体这一重大课题。金教授与老曹,分别显现了两种极端形态,以及从中形成的张力。人类学是我插在金教授身上的一根标签。这方面的书我去年才开始读,热炒热卖,还请方家见谅。

小说中的人物与《暖昧》、《色醉》有交叉。类似的例子中外皆有,毋须赘言。

非常感谢花城出版社看中拙作。感谢秦颖副社长和孙虹老师,他们的慧眼,使单行本得以面世。

是为后记。

刘小川

2006.暖冬

记于永通河畔之忘言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夫少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小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0112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