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人颜色(直面海明威)
内容
编辑推荐

《男人颜色:直面海明威》是一部貌似讲述海明威,实则抒发个人感悟并试图从经典的解读中阐发某些男性文化感受的著作。

作者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格式解读海明威,而是把海明威的作品和人生作为参照系,以如若巨大章鱼众多触角一般的笔触,在敏感地伸向海明威心灵的同时,也伸向人生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参悟。

内容推荐

从《亮剑》、《集结号》到《投名状》、《闯关东》,“硬汉”让人们兴奋了一把,而对照海明威,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男人?

男人是黑色的,因为孔武有力……

男人是红色的,因为激情洋溢……

男人是暗色的,因为意气用事……

男人是亮色的,因为充满活力……

对照海明威,在快乐与叛逆、荣誉与信念、偏执与意气、勇气与法则中勾画出男人的气质。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快乐与叛逆:男人的品牌特质/1

 海明威名片——一个漂亮女人说,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3

 男人可以自大,不可以没有自省/8

 自杀未必代表不快乐/12

 快乐有时候来自叛逆/19

 男人有敬畏才有荣耀/24

第二章 真实与虚构:男人的神话承载生命与想象/27

 男人创造神话需要舞台/29

 无须虚构的人生戏剧/33

 真正的自尊不包含自卑/36

 作为里程碑的四大小说/39

 想象与猜测是“神话”的内容/43

 真实的男人与虚幻的神话/48

第三章 偏执与意气:青春最终由自己负责/55

 “愣头青”未见得不算男子汉/57

 沮丧的男人不丧气/60

 一代男人的迷惘与丢失/66

 把总结留给后人,把感受留给自己/73

 生命历程中的自省规律/76

第四章 荣誉与信念:沙场上的男人/79

 好汉可能喝醉,但醉汉不算好汉/81

 战场只有荣誉却没有表演/85

 打赢战争就是痛恨战争/89

 男人需要为信仰寻找理由/94

 一个让职业军人羞于提及的作家/100

第五章 勇气与法则:做男人需要建立标准/105

 忽略勇气不能成为男人的借口/107

 海式格言:人可以毁灭,但不能被打败/111

 男人要遵循男人之道/117

 “帅气”弱化了男子气度/120

 自杀也是一种勇气验证/125

第六章 婚姻与爱情:硬汉的柔情之道/131

 初恋是一种美好的误判/133

 姐弟恋的魅力/138

 游走于情色人间的“好色之徒”/143

 陪伴新作问世的新女人/147

 打不赢的“柔情”遭遇战/152

第七章 欲望与博弈:谁能够在名利场免俗/159

 奈何作家也娱乐/161

 “非议”是戏外之戏/164

 买账与名气没有直接关系/171

 “耍大牌”的人终归要步态蹒跚/174

 一生都在“撒谎”的男人/178

 附录:海明威年谱/183

后记/196

试读章节

一代男人的迷惘与丢失

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只是哲学上的一种宏观认知,是一种永远正确而又无法在现实中把握事态走向的空洞原则。具象的人生中许多因素实际上是无法自我掌控的,时机、环境、人脉和运气在多数情况下处在变动之中。理论家们逻辑缜密的分析有时竞不如“撞大运者”的偶然巧合。

许多所谓文化思潮形成的必然性,在当时也许就是一种偶然。“必然”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海明威恰到好处地遇到了这些也许就会稍纵即逝的“偶然”。

识时务的海明威没有仅仅坐享这种“时运”而沾沾自喜,他迅速调整状态,借力发力,把宣泄苦闷变成真正的创作实践,把拜师学艺变成向高峰攀登,把虚心好学变成互通有无,从而在一鼓作气地完成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同时,实现了从文学青年到“作家”的转变。

“作家”被加上引号,是我为了强调这一称谓的职业性。

我对很多人的称呼或称谓习惯不以为然,譬如“老师”。如此神圣的以解惑授业为职业的称呼竟被滥用,但凡有些名气且年岁稍长的人都被称做老师,哪怕只是几年前唱过一首流行广泛的歌曲。他哪里知道45分钟一堂课在讲台上意味着什么,45年光阴与学生打交道对人生意味着什么。

我去意大利时发现那儿的人也极为在意称呼,博士、教授、将军的头衔让被称者满足,让称呼者尊重,但绝无“老师”的滥用,除非你亲自执掌过教鞭。在称呼上,老师不同于同志、师傅、先生或者大哥,老师与父母相当。

海明威自此放弃记者工作而专职创作,意味着他从此依靠作品稿酬养活自己。这与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形不同,身为编辑、教师间或写作,或者担当某个艺术领域的创作员,都因领取本职薪酬而无法将作家变成职业。而在京城或大都市广为存在的“作家”则可能是尊称、自称或者附庸风雅之称。

和尼克系列小说那种零星、片段感受不同,海明威开始从更宽阔的视角看待社会,开始学着撰写人生故事并驾驭长篇创作所需要的结构。作为职业作家,创作长篇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检验自身艺术把握的实际能力,而且可以因此获得自食其力的条件。

海明威创作此书时距战争结束已有七八年时间,但那场战争造成的痛苦记忆以及肉体上的伤害使海明威始终不敢直面。这就好像尼克故事中缺乏战场描写而总是沉湎于自我情绪的宣泄以及战后感怀。海明威自己言称是缺乏足够的勇气来正面描写战争。因而,《太阳照样升起》的笔触始终未涉猎硝烟炮火而诸事原委又总能在硝烟炮火中找到依据。

一群百无聊赖的英美青年,厌倦了在巴黎纵情声色的生活。相约到西班牙寻求刺激。奔牛节和斗牛活动让他们热血沸腾。他们终日狂欢、酗酒、跳达达舞,搞多角恋爱,追求有夫之妇;参与其中的男主人公是个“背运”的倒霉蛋儿,他表面上很有女人缘,身边不乏嘘寒问暖的女人,可惜他因在战争中受到炸伤而丧失了性能力;外表体面的贵妇人则满足于玩弄各种男人于股掌之中;书中的理想人物是斗牛姿态优雅的斗牛士;身体健全且拼命展示绅士风度的人物则成为作者致力嘲弄的对象;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众多的有着精神或身体缺陷的放荡男女。

《太阳照样升起》这些惊世骇俗的内容让沙龙中的尊贵男女们目瞪口呆。读者和评论界受到的震动从远在橡树园的海明威父母那里可见一斑,老两口几乎愤怒至极,认为那些有伤风化的情节甚至让他们无脸与乡亲照面。

父母大人觉得看了这部作品后的感受,就像修女参观了妓院那样震惊和大惑不解。颇有艺术细胞的母亲不理解儿子何以在作品中使用那么多脏字。她甚至说这部作品是本年度最下流的作品之一。

海明威对父母多次非议他的作品气愤不已。他强压怒火,耐心细致地回复母亲一封信,解释他的创作观和对生活的理解。他承认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是颓唐的、空虚的、垮掉的,母亲不喜欢这本书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他必须坚持这样表现。

海明威对母亲说,他对此书并不感到羞愧,如果人物塑造得不准确或不生动,他才会感到羞愧。“我相信这本书叫人不愉快。但也不是全都叫人不愉快,我相信它不会比我们橡树园某些最有地位家庭的真正的内在生活更叫人不愉快……在这样一本书里,人们生活中一切最坏的东西都揭示出来了,而在国内,外界看到的则是非常可爱的一面,还有在我没见世面之前所习以为常的那类东西。”

海明威明确地对母亲说:“作家选择什么题材创作是不能勉强的,应该加以评论的是他如何处理他的题材。”

老海明威虽然生活在偏远乡镇,但身为医生当然自恃绅士,即使不如英国人那般儒雅,终究也接受了基督教和中产阶级的正统教育,他对尼克·亚当斯这样百无聊赖的形象已经无法忍受,而现在,他怎能面对儿子向世人展示的更加离经叛道的“贡献”?

不管老两口怎么不满,这部长篇小说的畅销,使海明威马上从“小众”变成了“大众”,从无名变成了著名,从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变成了稿酬不断的小康作家。

文学艺术当中的阅读与观看,除了正常的欣赏,不能排除很多人抱有好奇心理,就像十多年前我们的一部长篇小说采用了“此处删去××字”的方法而引发人们的好奇且争相购买一样。聪明的作家、艺术家总是能够把“好奇者”有效地掌控在自己的“分寸”把握之中,让读者或观众的趋之若鹜保持一种良性状态,而不至于给人留下凭借不良噱头招徕人群的下作印象。

所以,我从不相信当法国数日游成为旅游品牌时,日益增多的游客蜂拥而至地挤进卢浮宫,都是为了欣赏。我们应该理解,某些人匆匆而来并匆匆在三大镇馆之宝前拍照留影,是出于好奇与看热闹。

好奇是人的本能之一,从阅读当中获得某种生活中不可能全然得到的感受,也是人们对某类作品热衷的一个原因。电影理论中所渭满足“窥视欲”的解释可以借为说辞。P66-69

序言

感悟也是男人的一种解读方式

一部著作的序言通常由作者自写,由别人代序则非名家莫属。作者希望我这样的非业内人士代为捉刀,我想是与他这部著作的特殊观照方式有关——他希望看到一个没有专业束缚的普通读者在阅读此书后的正常感受。

《男人颜色:直面海明威》是一部貌似讲述海明威,实则抒发个人感悟并试图从经典的解读中阐发某些男性文化感受的著作。这使我不得不考虑怎样对如此感悟进行感悟。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经典论断屡屡被后人验证。读这个年龄段男人的文字,既成熟实际,又洞透超脱;既有对人生历尽沧桑的禅悟,又有对世事欲罢难休的不舍。大概人生到了这个年龄,爱用变得睿智的头脑.重新审视一路走来的一切,许多原以为深刻的竟如此微不足道,而寻常的却蕴藏着非凡意义。以前看重的、轻视的,现在都会放到同一个水平面上了。

感悟是对自己、对以前,也似乎是在告诉他人:生活中拥有的标志,既会决定你的生活态度,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方式。做人需要标志,一个没有标志的时代绝对空洞而缺乏方向。正如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其成功的一面正好契合了特定人群在某个时期的理想与追求。

感悟人生,叛逆生活,驾驭生命,男人往往以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行动着。作者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格式解读海明威,而是把海明威的作品和人生作为参照系,以如若巨大章鱼众多触角一般的笔触,在敏感地伸向海明威心灵的同时,也伸向人生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参悟。

学术研究是有境界的。为研究而研究,有着枯燥无味般痛苦,有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甚至于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东拼西凑,此乃学术研究最低境界。学术写作需要激情,也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激情是任何写作的动力,感悟则是学术写作最真实的结果。“痛并快乐着”应算学术研究的较高境界。当然,成为他人研究对象或研究榜样的应该说是大家,也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一打破既往的学术写作模式,大胆解构自己的学术思维方式,这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和文本驾驭的无限自信之上的。

我们与海明威已相隔一个世纪,与海明威成长的文化背景也远隔重洋。作者以成熟男人的视角,借力发力地把海明威一生的成功与非议努力加以还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异域复杂的人生样板,颇有一点中美文化比较的意味。正如作者所言,虽然各民族文化传统不同,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遵循许多共同的道德准则和相同的心路历程。

时下中国正在经历传统道德反叛后的重构过程,这与美国战后对战争创伤的反思过程有许多相近之处,当海明威坚硬地描写战后归来的“迷惘的一代”时,我们身边正生活着许多因市场功利而存传统道德中“丢失的一代”。他们的爱情、他们的迷茫甚至反叛与放荡,都似曾相识地重复着海明威笔下的故事。海明威为他们“失去的一代”在辛酸的成功中找到了男性的人性力量,使美国的精神不至于在怀疑和迷茫中颓废下去,而我们是否也能在年轻一代貌似玩世不恭的行径中发现支撑社会进步的人格力量呢?智者给予人们的往往不只是启迪,还有更多的责任。

历史真的巧合得很,20世纪初叶,“五四”运动的文化先驱为国人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现代文明启蒙。文章剪掉了“之乎者也”的辫子,把科学与民主的理想用平白如话的语言播种到国人的心灵。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当读书的乐趣被分化的时候;我们的学者自觉不自觉、自愿不自愿地把枯燥的学术观点饶有兴趣地讲成了通俗的故事。

这不应该简单地斥责为学术品格的沦丧和媚俗,其中所透露出的具有社会道德教化的学术责任,自然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虽然鄙夷投机功利的浅薄之徒,但我们绝不僵化地把学术视为学者沙龙中的尊贵红酒。当人的道德精神迷失之时,学术还应是教堂里施舍的饭粥,为饥饿乏力的民众唤醒精神的神圣和力量。一个成熟男人和学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应与大家分享,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启示。我知道作者不愿意承担学者的名分,那我就模仿他一次,在这里当成借用。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即使可以被强敌打败,也不会被武力毁灭,因为文化早已超越了生命的存在。

如果说海明威是作者感悟生活的坐标,那么作者的这样一种感悟方式,的确给了我们启迪,同时也让我们有所感悟。

吴凡

2007年岁末

后记

在出书必写后记成为一种习惯之后,照例要有额外之笔。

我只想说一句,不要指望人人都在探寻真理。能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地表述出来,已经善莫大焉。

人都是矛盾的,穿上西装,就觉得中式褂子惬意方便,真让你裹上唐服,又以为参加聚会还是西服提气儿。

矛盾的人就想找到一种看上去果断坚毅的人生态度。我要强调一下“看上去”这个修饰成分的分量。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写作愿望。

最重要的是,某些职业或身份被认为是繁忙的。除了工作,人们已经坦然地把“应酬”纳进了繁忙之列,所以我自认为繁忙。

我这么说,等于给自己准备了充分的开脱理由。

我是中年人,但不属于书中所谓“中年闲适者”。碰巧的是,遇到一次机会,让我在这段时间里做了短暂的“中年闲适者”。

不过地球人都能看出来,这本书的写法分明不够“中年闲适者”的水准。

我要对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说声谢谢。

我要对不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说声对不起。

我只能这样了。

作者2007年岁末记于正在建设和改造中的奥运村近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人颜色(直面海明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82920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8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