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抢单(在路上)
内容
试读章节

抢单就像抢老公

喜欢做销售,这跟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不喜欢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也不喜欢每天重复机械地做同一种事,更难以忍受獭安逸却枯燥单调的工作。所以,在一番衡量后,我逸择了一家广告公司。

公司规模在同行中还算可以,承接的业务范围广,业务量也很大。其中的一个部门是做杂志的,就是那种业内杂志,不公开发行。这种杂志差不多每个行业都有,主要客户为业内的公司及厂家,发行也只针对从事该行业的经销商。杂志运作主要依靠广告费,也就是说,发行量与自身的广告量成正比,广告量直接影响着发行量。

刚到公司,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感觉还很新鲜。公司并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老板只是安排了一个业绩很好的女孩带我,并交待她多教我一些东西,以便让我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尽快进入到工作当中。

跑了几天后我才发现,这样根本学不到什么。出去见一些比较重要的客户时,她会把我支开或者让我在外面等待:向她请教有关业务上的事情,她也总是含糊其辞。看来傻呵呵地一心等着她的言传身教是没戏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平日里多用点心,买些相关的书来啃啃。

这样在公司大概呆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对这行算是基本摸透,通过努力也开发了一些合作不错、关系比较稳定的客户。时间久了,我发现销售这行并不是很难做,很符合我对工作性质的要求:新鲜、灵活、刺激、有挑战性。最重要的足,几个月下来,我的处事及应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看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一天,老板找我谈话,不疼不痒地寒暄之后开始切入正题。原来,负责南方市场的主管前段时间辞职了,职位空缺,他考虑派我去,想征询我的意见。当然,其间他一直向我发射着高帽子之类的糖衣炮弹。

据我平时了解,江苏市场虽然很大,但公司的业务却一直开展不起来,前后派去的两个主管时间不长都辞职了,最后一位主管辞职后两个主编也跟着走了!这就是说,尽管主管的帽子扣得挺高,其实只有我一个人,纯粹的光杆司令!

随后老板跟我谈了一下待遇,基本工资很低,尤其刚开始时,如果那边一点业绩也没有,那点钱连日常开销都不够。这只老狐狸忒能剥削了!

几分钟的考虑后,我还是答应了。理由很简单,虽然在公司我的业绩会越来越好,经常会有客户打电话过来签单,只需穿梭在公司与客户中间就可以了。到南方去则不同,从前两位的业绩判断,我们的杂志在那里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和影响力,什么都得从头开始。另外,那里已经有八九家和我们类似的杂志媒体,竞争激烈,也很有挑战性。对我来说,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比赚钱更重要。

生平第一次离家来到千里之外的南方。没错,这里的市场很大,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到了地方以后,看着堆满了几个房间的书,不用想都知道,前面两位在这里并没什么作为,估计只想拿公司当个跳板,找好下家后就走人。老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给来这边的待遇一次比一次低。这个市场到底怎么做?这是我第一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考虑的问题。

首先得打出杂志的知名度,我采取的办法非常简单,直接上门拜访。

对于我们这行他们见得多了。有跟你客气寒暄几句,脸上带着极为惊悚的假笑把你送出门的,也有在我自报家门后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的。没办法,咱就是端这碗饭的,对做销售的来说,看脸色是很正常的,早已经习惯了。要是冷不丁有人对我很热情,估计我的心脏还无法承受呢!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概一个月,虽然跟几家公司的负责人谈得不错,但一谈到合作,他们都表示要再等等。

第二个月。总算有个业内有些知名度的公司的主管在我的威逼利诱、连哄带骗外加带有腐败性质的糖衣炮弹轮番轰炸后签了单。单足签了,但我并没有多少兴奋。严格地说,这单子不是谈成的,而是磨成的!就像他说的:

“小李啊,你这哪儿是谈广告。纯粹是磨广告啊!”

我可管不了那么多,谈也好,磨也罢,短时间内我们的杂志上必须出现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广告。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如果能和业内知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对杂志的定位而言就是一种提升,一些小的公司和厂家会很快跟进,挑选广告投放点。至于发行量,那是很虚的东西,每家杂志都在鼓吹自己有多大的发行量,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根本达不到,而且那是根本无法监督的东西。所以,许多公司选择杂志的标准首先是熟悉程度,其次是在杂志上投放广告的公司是不是他们所认同的。至于广告的实际效果,由于杂志广告只是所有宣传形式中的一种,所以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

单字签了下来,虽说有“磨”的成分在里面。但不管怎样都给了我一定的信心。我知道,只凭这一家企业的影响在这里站稳脚跟根本不可能。与具体的销售产品不同,我必须要客户短时间内熟悉、了解我的杂志。任重而道远,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努力加方法,总算没让我白忙活,到第四个月,我的工作已经小有成效。当然,和那些在这里已有一定基础的同行相比,实力相差还很悬殊。最土要的问题是,我的客户大多是中小型厂家,实力平平,影响力一般。虽然几个月来我一直与那些大公司保持沟通,但得到的结果都如出一辙:“去年与几家杂志的合同还没有到期,暂不考虑。”

对此我很清楚,那些规模较大、管理完善的公司与小的公司、厂家不同,他们的广告投放量很大,而且有制订好的计划,一旦定下了全年的计划,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机会。

经过多方了解,有一家叫九方的公司与三家媒体的合作马上到期了。我等待许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三家媒体的对外报价我很清楚,但具体到给九方的价位以及一些附赠的优惠条件我就不得而知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摸清底细。

从哪下手呢?我苦苦琢磨,绞尽脑汁地想,那个帅帅的河北小伙小张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

小张是九方公司企划部长的助理,这些事他应该最清楚。他也是北方人,我们的老家距离很近,所以,平时去他们公司我都会和他聊几句,还假惺惺地说要请他吃饭。现在想来,客套话多说点确实不是坏事。

看看表,快到下班时间了,我马上打电话约他。客气一番后,他同意了。我比约定的时间早到十分钟,过了一会儿,他也到了。我露出了打出娘胎以来最迷人的微笑,上菜,倒酒,喝……

这顿饭吃了不到两个小时,在一番虚伪的貌似老乡叙旧般的热情后,总算把我想要的信息套了出来。由此看来,酒还真的是好东西。

三家媒体的报价和我预想的出入不大。各种优惠条件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仔细分析了一下,三家中只有一家实力最强,我们各方面都不能比,另外两家除了是本土杂志、地头稍熟之外,我认为还是有得拼的!

这时小李提醒我一句,公司跟他们已经合作一年了,没出现什么问题,关系处得也不错,正在准续约!我想了一下,不管他说得多肯定,我都得试试,毕竟这是唯一的机会。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我到了张部长的办公室。因为之前有过接触,所以张部长对我还算热情。我不喜欢拐弯抹角,绕了十八个弯之后还是要回到原点,那么这十八个弯绕得有何意义?况且现在的情况也不允许我绕来绕去,于是,我干脆开门见山:

“张部长,我们接触也有一段时间了,您觉得我们的杂志从各方面来说给您感觉怎么样?”  “嗯,还可以。”他含糊地回答,明显在应付我。

“既然觉得不错,那您看今年我们有没有机会合作?我们是很有诚意的!”

张部长抬头看了看我:“我们去年和三家媒体的合作不错,效果也可以,我们准备继续合作,他们也是很有诚意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老狐狸!摆明了索贿,也好,有他这话,事就基本成了一半。我看看表,11点多了,于是建议中午请他吃个饭,再谈谈条件。这种事他也见多了,二话没说,痛快地答应下来。

P15-21

书评(媒体评论)

文中讲的故事,稍加改编就是很好的实战培训教材——把销售精英的经验复制下来,不要复制“道”,这东西好看不中用,大多数人学不会,我建议大家先从复制“术”开始。

——实战派营销专家 魏庆

诚信是销售工作的根本,也是蠃得顾客芳心的核心。如果把技巧比做珍珠,让这些珍珠熠熠生辉的就是这根线。所以我说,技巧是珠,诚信是线!

——新实战派营销创始人 诸强新

目录

暗战

抢单就像抢老公

应收款生死战

抢单

用好专业的利剑

用光明的方式

攻心为上

技巧不是销售的全部

关于一个ERP项目销售过程的回忆

我的一次打单经历

从这时走向辉煌

序言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Jack Kerouac

《在路上》是什么?

《在路上》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年)的一部小说,一部反映一代青年的困惑与探索的代表作。尽管小说的叙述稍显凌乱,但情节并不复杂:

一群青年男女四处奔波,他们沿途寻求各种各样的刺激,隐藏在这种表象下的却是他们对个人自由和信仰的苦苦追寻——尽管这种追寻的过程有时逾越了道德甚至法律的界限。

小说描写了一群勇于面对现实的青年,他们迷茫、彷徨,对现实和未来没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但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身体去检验和实现内心期盼的无限自由。

这恰恰暗合了现代职场人士的心境与现状——同样的迷茫与彷徨,同样无法逃避,同样充满了对自由与快乐的强烈企盼。

在路上是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引领我们努力向前,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就像题记中说的: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许多初入职场或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最终在各自的努力下,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手段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当我们回头看去的时候,其中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这是个千篇一律的过程,在体味小小成功的同时,我们总是付出太多的代价——迷茫、彷徨、痛苦的求索,然后是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遗憾,循环往复。这个探索与开拓的过程因为太多的盲目性和缺乏必要的指导而遍布荆榛,于是,我们自然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定有某种方法或途径帮助我们减轻摸索过程中的痛苦,指导我们避开那些前人经历过的曲折与歧途,减少那些现在看来近于可笑的错误。

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词——经验。许多成功的经验已经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这样的经验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经验也许无助于创新,但至少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失败,减轻失败的痛苦,让我们少走弯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爱迪生的许多发明都是在上千次的失败探索后取得成功的,即使没有最后的成功,他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前面的千次探索是失败的,后继者可以另寻成功的路线。

这就是经验的价值,无论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验。对后来者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也是《在路上》系列图书的策划缘起。我们将系列图书定位于职场人士,力争为读者奉献那些最有价值的经验。帮助读者减轻痛苦、绕开歧路,并且立足于实现编读间的最广泛的交流与互动——在书后的延伸阅读一篇里。您将发现我们的良苦用心。

为使“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我们选择了故事的形式——这无疑会淡化那些同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在遍阅司空见惯的理论后,如果您希望通过轻松阅读的方式获得更有价值的经验与更多的交流机会,那么,《在路上》系列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在路上》是一个系列图书的名字,一系列源自职场、服务职场的图书将伴随所有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人士一起前进,共同成长。

《在路上》将带给您——

选择了《在路上》意味着您不仅选择了一种阅读方式,而且选择了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个交流平台。在这里,你将——

●分享500000个同行的经验与体会;

●50位专家为你指点职场迷津:  ●与500000个朋友共同交流,一起成长;

●更多的学习、交流与培训机会;

●最新的专业知识:

当然,我们从不奢望通过一本书彻底改变你的职场前途,也不敢期望一本薄薄的小书包罗万象。实际情况是,为了追求“悦读”的乐趣。我们完全放弃了堆砌在大多管理类读物中的普遍理论,干脆选择了故事。理解历史的最好方法既不是背年谱,也不是按照时空顺序堆砌历史事件,更不是对历史随意捏合,以验证我们期望证实的某个观点,而是阅读最真实的历史故事,这样才能把握历史的脉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路上》延续了这种思路。它带给你的除真实的职场体会外,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时代在进步,每个职场人士都应与时俱进。《在路上》将紧跟时代步伐,以系列图书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就像我们的编辑方针所阐释的那样:

为职场人服务,伴职场人成长。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那些正在经历挣扎、彷徨与痛苦的人们,必将成长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衷心期望《在路上》能够助那些奋斗在职场上的朋友们一臂之力。

对此,我们坚信不疑。

编者

2007年10月

内容推荐

这是11个有关销售的故事,11个秉承真实、解决、共鸣、分享的原则精心挑选的故事。

书中没有空洞无物的理论,有的是一波三折的订单争夺,孤注一掷的催款回款,各种各样的抢单方式,网络迥异的销售方法以及扣人心弦的抢单过程。我们期望每个故事都能给你一些经验,一丝启迪。

当高妙的理论无法突破实践的瓶颈时,这些真实的故事和可贵的经验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我们坚信不疑。

编辑推荐

50万同行智慧分享,15位专家精彩点评。众多高手真刀实枪的智慧结晶,教科书中无法触及的销售技巧。可以复制的销售技巧,不可多得的成功经验!

《在路上》是一个系列图书的名字,一系列源自职场、服务职场的图书将伴随所有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人士一起前进,共同成长。

本书包括11个有关销售的故事,11个秉承真实、解决、共鸣、分享的原则精心挑选的故事。当高妙的理论无法突破实践的瓶颈时,这些真实的故事和可贵的经验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我们坚信不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抢单(在路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栖息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5478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3.3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