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圣母院(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雨果的小说最早被译为中文是在一九零三年,翻译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巴黎圣母院》一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先译介推出。在这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也将此书多次翻译和重印,热情地把这部经典之作送到中国读者的身边。现在,流火和姚桢两位作者也特地为它打造了缩写版,以便青少年读者更容易进入雨果所创造的故事氛围之中。

内容推荐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描述了爱丝美拉达、卡希莫多和弗罗洛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结、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性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本书对巴黎圣母院及巴黎的评述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浪漫主义美学观。

目录

第一章

 1 大厅

 2 圣迹剧开演

 3 红衣主教和使臣们

 4 丑人王

第二章

 1 爱斯梅拉达

 2 跟踪与绑架

 3 地下王国

第三章

 1 被遗弃的孩子

 2 圣母院敲钟人

 3 副主教克洛德

第四章

 1 聋子审聋子

 2 受刑

 3 芭格特·尚特芙蕾丽

第五章

 1 山羊泄露的秘密

 2 神甫和甘古瓦尔

 3 失宠的大钟

第六章

 1 密室

 2 跟踪

 3 斗篷人

 4 邻室的耳朵

第七章

 1 审判

 2 认罪

 3 地牢

 4 弗比斯

第八章

 1 昏然中的幻象

 2 避难小屋

 3 水晶瓶和陶罐

 4 铁哨

第九章

 1 甘古瓦尔的妙计

 2 当乞丐去吧

 3 攻打圣母院

 4 路易十一国王

第十章

 1 小鞋

 2 绞刑架上的少女

 3 结局

附录:

 《巴黎圣母院》导读

试读章节

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并没有发生任何值得纪念的大事。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这一天是个普通的日子,否则一四八二年的巴黎市民绝对不会同意,一月六日清晨时分轰然响彻全城的钟声也不会同意。

每年的一月六日,是主显节和丑人节合一的双重节日,是欢庆和胡闹的好日子。

在这一天,你有三个选择:去河边看焰火、到教堂墓园里观赏五月树,以及来司法宫看圣迹剧。在今年,所有的聪明人都会选最后一个,因为本年度的圣迹剧据说会有外国使臣们来观看,你可以又看戏又看外国使臣。戏演完了,司法宫里还将进行丑人王选举。在暖暖和和、头顶有盖、四周有墙的司法宫里等着,就能一次观赏三个节目,是不是很划算?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故事也将从那里开始。

巴黎城里的聪明人显然很多,一大早,成群的男男女女便涌向了司法宫,最终在司法宫前的广场上汇聚成了汹涌的海洋。人形浪花们不可抑止地相互推推挤挤,挨挨擦擦,形成一股股巨大的浪潮。只有非常幸运的人,才可能正好被正确的那股人流席卷,涌上宫前的大阶梯,漫进那个号称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大厅,流淌到铺着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地板上。

大厅的拱顶被涂成天蓝色,上边绘着金色的百合花。七根大柱子如同七个忠诚的巨人,在大厅里排成一个长长的纵列,支撑着拱顶。在大厅四周高高的墙壁上,在精美的雕饰和五彩的玻璃之间,历任法国国王的塑像俯瞰着富丽堂皇的大厅,注视着厅里拥挤嘈杂的巴黎市民。

市民们的目光则齐齐投注在司法宫一端的大理石台子上——圣迹剧就将在这里上演。

为了这一年一度的演出,大理石台面上搭了一个高高的棚子。棚子尽头用长长的幕布隔出了一个演员更衣室,一架木梯子把戏台和更衣室连接在一起,演员们都将踩着这梯子出场和下场。

四个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在台子的四角,对他们来说节日和行刑日没什么区别,都有大批的市民聚集在一起,都需要他们出场监管,维持秩序。

按照惯例,圣迹剧将在正午十二点上演,正好以司法宫大钟的整点报时来当开演提示。

但热情的观众们天刚亮便出了门,一大早就在司法宫外等着,就为了能抢在别人前边顺利挤进大厅。五六个小时过去了,人越来越多,大厅的地面早已被密密占满,身手灵活的人们开始向上攀爬,柱子、窗台、石像……大厅里任何突出的、可供攀附的地方都被他们占领。

长时间的等待让人们又累又乏,无处不在的嗡嗡絮语集结成的巨大嘈杂声,让平时脾气温和的人也变得焦躁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最不经意的挤碰和踩踏都会引起火花四溅的咒骂和吵嚷。好在人群拥挤的程度也同样导致原本可能诉诸武力的勇士们根本无法挥拳抬脚,更别说是拥有一小块宽裕的搏斗阵地了。

没法用拳头泻火的人们愈发沮丧不耐烦,连声埋怨着市政府,诅咒着红衣主教,诅咒着法官、教堂执事、巡逻士兵、冻死人的坏天气、破柱子和傻雕像、关得紧紧的门和大开的窗……

在情绪恶劣的人群中,那些快活的捣蛋鬼就愈发引人注目了。他们都是些青年学生,他们在大厅里钻来钻去,爬到墙头上坐着朝大家扮鬼脸,打破玻璃窗让冷风吹进来,故意模仿别人的动作,努力制造各种恶作剧以引发哄笑。他们一点也不会等得不耐烦,圣迹剧没开演有什么关系,他们自己就能造出一堆戏!

“嗨,是你呀,约翰·弗罗洛!”坐在柱子顶上的一个捣蛋鬼朝另一个喊道,“你干吗不干脆改名叫磨坊约翰,瞧你那胳膊,瞧你那腿,长得跟磨坊风车的四个翅膀一模一样!你来这里多久啦?”

“来了四个钟头啦,”约翰·弗罗洛回答,“七点钟小教堂里的唱诗班唱第一轮弥撒曲的时候我就到了。”

“啊哈,原来国王雇用这个唱诗班就是为了唱给我们圣约翰大人听的啊!”柱子上的人继续拿约翰打趣着,但随即他又转移了目标,“畦,我们的校长来了!”P1-3

序言

一八二九年雨果开始动笔写《巴黎圣母院》,一八三一年完成全篇,费时六个月。

而在此之前,雨果花了三年时间搜集了大量与此书相关的资料。他阅读了大量的中世纪编年史、人物传记和档案文献,并特地到老巴黎旧房子的遗迹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对于作为小说中重要场景的大教堂,雨果更是一度在那儿流连忘返,教堂里的石刻和雕像、钟楼上神秘的小屋、简洁流畅的螺旋楼梯……都使作家迷醉赞叹,并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灵感。

《巴黎圣母院》问世时,拜伦已长眠地下,歌德则年迈体衰,而三十岁的雨果光芒四射,当时的世界文坛上能与之并肩的唯有巴尔扎克一人而巳。年轻的作家因此取得了巨大的声誉,他对自身才华的信心因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意识到自己“身负神圣使命”,甚至有些狂妄地把自己尊称为“一座活生生的神殿”。

事实证明,他的狂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巴黎圣母院》发表两年后便被译为英文出版,此后,它陆续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流传,成为无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喜爱长盛不衰,它还被改编成了电影、音乐剧、芭蕾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不同的风貌畅行世间。

早在一九二三年,美国就拍摄了一部据《巴黎圣母院》改编的默片,到一九三九年又再次为它拍摄了有声片。不过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还是一九五六年上映的法意合拍的彩色版本,它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和中国观众见面的西方影片之一。一九九六年,迪斯尼公司也特地为小观众们拍摄了《巴黎圣母院》动画版。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六日,长达三个小时的大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巴黎隆重上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在其后的几年里创下了直接剧场观众四百多万人次的纪录,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音乐剧。雨果诞辰两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世界闻名的文学巨匠,这部音乐剧被引进中国,于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获得了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雨果的小说到中国自然要早得多。他的小说最早被译为中文是在一九零三年,翻译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巴黎圣母院》一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先译介推出。在这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也将此书多次翻译和重印,热情地把这部经典之作送到中国读者的身边。各地的少儿出版社也特地为它打造了简写版,以便青少年读者更容易进入雨果所创造的故事氛围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圣母院(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51502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4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