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改变历史的战役(古今战争中的50个决定性战役)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陶醉、发人深省的好书,英国著名的军战史专家杰弗里·里根讲述了世界历史中最具决定意义的50场战役。这些战役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战胜或战败的彻底性,更在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

本书纵贯2500年的世界战争史,从萨拉米斯战役希腊粉碎波斯攻占希腊的企图,到黑斯廷斯战役和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再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到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改变历史的战役》一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会令读者爱不释手。

内容推荐

从汉尼拔的失败到滑铁卢战役,从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到葛底斯堡战役,从萨拉米斯海战到阿拉曼战役,军战史专家杰弗里.里根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50场著名战役。这些战争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性质更在于其结果。

借助准确清晰的作战地图和插图,杰弗里·里根不仅阐明了每场战役的背景和影响,而且生动地再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分析了战略战术的运用,扼要介绍了主要的指挥官和武器。

《改变历史的战役》帮助读者了解改变世界的50场著名战役,它们决定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

目录

引言

萨拉米斯战役(公元前480年)

雅典远征锡拉库扎(公元前415.前413年)

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

贝内温图战役(公元前275年)

扎马战役(公元前202年)

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

条顿堡林山战役(公元9年)

阿德里安堡战役(378年)

塔吉奈战役(552年)

耶尔穆克战役(636年)

君士坦丁堡之围(718年)

莱希费德战役(955年)

黑斯廷斯战役(1066年)

曼兹科特战役(1071年)

哈丁战役(1187年)

拉斯·那瓦斯·德·托罗萨战役(1212年)

阿因·扎卢特战役(1260年)

克雷西战役(1346年)

坦能堡战役(1410年)

奥尔良之围(1429年)

君士坦丁堡之围(1453年)

博斯沃思原野战役(1485年)

特诺奇蒂特兰之围(1521年)

维也纳之围(1529年)

勒班陀战役(1571年)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1588年)

布莱登菲尔德战役(1631年)

洛克罗伊战役(1643年)

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年)

布伦海姆战役(1704年)

波尔塔瓦战役(1709年)

普拉西战役(1757年)

魁北克的陷落(1759年)

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

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

滑铁卢战役(1815年)

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

克尼格累茨战役(1866年)

色当战役(1870年)

对马海战(1905年)

马恩河战役(1914年)

色当战役(1940年)

不列颠战役(1940年)

中途岛战役(1942年)

阿拉曼战役(1942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年)

奠边府战役(1954年)

六日战争:以色列空袭(1967年6月5日)

第二次海湾战争(1991年)

试读章节

萨拉米斯战役

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斯战役希腊方面:指挥官:斯巴达贵族尤利比亚德和雅典的泰米斯托克利斯

三层战舰366艘(89艘来自斯巴达,97艘来自基克拉迪群岛,180艘来自雅典)波斯方面:指挥官:薛西斯国王

三层战舰450至500艘(125艘属腓尼基人,75艘属埃及人,100艘属爱

奥尼亚的希腊人,50艘属塞浦路斯人,100—150艘属其他人)

当今的欧洲人想当然地认为,欧洲优于亚洲的世界格局和希腊的文明遗产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然而,公元前5世纪,希腊——甚至整个欧洲——为免受强大的波斯帝国奴役,不得不为自身的独立而战。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的胜利,10年后的萨拉米斯海战及普拉太亚陆战,不但确保了希腊的独立地位,而且使希腊文明在公元前5世纪末期发展到了巅峰。不仅如此,萨拉米斯海战胜利后,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改变了波斯侵占希腊的历史,希腊反而统治了波斯,使希腊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入侵希腊。入侵失败后,其子薛西斯决意东山再起,实现父亲的夙愿。在薛西斯大规模集结陆军和海军之时,雅典首领泰米斯托克利斯劝说臣民加强海防,以防敌人发起新一轮进攻。用希罗多德的话说,泰米斯托克利斯

  天资聪颖,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他表现卓越,无与伦比,我们深为景仰。

即使没有后天的磨炼,他单凭自己的天赋就能很快对突发危机作出最佳决断,

又能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测,甚至可以预料遥不可测的将来。

换言之,泰米斯托克利斯具有卓绝的战略远见,他清楚地认识到,波斯入侵希腊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薛西斯的海上补给能力。倘若希腊击败了波斯舰队,那么大批亚洲部队就会完全暴露在希腊面前,孤助无力。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军穿越横跨达达尼尔海峡(在土耳其欧亚两部分之间,连接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的一座浮桥,向欧洲挺进。这座浮桥的修建在当时是个奇迹。对于薛西斯的到来,希腊人事前早已得到无数警告,但还是有很多人吓得魂飞魄散。德尔斐神谕这样告诫雅典人,“可怜的人啊,为什么还坐在这儿?赶快逃吧,逃到海角天涯去吧”。光是这条神谕就让人万分沮丧,足以劝服弱者放弃抵抗。但雅典人不满神谕的答案,对其提出质问。这次神谕的回答是,要想安全,就要有海防舰队——指当时在阿提卡海沿岸建造的三层战舰。接着,泰米斯托克利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雅典拱手让给入侵者,自己的人马暂时撤退至萨拉米斯。人们怨声四起,但大部分人最终还是同意转移到萨拉米斯岛,住在用稻草和树枝搭成的小屋里。同时,泰米斯托克利斯传令下去,号召国人把船只集中到萨拉米斯海峡雷埃夫斯港附近。泰米斯托克利斯认为那里是迎战波斯舰队的最佳地点。但是,希腊各地首领中有许多不同意他的做法,敦促他把军队撤退到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

有着尚武传统的斯巴达人没有听从泰米斯托克利斯的建议,他们派里奥尼达斯带领300名重装备步兵把守温泉关的要道,阻止波斯军队进攻。里奥尼达斯和旗下的300名斯巴达士兵居然遏制住了薛西斯的队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料,有叛徒向波斯人泄露了一条秘密通道,波斯军队才得以从后方发起突袭,里奥尼达斯的队伍全军覆没。在这场战役中,斯巴达士兵表现神勇,可他们的牺牲却是无谓的。波斯军队的铁蹄继续向前挺进,他们洗劫了雅典,烧毁了卫城。泰米斯托克利斯撤离雅典的决定显然是相当明智的。

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到海上,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即将打响。波斯如果不能打败希腊海军,他们征服之路将永无宁日。

P1-2

序言

早在古典时代,作家们就已经意识到某些战争具有相对比较重大的意义。但是,据我所知,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作家爱德华·克雷西爵士(Sir Edward Creasv)是第一个开始收录一系列“关键战役”的历史学家(他收录了15场“关键战役”)。用克雷西的话说,“撇开作战者的道德价值不谈,有些战役——考虑到它们的持久影响,出于对我们自身社会及政治环境构成实际影响的理由,以及从我们能够追溯到战役的后果而言——的确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我们探究一系列的因果关系,由此帮助我们建构我们是谁的身份,还是我们猜测假如这些战役中的任何一场有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可能本应该是谁,这些战役对我们来说都具有一种长久而实际的吸引力”。

尽管历史上永恒的“假如”是该学科中最有趣的话题之一,但是,它们只是涉及任何严肃的历史学家不会从专业角度给予认可的那种猜测。此外,克雷西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种观点,即过去所发生的事只不过是通往他目前完美途中的一个中转站。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历史研究,因为它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不是把它放在事件所发生的时代背景里,而是从这些事件对当今时代的重要性的角度去研究。于是,克雷西把埃提斯和东哥特王国国王狄奥多里克于公元451年在沙隆击败阿提拉的匈奴军队,看作是基督教和西方文明——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读者来说——对来自东方的异教和亚洲威胁的胜利。事实上,埃提斯和狄奥多里克作战均出于纯自私动机。有理由假定,他们谁都未曾想到这番场景: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坐在大学校园的草地上沐浴阳光,将他自己和国家的财富追溯到那些掠夺成性的野蛮军阀之间不断的征战中。18世纪伟大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认为,假如没有公元732年法兰克军队在图尔打败穆斯林掠夺者,那么“牛津大学各学院如今将教授对《古兰经》的理解,她的学生也许会向受过割礼的民众展示穆罕默德启示的神圣和真谛”。但我本人不同意吉本的这种观点。

我选择关键战役的标准不是基于战役对当今的影响,而是战役对所处历史时期各种力量之间征战结果的影响。这些力量可以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如奥尔良之围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可以是宗教团体之间的,如耶尔穆克战役、哈丁战役和布莱登菲尔德战役;可以是国家内部的分裂,如马斯顿荒原战役和葛底斯堡战役;也可以是种族和殖民地的斗争,如特诺奇蒂特兰之围、普拉西战役和奠边府战役。尽管这样,各场战役之间的相似性还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的,所得出的结论也只有在战役发生的特定历史时期才有效。历史学家在选择战役时很容易过分宣扬自己选择的战役。不管一场战役的影响如何重大,参战双方很难意识到战役的长远意义。哈罗德·戈德温森(Harold Godwinson)在黑斯廷斯,决不是为了英格兰的未来而战,而是为了自身性命和王位而战。英格兰的未来是他所不能预见的。黑斯廷斯作为一场战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结束了两个人之间的英国王位之争。然而,历史学家则不仅仅满足于叙述诺曼人威廉的胜利和哈罗德的失败这一事实。这是这场战役的直接结果,其近期影响是诺曼人在英国的统治要求。但是大部分历史学家不会就此搁笔。如果没有黑斯廷斯战役,诺曼诸国王在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推行社会和宪法改革就不会发生。因此,从战役的近期影响过渡到中期影响实属合情合理,只要我们是从事件出发向前推进,而不是从结果和通过制造起因去解释结果出发倒推,就像吉本通过夸大图尔战役的重要性去解释18世纪或19世纪的现象那样。

我所收录的许多战役不会引起什么争议:萨拉米斯战役、高加米拉战役、黑斯廷斯战役、曼兹科特战役、滑铁卢战役等等,不过,也有一些战役可能不太知名:譬如,皮洛斯战败于贝内温图,或在耶尔穆克、阿因·扎卢特、坦能堡、洛克罗伊以及克尼格累茨的诸战役。就每一场战役而言,我都竭尽全力解释该战役在当时的决定性意义所在,以证明我的选择的正确性。我仔细探究了战役的中期和长期影响,希望我没有犯下那些我觉得歪曲了克雷西最初选择战役时的同样错误。有些在其他选集里出现的战役并没有收录在此书中,例如我没有收录马拉松战役。我以为,历代的古典学者过分夸大了马拉松战役的重要性。马拉松战役并没有决定什么,它显然没有阻止波斯人在10年后向希腊发起的攻击。直到萨拉米斯战役和普拉太亚战役结束后,希腊人才真正摆脱波斯人的统治。我同样认为,公元前207年汉尼拔的兄弟哈士杜路巴在梅托罗河畔的战败,不能与扎马战役中西庇欧的胜利相提并论。亲眼目睹自己兄弟的首级被扔进自己的军营,无疑令汉尼拔痛心疾首,但这并没有结束迦太基的威胁;直到汉尼拔自己的军队彻底失败才结束了这种威胁。以此类推,沙隆战役的重要性在于克雷西过于丰富的想象力,而图尔战役仅仅为吉本表现其对拜占庭军队的无理蔑视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吉本看来,利奥三世在君士坦丁堡之围中所做的一切都无法与高大英勇、手舞战斧的法兰克勇士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

本书所收录的战争仅是我的一己之见,读者可以自行斟酌。正如在其他领域中一样,“选择”是一件具有相当争议的事情。我不敢妄然宣称本书所提及的战役是历史上最具决定性意义的50个关键战役。最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吉尼斯出版社的伊安·克劳夫顿(Ian Crofton)对此书的帮助,他所给予的帮助是无价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改变历史的战役(古今战争中的50个决定性战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杰弗里·里根
译者 谢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6397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7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