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集,他的作品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人,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
图书 | 西山客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集,他的作品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人,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 内容推荐 汪曾祺的散文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汪老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人,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文如其人,汪老的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目录 午门忆旧 西山客话/2 国子监/8 钓鱼台/17 午门忆旧/20 北京的秋花/25 人间草木/30 草木春秋/36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46 北京人的遛鸟/51 闹市闲民/54 晚年/57 大妈们/60 后台/65 录音压鸟/69 傻子/72 家常酒菜 家常酒菜/76 豆腐/81 栗子/89 豆汁儿/92 萝卜/94 韭菜花/99 贴秋膘/102 五味/106 食豆饮水斋闲笔/111 寻常茶话/121 吃食和文学/128 故人往事 老舍先生/138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144 哲人其萎/149 潘天寿的倔脾气/153 裘盛戎二三事/155 谭富英佚事/160 马·谭·张·裘·赵/163 名优逸事/178 艺术和人品/184 文章杂事 文章杂事/190 随遇而安/197 自得其乐/208 我的“解放”/216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26 一篇好文章/230 书画自娱/232 字的灾难/234 京剧杞言/237 关于《沙家浜》/244 试读章节 国子监 为了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稣、陆润庠、王坊等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生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这个地方原先是什么样子,没法知道了(也许是一片荒郊)。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以后,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八年),距今约已七百年。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看样子还能再活个几百年。那棵槐树,约有北方常用二号洗衣绿盆粗细,稀稀疏疏地披着几根细瘦的枝条,干枯僵直,全无一点生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很难断定它是否还活着。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国子监是学校,除了一些大树和石碑之外,主要的是一些作为大学校舍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规模大概是明朝的永乐所创建的(大体依据洪武帝在南京所创立的国子监,而规模似不如原来之大),清朝又改建或修改过。其中修建最多的,是那位站在大清帝国极盛的峰顶,喜武功亦好文事的乾隆。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牌楼,牌楼之里是一座十分庞大华丽的建筑。这就是辟雍。这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这就是乾隆创建的。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照现在看起来,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正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起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的大殿,重檐,有两层廊柱,盖黄色琉璃瓦,安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一顶大花轿子似的。辟雍殿四面开门,可以洞启。池上围以白石栏杆,四面有石桥通达。这样的格局是有许多讲究的,这里不必说它。 P8-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山客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曾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2262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8-02-01 |
首版时间 | 2008-02-01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