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播种爱播种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的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孩子常常感到的不是被爱烫伤,就是被爱扎伤?徐国静老师告之: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来自爱的缺失或接受了变形变质的爱。本书中,徐国静老师现身说法,她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与家长一同分享成长的故事。通过对孩子教育方法的各种探索学习,讲述播种爱、播种智慧的精彩故事,并带给人们诸多思考。

内容推荐

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尊重、信任和支持。

智慧不同聪明,智慧能穿透现象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和智慧。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常常不是被爱烫伤,就是被爱束缚手脚。如何给孩子真正的爱和智慧,怎样在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宝贵季节播种爱和智慧呢?

作为星星河家园的创始人,徐国静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生命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星星河家园一次次生动深刻的教育实践活动告诉天下父母:3-7岁是每个孩子生命的春天,是播种爱、播种智慧的最佳季节;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发现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展现才能的机会;尊重、信任、支持孩子,让孩子学会用爱心拥抱世界、用智慧把握人生、用梦想创造奇迹;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民间,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创作。

目录

第一章 爱孩子,讲究方式

第二章 爱孩子,需要支点

第三章 爱心种子,智慧人生

第四章 生命之春,爱的启蒙

第五章 心灵沟通,爱无障碍

第六章 早期开发,智慧萌芽

第七章 共同学习,播种智慧

第八章 走出家门,教益无穷

试读章节

漫画和故事中的三个妈妈真的不懂得爱吗?不是。很多时候,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遗忘了该怎样去爱孩子。包括爱的语言、爱的举动。其实,爱的语言、爱的仪式、爱的动作是母亲创造的。我们知道爱的最高仪式是拥抱,那么拥抱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男人和女人创造的,而是母亲看见孩子时,很本能地拍着手:“过来,过来,让妈妈抱抱。”孩子哭泣、紧张、害怕、不安的时候,只要被妈妈抱在怀里,立刻就安静下来。因为孩子在妈妈怀里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和安全,妈妈的怀抱就变成了大地,承载和包容孩子的一切。

我们在歌颂母亲的时候,常常会把母亲比作大地——母爱像大地一样滋养着万物。母亲这样博大的胸怀,来自她用整个生命拥抱新的生命,用整个生命孕育新的生命的伟大爱心。我们经常把祖国称为母亲——祖国母亲、母亲祖国,就是因为来自母亲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

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不断长大的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我们遗忘了、丢弃了原始的、本能的、无条件的母爱,爱不但有了条件,也搀进了很多杂质。

刚才故事里的三个妈妈,很真实地表现了三种变了形的母爱心态。第一个妈妈听孩子说“妈妈,我爱你”时,第一反应是警觉和恐惧:“哪儿学的?这么坏!”为什么这个妈妈会对“我爱你”这句话心怀恐惧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收了各种各样有关爱的负面信息,我们担心孩子无私地去爱别人,担心孩子轻易地对别人说出“爱”这个字,担心孩子过早地产生爱的念头而影响学习,担心爱带来不好的结果和命运。因此,像谈虎变色一样,谈爱也变色。我们把爱理解得非常狭隘,所以我们恐惧它,害怕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第二个妈妈听孩子说爱她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讨债和抱怨——把内心中积存的辛苦、抱怨说出来。以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回应孩子爱的表达,造成的结果是:你付出的所有爱因抱怨而大打折扣,同时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怨的种子。生活中很多妈妈用抱怨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沟通的结果是:一次次在孩子与自己之间制造新的障碍。一个喜欢抱怨的妈妈即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也很难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

第三个妈妈不但缺少幽默感,也缺少情致,她把爱理解得很简单,就是:你有什么目的?你是想要钱才会甜言蜜语说“我爱你”。其实,孩子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只是想表达一种情感。我们中国人不习惯随时随地说“我爱你”,习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对“我爱你”这样直接、直露的表达非常不适应。可是今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他们对西方新鲜的、时髦的表达情感的方式非常欣赏,并渴望搬到生活之中。我们成人要理解并接受孩子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今天的孩子见面喜欢拥抱,他们觉得拥抱能相互给予力量——拥抱是生命之间力量的一种传递方式。但在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里,拥抱只属于小孩子,对大孩子我们已经放弃了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痛苦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家长只是不停地讲大道理、小道理,或者抱怨、指责、翻旧账,而很少用肢体语言——把孩子拥在怀里,拍拍他的肩膀:“妈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或者“爸爸相信你,你不会被困难所打倒。”孩子被孤独、恐惧和失误捆住手脚时,你拍一拍孩子肩膀,就在把孩子拥在怀里的一刹那,你的力量就传递给他了,让他在痛苦和紧张不安中获得踏实感。

有一个家长对我说:“徐老师,你说你让我爱他、拥抱他,可是他学习那么差,成绩那么糟糕,我没有心情去拥抱他。”

这个妈妈的爱有了选择:你做好了,你成功了,你才有资格被爱;你做得不够好,你没有成功,你就没有理由让我去爱你。当父母的爱里搀进种种杂质,爱就不再纯粹了。你的爱里有了条件,你的爱不再纯粹了,你的爱不再无私了,我们的孩子会本能地感觉到:我做的不好,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就得不到爱。孩子是最怕失去父母之爱的,所以,孩子会因此变得战战兢兢。这样,父母之爱也将丧失它最基本的力量。

今天的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从物质到精神到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多少代人中最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家庭的冲突矛盾还这么多呢?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之间这种内心的隔阂和距离还这么远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爱里搀进了杂质。

爱是什么呢?什么样的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呢?什么样的爱有滋养生命的神奇效果?其实,爱的能量源于三个支点:尊重、信任、支持。

每一个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采用的都是纯粹的、真诚的、不含杂质的、最原始的爱的方式。每一个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非常尊重胎儿——小孩子几个月长头发妈妈从来不会去干涉,妈妈懂得尊重一个生命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一个生命成长的内在时刻表。孩子出生以后,几个月爬、几个月行走、什么时候拿筷子,妈妈也都非常尊重。到了青春期,孩子什么时候长胡子、什么时候来月经,爸爸妈妈也都是非常尊重的。这就是尊重,对生命内在成长规律的尊重。

什么是信任呢?所有的妈妈都非常信任孩子:哎呀,我们的孩子会拿筷子了,我们的孩子会说话了……我们会为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而高兴,我们相信他到那个月一定会说话、到那个月一定会走路。这样的信任让我们的孩子在3岁之前非常自然地按照自己生命内在的节奏成长着。后来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对孩子的这种信任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支持呢?孩子刚学走路摔跟头的时候,所有的妈妈都会本能地用手搀扶一下,这就是支持——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支持你。没有一个妈妈去阻止孩子走路,所有的妈妈都希望孩子能早一天会走、早一天会跑。当孩子蹒跚奔跑的时候,妈妈就鼓励孩子再跑前一点,再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是什么?这就是支持。(P23-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播种爱播种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国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45106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9
15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