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记忆/当代百家人生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代的著名学者丰子恺、茅盾、老舍、丁玲、席慕容、苏童、莫言、巴金等用充满情感的散文随笔,感悟真挚的青春记忆,将亲身经历的童年、学习经历、亲情故事用清新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从多侧面、多视角更加贴近地体悟人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成长历程,进而达到智慧启迪,人生借鉴的作用。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精神压力的日益增加,阅读的习惯经常被我们忽视。阅读甚至使我们感到疲倦或者已经退化到了只剩下娱乐的功能。有感于此,我们编选了这套丛书。我们坚信,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改变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在文字刚刚产生的远古,还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在,这一点始终都没有变化。正如福楼拜所言:阅读是为了活着。

《当代百家人生读库》中所选的文章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深切表露。因此,我们不仅选录了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也选录了很多其他领域中代表人物的作品,我们想通过本书,创造一个与读者无距离的阅读环境,让读者从多侧面、多视角更加贴近地体悟人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成长历程,进而达到智慧启迪,人生借鉴的作用。

目录

童年憩园

 童年笨事 赵丽宏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 刘绍棠

 “小颗颗” 刘心武

 放风筝 梁实秋

 打橘子俞平伯

 骑马 叶圣陶

 看瓜 峻 青

 捅马蜂窝 冯骥才

 另一类生命梅 洁

 玩具和小动物 苏雪林

 童年漫忆孙 犁

 过去了的春节 吴祖光

 想象胡同 铁 凝

 拣麦穗张 洁

 山村·“三国”·童年 邓云乡

学海泛搓

 私塾生活 丰子恺

 宗月大师 老 舍

 我的小学 茅 盾

 平民女校生活 丁 玲

 我的两位老师 萧 乾

 记柳翼谋师 茅以升

 在那颗星子下 舒 婷

 我作文的第一个引路人 严文井

 几何惊梦 席慕容

 行礼 徐 坤

 初入学堂 苏 童

 我的小学 潘石屹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 杨小云

 记幼年的艺术生活 钱君匈

 永远的校园 谢 冕

 诗情与侠骨 庄 因

 我的大学梦 莫 言

 十七岁中了“状元” 叶永烈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季羡林

无限的亲情

 黄金的儿童时代 谢冰莹

 回忆童年 林语堂

 童年琐记林 非

 悲哀的玩具 李广田

 我的幼年 巴 金

 忆儿时 丰子恺

 水乡童年片断 吴冠中

 青春,你是一支难忘的歌 张海迪

 凤凰的星星点点 黄永玉

 八月的故乡——你好 郭保林

试读章节

1950年,我八岁,随父母从重庆乘轮船顺长江而下,过三峡,出夔门,开始了盆地外的人生跋涉。

父亲原是旧重庆海关的职员。新海关创建后,他被留用。留用不久,重庆海关撤销,父亲被北京的新海关总署调去任职,这就连带着使我们全家从此成为了北京人。

父亲那时对新社会的新生活,特別是分配给他的新工作,充满了喜悦与热情。他要求全家跟他一起轻装进发,到北京开创一种崭新的家庭面貌。所以,由他做主,除了最必要的衣物,我们家几乎把所有原有的家当都抛在了重庆。我的玩具,当然更在弃置之列。不过临到上船以前,我固执地把一盒“小颗颗”抓到了手中,任凭父母劝说、兄姊讪笑,硬是不松手,当然,后来大人们也就随我去;因为严格地计算,那时我毕竟才七岁半。

我所谓的“小颗颗”,是一种现在仍在生产的玩具,也就是插画积木,在扁盒子里,是一个有许多均等小格子的插盘,刚买来时,插盘里左边约三分之一的格子里,会满插着染成红蓝黄绿几种颜色的长方形小木柱;在附带的说明书上,有若干种样板图案,教给你如何挪动那些彩色小木柱,来变化出有意义的画面,如在海上行驶的巨轮、在天上飞翔的凤凰,等等;当然,你更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也不必一定要用上所有的小木柱,来自由自在地插出种种你向往的事物。这种玩具现在当然无论从制作材料上和设计创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并且已属于比较落伍的品种了吧,但当时于我来说,摆弄它,那真是无可替代的极乐。

我把那玩具变着法儿插了个心满意足之后,便开始了我个人的一种独特的玩法:我把那些彩色的小木柱称作“小颗颗”,而且,在我眼里,它们一个个逐渐地都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有时候,我就取出若干“小颗颗”,把它们放在盖好的盒盖上,把它们,不,是他们或她们,排列组合,挪来挪去,嘴里还念念有词,或想像着那是在举行一场婚礼,红的“小颗颗”扮新娘,蓝的“小颗颗”扮新郎,其他一些“小颗颗”则分别是父母带我参加过的婚礼上的,我所能理解的其他角色;又或者是想像出在幼稚园里,黄的“小颗颗”是阿姨,许多绿的“小颗颗”则是小朋友,有的乖,有的不乖,乖的得到很甜的糖吃,不乖的被一边罚站……等等。亲爱的“小颗颗”们啊,我怎么舍得把他们抛下?即使那时我也很兴奋地闹着要快点去了不起的北京城。在驶出重庆的轮船上,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总跟我的“小颗颗”形影不离。

由于“小颗颗”是我最钟爱的东西,所以按说玩了那么久,那么多的小木柱,总有一百来个吧,任是爱惜,也难免弄丢几个吧,我却始终一个也不缺少。记得在重庆家里常常是不慎将盒子打翻,“小颗颗”滚了一地,我便会极认真地将他们——拣拾清点,有一回最后怎么也找不到失去的一颗,我竟急得哭了起来,但晚上我终于还是爬到棕绷子大床底下,找到了“她”(那是红色的一颗),我高兴得就仿佛肩膀后面长出了肉翅一般!好像是在宜昌,船要停靠比较久的时间,父母便带我们上岸去玩。我竟还是固执地带着我的“小颗颗”随行。比我大八岁的姐姐讥笑我说:“哪个会偷你的‘小颗颗’啊!怕是送给别人,人家还懒得要呢!”我和姐姐之间再没别的兄姊,所以她算是最接近我的玩伴了,也只有她还有心嘲笑我,家里其他大人早就失却了议论我那“小颗颗”的兴致。

那天从宜昌城里玩完,到码头登船的时候,具体是为什么,我已经说不出来了,反正,轮船是改停在了江心,归船的旅客们,不是像下船那样,从跳板即可上船,而是要乘小木船,渡到那大轮船边上,再爬舷梯登船。

我们全家,和另一些旅客,同乘一只木船,往那大船而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牢牢地把我揽在怀中,她的体温,传递给我一种安全感。也许是船上人多,船舷压得低,江上的浪波,似乎随时要涌进船舱;我那时的身躯,应不及现在的一半大,因之我眼里的江景,便格外的雄奇。记得那已是黄昏时分,天色晦明,耸起的浪头,仿佛是露着牙的狗头,一浪接一浪,又似朝船里咬来,又似朝远处跑去;而更高的,简直是望不到顶的青黛真山,在那边承接着连绵不断的江浪,令我小小的心,充塞着神秘与惊恐……

就在那一天,那个傍晚,那条木船上,在母亲的怀抱里,我做了一件事:我取出了一粒绿色的“小颗颗”,将他抛到了江浪中……那是真的,还不满八岁的我望着那抛出去的“小颗颗”,默默地在心里说:这就是我!我要看你,“小颗颗”,会怎么样……

怎么样了呢?记得,那“小颗颗”开头总在船边的一个浪峰上,显得很渺小,很害怕地,晃荡着……后来,他就被运到了另一个浪头上;再后来,他越过一个又一个浪头,离我远去;没多久,便不见踪影……

当时,我为什么要那样做?至今我仍不能完全地解释自己。然而这个小小的举动,这江上的一幕,那瞬间的记忆,历经四十多年了,至今鲜活于我记忆的空间。

后来我才懂得,“小颗颗”是木质的,因此,他排开水的那份重量,大于他的自重,因此他不下沉,然而,那“小颗颗”,也便是我,能在江浪中壮游多久呢?世界是那么大,生活是那么复杂,前途是那么诡谲莫测,而他自身是那么渺小,那么脆弱,那么单纯,能适应么?能成熟起来么?能坚强起来么?……

“小颗颗”,绿色的“小颗颗”,他后来究竟哪儿去了?他会被一条鱼吞进肚子里,最后那鱼被人捕获,破肚开膛时,吓那家庭主妇一跳,或博餐馆厨师一笑么?他也许根本没有荡远,没过几时,便被抛到了岸边的沙滩泥涂里,夹杂在卵石中,烂掉……当然,他也有可能,顺江而下,历经曲折艰险而又威武雄壮的途程,最后竟终于跟随着那泱泱江浪,奔人浩瀚的海洋!……

当然,这都是我告别童年时代以后,在我生命历程的某个得以沉思默想,特别是从记忆深处拎出一些仍有营养的“草料”来反刍的间隙里,常有过的叩问与思绪。

是的,现在我坚信“小颗颗”没有被吞噬也没有委身泥沙,他应当仍在潮流中挣扎,既因渺小而不能不随潮漂荡,却也因他是有心灵的存在物而拼命地朝着自己寻求的方向涌进;随着时代的主潮而终于进入大海,于他来说并非是一种妄想,乃是一种值得赞许的既甜蜜也酸辛的努力……

到了北京以后,那盒只少了一粒的“小颗颗”的玩具,我还保存了很久。大约是在1960年,我父亲调往张家口解放军外语学院任教,父母把北京的家撤了,搬往那塞外古城,他们只给我准备了一只人造革包皮箱子,还有一个被褥卷,让我住进学校的集体宿舍,去独自生活。大概那时我才终于抛弃了我所保存的那些童年与少年时代的杂物,包括那盒“小颗颗”。

人在一生中,是必得一再地做减法的。整盒“小颗颗”的减去,实在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我后来减掉过更多似乎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都不足惜。只是心灵深处的记忆不能减掉。永远记得那个傍晚,我把一粒“小颗颗”抛进浩荡江浪中的情景。我与那“小颗颗”,是一是二?

忆及此,我心中充溢着对命运的敬畏,也勃动着与命运抗争的激情。P19-22

序言

阅读是一种收获,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茶余饭后,随便拾起一本不知名字的书,不必仔细研读,只是信手翻来;不必计较里面的文字,只是看看上面的图画,心情的放松带来身体的惬意,大脑变得格外纯洁,昏昏欲睡中,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或世外桃源,阅读让我们获得了全身心的释放。

学习和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手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仔细品味书中的符号,心情被一行行平直的小字搞得跌宕起伏,紧张的工作和劳累的学习被另一种“折磨”所替代,在书香中掩卷,久久不能重归现实,阅读让我们乐在其中。

然而阅读使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放松与愉悦,更多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人生的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个体变得越来越渺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力所不及之处越来越多,但阅读却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一个人能够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到历史的每个时代,这是阅读赐予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依靠阅读改变着自身,也依靠阅读传承着文明。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的确,阅读增加了人生的宽度,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逐渐宽广,波澜壮阔地奔人大海;阅读重塑了人生的状态,让我们抛开一切外在浮华与羁绊,达到心灵的超脱与宁静;阅读改变了人生的终点,让人生勇敢摆脱命运的捉弄,把握自己,执著地追逐梦想的圣地。

任何收获都会带来改变。人类因为获得了双手的解放而成为地球的主宰,因为发现了火而进入文明时代,因为计算机的应用而迈向了信息社会,这每一次收获,都改变了人类的命运。阅读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这收获同样会让人生发生重大的变化。千百年来,阅读改变人生的事例数不胜数,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当代的著名学者;从历史的伟人,到现代的企业家,哪一个不是通过阅读获得了知识,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就一番事业的呢?

当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精神压力的曰益增加,阅读的习惯经常被我们忽视。阅读甚至使我们感到疲倦或者已经退化到了只剩下娱乐的功能。有感于此,我们编选了这套丛书。我们坚信,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改变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在文丰刚刚产生的远古,还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在,这一点始终都没有变化。正如福楼拜所言:阅读是为了活着。

《当代百家人生读库》中所选的文章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深切表露。因此,我们不仅选录了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也选录了很多其他领域中代表人物的作品,我们想通过本书,创造一个与读者无距离的阅读环境,让读者从多侧面、多视角更加贴近地体悟人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成长历程,进而达到智慧启迪,人生借鉴的作用。

希望这套《当代百家人生读库》能给阅读者带来收获和改变。

编 者

2007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记忆/当代百家人生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呼志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49893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