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走向生态文明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理性、认识论与环境人权,结构性权力与环境人权,环境人权的社会需要,对环境人权主张的正式回应,拥有免遭有毒污染环境的人权,拥有自然资源的人权等。该书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图书 | 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走向生态文明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走向生态文明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理性、认识论与环境人权,结构性权力与环境人权,环境人权的社会需要,对环境人权主张的正式回应,拥有免遭有毒污染环境的人权,拥有自然资源的人权等。该书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目录 《走向生态文明》丛书总序/1 列表目录/1 致谢/1 缩写表/1 引言 一、关键的概念性问题/1 二、概念的界定/4 三、各章 概述/13 四、方法论/15 第一章 理性、认识论与环境人权 一、引言/1 二、人权的哲学/2 三、理性的多样性/3 四、社会权力与理性建构/7 五、经济理性和环境人权的侵犯/11 六、结论/23 第二章 结构性权力与环境人权 一、引言/25 二、结构、霸权及招安机制/26 三、环境运动的招安/28 四、人权招安的论述/37 五、作为实践的环境人权/43 六、结论/48 第三章 环境人权的社会需要 一、引言/49 二、作为社会与环境运动概念的组成部分的环境人权/50 三、社会运动对环境人权的承认/55 四、作为社会和环境运动的战术装置的环境人权/61 五、争取无污染环境权获得结构性承认的运动/64 六、争取环境资源权利获得结构性承认的运动/67 七、普遍环境人权的具体执行运动/68 八、结论/77 第四章 对环境人权主张的正式回应 一、引言/79 二、环境权的宪法承认趋势/80 三、环境权的国际法承认趋势/81 四、法律改革的批判性评论/83 五、反映社会权力关系的国际法/97 六、作为国际法有效性标准的资本积累的利益/105 七、结论/110 第五章 拥有免遭有毒污染环境的人权 一、引言/112 二、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115 三、法律的悖论/125 四、污染对公众的危害与风险/127 五、作为伤害的有毒污染/129 六、内涵/145 七、结论/146 第六章 拥有自然资源的人权 一、引言/149 二、财产权的社会建构/150 三、社会权力在决定资源权利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156 四、作为人权的土地权/157 五、土地权作为环境标准的功能/166 六、结论/171 结论 一、环境人权的理论与实践/173 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82 参考书目/184 索引/232 译后记/23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走向生态文明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简·汉考克 |
译者 | 李隼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851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2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58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1 |
宽 | 15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版贸核渝字(2005)第138号 |
版权提供者 |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