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博大精深,其中涉及文化研究多方面的重要理论问题。本书力求再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从符号到文本、从文本到文化、从文化到符号圈的辩证发展过程;通过比较和考察洛特曼前后期语言观和文本观的本质差别,研究他前后期思想的发展变化,探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缘由;论证洛特曼1984年提出的符号圈(也即文化空间)理论构成了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是其后期理论思想的精华;指出洛特曼有关文化及其空间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对于更新并深化我们对文化的认识,思索文化的走向、探索文化建设的途径具有的重要启示意义。

内容推荐

第一章着重描述洛特曼的理论从符号到文本、从文本到文化、从文化到符号圈的辩证发展过程;论述洛特曼对文化及其本质的重新阐释、他的语言观及文本观;考察洛特曼前后期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对语言、文本和它们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体现。

第二章指出围绕着符号圈的内涵、特征、运作方式及其意义生成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洛特曼后期文化符号学的核心;力求客观地阐释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对符号圈的三大基本特征——不匀质性、不对称性及界限性进行归纳和梳理。

第三章论述文化符号学所具有的突出的空间性特征。首先考察洛特曼的文化时空观;然后指出文化符号学蕴涵着洛特曼宏伟的构想——建立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学描述与研究的元语言,以期从根本上克服我们以往的文化研究方法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弊病,并论证拓扑学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与洛特曼构建文化类型学描述与研究元语言之间的关系;随之阐明洛特曼对文化空间问题的研究是他将文化时间和空间综合思索、考察的结果;接着将他的符号圈理论与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进行比较,阐释洛特曼符号圈理论空间观的独特性所在;最后分析洛特曼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的研究,考察他以此为例对符号圈的空间模拟机制、“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界限”等理论观点所做的论证。

第四章致力于揭示文化符号学独特的对话性机制。本章在确认洛特曼具有深刻的对话性思维的基础上,说明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尤其是1984年提出的符号圈理论是这种对话性思维的积极成果与直接体现,论证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对洛特曼后期符号学思想发展的深刻影响;揭示洛特曼在吸取巴赫金对话思想精华及雅各布森语言交际结构功能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创立了独特的文化交际模式理论;考察他对符号圈对话条件、规律和机制的研究;阐述他对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文化间对话的生动描摹。

第五章试图揭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特征。首先揭示洛特曼运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的“预定和谐说”和“单子论”在文化研究上做出的贡献,阐明洛特曼的思想前后期的变化;接着,指出洛特曼之所以能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关键在于他寻求“他者”的独特思维方法,并考察这一思维方法的基础和特点;最后,揭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宗旨在于构建具有普适性的人类文化结构模式,阐明他建立的文化思维模式、文化交际模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模式中昭示出的多元、动态、自由、创新的文化精神。

第六章总结洛特曼整个符号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提出“第二模拟系统”、“文本”和“符号圈”是洛特曼理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第二模拟系统”和“文本”形成了独特的“洛特曼符号圈”中的两条“界限”。跨越“界限”为洛特曼建立自由、多元、动态的符号圈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前言

一 走向符号圈

 1 文化及其本质的重新阐释

1.1 文化是信息

1.2 文化是符号系统

 2 文化的多语性

2.1 “另一种模拟语言”的求索

2.2 文化的多语性

 3 崭新的文本观

3.1 核心的核心——文本

3.2 语言与文本关系的重新认识

3.3 洛特曼文本观的演变与拓展

 4 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

二 符号圈——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 符号圈概述

 2 符号圈的基本特征

2.1 符号圈的基本性质:不匀质性

2.2 符号圈的“中心”与“边缘”:二元性和不对称性

2.3 符号圈的“热点”:界限性

三 独特的文化时空阐述

 1 洛特曼的时空观

1.1 空间语言的地位及其意义

1.2 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

 2 文化类型学描述元语言的追寻

2.1 以往文化研究的弊端

2.2 拓扑学与文化类型学描述元语言的构建

 3 文化空间中的时间维度

3.1 文化是历史

3.2 文化是记忆

 4 洛特曼的符号圈与巴赫金的时空体

 5 符号圈的空间图景与《罪与罚》的符号学阐释

5.1 界限、事件与情节

5.2 《罪与罚》的空间构造与情节问题的符号学阐释

四 文化及其空间的对话机制

 1 洛特曼后期符号学思想的发展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1.1 对话性思维的承继

1.2 巴赫金对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思想的影响

 2 洛特曼对对话本质及其机制的求索与贡献

2.1 对话的精确定义与代码本质的重新阐释

2.2 “我-我”对话机制的揭示

 3 符号圈的对话条件、规律和机制

 4 人类文化发展史的考察:符号圈文化对话的生动画卷:人类文化发展史的考察

五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思考

 1 “预定和谐”的思维世界

 2 思维的起点:找寻“他者”

 3 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

六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独特的符号圈”

 1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独特的符号圈”

 2 跨越“界限”,走向自由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洛特曼年表

附录二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相关术语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023189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