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间的少年(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时,每个人也都会从书中找到曾经熟悉的自己或他人。江南在此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回忆校园时光的载体,滋润了我们早已干涸的心。

本书是以金庸小说人物为基础的同人小说,也是迄今最受欢迎的网络“爱情小说”。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祐年间为时间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郭靖、令狐冲等……

内容推荐

《此间的少年》是以金庸小说人物为基础的同人小说,用作者江南的话说,“《此间》中使用的人名无一例外出自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但是,无论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湖英雄和侠女,他们更贴近于曾经出现在我身边的少年朋友们,而《此间》,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祐年为时间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我们当年没有什么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我们那一段或者年轻的朋友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最初的爱情,错过最初的缘份,经历着自己光辉灿烂的荣耀和黯然神伤的挫折,然后从这里走开,永远走进了成年。

这是一本引人入梦的书,一本让我们在不知停歇的劳顿中稍息的书,一本掩卷后轻叹一声却又心满意足的书。

目录

序 我们神交如故人

少年游

君本迟钝

只在有无间

爱情进行中

书生封候意

杨康的麻烦

剑已封尘

杨康是个大坏蛋

折柳

乔峰走了

试读章节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蜱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汴梁秋凉,落叶。落叶背后,二胡嘶哑的弦,老人存西风中低唱。

一只脚有力地踩在了落叶上,飞驰的身影刷地刹住,虎虎有生气的少年仰面看向高悬在头顶上的四字金漆招牌,缓缓地摸出了一卷书信。

“终于到了……”少年如释重负地说。

郭靖喘了口气的工夫,七八条黑影从不同的角度逼了上来。刚才,他们有的是街边看风景的行人,有的是抱着婴儿散步的妇女,有的则像足在听莫大拉琴。

“光盘要么?”

“要游戏么?来我们这里看,不买不要紧。”

“软件游戏毛片嘞……”

“走走走!学校门口不许摆摊设点,给我抓到一律罚款!”值班的门卫彭莹玉从传达室里噌地跳了出来。

倏忽之间,郭靖身边半径两米内又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那些瞬间涌现的高手又如同水滴融入江河一般消失在人流里。郭靖第一次感到汴梁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喂,还有你。你这也算摆摊设点吧?”彭莹玉瞪了莫大一眼。

莫大在旁边一本正经地拉琴,脚下摆着十几把漆成大红的劣质二胡——从某种程度上说,莫大是一个从外地来汴梁的民族乐器商人。

“我这不是卖的,”莫大很认真地说,“我都是带出来拉拉看,看声音怎么样。” 

莫大说着话的工夫换了一把琴,继续一本正经地拉他的《凤求凰》。莫大号称“悲怆歌北道,惆怅看中流”,这是后来杨康给他起的绰号,因为他在北道街和中流路交口的汴京大学门口一拉就是五年。他和那初出道贩卖盗版光盘的后生崽不同,见的世面大了,知道彭莹玉这种校警也就是看起来像警察,嘴上比较硬,其实是所谓“经济民警”,并没有抓人罚款的权力。

“民工!”彭莹玉从牙关里挤…这两个字,捏紧两只拳头瞪着他。这个老贼头道行不浅,令他束手无策。 《风求凰》……琴声如丝缕不绝,莫大则巍然不动,充分表达了他对这种世俗看法的不屑和本身出尘的风骨。

“嗯?你干什么的?”看到郭靖一直向自己这边呆望,彭莹玉丢开了莫大,粗声粗气地问他。

郭靖一身蒙古袍子配球鞋的打扮,脏兮兮的羊皮袍子下像是藏着无数骨药小扎刀什么的。这种冒充少数民族出来骗钱的,彭莹玉见得多了。

“我……我……”郭靖努力想让自己说话平静得像个城市人,不过蹬了快一个小时的路,又被身上的老羊皮袍子捂出了一身汗,他的脑子好像比平时更迟钝了。

“你,你什么你?”彭莹玉断定郭靖不是什么好货,“没事不要在学校门口停留,今天开学,我们要接新生呢。”

“我……我是来报到的……”

“报到?”彭莹玉怀疑地扯过郭靖手里的录取通知书,两只小豆眼盯着上首的名字和下首的印章仔细研究。如今这年头活字印刷术大流行,文凭都能随便买,五百块专业任选还奉送论文一篇。

“嘿,哥们,”旁边有人批拍了彭莹玉的肩膀,“别看不起少数民族的同学啊,就算他不是这的同学,碍着你什么事了?人想跟这站着凉快一下不行啊?”

彭莹玉一转身,一个嚼着口香糖的小子双手抄在裤子口袋里,正懒洋洋地缩着双肩站在那里,对他和郭靖龇了龇牙。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懒得打招呼。

汴京大学嘉祐一届,生物技术系的杨康,就这么走进了我们的故事。

杨康本想在这番豪言壮语后很热情地拍拍郭靖的肩膀,让他体会一下汴京人的高素质。不过瞅着郭靖的袍子确实像是有年头没洗了,就只是象征性地拍了拍他的小臂。

郭靖是个老实孩子,很惊讶也很受感动,看见杨康一套彪马的运动衣,蹬一双锐步,一张白净的脸盘上连汗水都是晶莹透亮,于是油然而生敬仰。

杨康是跑步来的,并没把开学当回事。他家就在汴京大学后面,下午玩了半天游戏后,想起自己的床铺还没搞定,所以一路跑着溜达过来了。

“嘿,新生啊?哪个系的?汴京大学我熟,一起过去报到?”瞟了彭莹玉一眼,杨康就招呼郭靖一起进去了,好像在自家门口招呼客人一样。

“我……我是化学系的,我叫郭靖。”郭靖推着自行车跟在杨康背后。

“蒙古同学?”杨康一边走一边瞅了瞅郭靖的衣服,“这里就大前年从你们那招过生,现在又开始招生啦?”

“嗯,丘老师招我的。”

“丘老师?哪个丘老师?这里姓丘的多去了。”

“化学系的丘处机老师,去年他去我们中学指导竞赛。”

“喔,老丘啊,”杨康恍然大悟,“听说他去年混上博导了,他老板是个牛人,王重阳知道吧?”

“知道,院士吧?”

“去年老家伙不行了,要是他还在,没准过几年院长就轮到丘处机了,”杨康歪着嘴笑,“现在难说喽。”

“同学你哪个系的?”

“生物技术。”杨康漫不经心地回答。

杨康自己是想学经济管理的,因为经院的课只用泡图书馆就可以了,还能不时看见抱着大厚本子走过的文科系妹妹,这对杨康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他对任何课程都无所谓热爱,女生多一一点课程轻一点就成为他的专业首选了。不过事到临头他一向通融的老爹完颜洪烈却发了脾气,硬是逼杨康把志愿改成生物技术。

杨康两三天没给完颜洪烈好脸色,只丢了无数斜眼过去。他娘包惜弱本是带杨康改嫁给完颜洪烈的,是享誉一方的悲情女作家,一贯的矜持。这时觉得丈夫亏待了孩子,于是越发地矜持,完颜洪烈见到冷如冰霜的老婆,不禁也背脊发凉,觉得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完颜洪烈虽然在汴京大学的学术界也是坐前几把交椅说一不二的人物,可是就怕家里这一对宝贝,手是急忙拍着胸脯安慰儿子说,生物技术系的主任无崖子是他老朋友,每年保送西域的那些留学名额逃不了杨康的份,没准学个两年就直接送西域公费留学了,到时候混个镀金的金融文凭轻而易举,何必跟管理学院苦熬?

杨康这才体会了完颜洪烈的苦心,父子亲近不必多说,包惜弱又给完颜洪烈做了两天晚饭,把完颜洪烈美得在系里见人就笑。和他有矛盾的几个教授都说学霸莫非是转性了?或者在学院里义要大清洗,先来点笑容麻痹大家?P2-7

序言

我们神交如故人

我猜爱读《此间》的人以两种居多,一种还未长大,想这是本揭开了青春帘子、可以借之管窥大学生活的书,一种则已经预感到了老去,和我一样缅怀我们那个年轻的年代。

这是我的成名作,虽然因此据说令得我尊重的金庸先生不太开心。

但是我也有幸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这些年来不断听说一些有趣的事,皆是关于这本书。

我的很多师弟师妹不断地向我抱怨,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北大,是因读了《此间》心向往之,然而进了校门,才发现《此间》里的那种快乐只是生活里星星点点的花火,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为了“名校生存”而自习自习自习。

无独有偶,我也听说我的母校一位籍贯天津的老师每次回家乡招生,都带上几本《此间》,分赠给那些想报考北大的考生。

我每次推出新的作品,我都看见有人在网上感慨说,那么《此间Ⅱ》呢?我都已经等了好多年。

而我每去一个新的地方签售,我在成堆的《九州·缥缈录》和《光明皇帝》中,往往会看见一本已经被翻得很旧的《此间》,我于是抬头看去,看见桌前的男孩或者女孩像是大学生的模样,他或者她已经在那里站了颇久,乃至于领口都有些汗湿了,看着我并不说话。这时候我忽然就有一种感动,从心里上升到喉间,而后是鼻腔,我低头刷刷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我心里说原来过了这么些年,你们还因这本书而记得我啊。

我因为这本书和一位师兄合作出版,如今这位师兄已经是业内很有名的一位出版商了,他经验丰富而且目光独到。某一次我们在上岛喝咖啡,师兄和他的夫人说,我们的成功从《此间》开始。

我后来也成立了自己的版权公司,还是拜托《此间》这本成功的畅销书,迄今这本书都影响着我对市场的视角。我一再地对我们的执行主编说,我们要轻松一些可爱些的书,因为生活已经很疲倦,给读者们多留些希望。执行主编直接了当地说,我知道,你就是说《此间》那种呗,可是你自己又不写。

我很茫然,也很抱歉,因为我迄今没能写出《此间Ⅱ》,这本传说中将终结全文的续作已经搁置了四年时间。

挺难继续写下去了,我已经努力了很多次。因为《此间》写的不是一个故事,它也并非因为故事而出名,它是写我和某一群人已经失去的时间。

而那些时、司终究是已经失去了,再不回来,渐渐地陈旧起来,追忆都已经不容易。

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样记得——其实忘记可也不容易,还有我们考前熬夜熬眼的做小条的事呢,还有土狗兄弟们第一次做无所谓状去舞会的事呢,还有大家喝醉了从上铺走下来的事呢,就算这些都不说,还有那个第一次令你心跳如擂鼓的女孩呢……

我敢打赌,你六十岁的时候也还会记得,并且说给你的孙子听。

当然,不包括那个女孩。

距离这本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已经四年过去了,这次推出数量有限的第三版,并没有什么内容的增添,也没有什么修改,只是为了一个病中的朋友,我从未见过他,只听过他的声音。

他在网上的ID叫做榕锋,真名我是后来知道的,叫做李响。他是和我起回忆那些时间的人中的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除了他对播音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榕锋为《此间的少年》录制过全部的语音书,这期间他没有借助任何人的帮助,也没有联系我,然后默默地把它挂在自己的网页上,供人免费下载收听。那时候我还在美国读书,朋友告诉我有这样个语音书,我便跑去下载了来听。别的印象到如今都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我笑得一塌糊涂,几乎从椅子上摔下去。那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感觉啊,你知道录音筒前面只有一个人——他学不同的人说话,还兼着做出各种各样的声响,比如敲击一下饭盆以示同寝的兄弟们要去吃饭了,再比如一段柔缓的老音乐响起,那表示个人内心的独白——但是我真的感觉到我们宿舍里当年那股气味慢慢开始散溢开来了,那是一个大神四年不洗被子的汗味,那是我们班长放在被窝里的袜子堆,那是昨晚上大家“热座”打《英雄无敌》以致于剩在饭盒里的泡面味。

榕锋在录音筒的对面施加了一个魔法,这个魔法可以逆转时间,闭上眼睛,骤然间我还坐在1996年北京大学28楼303寝室的床前,我的周围人来人往,那台如今看来已经老朽的奔腾带着它略啦咯啦响的硬盘跑着《红警》或者《侍魂》,有人游戏,围观的人叫好。

窗外的银杏是绿的,树下有穿着长裙的女孩经过。

还需要说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语音作品么?这是榕锋的心血,是他的过往,也是你我所有人的记忆,酝酿得很久了,借着《此间》发酵成一大缸很淡的酒,就是那种淡而遥远,饮来独坐桂花下的酒。

这是我平生听过的所有语音书中最好的一部,虽然因为当时制作的人力所限,它显得质朴甚至粗糙,但是它真的很好,相信没有什么《此间》的读者能拒绝它的真诚。

我亏欠榕锋甚多,本来和榕锋联系了,说《此间Ⅱ》出版的时候,希望和语音书一起推出。榕锋很高兴,立刻答允了,可惜,《此间Ⅱ》一直也没能写完。

去年年底,从朋友那里得知榕锋病了,淋巴癌。我急急忙忙地去个已经多年不去的老论坛那里找消息,看见榕锋发的帖子,帖子是关于《此间》语音书网上免费下载的提取方法,只在回帖里面很不起眼地和几个论坛上熟悉的朋友说了得病的事。

那时候的感觉真是愧疚,想到经过了这么几年,还有人因为这本书而继续努力着。

去年年底的时候异平寻常的忙碌,于是请同事帮我找到了榕锋的联系电话,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其实当时心里略微有些底,淋巴癌不是稀罕的病症,但是是个耗钱的病症,治疗结束之后还有长达五年的后续,针一针地打下去,每针都是上万块。而且在这期间病人也不能工作,榕锋只能依靠他新婚的妻子照顾——他在新婚后的数天,被发现患上了癌症——妻子也只能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照顾他,想想也可以明白这么生活的艰苦。电话里榕锋微微迟疑说确实有点困难,我便说那我来策划筹笔款子吧,榕锋还是迟疑,说那你有什么计划,我说那么便出版语音书吧。榕锋松了一口气,说那就好,我不希望大家的捐助,虽然如今已经很不容易,但是比我不容易的人还要更多。

所以我们最终推出了这个限量版的《此间的少年》语音书,我联系了该书的出版商,恰恰也是当初和我合作出版的师兄,他表示了全力的支持,这个项目除了榕锋个人应得的收益外,我的版税以及出版商的利润,将全部作为一笔基金,用于榕锋治病的开销。

此外也要感谢其他更多的朋友,比如贝塔斯曼书友会负责采购的朋友,他认可这个项目,并且表示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支持我们,再比如沧月,在得知消息之后,她不断地催问我捐助账户是否已经开设,最后她第一个把捐款打到了我个人的账户上。这笔钱她本来准备用来买一块玉,她说捐掉这笔钱也是她的个心愿。

还有更多的朋友也表示了支持,在此我们不一详述名单。

我们会帮助这个人,是因为他和我们读同一本书,回忆同一段时光,如此的真诚。 

我们虽然从未相见,而在天南海北头,我们神交如故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间的少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15121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194
133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