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
内容
试读章节

勇于索取才能激发潜能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然而究竟应该如何创造呢?当遇到看似不可能跨越的障碍时,又要如何应对呢?

答案很简单:激发潜能!

潜能是人们“忘了”利用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人们尚未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它像一个被埋在泥土里的精灵,虽然具有神奇的魔力但却需要人来挖掘。而索取就是挖掘这个小精灵的金铲子!

索取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将潜能挖掘出来。

我们常说人在危急的情况下会激发潜能,比如,一个妈妈看到儿子从楼上掉下来,以极快的速度奔跑到楼下,伸手将儿子接住,那一刻的奔跑速度远超过世界上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一个儿子看着父亲钻到车底下修车,突然千斤顶滑落,父亲的手眼看着就会被压在车轮下,而儿子迅速地抬起汽车,让父亲的手臂从车下安全地抽了出来……

这种危急时刻其实就是人索取的意识膨胀到了最高点——妈妈索取儿子的生命、儿子索取父亲的安全。

当他们心中有了强烈的索取意识时,潜能也就被激发出来,做出了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可以说,索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引发出巨大的潜能,然后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使人获得成功。

2001年,美国有一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一只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授给了他。这是自11975年以来,继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部微型录音机卖给了尼克松之后,又一学员迈过如此高的门槛。

创建于1927年的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都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实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

在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布鲁金斯学会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改成:请将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都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时一样毫无结果。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的总统会缺一把斧头吗?会亲自购买吗?就算亲自购买又能那么巧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吗?

可就是这个大多数学员都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当记者采访他是如何成功时,他说:“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小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座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是我祖父留给我的。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倘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当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设置了26年。在这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但这只金靴子却并没有授予他们中的某个人,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乔治·赫伯特做到了,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并没有装着“这件事做不到,我不做了”的想法,而是装满了“我要把斧子卖给小布什”、“我要拿到那只金靴子”、“我要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到”的想法。

正是这一个“要”字,激发了他心底的潜能,使他拥有了无穷的智慧,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而其他脑海中只装着“我不想做了”、“反正也做不到”想法的人,就真的永远无法做到了。

要想激发身体中的潜能,需要强大的索取意识,否则是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的。要想强化索取意识,主要有三个方法:

方法一:通过听觉强化索取意识。

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强化索取意识。可以大声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到”、“我志在必得”、“它对我很重要”……也可以请朋友协助你,经常提醒你‘‘加油,你很快就会得到它”、“你会做到的”……

这种听觉上的刺激可以使你吸纳正面的信息,增强索取意识。

要注意的是,使用听觉刺激时必须使用自己最常用的语句,即大脑不用做过多思考就可以吸收的字眼儿,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句子和词汇。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脑迅速作出反应。

也不要说带有消极、否定词汇的句子,比如“我不会放弃”、“我不会退缩”、“我不会害怕’’等等。因为大脑在处理句子时会将这些句子分解成“不会’’与“放弃”、“不会”与“退缩”、“不会”与“害怕”。这就相当于我们在向大脑传递“放弃”、“退缩”、“害怕”等否定的信息,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方法二:通过视觉强化索取意识。

利用特殊的画面和图像来强化自己想要得到的意识。可以将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的照片摆在桌子上,或者将想要达成的目标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利用视觉的刺激来坚定内心的意志。

方法三:通过假想强化索取意识。

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所希望的语言和图像,并置身其中,体会想象中的感受,比如想象当你得到某样东西后的美妙感受。想象可以让你处在更振奋、更快乐的心境中,从而加强索取的意识。

P21-26

目录

Chapter 1 善于索取,令人生更加精彩/1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2

 别人赐予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自己/7

 懂得索取才能把握命运/14

 勇于索取才能激发潜能/21

Chapter 2 索取是女人独有的天赋和特权/27

 保持神秘感,你能得到更多/28

 眼泪是无法抗拒的索取/32

 会笑能助你得到更多/31

 索取之前先学会善解人意/44

 撒娇是女人索取的独门武器/50

Chapter 3 索取也是一种阳光心态/57

 分清奢求与索取/58

 焦虑会阻碍你的索取之路/62

 永远不可能得到每样东西/68

 舍弃有价的,索取无价的/72

 放弃眼前的小利,是为了索取更多的/77

Chapter 4 索取,让爱情更平衡、更坚定/83

 向自我索取,方懂爱情的真谛/84

 索取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88

 索取爱时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94

 要让别人明白你的索取之意/99

 多要一缕阳光便能多散发一丝清香/103

 再爱也不能低到尘埃里/107

Chapter 5 女人巧索取,家庭更美满/113

 让家围着你转,而不是你围着家转/114

 不要面面俱到,而要会抓主次/118

 融入大家庭的生活,才能得到小家庭的美满/122

 也向孩子伸回手/126

Chapter 6 在职场中索取的8个技巧/133

 技巧一:伸出索取之手前,先存付出之心/134

 技巧二:先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139

 技巧三:往前走才有资格谈得到/144

 技巧四:去另一条路上试试/150

 技巧五:用足你的所有资源/153

 技巧六:越是不起眼的小处,越有更大的收获/159

 技巧七:用系统思维统筹全局/164

 技巧八:管理好时间,才能事半功倍/168

Chapter 7 6个方法,让朋友助你收获多多/175

 方法一:主动伸出寻求帮助的双手/176

 方法二:助人者人皆助之/182

 方法三:借用别人的金手指/188

 方法四:抓住第一个“5分钟”/193

 方法五:你可以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表现出来/197

 方法六:总给自己留一尺/202

Chapter 8 愈挫愈美丽,人生何处不索取/209

 世上没有绝路,只有没发现转角的人/210

 最糟烂肮脏的泥潭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莲花/215

 要志气用事,不要意气用事/220

 只有在泥泞的道路上才能留下珍贵的足迹/225

 绝境处才能创造瀑布的奇观/230

序言

索取或许是一种美德

阳光照耀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微风轻轻拂过每一株鲜花与小草,大海无私地承载着亿万的生命,百兽不辞劳苦地哺育后代,而很多人也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不求回报的付出。从儿童时代起,我们就被教育着要学会奉献,助人不要报酬,认为这样的人是道德高尚的人。

奉献诚然是一种美德,但由于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导致不求回报的付出在某些情形下也会变了味道。

在几千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经做了一件不求回报的好事,但没想到却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子贡遇到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看他可怜的样子,就花钱把他赎了回来。

鲁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出钱者将他们赎回来后,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然而子贡并没有去报销赎金,认为帮助人是不应该求回报的。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批评子贡:“你这样做大错而特错,真是开了个坏的先例!”

子贡做了好事却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感到很委屈,就辩驳说:“难道我不求回报地帮助人也错了吗?”

孔子说:“你是个有钱人,对这些赎金不在乎。但其他的鲁国人看到你这样做,以后还怎么敢去赎人呢?并不是人人都像你这样有钱啊!”

单单从这一件事情来看,子贡的行为是高尚的,无可厚非,但如果深究其影响,就很有些问题了。

大多数的人没有子贡那样有钱,不能不在乎那笔赎金。如果都像子贡这样不报销赎金,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再有人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时,即使有机会赎人,也会想想:“如果我去报销赎金,那岂不是会被人说我太小气,不像子贡那样有奉献精神;如果我不去报销赎金,自己的生活又会大受影响。”

想来想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对身处火坑的鲁国奴隶视而不见,硬起心肠离去。所以说,子贡的无私奉献起了反作用,无形之中堵了后者的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做不到严重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的行为,而若是无损自己的利益又能帮助他人,却是乐于去做的。

由此可见,奉献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但如果将这种道德升到了大多数人无法到达的高度,就变成了空洞苍白的说教。

索取不仅仅是让人勇于争取,还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想索取的人就没有欲望,也就没有奋发向上的斗志。倘若人人如此,社会又岂会进步呢?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索取,在奉献的同时适当地索取想要的、应得的东西。

本书从8个部分剖析了索取。Chapter1向大家展示了索取的重要性,让你不再羞于索取,勇敢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Chapter2介绍了女人独有的索取方式,它是上帝赐给女人的秘密武器,让女人利用有利的先天条件,事半功倍地达成心愿;

Chapter3讲述了生活中索取与舍得的艺术,让索取成为一道明媚的阳光,照亮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Chapter4讲述了索取对于爱情的重要意义,以及索取爱的方法,让你收获甜美的爱情果实;

Chapter5讲述了家庭中的索取之道,让你不仅为家庭付出,更取得应有的回报,并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索取带来的快乐;

谁不想拥有个好前途,在公司里人气越来越旺?Chapter6介绍的8个索取技巧,可以让你在职场中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Chapter7介绍了5个方法,可以让朋友帮你把索取之路变得更通畅;

人生总有低潮期,Chapter8告诉你越在此时越要挺起胸膛、昂扬斗志、重整旗鼓,让生活重新对你展开笑脸。

勇敢地去索取吧,不要害羞,不要退让,只有主动争取,才能得到幸福。让索取这种美德流淌在心中,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吧!

内容推荐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总在默默奉献,以求得到赏以;总是被动地等待机会,而没有主动争取应得的利益;凡事部循规蹈矩,缺乏新意;在挫折面前低头,坐以待毙,全无斗志;总陷在沮丧、失落的情绪中,陷在糟糕的人际关系中,或是不懂得利用它为自己服务;老是看不清内心的想法,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如果你恰巧是这样的人,并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足或是一生都将如此,你很可能只是不懂得索取之道!

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奉献,也在于索取!会索取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勇往直前,才能激发体内无限的潜能,才能勇敢而正确地作出选择!一个聪明的人,是最应该掌握索取艺术的。

聪明的你,请不要将自己置身于成功之外,更不要将自己局限在“只能这样”的困境里。李素文编著的《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将向你展示翔实的“索取之道”,激发你体内的“超极限潜能”。翻开《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你会变得更家自信;合上《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你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编辑推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没有得到,而是没有索取!真正的勇士,敢于伸出双手,向世界索取!

李素文编著的《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从8个部分剖析了索取。Chapter1向大家展示了索取的重要性,让你不再羞于索取,勇敢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Chapter2介绍了女人独有的索取方式,它是上帝赐给女人的秘密武器,让女人利用有利的先天条件,事半功倍地达成心愿;Chapter3讲述了生活中索取与舍得的艺术,让索取成为一道明媚的阳光,照亮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Chapter4讲述了索取对于爱情的重要意义,以及索取爱的方法,让你收获甜美的爱情果实;Chapter5讲述了家庭中的索取之道,让你不仅为家庭付出,更取得应有的回报,并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索取带来的快乐;谁不想拥有个好前途,在公司里人气越来越旺?Chapter6介绍的8个索取技巧,可以让你在职场中顺风顺水,前途无量;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Chapter7介绍了5个方法,可以让朋友帮你把索取之路变得更通畅;人生总有低潮期,Chapter8告诉你越在此时越要挺起胸膛、昂扬斗志、重整旗鼓,让生活重新对你展开笑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素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3685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24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