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阐述关于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的种种推测和解释。开篇对生物适应的三大理论进行对比,解释为什么自然选择论(无论是通过多代还是一代实现的)在如今是解释生物适应的最佳理论。接下来对自然选择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用自然选择论来解释生物体——特别是人类——所展示的多种适应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用以变异和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来解释从哲学到技术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多种知识的增长的。
图书 | 第二次达尔文革命--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将阐述关于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的种种推测和解释。开篇对生物适应的三大理论进行对比,解释为什么自然选择论(无论是通过多代还是一代实现的)在如今是解释生物适应的最佳理论。接下来对自然选择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用自然选择论来解释生物体——特别是人类——所展示的多种适应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用以变异和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来解释从哲学到技术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多种知识的增长的。 内容推荐 鱼的流线型体型表明鱼对水的物理特性知之甚多; 鹰的翅膀的形状也表明鹰对空气动力学有很深的了解 …… 这种惊人的生物适应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体是如何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取知识来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的呢? 达尔文揭示出了物种进化的秘密,而这“第二次达尔文革命”指的是什么呢?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mnois)教育心理学教授G·齐科教授提出的“第二次达尔文革命”就是将自然进化的理论用于解释人类知识的演变过程。他认为,一个物种的生物特性可以看成是一个知识系统。比如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看成是鱼对水的知识的表现,鹰的翅膀的形状是对空气动力的理解的表现。这些知识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具备流线型身体或者说了解水流特点的鱼生存下来了,而不具备的鱼则被淘汰了,因为它们不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知识也遵循同样的法则:一个理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习惯、一款眼装、一门技术、一个产品都是“随机变异,有意选择”的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类知识的进化过程中实施选择的是有意识的人,所以“选择”不是自然的,而是“有意”的。 G·齐科教授在书中详细地讨论了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知识增长和人类个体学习的价值,同时给教学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建议。开篇解释了为什么自然选择(无论是通过多代还是一代实现的)是解释人类心理进化的最佳理论。接下来对自然选择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自然选择论的角度解释生物体——特别是人类——展示的多种适应现象,包括人类大脑的进化与发展;知识的起源与发展;行为的变化;适应环境的行为、思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教育的性质等。 掌握了人类心理进化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时代所指示的方向。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中文版前言 第1章 大脑的进化与发展——神经元和神经键的自然选择 传授论与自然选择 大脑的进化 大脑的发育 学习和记忆:大脑的重组 第2章 人类知识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是回忆 知识是仁慈的上帝所赋予的 知识是人类的 感官所传授的 先验知识的重要性 第3章 行为的适应性调节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理论的局限性 第4章 适应环境的行为是感知控制的结果 詹姆斯、杜威和托尔曼的观点 控制系统简介 感知控制理论 第5章 思维的发展与运作 对解决问题能力和过程的研究:科勒对黑猩猩的研究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乔姆斯基和福多尔的天生论 早期的思维发展选择论 思维是试误的替代品:坎贝尔的知识过程层次划分 第6章 文化知识是传统、技术和科学进化的结果 传统 技术革新 科学的发展 传统、技术和科学都是适应性进化 第7章 语言的进化、习得和使用 语言的起源与进化 儿童的语言习得 语言的使用 第8章 教育,是提供、传递事实,还是可能错误的知识的选择增长? 教育天赋论 教育传授论 教育的达尔文选择论 教育是感知控制系统的重组 注释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二次达尔文革命--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G·齐科 |
译者 | 赖春//赵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538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2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11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7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6-514号 |
版权提供者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定价 | |
印数 | 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