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精彩的中华哲理故事全集/人生哲学宝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折射中华五千年文化、最睿智的人生哲学宝典,最精彩的中华哲理故事,最精当的点评阐释,最深刻的人生感悟!

不管怎么说,要想获得理想的人生,都必须坚持正确的准则。本书中所阐释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和人生准则,会使每个向往幸福生活的现代人深深受益。

内容推荐

《最精彩的中华哲理故事全集》一书,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为依托,汲取了儒学、道家、佛家、兵家等多方面的智慧,密切适合时代特点,针对现代人最关注的一些领域,以生动的故事来说理,加以深刻而简炼的评述,以期给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智慧方面的领悟。使你在轻松的阅读中,积极调整好生活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并不断在人生的博弈中扩大胜利面,赢得更理想、幸福的人生。

目录

处世篇:拥有一颗平和端正的心 /1

染丝与染缸 /3

摇头摆尾的赤尾鲤鱼  /3

饭车的危险 /4

老人门前的一棵树 /5

欲献凤凰的楚人 /6

自称有“黄”的人 /6

爱虚荣的人和仙鹤 /7

夸大其词的楚国人 /8

被困在沙滩里的水怪 /9

不敬神的和尚 /10

失宠的猕猴 /11

一个圆形玩具 /12

国王和农夫 /13

滥竽充数很难持久 /14

有人直言劝谏是好事 /15

骄傲自满的老鼠 /15

有时候不能太认真 /16

人像背后的铭文 /17

因为爱说话 /18

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 /19

拥有一颗平和端正的心 /19

两边扯谎的家伙 /20

一对夫妇和一块大饼 ,/21

庄子借粮 /22

召公和周厉王 /22

平时慢慢疏通洪水 /24

跪射俑的启示 /24

把自己放低些 /25

程颐讲经 /26

博学能言、智识过人的杨修 /28

水能穿石 /29

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 /30

三个旅行者 /31

然明和子产 /32

像螺丝钉一样 /33

崖边上的一株百合 /34

交往篇:和睦相处的奥秘 /37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39

爱鹤的支公 /40

聪明的鸥鸟 /41

庄子和惠施 /41

没有道理的责怪 /42

孔子和曾参 /43

王府里的厨师 /44

管仲和鲍叔牙 /44

蔺相如劝阻缪贤 /46

木匠捉弄富人 /47

淳于髡三见惠王 /47

忠于职守的“猴子”  /48

杨布打狗 /49

和睦相处的奥秘 /50

不喜欢早起的人和公鸡 /51

佛珠也能长蘑菇 /52

添些善缘 /53

赌气出走的媳妇 /53

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 /54

平原君和食客 /55

孙策和太史慈 /55

楚人学齐语 /56

陈策追骡 /57

张耳和陈余 /59

清水潭与浑水潭 /60

老太婆说话 /61

秀才买柴 /61

披着兽皮的猎人 /62

猎犬和狼 /63

对坏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64

卖肉的经验 /65

豁达大度的齐桓公 /66

夜遇女鬼 /66

和尚和丑女 /68

用作祭品的猪头 /68

愚笨无知的人 /69

品德修养篇:给自己留一个纯净的背影 /71

扁鹊和蔡桓公 /73

牧民的羊丢了以后 /74

其貌不扬的丑人 /74

喜欢写草书的丞相 /75

岑鼎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76

金壶里面的字 /77

法律比生命更重要 /78

魏文侯饮酒 /79

干尽了坏事的贪官 /79

刚正不阿的西门豹 /80

抄袭的呈文 /81

偷鸡人的决定 /82

马车夫的变化 /83

福有根基,祸有来源 /84

老锁匠和他的两个徒弟 /85

对仇人言而有信 /86

给自己留一个纯净的背影 /86

神仙也能买通 /87

龙门子论宝贝 /88

可用来装水的器  /89

英雄和独木桥 /90

岩石上的一团雪 /91

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 /92

经营小酒店的夫妻 /92

河流和池塘 /93

不吃鸡蛋的旅客 /94

澄子的衣服丢了之后 /95

小徒弟的例行功课 /96

哄孩子的话 /96

爱下棋的留守和食客 /97

偷懒的驴 /98

100粒种子的奥秘 /99

一个求学的书生 /100

赵绰和隋文帝 /102

戴胄和唐太宗 /104

清高廉洁的介子推 /105

箕子的担忧 /106

守规矩的蘧伯  /107

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 /107

敢于仗义执言的史官 /108

不愿料理朝政的皇帝 /110

公私分明,不徇私情 /111

人生追求篇: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芳香 /113

戴晋生和魏王 /115

彩蝶、橘树和蜘蛛 /116

令人难以抗拒的尊神 /117

吃亏不吃亏 /118

非常喜欢古物的人 /119

秀才和老翁 /120

鹦鹉和老牛 /121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芳香 /122

索取和付出 /123

一条逆流而行的鱼 /123

上了魔鬼的当 /124

一只没用的大葫芦 /125

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 /126

人生犹如下棋 /127

本领不分大小 /128

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最难 /130

宋玉和顷襄王 /130

乐不思蜀的刘禅 /131

一定要找到宝物 /132

总想做官的洛阳人 /133

我当然愿做太阳 /134

向佛祖求法 /135

不做你的邮差 /136

无上功夫 /137

楚王打猎 /138

只会一首启蒙偈的般特 /139

高大的骏马 /140

马和肥美的草地 /141

螳螂的勇气 /142

百岁老翁和老子 /143

菩萨和凡人 /144

驾车的技巧 /144

心态篇:同样的逆境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147

齐桓公的病 /149

被踩的神像大王 /150

富人的礼物 /151

穷人和智者 /151

不会没有阳光的 /152

水自然能澄清 /153

阳光自然会进来 /154

卵石的遭遇 /155

牛弘和被射死的牛 /155

佛陀有烦恼吗 /156

对付闹脾气的骡子 /157

艄公和绝望的少妇 /158

“可恶的”杂草 /159

虚竹大师和悲哀的老妇人 /159

一切都还在 /160

先进入忘我的境界 /161

师父和爱抱怨的徒弟 /162

感觉到一切都是美好的 /163

圆梦 /164

一幅具有深意的画 /165

小和尚和闲话 /166

凡夫俗子和僧人 /166

指环上面的一句话 /167

聪明的人和皇帝 /168

胆小的兔子 /170

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 /171

高僧和独臂人 /172

名利篇:智力加机遇的游戏 /173

准备驰骋万里的骏马 /175

金砂到哪里去了 /175

蜜蜂与蝴蝶的区别 /176

一个手艺很好的工匠 /177

富商和邻居 /178

遍是金子和黄豆的小岛 /178

铁匠的两把宝剑 /179

庄稼汉和盐巴 /180

背着独木舟的农夫 /181

救命的银元 /182

乞求更多的男子 /183

大富豪石崇的悲剧 /184

金鸟与银鸟 /185

老和尚养马 /186

三旺的运气 /187

再埋一块石头在那里 /189

傻子的忏悔 /189

农夫和金罗汉 /190

得不到别人尊重的富翁 /190

雕花弓 /191

命运女神和乞丐 /192

两个拾到金子的人 /193

拼命赚钱的老头 /195

幸福快乐篇:解脱烦恼的办法 /197

一条快乐不起来的鱼 /199

一心想爬上山顶的羊 /199

寻找快乐藤的小伙子 /200

一个烦恼少年 /201

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和最幸福的人/202

担心老了以后 /202

天会塌下来吗 /203

老母亲的心愿 /205

三个真心的笑容 /205

不必负重太多 /208

解脱烦恼的办法 /209

等待的意义 /210

蛤蟆的担忧 /211

悠闲垂钓的老人 /212

骑虎的年轻人 /213

互相羡慕的两只老虎 /213

爱生气的妇人 /214

智者的四句箴言 /215

假设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216

一切皆随缘 /216

陈年老酒 /217

一个自觉浑身都不舒服的人 /218

不幸的青年和算命老人 /219

努力篇:要能看到更远、更多的星星 /221

挖藏得金的故事 /223

神射手的表演 /224

多种一块田不会吃亏 /225

发财的梦 /225

乱爬的螃蟹 /227

愿帮马医干活的乞丐 /227

种田的教训 /228

猫、狗和水牛的比赛 /229

利剑和凉水 /229

如果找不到对手的破绽 /230

钓大鱼的任公子 /231

盲目上路的魏国人 /232

成公贾规劝楚庄王 /232

古代文人所受的挫折与成就 /234

百舌鸟和松鼠 /235

少壮须努力 /236

只要有一柄斧头 /237

马和驴 /237

不愿吃美食的狼 /238

驾驭木筏的本领 /239

伯乐驯马 /240

学弹瑟的齐国人 /241

弹奏三弦琴的盲人 /242

非常喜欢钓鱼的鲁国人 /242

面临困境的时候 /243

害怕火烧的土坯 /244

沏茶的水温要足够高 /244

沙漠中迷路的两个商人 /245

孔子和他的学生 /246

一个想学打猎的人 /247

沿着别的植物往上爬的茑  /249

树枝都如此热爱生活 /249

用全部的心去造 /250

酿酒的秘方 /251

最好的玉米 /252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252

善于弹琴的乐师 /253

别忘寻找省力的办法 /254

愿做烛火还是太阳 /255

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人 /256

秀才的忌讳 /257

想“革新”捕鸟的罗网的人  /258

给财主家放羊的两个牧童 /259

不同的“偷”之道 /260

厕所里老鼠的启示 /261

不能相信生辰命  /262

人生智慧篇: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 /265

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 /267

渔王和他的儿子 /268

青蛙哲学家和蜈蚣  /268

能力和命运 /269

一个等待奇迹发生的人 /270

海龟和渔夫 /271

最好的时机还没到 /271

子反的仆人阳谷 /272

武术大师的挑水之道 /273

善于等待时机的安陵君 /274

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 /275

游水的秘诀 /276

一心想致富的工匠 /277

该绣什么花 /278

孟家的两个儿子 /279

开水瓶的哲  /281

老和尚的忠告 /282

黄帝问路  /283

两个最不怕死的人 /284

纸上谈兵的驾船人 /285

五只脚的蚂蚁 /285

卖木头的山里人 /286

打水桶和装水的桶 /287

屠夫的遭遇 /288

地地道道的古琴 /288

“差不多”先生 /289

孩子们为什么不嚷累 /290

老人和他的儿子 /290

铁罐和陶罐 /291

“过来人”的经验 /292

一个很固执的人 /293

性情急躁的蟾蜍 /294

过分迂腐的书生 /295

可怜的河马 /296

做官的得失 /297

不被重用的原因 /298

布袋戏的一代宗师 /299

神庙前的大树 /300

郑人买鞋 /300

抓到一头牛的尾巴 /301

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 /302

难以建造的三层楼房 /303

会耍小聪明的猎人 /304

东野稷驾马车 /304

种树的道理 /305

试读章节

平时慢慢疏通洪水

春秋末年,郑国有一位叫子产的宰相,他治理国家的方法非常独特。他从来不对民众的言论加以压制,即使是对郑国的政治抱不满甚至是嘲讽态度的人。他知道,“防民之日甚于防川”的古训;他知道,周历王就是因为采用苛法“止谤”,塞住民众的口才失了天下。

当时郑国各地普遍地设有被称为“乡校”的学校,在那里培养知识分子。但是同时,乡校也往往被那些对政治不满的人来利用,当作政治活动场所,发泄自己的幽怨甚至是指责。这种情况如果不断发展下去,可能会对郑国的统治有威胁,因此一些大臣提出意见,要求关闭乡校。

子产反驳说:“其实大可不必关闭乡校,民众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后,聚集在那评议政治实在无可厚非,我们正可以把他们的意见当作为政的参考,得到赞赏与支持的便继续深化实行,如有批评则加以改良,他们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啊。如果强行压制,也许会暂时抑制他们的言论,但那正如堵塞河道一样,水势虽然能够被一时堵住,不久更大的洪水就会滚滚而来,冲溃堤岸,泛滥成灾。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即使是再想补救也来不及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平时慢慢疏通洪水,因势利导,使之从各个水道疏散,这不是很好吗?”

寓意与哲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自己是非常有益的。

跪射俑的启示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它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陕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为标志的。

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你会看到: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

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专家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寓意与哲理

为人处世要学会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保持谦卑的

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就能避开意外的伤害,更好发展自己。把自己放低些

一人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六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人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技法,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别人的技法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寓意与哲理

“满招损,谦受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无限的,而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他的知识和本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持谦虚的态度,积极借鉴别人的经验勤奋好学刻苦拼搏。

P24-26

序言

中国的文化和智慧是博大精深的,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烙上了龙的传人印迹,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正是中国文化和智慧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发展的历史长空中,哲理故事无疑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星。

两千多年前,我国先秦诸子散文如《国策》、 《国语》、 《吕氏春秋》、《庄子》、《孟子》中,已有大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哲理故事。其中许多精品已凝成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等,已成为人民语言中的食盐。秦汉以后,直到现在,历代都有优秀的哲理故事涌现。

纵观不同时代哲理故事中的名篇精品,它们之所以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其原因即是它反映了深邃的生活哲理,揭示了生活的基本规律。

哲理故事的力量,就在于能够让我们对看似平常的种种社会现象,产生更深刻的领悟。

比如,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位钱币商和一位卖烧饼的小贩,同时被一场洪水困在了一个野外的山岗上。两天后,钱币商身上带的吃的东西都光了,只剩下了一口袋钱币。而烧饼贩子则还有一口袋烧饼。

钱币商提出一个建议,要甩一个钱币买烧饼贩子一个烧饼。若是在平时,这是再便宜不过的事了,此时烧饼贩子却不同意,认为发财的机会到了,就提出要用一口袋烧饼换一口袋钱币。钱币商同意了。

一天又一天,洪水还是没有退下去,钱币商吃着从烧饼贩子手里买来的烧饼,而烧饼贩子则饿得饥肠辘辘,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他就提出来要用这口袋钱币买回他曾经卖出的而如今数量已不多的烧饼,钱币商没有完全答应他的条件。只允诺他用5个钱币换一个烧饼。

洪水退去后,烧饼全部吃光了。而一袋钱币又回到了钱币商的手中。

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博弈。博弈是彰显智慧的行为,那些拥有智慧、思路敏捷、目光长远的人,终将会获得胜利,赢得比别人更多、更好的资源,以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最精彩的中华哲理故事全集》一书,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为依托,汲取了儒学、道家、佛家、兵家等多方面的智慧,密切适合时代特点,针对现代人最关注的一些领域,以生动的故事来说理,加以深刻而简炼的评述,以期给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智慧方面的领悟。使你在轻松的阅读中,积极调整好生活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并不断在人生的博弈中扩大胜利面,赢得更理想、幸福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精彩的中华哲理故事全集/人生哲学宝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338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7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