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中国居住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最具特点个性、最具实践操作性、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的文明子系统硕果“宝库”。作为当代华夏居住文化的源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不仅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更有与时俱进的演化发展规律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图书 | 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中国居住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最具特点个性、最具实践操作性、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的文明子系统硕果“宝库”。作为当代华夏居住文化的源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不仅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更有与时俱进的演化发展规律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目录 导言/2 第1章 新旧交错的民国居住文化 第一节 急剧变革的居住礼尚与规仪/57 第二节 居筑样式的多元化发展/68 第三节 居住观念更新与居住实践演进/78 第2章 府宅居住的变化 第一节 王府没落与居住功能演变/99 第二节 官宅变迁与时尚化居仪/104 第三节 名人府宅的逐渐形成/112 第3章 都市居住的繁荣发展 第一节 里弄居住与市居民习/129 第二节 公寓与公馆的新式居尚/133 第三节 新式学堂与学居仪尚/137 第四节 棚户、贱民与贫民窟的居俗/142 第4章 南北民的的传统特色与时代创新 第一节 乡土民居的保持与新风时尚/149 第二节 乡镇民居的时代变迁/162 第三节 变革中的民居文化创新气象/166 第5章 园居的转型与功能衍化 第一节 村落园居与地域化特色/175 第二节 都市宅园的尾声与功能转变/195 第三节 公园的出现与娱乐新尚/200 第6章 洋居风尚的流行与居住文化的 中西交融 第一节 租界建筑与居住生活/213 第二节 都市洋房、洋楼与西式居习/218 第三节 东南地区洋式民居与华侨居住文化/237 第7章 商居文化的时代特色 第一节 商贸繁荣与饭店旅馆日趋兴旺/247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与会馆转型/258 第三节 娱乐新风中的酒馆、酒吧/267 第8章 因时而变的宗教性居住 第一节 教堂居处与居仪变革/281 第二节 佛寺居处与居仪变革/295 第三节 道观居处与居仪变革/300 第9章 神居与墓居的文化演绎 第一节 坛庙祭祀礼仪与神居文化/311 第二节 名人陵墓的兴建与景观效应/317 第三节 民间墓居与丧墓文化/320 第10章 居住消费的新风与旧尚 第一节 传统居住休闲方式的承续/329 第二节 城市居住消费的奢华之风/341 第三节 沿海城市的娱乐新尚/349 第11章 特居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营居构建的时代特色/357 第二节 狱居设施及社会功能/363 第三节 妓居文化与病态社会/371 第12章 居筑装饰s居室布置 第一节 居筑装饰的时尚/381 第二节 居室布置与陈设/386 第三节 西洋饰物的风行/390 后记/39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永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836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4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50 |
宽 | 169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