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分为性命、存心、伦理等类。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自己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图书 | 呻吟语(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分为性命、存心、伦理等类。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自己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呻吟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洞彻,有着深厚的同情,也有拯救的实政措施,是一位眼光敏锐、胸襟博大、言行一致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本书以求真实实用为基点,既有对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法思想的吸收和选择,又有他个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书中还含有许多人生智慧和经验,有许多修身、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呻吟语》是一部探讨人生处世智慧的小品文集;《呻吟语》是一本可以伴随人生旅途的好书。 目录 第一卷内篇礼集 性命 存心 伦理 谈道 卷二内篇乐集 修身 问学 卷三内篇射集 应务 养生 卷四外篇御集 天地 世运 圣贤 品藻 卷五外篇书集 治道 卷六外篇数集 人情 物理 广喻 词章 试读章节 卷一内篇礼集 性 命【原文】 正命者,完却正理,全却初气,未尝以我害之。虽桎梏而死,不害其为正命。若初气凿丧,正理不完,即正寝告终,恐非正命。【译文】 所谓“正命”,就是指能够完满地实现人生的正道、完好地保持人最初秉受的元气,并没有因为个人人为的原因损害人生正道和初始之气。这样的话,即使被囚禁而死,也可以称作“正命”。如果生下来禀受的元气损伤了,人生的正道没有完满的实现,即使能寿终正寝,恐怕也不能称作“正命”。【原文】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译文】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重要,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重要。一般说来,收敛沉着的人怕的是含含糊糊,怕的是高深阴险。轻浮的人看上去虽然光明磊落、明了透彻,也不是能够修养高尚道德的人。【原文】 气,无终尽之时;形,无不毁之理。【译文】 气,没有最终穷尽的时候;形体,没有不毁灭的道理。【原文】 真机、真味要涵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又离披浇漓,无一些咀嚼处矣。 ’【译文】 真机、真味要涵养好、蓄积好,不要轻易点破。这样,其中的奥妙就会无穷无尽,难以用言语表达。所以圣人从不夸夸其谈。真机、真味一旦说出来,整年都会说不完,而且会支离破碎,不合情理,没有任何耐人寻味之处了。【原文】 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日穷理,日尽性,日达天,日入神,日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赢馀,故其取数也常少,日谨言,日慎行,日约己,日清心,日节饮食、寡嗜欲。【译文】 人的天赋本性不能有欠缺,因此它表现出来通常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是“穷理”、‘‘尽性”、‘‘达天、“入神”、“致广大、极高明”。人的情欲不能过分地扩大,它表现出来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要“谨言”、“慎行”、“约己”、“清心”、“节饮食、寡嗜欲”。【原文】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译文】 深敛沉着、敦厚持重是第一等资质,光明磊落、豪迈雄健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机智、多才善辩是第三等资质。【原文】 六合原是个情世界,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至人圣人不与焉。【译文】 宇宙本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世界,所以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因情而有痛苦和欢乐。然而,那些心中无己的至人和品德高尚的圣人不会因俗情而生害乐之感。P1-3 序言 《呻吟语》的作者吕坤(1536—1618年),明嘉靖、万历年间人,字叔简,号新吾,自称抱独居士,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中进士,初为襄垣知县,因政绩卓著不断升迁,召为左佥都御史,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吕坤为人“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进讲习,所著述多出新意”(《明史》卷二二六)。 《呻吟语》刊刻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吕坤历经三十年才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吕坤在序文中对书名作过这样的解释:“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他记述那些“病时疾痛语”的目的,一是“携以白药”,二是“以一身示惩于天下”,即为了让人们记住病时的痛苦,寻找出治病的良药。《呻吟语》综采百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全书体现了儒家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但由于作者处于晚明时代,目睹了现实的黑暗与吏治的腐败,因而这种强烈用世的精神必然伴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作者针对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发出的悲愤之言,充分表现了一位具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情怀。 该书分六卷,即礼集、乐集、射集、御集、书集、数集。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从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人生、世情的观察和思考,大多关乎修身治国、理政兴邦、处事应物、为学养生之道。行文睿智、通脱、深沉、慷慨。《呻吟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其文风朴实,无一般晚明人的狂狷之风;其立意积极,无晚明诸多小品文的虚无态度。即使在今天来看,也不失为一部开启心智、提升道德、品评人生、指导实践的宝典。 选译该书时,编者既顾及了译著的篇幅,又考虑了原书的全貌。也许难免挂一漏万,但应该是一本让读者有所悟也有所思的好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呻吟语(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明)吕坤 |
译者 | 叶玉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31224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7 |
宽 | 15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