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起唐朝(建筑时报中国建筑文化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煌煌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建筑文化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建筑,凝聚着文化,彰显着文化;建筑的一切,归结了文化,又推动了文化。

《建筑时报·中国建筑文化》专刊,自觉地融进中国建筑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以文化的眼光看建筑,探寻建筑及所有建筑活动的文化内涵;搭设一个较大的平台,展示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精髓、现代建筑及其思想的精华。本书内容分为大家纵横、凭栏指点和万方走笔三辑。

目录

第一辑 大家纵横

建筑文化的春天

反弹“汉字建筑”

面对不平衡不公平的竞争,吴良镛院士疾呼

传统、创新及永恒

中国民居生态建筑的一个原则

是什么在抹去中国城市的特色?

建筑鉴赏的能力与“民意”

假我的建筑

“欧陆风”与“媚俗”价值观

人为本

中国建筑的矛盾性

让“民族的”与“世界的”文明对话

不该忽视城市的文化价值

从“定于一尊”到流变

谁为建筑的未来买单

想起唐朝

建筑真实的另一面

现代建筑创作别忘了国情

内涵、理想与本土化

民族建筑的文脉在摩登中渐行渐弱

本土化:冲突不断的理想情结

本土化:渐进并充满乐趣的过程

趋同是暂时的

第二辑 凭栏指点

可惜少了那分古韵

上海外滩申诉:百年盛名难护

谁在让科学和经济掩面而泣

不该缺失的想像力

琼台书院 遗憾多多

雷峰塔的“玉上之玷”

雷峰塔:一个颠覆性的表征?

美丽的忧思

大唐文化真性情的不老风韵

唐风建筑文化的“祖庭”

立此存照:申城建筑文脉的裂痕

古镇南浔的“世遗”之痒

南浔调查

古韵今风两相宜

磐安孔子后裔的难题

孔氏婺州南宗家庙的考证与存疑

圆明园遗址动得?动不得?

拾起圆明园的碎片

现代建筑:中国屋顶的失语症

是开发,还是毁灭? 

丽江:旅游病和城市化之痛

站在老博物馆的废墟上

书院建筑:渐行渐远的儒雅身影

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民间故宫”

第三辑 万方走笔

人与建筑的文学构想

束河札记

缀补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画卷

打造上海万国建筑 中国建筑师不输洋人

善待历史瑰宝

寻找沈琪

我们的建筑文化用不着自卑

古建保护标尺:城市性质定位

中国民居建筑传统期待复兴

语迹异途而妙理同归

把“金牛”牵出水面

艺术论的商业背景

漫议中国传统建筑的绘画美

“拿来主义”让城市建筑没有文化沉积

是什么在让建筑论坛走形?

应该专家与大众共举

建筑评论不唯专业化

平和心境

遥想长生殿

十八里长城卫江南

故居不是魂归处

“一面坡”建筑及其三雕

亭的历史投影

说门

说窗

建筑细部的意义

经典城市的诺言

鼓浪屿:因建筑而风情万种

民居建筑艺术的再生渊薮

旧城改造要区别对待古建筑

东阳建筑文化在皖南

徽州民居是徽州文化的结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起唐朝(建筑时报中国建筑文化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仁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0943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