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和案例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进而寻求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书选取的都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简要分析,同时配以名言启示,相信看过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即使不能帮您摆脱生活的重担,至少也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的人生,不再被动地被生活拖着走。只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生活才会变得充满色彩,你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且很快你就会找到失落已久的幸福感。让心理学家为你的心灵打开那把尘封的锁吧!

内容推荐

现代人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尺度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甚至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的幸福、快乐与健康增加砝码,为成功、胜利导航。本书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认识到问题所在,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进而寻求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式。

目录

第一章 作茧自缚

 什么让你不快乐/3

 钻进牛角尖/5

 心灵的交战/6

 患得患失/8

 疑神疑鬼/9

 可怕的寂寞/11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13

 到底想要什么/15

 被欲望压垮/17

 别人的糖比较甜/19

 忌妒啃噬了谁的心/21

 别人的看法/22

 在害怕什么/24

 掩饰对自己没好处/26

 心理暗示的作用/27

 无止境的担心/29

 我可以吗/31

 率性而为的后果/33

 还在懊悔中挣扎吗/34

 自我破坏/36

 压力不是动力/38

 失败打败了谁/40

 可怕的空想家/42

 情绪失控的后果/44

 被谁控制了/46

 命运掌握在谁手里/47

 变成了一只刺猬/49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51

 拖延的危害/53

 一味逃避/54

 不被别人喜欢/57

 不喜欢自己/59

第二章 走出阴霾

 打开一扇天窗/63

 走出失败的阴霾/64

 什么是不幸/66

 没必要痛恨敌人/68

 闪光点在哪里/69

 反省自己/71

 第一步:勇敢/73

 面对人生分水岭/75

 战胜恐惧/77

 是自卑绊倒了我/79

 信心是需要培养的/81

 勇于承认错误/82

 不为小事生气/84

 轻松是一件容易的事/85

 自己爱自己/87

 思考的时间/89

 坏事不一定是坏事/91

 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92

 哪来那么多借口/93

 意气用事/94

 战胜自己/96

 自我激励/98

 让伤害到此为止/99

 给心灵放个假/101

 发泄的必要/103

 接受现实/105

 该放手就放手/106

 停止抱怨/108

 破茧而出的勇气/109

 敞开心扉/111

第三章 浴火重生

 整理你的后花园/117

 自我重塑的开始/118

 扫除忧虑的困扰/119

 清理自卑的残留/121

 冲破思维的屏障/123

 战胜心理的障碍/124

 摆脱怯懦的纠缠/125

 拔掉嫉妒的芒刺/127

 如何克服沮丧/129

 如何去争取/130

 排除优柔的干扰/132

 拒绝愤怒的侵犯/133

 防范欲望的滋生/135

 驱赶怠惰的情绪/137

 斩断逃避的根苗/138

 寻找积极的力量/140

 播种希望的种子/141

 沐浴行动的阳光/143

 心中有信念/145

 浇灌坚定的花朵/147

 天助自助者/148

 变得坚强/150

 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152

 永不言弃/154

 拒绝浮躁/156

 做情绪的主人/158

 舍得之间/160

 别让习惯害了你/162

 发掘自己的宝藏/164

 做自己命运的主宰/166

第四章 放飞新生

 让潜能无限/171

 梦想的重量/172

 善于倾听/175

 想象自己是幸福的/177

 没时间烦恼/178

 美丽的预言/181

 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182

 还在追求完美吗/184

 独处的艺术/186

 正确的自我认定/187

 作真实的自己/189

 寻找心理平衡点/191

 不让热情耗竭/192

 积极的心理暗示/194

 健康的心态/195

 拒绝是一种素质/197

 学会交朋友/198

 坦然接受批评/201

 工作也可以这样/203

 作时间的主人/205

 做喜欢的事/206

 换个角度看问题/208

 想像的翅膀/210

 风雨总会过去/212

 打不垮的乐观/213

 发现生活之美/215

 谁都需要帮助/217

 自我安慰是一种能力/219

第五章 点亮幸福

 想要的生活/223

 我们究竟多富有/225

 健康的身体幸福的保障/227

 微笑的力量/228

 寻找快乐/231

 对生活充满热忱/233

 做一个豁达开朗的人/235

 不要吝惜你的爱/236

 尊重能得到尊重/238

 生活是一面镜子/240/

 做个善良的人/242

 我们的同情心/244

 让别人需要你/245

 付出的回报/246

 幽默的人生/248

 懂得享受生活/250

 感染身边的人/251

 学会赞美/253

 诚实有多美/255

 懂得感恩/256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258

 完善自我/260

 及时充电不落伍/261

 拥有一颗平常心/264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265

 做重要的事/267

 路不止有一条/270

 幸福的真谛/272

主要参考书目/275

试读章节

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源自于古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中说:“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更能体现这种含义的诗句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陆游将人生比作春蚕,明知生命短暂却还要用种种不愉快把自己一层层包裹起来。这种用不良情绪将自己缠绕的状态我们称之为作茧自缚,心理学中称之为“自挫”。自挫类似于一种自我破坏。自挫行为是一种想法、感觉和行动的累积,喜欢自我破坏的人习惯于否定自己的快乐或破坏自己好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体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莫名其妙被某种情绪侵袭的经验,这些情绪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包括消极的情绪体验。《牛津英语词典》上说:“情绪是心灵、感觉、情感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动或兴奋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情绪是一个人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就是快乐、生气、悲伤等心情,它不只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和决定。更会激起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大体上,我们可以将情绪粗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

愉快的体验包括喜悦、快乐、积极、兴奋、骄傲、惊喜、满足、热忱、冷静、好奇心和如释重负等等。

不愉快的体验有失望、挫折、忧郁、困惑、尴尬、羞耻、不悦、自卑、愧疚、仇恨、暴力、讥讽、排斥和轻视等等。其中它们又可分为合理的情绪和不合理的情绪。

作茧自缚就是一种被不愉快的情绪所左右而难以自拔的状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重压下,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只是可能表现的程度和状态有所差别而已。现在就来看看你是不是已经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所掌控,并且开始作茧自缚了?

什么让你不快乐

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快乐是生活的必需品。

你是不是一次又一次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快乐吗?”是的。你快乐吗?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不过你是否想过,在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快乐这种东西其实已经离开你很久了呢?真正快乐的人并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那么,你想过没有到底是什么让快乐远离了可爱的你呢?

生活的重担?忙碌的生活?麻木的情感?疲于奔命?黯然神伤?自暴自弃?究竟是什么剥夺了你的快乐?

你是否曾经这样想过:“我想做那件事、成为那样的人,但是我不是那种人。”其实,“那种人”的概念都是由我们自己来界定的。我们在自己身上贴了标志,比如“我的个性不够活泼”、“我不是很聪明”或“我的人缘不好”等等。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想法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常常因此而不快乐,而且也没有试图要去改变过它。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种,然而真正左右我们情绪的可能是我们自己心里那个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奢望。

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特别羡慕别人骑马,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马。在他看来,骑马是那么潇洒,那么威风,而用脚走路真是太麻烦,太没有意思了。

有人告诉他,如果想得到马,必须用双腿来换。那人听了之后,立刻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双腿。于是他得到了一匹马。

骑上马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正如所想象的那样,马在草原奔驰,仿佛在天空中飞翔。这种感觉让他沉醉,他庆幸自己的选择。  但是,人总不可能生活在马上,骑了一阵子后,他开始有些疲倦,渐渐变得兴趣索然了。于是,他想下马,可是没有了脚,他站都站不稳,一切都需要人帮助,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所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困境。

这种交易的愚蠢看起来一目了然,道理也十分简单,但生活中却仍有不少人执迷不悟,用人生去换取一时的刺激和浪漫,用健康去同金钱交易,用人格良心去换取权势……大多数人们以为通过各种交易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以为目的的实现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然而,结果往往是事情到了最后却发现,我们在交易的同时把快乐也一并赔了进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我们失去快乐。我们期望融入社会为我们所设定的角色里,当我们没有达到这个期望时,就会觉得失望。人生是一个不算长也不算短的过程。大多数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被分在几个不同的类别之中,去承担更多的角色和头衔。当我们逐渐认同自己在人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极可能会逐渐与真实的自我脱节。我们可能会认同自己是父母、是老师、是律师和销售员的角色,而忘了我们同时也是懂得关心、富有同情心、具有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个人。复杂的社会生活使我们认识到什么是适当的、应该的,于是我们配合别人的想法来取悦别人,甚至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顺应的行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而这也恰恰成了我们得不到真正快乐的根源!

有很多在别人眼里看来的成功人士就是如此。罗尔是一位功成名就、金钱满屋、受大家喜爱的律师,然而他当了十年的律师才了解到自己并不喜欢当律师。他以前并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觉得那么空虚。到了40岁,他发现自己必须追求成为音乐家的梦想。否则永远都不会快乐。在领悟到这一点之前,他只是做他认为别人期待他去做的事。

50岁的葛萝莉亚也有类似的经验。年过半百以后她才明白自己深深陷入了社会为女性所定义的角色里。她按照社会的约定俗成结了婚,养育一个家庭,料理家务,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她从未考虑过要培养嗜好或事业兴趣,因此她从来都不觉得快乐。

大部分的人在某种层面上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但是我们又并不是真正完全了解自己是怎样的,自己究竟要什么。这让我们很痛苦,甚至失去自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做别人期待我们做的事,这样就没有人会伤心,也没有人会生气,而我们也不需要冒险。不会失去任何人的爱——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如此。可是这时候我们却恰恰忘了将自己估算在内,我们忘了真诚待己,这就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这时我们就会认为,受到伤害的人只有我们自己,即使不快乐也只是我们自己的事。而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我们将自己的内在痛苦外化,使得我们对别人不再友好,这使得我们既伤害自己,又伤害我们关心的人。

当然,让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也许只是细微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各种让自己不愉快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各个击破。P2-4

序言

心理学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种很神秘的人,能看透你心思的人应该拥有怎样一种力量呢?的确,连我们自己都猜不透摸不清的心思,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怎么能够一针见血地道破天机呢?其实,这并不奇怪,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的烦恼和困惑恰恰也是大多数人的烦恼和困惑。命运的悲剧往往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长相、气质、经历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其实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仔细想一想吧,你能从一群蚂蚁中找出一只与众不同的来吗?那么上帝也不能,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的话,在他眼里人和蚂蚁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人们认为自己不一样是因为在每个人的世界里自己的位置太过显眼了。这话听着让人觉得沮丧,但是当你真正意识到它的真谛时,所有的痛苦也就消失了,人生也就变得圆满了。

你也许会觉得有些遗憾,沧海一粟的落寞是难免的。但是,好在生活还是我们自己的,在没有领略到圆满的境界之前,我们至少还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是幸福或是不幸,是快乐或是沮丧,是圆满或是遗憾,决定权就在你的手里,就看你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了。当然,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去生活是一个态度问题,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心理问题的日益膨胀。幸福和快乐渐渐被生活的重负和心理的压力所取代。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不要不承认,大家其实都一样,即使是心理学家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我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因为我们每天都和自己在一起,反而变得“不识庐山真面目”了。我们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那些生活快乐、心态健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好的方式去排解罢了,你也可以拥有而且不难做到,不妨去问问心理学家吧。当然,没有人愿意承认同时也不愿意被人发现自己是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问题还不太严重的话,本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通过文字来听听看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吧,也许对你会大有裨益!

本书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和案例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进而寻求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书选取的都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简要分析,同时配以名言启示,相信看过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即使不能帮您摆脱生活的重担,至少也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的人生,不再被动地被生活拖着走。只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生活才会变得充满色彩,你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且很快你就会找到失落已久的幸福感。让心理学家为你的心灵打开那把尘封的锁吧!真诚希望从这本书里走出的每一个人都能带着快乐轻松上路!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成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48284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1-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