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问题意识和概念体系,引领读者穿越新儒学刻意编织的复杂的概念迷宫,去接触中国传统社会的许多被遮蔽起来的真相。通过本书,读者将会了解到:一元主义的秩序观是如何影响古代哲人的思想形式的?政教合一的秩序模式有着怎样的生成机理和运行方式,它又是怎样左右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基本样式的?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这一秩序模式的维持和功能实现有着怎样的意义?……
图书 | 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问题意识和概念体系,引领读者穿越新儒学刻意编织的复杂的概念迷宫,去接触中国传统社会的许多被遮蔽起来的真相。通过本书,读者将会了解到:一元主义的秩序观是如何影响古代哲人的思想形式的?政教合一的秩序模式有着怎样的生成机理和运行方式,它又是怎样左右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基本样式的?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这一秩序模式的维持和功能实现有着怎样的意义?…… 目录 自序 “一元”与“二元”:两种秩序观及秩序模式——对中国传统秩序观与秩序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的初步清理 意识形态:概念分歧的背后——兼论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局限性 极权政治的逻辑原点与价值基础——兼论有限政府观念在中国之建立 论中国国家的生成路径及其影响——中国早期君主制及政教合一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的起源 人本质预设与政治的宗教人伦化——儒家政教一体化政治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礼的内植与政教一体化运思模式的奠基——试论孔子思想及其政教一体化思维 内在超越与内圣外王——孟子思想的政教一体化思维特征 化性起伪与外在权威的突显——荀子的政治思维理路及其君主专制主义合理性理论 非道德主义与一元化社会控制体制的抟铸——法家政治思维理路、特征及其政治思想要旨 圣化与王化——政教一体化与王权主义政治秩序的泛化 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及配置——中国传统社会权力支配社会现象的初步考察 晏婴的生存智慧——关于中国古代贵族乱世生存之道的一项个案研究 儒学:难道是魔术师的口袋?——20世纪90年代复兴儒学运动批判 儒学·政教一体化·现代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关系 解构与重构——现代化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 方法与视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兼论政教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王权主义本质 附录 三言两语说儒教 宪政建设中的“移植”与“传统”——由一个实例想到的 自由主义的宗教之维——读丛曰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主义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由“即用见体”所想到的——对陈明一个重要命题的简要评论 必须对于丹的《论语心得》说“不” 《大国崛起》:弱化了中国问题意识 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范式能如此“重建”吗?——评倪正茂先生《中国古代法律功能的再审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306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