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东南亚各国人们用华文写作的文学。它表现东南亚各国人民,特别是华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以及他们在建国前后所做的业绩。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具有国际性、民族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特色。在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已形成自己的思潮流派、作家群体、大量优秀的作品和趋向成熟的风格与独特的传统。

目录

序言:走向自觉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研究

导言

第一编 泰国华文新文学(1922~ )

绪论

第一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发端(1922~1936) 

 第一节 泰华新文学的滥觞

 第二节 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三节 先驱人物林蝶衣

第二章 泰国华文抗战文学的兴衰(1937~1945)

 第一节 抗战文学的兴盛与文坛变化

 第二节 文学论争掀起现实主义创作浪潮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特色与创作风格多样化

第三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重振(1945~1980)

 第一节 泰华新文学的复兴与高涨

 第二节 本土文学逐渐成为主流

 第三节 小说成就非凡

 第四节 文体的特质和语言异彩

第四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再度繁盛与走向(1980~ )

 第一节 文学新高及其困境

 第二节 文艺论争与文化寻根

 第三节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题材有所拓展

 第四节 多种文体纷呈

 第五节 文坛新现象

 第六节 新的艺术成就

结语

第二编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1919~1963)

绪论

第一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萌芽(1919~1925)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发端

 第二节 现实主义潮流创作的起步

 第三节 浪漫主义创作的萌蘖

第二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发展(1925~1937)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变化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兴起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尝试

第三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兴盛(1937~1941) 

 第一节 与中国抗战遥相呼应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创作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第四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新态势[一](1942~1963)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第二节 关于马华新文学独特性和“侨民文学”的论争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占了优势

第五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新态势[二](1942~1963)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冲击

 第二节 关于格律诗及现代诗的争论

 第三节 现代主义创作(1942~1963) 

结 语

第三编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1963~ )

绪论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调整(1963~1975) 

 第一节 思想论争: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第二节 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主潮奔流

 第四节 谱写马华史诗:方北方

 第五节 散发着泥土的气息:马嵛

 第六节 浪漫主义潮流汹涌

 第七节 “南洋的荷马”:韩玉珍:

 第八节 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繁荣(1976~1990)

 第一节 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潮流的发展。

 第三节 现实主义潮流的艺术新追求。

 第四节 摹刻小人物众生相:原上草:

 第五节 马华社会的镜子:云里风

 第六节 感应时代脉搏的歌者:孟沙

 第七节 小说艺术的不懈探索者:陈政欣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亮色(1990~ ) 

 第一节 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新特色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汇

 第四节 “寻求自己的房间”:朵拉

 第五节 冷峻与沧桑:小黑的小说

结语

第四编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1965~)

绪论

第一章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振荡期(1965~1980) 

 第一节 文学思想论争

 第二节 文学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主潮

 第四节 浪漫主义在建国初形成高潮

 第五节 现代主义兴盛一时

第二章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复兴期(1981~) 

 第一节 文学思想论争

 第二节 文学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为作家普遍接受

 第四节 现代主义融合现实主义创作因素

结 语

第五编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1921~)

绪 论

第一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前驱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起步和发展(1921~1941) 

 第一节 渗透本地色彩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抗日热潮推动印华新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融——巴人与郁达夫的创作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变化(1945~1964) 

 第一节 战后印华新文学的曲折变化

 第二节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第三节 时代性与本土性结合——黑婴的创作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发展(1965~1990)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主潮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印尼华文文坛的“开荒牛”——黄东平的创作

 第三节 “印尼的保尔柯察金”作家——黄裕荣的创作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风貌(1990~) 

 第一节 广泛反映印尼生活

 第二节 满园春色百花竞放

结语

第六编 文莱华文新文学(1950~)

绪论

第一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形成(1950~1975) 

第二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再度兴起(1975~1988) 

第三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大发展(1989~2000) 

第四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新世纪的展望与反思(2000~)

结语

第七编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1933~)

绪论

第一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形成(1933~1945) 

第二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新变化(1946~1959)

 第一节 光复后菲华新文学的新景观

 第二节 洋溢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

第三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发展的新境界(1960~1980) 

 第一节 创作倾向的新变化

 第二节 诗坛现代主义运动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新姿态

第四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繁茂期(1981~) 

 第一节 戒严解除后文学活动再度勃兴

 第二节 创作潮流

 第三节 文学队伍新面貌

结 语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钟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3758
开本 16开
页数 5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7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30.095
丛书名
印张 3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7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