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漕运重地周家口/会馆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会馆文化丛书(第一辑)》试图从会馆入手,在呈现我国明清商业文明繁盛的同时,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梳理中华会馆、特别是商业会馆成长发展的脉络,展现其缤纷流华、富有启迪作用的文化内涵,勾勒贯通中原的悠悠商路,描述当年群雄逐鹿的商战烟云,再现山陕甘商人诚信为本、自律恭行、取财有道、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期有助于当下和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丛书图文结合,字蕴深厚,是了解中国古代商业会馆的通俗读本,也是研究会馆文化的珍贵文献。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介绍了漕运重地周家口关帝庙会馆。

内容推荐

明清时期的会馆是商人公议、集会、娱乐的场所,保存至今天的约有几百座,以山陕商人所建造的居多。这些会馆就像活化石,集中体现了明清商人的经商理念和世俗文化,当年曾是漕运重地的周口所修建的关帝庙就是会馆中的卓越代表,这所会馆为三进院落的仿宫殿建筑群,其建筑艺术以木雕、石雕见长。每座大殿的额枋和雀替都是木雕精品,二龙戏珠和凤游牡丹是其两大主题,拜殿三面透雕凤游牡丹的雀替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石牌坊和石栏板构成了独特的石雕乞术长廊,使人流连忘返;桂础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今日观瞻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除建筑艺术外,本书还涉及宗教、戏剧、祭祀等知识,读者在品评优美的建筑艺术大餐的同时,也能体味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目录

浩浩颍河水 悠悠圣贤地/1

一 漫漫经商路 历历修馆情 /10

二 山门嵯峨秀 傲然铁旗杆 /26

三 玲珑石牌坊 碑刻移民风 /45

四 大殿凌风雨 历经三百年 /87

五 戏中尽教化 永恒祭英灵 /110

六 霞光映翠阁 颖河东流去 /156

参考文献/182

跋/183

试读章节

这时,阳光从东南射过来,有一丝暖的感觉,我缓缓地绕石牌坊走着,一圈,二圈……似乎总有什么东西没有注意到。哦,是了,刚才只顾仰观,却没有注意身边的东西,原来在每根石柱的下方都镶有两块石板,走近细瞻,发现了更大的秘密。石板上方雕有狮戏图,八块石板上的图案均不同,一般上面有一大狮,可能是母狮吧,下面或有一只,或有两只小狮与母狮嬉戏,八幅图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狮子家族的生活写照。群狮姿态万千,惹人喜爱,有的母狮作生气状,怒目张口,小狮前爪微伸,似在试探,又像在逗乐;有的母狮与幼狮尽情玩耍,幼狮猛地冲下山坳,母狮眼光温柔,充满关爱;有的两只幼狮争相拥来,似乎外出游玩许久,需要母亲的抚爱和温存了。眼前的群狮似乎动起来了,追逐着,嬉闹着,呼喊着,牌坊上面的八仙似乎也动起来了,吵吵闹闹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渡海行动。在每块石板的上部,相当于幼狮的头部或尾部,使用透雕法挖出一个碗口大的空隙,一道铁箍从中间穿过,将两块石板牢牢地捆扎在石柱上,设计者似乎恐怕石板承受不了群狮的重量,只好另想他法了。

狮子下面有一石鼓,石鼓上图案各不相同,有花鸟、有彝器,石鼓下方有一人正努力上抱石鼓,所以这石板被当地人称作抱鼓石。每块抱鼓石都是一件艺术品,精巧绝伦,令人流连忘返。我穿行于抱鼓石之间,有如在欣赏一本天书,不愿意一下看完,而愿意慢慢地欣赏,细细地把玩。东边第一根石柱上东侧的抱鼓石图案为喜鹊叫梅图,画面上一只喜鹊站在一支梅花上,取其谐音“喜上眉梢”,为喜庆之兆。梅花开放在冬天,数九严寒,疏枝横斜,那艳丽的红花俨然是在向严冬宣战!因此,梅花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偏爱,古诗名句像珍珠一串串浮现脑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在知识分子的笔下,梅总是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赞美梅花意在歌颂人的坚忍不拔的品格,故梅为四君子之首。大户人家总在自家的窗前莳弄几株梅花,一来点缀宅院,二来提升自己的品位,附庸风雅。在寒冬腊月,梅花总是与雪花为伴,红梅配白雪,人间妙境,故很多人都爱踏雪寻梅。北宋文学家梅尧臣有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精辟地点出了梅雪互映互存的关系。但在这幅石鼓的构图中,春天的喜鹊端立于梅枝之上,仅仅取其喜庆吉祥的谐音?我想或许因为虽然梅花是严冬之物,但也是春天的使者,它告诉人们,严冬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就把梅花作为报春的使者,词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那么这样看来,既然梅花是春天的使者,这喜鹊也该是春天的第一只喜鹊了,她提前从南方回来就是为了和梅花一起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一片生机盎然,各种喜事自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东边第一石柱西侧北边的抱鼓石图案为梅花双鹿图。画面上一只鹿昂首嘶鸣,另一只回首相望,神态可爱。或许前面的一只发现了美味佳肴,希望同伴一起品尝,以达到加深友谊的目的。鹿是性格温顺的野生动物,喜群居。觅食过程中,一鹿发现了大片可口的青草,就会发出呦呦的鸣叫声,招呼同伴前来共进美餐。曹操《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以表达自己思贤若渴的心情。此处的双鹿图寓意深远,它在告知世人,只要到关帝庙来的人都是朋友,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也隐约道出了经商之道,商人就要广交宾朋,朋友多了路才能好走。为商之道,得人为上。不然,呆坐家中,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面一个朋友也没有,生意只能一落千丈。历史上很多商家其兴在得人,败在失人。

P62-65

后记

2004年的年终岁尾,我见到了李芳菊教授的《中华会馆研究》,这是一份以社旗县山陕会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科结项报告。当时,我对“会馆文化”涉足未深,只是觉得这份结项报告完全可以整理成一本学术专著。待看过稿子,震惊于会馆文化的辉煌与神奇,我有了新-的想法。

在审读和编辑过程中,会馆建筑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及其蕴含的深层文化魅力,令我叹服!后来,经与作者协商,对原书稿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设想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去挖掘会馆文化的深层内涵。2D05年春,我又与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屈凌波教授多次探讨,决定立足河南,精选现存相对完整的社旗县、开封市、洛阳市和周口市等几处山陕甘会馆,探寻中原地区商业会馆文化渊源,辑成丛书,即《走马飞舟赊旗镇》、《黄河汴京徐府街》、《洛水瀍河映王城》和《漕运重地周家口》。

在编辑过程中,有幸通过网络拜识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会馆研究方面的专家王日根教授,他的坚韧、执着、沉稳与大智,以及对会馆研究的真知灼见,使我进一步坚定了将“会馆文化丛书”往更广领域拓展、更深层次开掘的信念。

对会馆文化的理解和评述,历来见仁见智。我甘愿做一个稚拙的文化播火者,把从名家们那儿理解的会馆文化意蕴,加上能够收集到的资料,权且制成一份“套餐”,虔诚地奉献给读者,并期望得到鼓励。目前这一辑“会馆文化丛书”,仅限于商业会馆(河南地区山陕甘会馆)文化领域的初步推介和探讨。

作为带有浓厚商业文化色彩的山陕甘会馆,自产生之始即由实力雄厚的“富商集团”作支撑,承载了民间商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明清时期的商业会馆,一般都是“富商集团”先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在征得政府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然后才得以筹建成立。日常生活中,商会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管理,并接受政府指派,间接承担政府的某些职能;同时,政府对商业会馆的利益则总是能够给予尽可能的保护,也乐于出面调解各商会之间的纠纷,并通过商会向商人传递其意愿和相关信息。不难看出,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是明确而亲密的,两者是互利的。毫无疑问,这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平衡商业领域的各种关系、保持当世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支撑商业会馆的“富商集团”社会地位显赫,经济实力雄厚,所以他们筹资兴建的商业会馆大都外观宏伟,做工精湛,大气而不失严谨;同时,能工巧匠们又能见缝插针地将传统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传奇杂剧等文化要素融入每个建筑的细部中,使得会馆在富丽堂皇的外观下,兼备了丰厚的文化情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馆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经典建筑,更是一座集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民族伦理、商业理念、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博物馆。

对会馆文化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穿行于侥幸存留的会馆文化殿堂,面对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我们真正体会到“叹为观止”的境界!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云烟,唯有这些历史的遗留能让我们回味与赞叹。我们有义务去撩开历史的面纱,翻检、梳理并再现远去的辉煌,做文化遗产的承接者——这既是对历史的安慰,也是对未来的交待!

历史的发掘往往在不经意间开始。我们既不能轻视浩繁经卷的平凡一页,也不可疏于古城高墙那随意的一锨。会馆,也许离我们已经很远;也许,你不是相关方面的专业学者;或者,你对会馆只是泛泛了解。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探视这几乎被人淡忘的一角。走近会馆,小心地拂去历史的尘埃,揭开中国古典建筑那神秘的面纱,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历史的侥幸者。因为,你虽然没有亲历当年的艰辛,却享有了当世的辉煌;你虽然没有目睹当年的风云,却能在凭吊中国古典建筑风流余韵的同时,观瞻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画卷!

我们试图从会馆入手,在呈现我国明清商业文明繁盛的同时,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并通过形形色色辉煌灿烂的古代会馆与会馆文化,梳理中华会馆、特别是商业会馆成长发展的脉络,展现其缤纷流华、富有启迪作用的文化内涵,再现山陕甘商人诚信为本、自律恭行、取财有道、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期有助于当下和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本辑主要针对目前河南保存较好的山陕甘商业会馆,是近古中原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彰显的商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心而论,这一辑充其量只能说在某一范围内对会馆文化史料的收集和传播方面具有开犁发端的意义。毕竟,河南的会馆只是中国众多会馆中商业会馆的代表,其彰显的文化意义也因地域的狭小而深受局限。对中国会馆的研究和发掘,视野应当更开阔一些,理论的支撑也应当更扎实、宏大一些。显然,由于诸多原因,这一辑是无法完成这项使命的。令人庆幸的是,王日根教授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并愿意携手完成这项宏大的工程。

这辑丛书的出版,凝聚了众人的心血。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屈凌波教授,丛书发端者李芳菊,分删乍者端木赐香(李桂枝)、李驰、徐永杰等是这场“大型演出”的主创人员;我的老师单占生教授及学兄刘建生等,都在关键时刻给我热情的鼓励和宝贵的指点;我的老同学、青岛书画院的青年书法家宋文京,也特意从青岛专门给我寄来了他珍贵的书法和篆刻;陈建章老师、冯俊杰学弟拨冗对书稿进行了严格、负责和高水准的校勘,他们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纠正了原书稿的许多错谬,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其间渗透着他们的心血,令人钦佩!就像是通过发酵酿制成美酒,文字和图片的合成能够迎合读者意愿、天成和谐而富于审美情趣,不亚于酿制醇香的老酒,这些“工艺”必然劳苦而艰辛,多亏了天才而灵性的张庆,他的超然点缀,使本辑这几本书显得轻快、悦目,热闹而充满情趣l我们理应对上述诸位致以崇高的敬礼!

在做书的征途上,我是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其中的艰辛与快乐,体验颇深。然而,我也难抵这充满挑战的诱惑。也许是“无知无畏”,抑或“文迷心窍”,一旦登上这辆“战车”,我便不能自已;作为战者或勇士,决然不再回头!

期望着同仁的批评与指教!

骆玉安

丙戌年冬月,北大蔚秀园拙耕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漕运重地周家口/会馆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永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62717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