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剑客马鸣加/非常小子马鸣加
内容
编辑推荐

曾成功创作《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集结10年磨一剑,精雕细作的小学生马鸣加系列故事,又新添了两本精彩故事:《大剑客马鸣加》和《飞毛腿马鸣加》。本书是《大剑客马鸣加》。包括《坡上的奥特曼》《三“贱”客》《漫画大王》《恐怖的经历》等十个故事。是有关男孩马鸣加的学校生活的系列故事。作家用细致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马鸣加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一个个小故事贴近孩子们的理解,写出了孩子们的心思。故事富有情趣,充溢其中的更是一种真正的幽默和轻巧。

内容推荐

“非常小子马鸣加”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专为低年级学生创作的儿童生活故事,是“大头儿子”的升级版,是长大一点的“大头儿子”。作品选取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又贴近当下儿童生活的细节,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顽皮、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男生的形象,在以一份难得的童心充分体现童年时代纯粹快乐的同时,也以一份母亲的敏锐和爱心揭示了进入小学的儿童必须面临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种种成长中的“痛”。本书是《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之《大剑客马鸣加》,是一组生动的儿童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故事。作者抓住童年期孩子好奇心重、天真稚拙的特点,刻画了马鸣加天真可爱的性格,自然真实地呈现了马鸣加特具童心的独特世界。

目录

坡上的奥特曼

意想不到的“丑闻”

三“贱”客

漫画大王

一张好玩的双层床

好朋友转学了

恐怖的经历

亲爱的大雾

一堂公开课

最神气的一天

纯正的儿童本位艺术 汤锐

“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 郑春华

试读章节

马鸣加、丁转转以及庄纯纯,他们自称是“三剑客”,可同学们却戏称他们为三“贱”客。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三剑客在三(1)班里总得做出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吧,不然就有负于“三剑客”这样威武的称号。

一剑客马鸣加是坐在第一排的,所以他就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下课的音乐一响头一个冲到教室门口,然后用身体形成一个大大的“大”字死死把住门,不让其他同学出去:“慢着!慢着!”他哇哇大叫,直到另外两剑客出了门,他才让开,让其他同学走。为了这事马鸣加没少挨老师的骂,可他不怕;而同学们倒是怕了,怕总是去告诉老师,老师嫌烦,也就不再告诉了。

马鸣加得意地称这是“不攻自破”法,是三剑客的绝招。

一天下课时老师对马鸣加说:“黑板被老师都写满了,待会儿你负责擦干净。”马鸣加伸伸舌头,不知道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下课了,马鸣加拿着抹布正要去擦黑板,忽然丁转转和庄纯纯说:“我们帮你一起擦!”嘿嘿!三剑客就是三剑客,哥儿们的情谊这会儿就体现出来了!

马鸣加一得意,就忘记擦黑板了,他一边用手指头顶着湿湿的抹布旋转着,一边大声地哼起《上海滩》里的主题音乐:“米扫拉——米扫来——米扫拉都拉扫到米来——”

另外两剑客一看,立刻学样,于是三个人谁也不擦黑板,一起边转抹布边哼歌,好像是在演杂技。同学们一边笑一边叫:“三唱客!三唱客!”三剑客很受鼓励,越演越烈。

事情有时候就是不凑巧,偏偏老师来了,她一看黑板没擦,三个人倒兴致勃勃地在玩,便生气地让他们停止,靠墙站着。

这是干什么呀?三剑客正纳闷呢,上课音乐响起来了。

“你们三个先站着!”啊?老师不让坐,究竟要他们干什么呀?

等同学们都坐好了,老师才说:“现在把你们刚才表演的节目再表演一遍……”

刚才三剑客边转边唱,一点也不难为情,可现在老师让他们正式“表演”,他们却很难为情;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老师这不是在夸奖他们,而是在惩罚他们,所以三剑客谁也没动。

老师说:“要是你们不愿意,我就要请你们单独表演了!”

三个人总比单枪匹马强!三剑客赶紧走上前一起边唱边表演起来:“米扫拉米扫来米扫拉都拉扫到米来……”他们唱得又轻又快,十艮不得一头钻到桌子底下去!

同学们都笑死了,老师也笑了,她终于挥挥手放过了三剑客:“电影里的三剑客是为民除害,你们这三剑客呢?欺负同学,破坏教室次序,以后下课的时候谁再把住门不让别人走,我就让他天天站在前面这么表演!把黑板擦干净,回到座位上去!”三剑客赶紧转身擦黑板,把黑板擦得好像剥了一层皮。

这教室的门不能再把了,三剑客的“狭义”之处在教室里就体现不出来了,那到哪里去体现呢?不然就不是三剑客了!这天回家马鸣加不跟妈妈说话,不跟爸爸说话,也不看电视,心里一直在想接下来“三剑客”该干什么事。现在又没地方抓土匪,也没地方捉小偷……要是三剑客能抓个土匪或者捉个小偷那就棒了,同学们就不会说他们是三“贱”客了,老师也不会总批评他们……这么想啊想啊,等到第二天马鸣加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我们今天放学躲在大礼堂里,说不定我们会发现什么重大的秘密,成为全校广为流传的英雄三剑客!”

“好!”两剑客立刻响应。

这天放学,等同学都走得差不多时,三剑客就偷偷跑进大礼堂,躲在厚厚的幕布下面。这种感觉真好!他们在暗处,别人在明处。也就是说他们看得见别人,别人看不见他们。

“来了!来了!”是值班的周老师,只见他走进大礼堂,关上窗,然后去各处检查了一遍,还大声咳嗽了一下。糟糕!马鸣加也想咳嗽了,他赶紧把脸埋进手臂,差点憋气,还好,周老师走出大礼堂,把门关上了。

“咳!咳!咳!”马鸣加终于放心地咳出声来,然后用手连拍几下自己的胸口。

三剑客终于可以亮相了:瞧他们一个用红领巾蒙住一只眼睛,一个用红领巾扎在自己的脑门上,而马鸣加还要夸张,他干脆把书包倒扣在自己的脑袋上。起初他们东看看,西瞧瞧,觉得挺稀奇、挺刺激的,可后来秘密总也没有发现,他们就越来越觉得没什么好玩了。

“天黑了!”丁转转有些着急。

“我爸要骂我了!”庄纯纯有些害怕。

而让马鸣加忽然哭起来的是那扇该死的门怎么也打不开了!这下不得了,马鸣加满脑子都是超级恐怖画面:无头鬼、吊死鬼、吸血鬼、大鬼、小鬼、男鬼、女鬼……马鸣加吓得越哭越大声,这让丁转转和庄纯纯也跟着害十白地哭起来。哭声终于惊动了周老师,他赶紧跑来替他们开门,把他们放出去。

三剑客哭哭啼啼地走出学校大门,他们的家长已经急得都快打报警电话了!

第二天一上课,老师就让三剑客站到前面,然后向全班同学通报了昨天晚上发生在学校大礼堂里的事情。马鸣加、丁转转、庄纯纯脸涨得通红,下巴顶在胸前,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三‘贱’客现在成了三‘猪’客了!”P17-24

后记

“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

我写“大头儿子”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上小学;我写“马鸣加”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要进中学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因为儿子是我最最熟悉的人。我写大头儿子也好,写马鸣加也好,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相反,正是因为伴随着儿子成长的道路,使我孕育出了“大头儿子”和“马鸣加”这两个故事人物。

记得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几乎天天回来要对我说这说那:

“怎么会有人用‘犬’起名字的?‘犬’不就是‘狗’的意思吗?”

“我给毛西文起了很多外号,毛病、毛手毛脚、毛驴……”

“今天还好我发现得早,要不这粒牙齿就找不到了!”

开始的时候,他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这类调皮捣蛋的事情和兴奋好奇的事情,我能感受到的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情感、情绪和内心世界。我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不该给同学起外号,因为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它是没有恶意的,更不牵扯到品行问题,所以我只是用嘲笑的方式说他欺负女生难为情。

后来渐渐地,儿子回家对我说的除了调皮捣蛋的事情以外,却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不愉快和不开心的事情:

“老师重女轻男,总是让男生抄课文抄得多!”

“我们在太阳下面做操表演,参观的老师却撑伞!”

“我将来长大一定要把制造《一课一练》《名牌小学试题》的工厂炸掉!”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以及他与这个社会越来越近距离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也越来越大,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了,他逐渐地开始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评判能力和批判能力。我开始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不满情绪,也因此对他的内心特别地关注起来,因为如果我作为母亲不去积极地帮助他,他的这种不满情绪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最终将会影响到他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儿子的不满情绪我没有采用轻视的态度,更不会采用批评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儿子不满情绪的产生是有他的理由的。我在表示对他体谅的同时,告诉他如何以最大的胸怀去谅解别人,告诉他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除了是老师以外,还有其他各种身份,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无奈……

在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交谈中,我忽然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转折点是非常重要的,可它却往往被孩子表面的“上学了的喜悦”所蒙蔽,这种转折隐藏着很多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它太多地淤积在孩子的内心,就变成了一种“痛”,一种成长着的“痛”。

就是这个“痛”,促使我写起了“马鸣加”的故事,我想通过“马鸣加”的故事告诉痛着的孩子这是成长的必然和成长的代价,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我更想提醒已经离別童年久远的成人,不要忘记自己成长时的“痛”,要尽可能耐心、宽容、平和地对待今天自己身边正“痛”着的孩子!正成长着的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郑春华始终用一种兼有母亲和儿童伙伴的双重目光,深情地饶有兴味地注视着笔下的那个马鸣加,时不时地钻到他的内心深处去。可以说,郑春华的写作姿态是一种相当纯正的儿童文学创作姿态。

汤锐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

郑春华用的是一种平常的、很少修饰的、很有亲和力的语言,这种语言很适合孩子,而对成人而言,阅读时也有一种重回简简单单的语言表述之境界的感觉。那番感觉也是很不错的。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了《意想不到的“丑闻“》以后,我觉得马鸣加为人很正直,但是他不应该冲动地去打同学,这一点他做得不好,但我还是很喜欢他。因为人不可能不做错事。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妮妮那样成绩优异、乐于助人。

邰汉菁

读着马鸣加的故事,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我想,我也要把身边的趣事记下来,编成一本属于我的故事集。

王家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剑客马鸣加/非常小子马鸣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姚红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5438
开本 32开
页数 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1
14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