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匕首奖最佳小说。《深藏不露蜘蛛人》悬念设置巧妙,细节描写丰富,极富异国风情。对于原始部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察独到、深刻。对于不同文明情境下的人性有着细致的描摹,是侦探小说的上乘之作。
图书 | 深藏不露蜘蛛人/金匕首奖最佳小说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匕首奖最佳小说。《深藏不露蜘蛛人》悬念设置巧妙,细节描写丰富,极富异国风情。对于原始部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察独到、深刻。对于不同文明情境下的人性有着细致的描摹,是侦探小说的上乘之作。 内容推荐 在伦敦城一个古老的庄园里,居住着来自非洲的一个古老部族。这足以成为伦敦城的一大奇观。 一天,部族德高望重的首领上楼时,头部受到钝物重击,魂归西天了。 警察来查,发现像孤岛似地居住在现代文明城市中的部族的来历。二战时期,部族救下了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名飞行员,由此遭到了日本灭族般的剿杀。曾在部族布道的英国牧师的女儿,将部族幸存者带回了英国,并安置在自家祖传的庄园里。飞行员及其后娶的太太一直与部族生活在一起。 事至如今,部族内部虽然衣食无忧,但一直遭受着回归原住地还是留居伦敦两种意见的烦扰,由此形成了两派敌对势力。部族首领执意带领部族回到非洲,去尽享自然生活。但部族里留恋现代文明的人显得那么决绝,大有铤而走险之势。 警察循此作案动机,展开了调查。但几番的努力,到头来却是南辕北辙。 如今的飞行员,已经成了伦敦城的超级皮条客。他曾像雄鸟求偶一般,施展浑身解数,大放异彩,两天时间就将警长的情人抢了过来。重要的是,虽然首领与整个部族曾不惜灭顶之灾保全了他,但他与首领反目成仇了。有意思的是,首领曾经非常信任飞行员美丽的妻子,同她无所不谈。在差不多所有人眼里,飞行员是最大的嫌疑人。 部族里的少年鼓手却并不如此认为。他好像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 但他不知道凶手正在谋划针对他的谋杀。 就在接下来的灭口行动中,超级登山爱好者、魅力四射的飞行员太太于飞檐走壁时,在强光灯的照射下,失手跌落在铁栅栏上。 一直置身事外的飞行员的太太,为什么要杀掉首领呢?这便是《深藏不露蜘蛛人》的最大看点了。 小说悬念设置巧妙,细节描写丰富,极富异国风情。对于原始部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察独到、深刻。对于不同文明情境下的人性有着细致的描摹。不愧是侦探小说的上乘之作。 试读章节 “请开慢一点!” 司机毫无表情地换到了第三挡,让车子在宽阔的街道上缓慢行驶。 他怎么这么冷漠?詹姆斯·皮布尔看着前面司机一动不动的后脖颈子,心想不知警察厅里面那些下层警察对自己都有哪些闲话。许多年前,他也是他们这般境地。那时候,他也喜欢和新手们一起散布那些大人物的传闻——像某人如何好色啦;某人如何办案神速啦;某人如何性情粗暴啦等等。而且,通常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现在这些年轻人又是怎么看待皮布尔警长的呢?一个眼看就要退休的、毫无生气的老家伙?他们知道他破获那些奇案的天赋所带给他的声誉吗?他们知道他的那些对手吗? 皮布尔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通常办案的时候,迈克·克鲁都会跟着他。可是亚洲流感传到了警察厅,一人可以干的事就不能再去两人了。这样一来,皮布尔又像新人那样开始不安起来。这种惧怕心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很小的时候某一次被大孩子讥笑而产生的?还是他刚出娘胎就知道了惧怕?并不是每一个新案件,每一处新现场,都会遇到那种可怕的对手!那种使他身心交瘁的冷漠傲慢的恶魔。皮布尔当年曾把一些这样的魔鬼送进了监狱——华留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可是,这并没有使他们销声匿迹。这一回,也许…… 皮布尔向前凑了凑,看着窗外那些整齐的房屋,做出一副想要了解一下凶案现场周围环境的样子。有的房门是红色的;有的房门是绿色的;有的则是白色和棕色相间;有的却是黄色和黑色相间。看来自从上次来过之后,这一带变得更加繁荣了。不少房子都刷了新油漆。咦,那不是一家古董店吗?那儿从前是什么来着?好像是一家烟草店?原来那家油煎鱼加炸土豆店,还有那家兽医站也不见了。那些门上都换上了黄铜制海豚形状的门环。门前的通道上还摆着有钱人家的婴儿车,里面各家的婴儿正在五月柔和的阳光下酣睡。看看这些婴儿车就能知道时代变了。如果这里住的还是皮布尔十五年前来的时候住的那些人的话(那时候三户人家住一栋房子,每层楼上都有煤气灶,只有一个冷水管,厕所在外面,屋子里总洋溢着一股泥巴味儿),他们也会把婴儿车摆在门口招小偷。可那时的婴儿车不一样,是那种发亮的、镀铬的大路货,绝不像现在这样端庄大气。 是啊,伦敦到处都变得面目全非了。有钱的年轻夫妇生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会搬来这里。到了家有三个孩子后再搬出去——房屋中介的腰包一定赚足了。那些新鲜的油漆显示出一种安逸和谐的色彩,使这里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皮布尔心想,作为一个黑人,要想融入到这个地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汽车慢慢悠悠地向北驶去。 看来皮布尔刚才的想法又错了。这里一下子又变得很适于黑人居住了。佛莱格巷这个住宅区并没有什么变化,正如它窗户上挂着的一块脏抹布一样。财富似乎从这里绕道而去了,从东部蜂拥而来的年轻白领精英们像西哥特人那样,把那些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的本地居民赶到了远远的艾克顿的贫民窟里,却放过了佛莱格的居民。这里的人并没有受到品位和财富的干扰。皮布尔突然之间意识到,十五年前发誓要做的一件事,一直搁在那里没去做。当时,他曾打算要调查一下佛莱格巷这些房屋的设计者与建设者。 它的外观像是一座晚期的仿都铎式城堡的内部。房子在街的紧里头,上面有带竖框的深陷进去的窗户。这些窗户中,只有正南方向的可以让阳光照射进去。砖头是那种很刺眼的没烧透的血红色。它们和其他暗蓝色的砖拼成地毯式的图案。这些图案似乎是由施工时的砖瓦匠随心所欲地拼凑而成。同这些杂乱无章的交叉图案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水管工人的那种横平竖直的醒目的线条——排水管、排风管、上下水管都安装得中规中矩、一丝不苟。石阶通到房子的前门。每一段石阶下面都有一个黑黑的半圆形的洞。里面散乱地丢着许多遗弃的空奶瓶子。每段台阶上面是一个门廊。样子像城墙一样,就差没有吊门了。这个死胡同里面共有十二套这样的房子。一名穿制服的警察,个子小小的,留着深棕色的胡子,站在靠西边中间的第九号门的门口。旁边有几个闲得无聊的人站在那儿看着他。皮布尔注意到没有摄影记者。看来佛莱格巷的黑人出了点儿事对媒体来说,算不上什么!即便有人打碎了脑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皮布尔心里纳闷,桑迪·格拉汉姆为什么要费神来找伦敦警察厅。这里面有些反常。 P1-3 序言 侦探小说作为另一重文学世界,有异于传统经典,让人类享有了别样的阅读体验。它的旨趣不在于知识的求索、情操的陶冶,更多的是智慧的游戏,是对人类探求真相之本能的最大满足,是对读者身心的解压与愉悦。 侦探小说自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开天辟地”以来,由英国的威尔基·柯林斯、阿瑟·柯南道尔发扬光大,后经阿嘉莎·克莉斯蒂、雷蒙德·钱德勒等的中兴,愈益成为一种成熟而精致的文学样式。与此同时,侦探小说也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阅读热潮。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二战前后、冷战时期,还是当今世界,侦探小说在不同国家,其庞大的阅读群体都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媲美的。而在中国,柯南道尔笔下的“智慧之神”福尔摩斯,正是由群众出版社走进千家万户的。几十年来,群众出版社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梅森探案集》、《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硬汉私家侦探小说》等系列丛书,一直是广大读者及侦探小说迷首推的权威版本。如今,群众出版社又隆重推出“金匕首奖最佳小说”,以报答广大读者的信任与厚爱。 金匕首奖(The CWA Gold Dagger Award)是英国犯罪作家协会(CWA)匕首奖的一个重头奖项,专为奖励当年在英国以英语出版的世界各国作家的侦探小说长篇佳作。匕首奖由英国犯罪作家协会创设于1955年。奖项分设:金匕首奖、金匕首短篇小说奖、非小说类金匕首奖、纪念匕首奖(用于奖掖新人)、钻石匕首奖(专为奖励对侦探小说有突出贡献的大师)、艾利斯·彼德历史题材匕首奖。由于不同时期的赞助商不同,奖项名称也有相应变化。如1995—2002年,匕首奖是由酿酒业巨商Macallan赞助的,奖项名称就变成“麦克兰匕首奖”。匕首奖的每个奖项,都由英国犯罪作家协会指定的独立委员会裁定,每年12月是大奖的颁授日。金匕首奖自创设以来,以其独立的评审姿态、深刻而准确的洞察与判断,以及对侦探小说的忠诚,受到全世界侦探小说作家及侦探小说迷的推崇,其中,钻石匕首奖被誉为侦探小说领域的“诺贝尔奖”。作为侦探小说领域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国际奖项之一,它与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奖堪称双峰竞秀。全世界的侦探小说作家都以斩获匕首为荣,全世界的侦探小说迷都以匕首奖作为阅读的风向标。 群众出版社正是借重金匕首奖这位侦探小说伯乐的独到眼光与权威性,向中国广大读者及侦探小说迷推出“金匕首奖最佳小说”系列。第一辑出版的有《我眼中的魔鬼》、《活色生香》、《英雄之傲》、《深藏不露蜘蛛人》。前两部作品是“犯罪心理小说皇后”鲁丝·伦德尔的代表作。它们已被成功地改编成电影。后两部作品特别要提及的是,它离奇到无以复加的情节及揪心的悬念描写。这一切,相信都会给侦探小说迷提供一道阅读的大餐。以后每年,群众出版社都将选译获得金匕首奖的优秀侦探小说分辑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编者 二00七年一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深藏不露蜘蛛人/金匕首奖最佳小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彼得·狄克森 |
译者 | 迟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4392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5444 |
版权提供者 | Peter Dickinson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