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比能力更重要的8种品格/成功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职场中能否晋升和发展,跟命无关,跟运也无关,而是跟一个人的品格有关。有句名言说的好——“你的能力让你坐上高位,你的品格决定你在高位坐多久。”它也强调了品格在与能力的博弈中所占有的较高优势。只有拥有了这些品格,你才无可替代!如果你渴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薪水,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建议你认真阅读本书。

内容推荐

有的人天赋并不高,却能够越做越好,最终得到重用;有的人看上去很聪明,却得不到领导器重,最后甚至只能离开公司;有的人工作多年依然默默无闻,有的人却在不停创造奇迹;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却很少得到上司表扬,有的人没那么辛苦却很讨上司欢心。究竟是什么屏蔽了你的业绩?为什么?如果你渴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薪水,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建议你认真阅读本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忠诚——忠心者不遭解雇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天天琢磨为公司赚钱

 与老板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不卷入与老板对抗的势力

 忠心耿耿地维护公司的利益

 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第2章 敬业——每天比老板多做一小时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

 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

 模糊上班时间与下班时间

 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完成工作再休息

第3章 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代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主动做一些“分外事”

 先做后说,给老板惊喜

 学会毛遂自荐

 高标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第4章 负责——绝对没有借口,保证完成任务

 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一诺千金

 绝对没有借

 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

 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第5章 注重效率——算算你的使用成本

 跟穷忙、瞎忙说“拜拜”

 量化你的每日工作

 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

 牢记优先,要事第一

 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第6章 结果导向——咬定功劳,不看苦劳

 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

 办法总比问题多

 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努力地工作

 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7章 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

 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

 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

 带着方案去提问题

 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胸怀大局:既报喜也报忧

第8章 合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

 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

 服从总体安排

 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

 不当团队的“短板”

 让能力在团队中被放大

试读章节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老板是你最大的客户。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身处何种职位,你必须知道一件事:只有满足了老板的要求,你才能在职场上站住脚,才能有发展和晋升的机会。如何达到老板的要求呢?你不妨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职场案例

大学时,王东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其他四家公司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当董事长助理。朋友们很不理解,凭借王东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个人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对此,王东自有他的考虑。

去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前任助理还没有办完离职手续,看见了王东,对他说:“你是新来的助理?还是重新找工作吧!在这里工作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助理的工作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记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简单地说就是打杂。可每个人对同一份工作的看法自然都不相同。

王东觉得从这份工作里能学到很多东西:收发公文时,可以发现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做会议记录可以了解企业如何经营、决策如何产生。王东觉得再没意思的工作,如果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就能看出价值所在。

不知道当年那个离职的助理现状如何,但王东现在已经是一家年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的老总了。

正因为王东可以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他以后的提升奠定基础。

可是,在我们周围也有太多的人,他们不但不愿意替老板思考,反而视老板为剥削者。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而且这样想的人不会有大的发展。

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可以让你受益匪浅。因为成功的老板都是优秀的人,揣摩优秀的人怎么想、向优秀的人学习,你也会变得优秀。永远跟随老析的步伐,你就会成为公司不愿舍弃的一分子。

向老板学习,你才能快速进步

人人都有崇拜的对象。比起现实中的智者,我们往往更愿意崇拜那些在历史上有相当影响力的伟人。就像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向老板和上司学习一样。事实上,他们才是最值得学习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管理者,必然有过人之处。聪明的人应该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中参透一些作为管理者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人们结成的生产关系也是简单的师徒型,即师父教徒弟学。徒弟通过观察、模仿师父的行为,做事方式,获得对该行业的了解,进而一步步熟悉直至可以独立完成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破坏了这种学徒关系,也破坏了这种学习关系。师徒关系逐渐被利益关系所取代,许多人甚至因此丧失了学习的能力和机会。

几年前,我的两位朋友正赶上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阶段。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年轻人,读书时成绩都十分优秀,兴趣和爱好很相同。对于他们来说,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当时,我的一位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公司,也正委托我物色一个适当的人做助理。于是我建议两个年轻人去试试看。

他们俩分别去应征。先去应征的名叫冯征,面谈结束后他打电话给我,用一种厌恶的口气对我说:“你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1500元月薪。我拒绝了他。现在,我已经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2000元。”

后去的朋友名叫梁旭,尽管给他开出的薪水也是1500元,尽管他同样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下作。当他将这个决定告诉我时,我问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觉得太吃亏了吗?”

他说:“我当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我对你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能从他那里多学到一些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会更有前途。”

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冯征当时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是年薪2.4万元,目前他每年也只能赚到4万元;而最初年薪只有1.8万元的梁旭,现在的年固定薪酬是8万元,外加红利。

这两个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冯征被最初的赚钱机会蒙蔽了;而梁旭却基于能跟老板学到东西的出发点来考虑自己的工作选择。

其实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讲,向优秀的老板学习是个人前进的最快捷方式。人们往往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个人能力的提高。这非常令人遗憾。

和老板站在同一阵线,你才能有长线发展

世界上什么样的人,可以无论到哪个公司工作都会受到欢迎呢?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答案就在其中。

马丁很清楚公司现在面临的处境:在公司刚刚开发出一种新产品,但还没开始大规模生产的时候,竞争对手马上推出了一种和这种产品十分类似的新产品,而且价格比自己公司的成本还要低;过去的一个大客户突然宣布破产,它欠公司的大笔债务也因此而泡汤;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的许多原材料供应商都抬高了价格。

马丁意识到公司现在正处于举步维艰的阶段,很多同事都已经离开了公司,在留下来的同事中有一部分实际上也在准备另谋高就,另一部分还得留在公司里的员工也是人心惶惶,大家的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工作上。看到公司的现状,马丁十分痛心,但是他知道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几天来,马丁一直在考虑如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公司减轻负担。他想到了妻子苏珊的导师,一位很出名的老教授。于是,他很快找到了产品研发部经理,并带着他来到了那位老教授的家里。通过和老教授沟通交流,那位老教授答应和他们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更加物美价廉的新产品。

同时,因为马丁在公司负责售后服务,他决定把所有的售后服务人员都组织起来,让他们主动到老客户那里进行产品维修和维护工作。

几个月之后,公司和老教授合作开发的新产品成功上市了。这种新产品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竞争对手们对此措手不及。老客户们纷纷表示要继续和公司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还为公司带来了许多新客户。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因为马丁对公司的杰出贡献以及在这段时间表现出的巨大潜能,公司总经理提议,提升马丁为公司的营销总监。这项提议很快就被公司董事会通过了。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司的成长同样会遇到许多坎坷。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从一个又一个的坎儿中走过的。谁都希望自己所工作的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当公司遭遇困境时,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P2-7

序言

告别失业,让自己不可替代

——做职场的“常青树”

有的员工天赋并不高,却能够越做越好,最终得到重用:有的员工看上去很聪明,却得不到领导的器重,最后甚至只能离开公司。有的人工作多年依然默默无闻、毫无建树;有的人却在不停地创造奇迹。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却很少得到上司表扬;有的人没那么辛苦却很讨上司欢心。究竟是什么原因屏蔽了你的业绩?相信很多职场人士对这个问题都很困惑。从下面的这个故事中,你也许能够得到一些线索:

小古怎么也想不到,老板竟然会辞退他,他的想法就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要有能力,走到哪里都是“王牌”,都是最有分量的人。他毕业后进了这家广告公司,一来就为公司策划了几个好的文案,老板欣赏有加,同事也称赞下已。但是没过多久,小古发现自己被大家孤立起来了。除了老板时常鼓励他以外,同事们都不太愿意跟小古接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古自恃有才,常常几句话把一些同事噎得说不出话来;碰到需要合作的项目,他都是自己拿主意,从来不问别人的看法,有时候在路上碰见了同事,他也是一脸漠然,好像不认识似的。这些行为,小古自己却浑然不知。有一次,公司与客户谈好了一笔大业务,大家都主动加班讨论方案,唯有小古下班就走了。后来开会的时候,老板让大家一起讨论。小古马上站起来说:“不用讨论了,都交给我吧!”大家一听,都非常生气,第二天就写了一份报告给老板,说小古能力虽强,但合作意识太差,而且为人极为高傲,实在难以相处。如果老板不处理的话,大家就都辞职不干了。老板认真分析了一番,认为小古确实很有能力,但公司毕竟是靠团队取胜,如果大家都不干了,小古一个人也撑不起这个台面,再重招员工又要花去大量时间和金钱。考虑再三,老板只好忍痛割爱,辞退了小古。实际上,像小古这种“能力就是一切”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一个人,哪怕你再有能力、再能创造绩效,但是,如果你伤害到工作的团队,老板一定会请你离开。再说,小古在工作中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就是为人过于高调。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小古就算再优秀,也应该学会谦虚,在工作中保持低调,隐匿自己的锋芒,以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向同事们学习,才能将自己融入团队,创造更大的成绩。

除此之外,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上立住脚,生存得更好,还应该有忠诚、敬业、自动自发、负责等良好的品格,它们组成了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的高低,与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有重大关系。我们的成就都是在工作中实现的,所以,我们面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品格和智慧,是取得成就的最关键因素。有句名言说:“你的能力让你坐上高位,你的品格决定你在高位坐多久。”也强调了品格在与能力的博弈中所占有的较高优势。只有拥有了这些品格,你才无可替代!

如果你渴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薪水,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建议你认真阅读本书。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比能力更重要的8种品格/成功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533778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170
11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