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谍战中东(中央情报局反恐战争中一个前线战士的真实经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连续数周排名《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恐战争中的一个前线特工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向披着神秘外衣的中情局特工与恐怖分子之间激烈交锋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另一场冷战中一个前线战士的回忆录。这场冷战的对手是恐怖组织网络。这也是一个关于一些神秘地方和一些神秘人的故事,书中提供的细节情况已足以使读者们认识到关于恐怖主义的问题有多复杂,以及身为一个特工的内心和生活状态。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篇 初为特工冒/1

第一章 沙拉比设下的这个圈套逮错了对象——掉进圈套

的不是他想要的伊朗人,而是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托

尼。莱克显然不清楚中东是怎么回事——阴谋诡计、谎言和沙

拉比的波普先生这样的骗局在那里是有市场的……/3

第二章 “情报司分析家可以接触事情真相,而且不仅仅是

部分接触。除非你拥有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否则你就不能自

称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这并非全部,情报司有一个十分特殊

的读者——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斯科特的这段话令22岁的我

热血沸腾……/8

第三章 最艰苦的工作就是进行实际招募。一般规则是,你

要盯住最弱的人——有金钱问题的人、对其国家牢骚满腹的

人、有酗酒问题的人——不过。中情局招募的一些最好的线人

之所以下水完全是因为他们热爱美国。在你向目标进攻前。你

必须绝对确信掌握了他的弱点。在一个并不在乎金钱的人面前

挥舞百元大钞只会给你自己惹下大麻烦。/24

第四章 在萨米侃侃而谈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他太配合

了。虽然我还从未捕获过目标,但我认为我已找到了萨米的弱

点:他对阿拉伯人和美国人之间对话的必要性极为关注。他

打开了一扇我愿意立刻走入的门。但接下来,事情突然发生

了变化……/44

第五章 通过第一个交通环岛时,我看见一辆停着的汽车打

开了车灯,然后跟在了我后边.另外一辆也尾随其后。我看了

看表,只剩下6分钟的时间赶往那个地点把文件交给线人了。

通常情况下,我会开车转悠,直到将那两辆车甩掉为止.但现

在没有时间了……/51

第二篇 赴汤蹈火/63

第六章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直到一位座上客对我产生了兴

趣。他让我感到紧张。他有一把未经修饰的长胡子.臂章上写

着“我们渴望殉身”。在盯着我看了几秒钟之后,他问到:“您

到巴勒贝克来有何贵干呢?”我撒了一个大谎……/65

第七章 “我们已经在大马士革机场附近的姑塔地区藏了

一枚SA-7型导弹.”这位穆斯林兄弟会的头目语气平淡.

就好像是在告诉我他在家里的后花园种了一片牵牛花似

的……/84

第八章 当我们给詹科看谢赫.阿卜杜拉兵营的卫星照片

时,他提供了另外一条鼓舞人心、极具价值的信息。抓捕他的

人显然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们没有把詹科使用的浴室遮挡

严实。詹科识别出了一个重要位置……/99

第九章 在一个只要超过1 2岁的人就会拥有一支冲锋枪的

国家,小型武器不会有太大的用处。我们依靠的是从恐怖分子

那里学来的手段:我们不停地换地方,迅速融入周围环境,行

踪不定。我们拥有大概30套住房和60多辆车。经常更换住所

和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目标,只要移动地够快你就不会被击

中./105

第十章 我们一上海滨公路,我就让“沃克先生”把身份证

拿出来给我看。当我看了他的身份证后,我差点把车开到路旁

的沟里去.他的姓竟然和穆格尼亚团伙里的一个成员一模一

样。我大气都不敢出,直接问他,他的名字是不是跟一个恐怖

分子一样。“他是我的一个表兄弟。”我听后,第一反应就是要

尽快把我们之问的关系变成一种亲密关系……/111

第十一章 没有什么事能比调查洛克比空难更令我感到沮

丧的了。如果我还在贝鲁特的话,我会让我所有的线人分头调

查.追踪线索,查证情况,寻找新线索。虽然我的办公室可以

俯瞰整个协和广场,可惜巴黎只有很少的几个阿拉伯线人。我

该怎么办呢?/128

第十二章 幸运的是。没人拿那门链炮。这种体验本身已经

足以让人毛骨悚然。每当某人击中其中一个靶子并把它击倒

时,由于靶子下面用来提升人形靶的控制箱已经失效,就会有

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不得不低头跑过去把靶子重新立起来——这

时.除了我以外。没有人停止扣动扳机。/134

第三篇 孤立无援/159

第十三章 我站在距伊拉克前线不到9英里的地方,身后是

库尔德斯坦白雪皑皑、易守难攻的高山,满脑子想着“暴露”

那个字眼。如果萨达姆知道他正处在被推翻的边缘,他有可能

会派一支装甲纵队到扎卜河以北搜寻我们。而第一辆T一72坦

克会出现在萨拉赫丁,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穿上靴子前用它那

125毫米口径的炮筒戳穿我们的大门。/161

第十四章 “有一群军官想除掉萨达姆.他们派我来到北部

地区。“将军沙哑着嗓子低声说道。同时环顾四周,以确认没

人偷听我们的谈话,“我们想知道美国是否要阻止我们的计

划。”/167

第十五章 沙拉比是伊拉克国民大会的首脑,伊拉克国民

大会是以萨拉赫丁为基地的伊拉克反对派联合组织。我于

1994年8月一个闷热的下午在华盛顿与他初次见面时,很难

想象他竟然是企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人。沙拉比穿着在伦敦萨

维尔路定做的西服,打着150美元的意大利真丝领带.脚蹬手

工缝制的小牛皮牛津鞋.穿过基桥马里奥特饭店的大堂向我

走来…/175

第十六章 3月5日。我出发前往伊拉克国民大会总部。我

想就算仗打得不顺利,那里肯定也是活动最集中的地方。

我错了。大楼被完全遗弃了。发电机不见了。四处望不见一辆

车.甚至连一个能告诉我这些人跑到哪儿去的门卫都没

有……/189

第十七章 “先生,你最好明白是托尼.莱克想收拾你。你

和弗雷德·特科在3月15日9点有个约会。你最好按时到。”

鲍勃在电话那端对我说。又出事了?我想。/195

第十八章 最终,我认识到这就像《奥德赛》的情节一样。

当我们出发去特洛伊作战的时候。后方的人们却在饮酒作乐。

他们根本不关心我们在前方所经历的事情,他们肯定也不愿意

听到我们现在必须讲的事情……/205

第十九章 我的备忘录在1995年12月28日被正式登记。送

出南方组。一份复印件被放入组里的大事年表档案中。我再也

没有听到有关备忘录的消息,直到两年后,我发现出自该备忘

录的引文在美国各新闻媒体中登载。/224

第二十章 1997年3月,我打电话给当时已经退休的比尔。

洛夫格伦,告诉他我受够了在白宫所发生的事情,决定予以揭

发。比尔沉默了一段时间。我甚至可以听到他考虑可能的后果

时大脑运转的声音。“干吧。”他最终说道。,/238

尾声/251

我们的敌人没有基础设施可供打击,没有船只可供击沉。

没有几辆昂贵的坦克可供炸毁.总之没有什么可供CNN的观

众消遣。击败这样一个敌人的方法只有通过情报手段,搞清楚

他们下一步想干什么,并在他们来袭时做好准备。

编后记./254

会面结束时。穆罕默德站起来送我出门。“不管发生什么

——我担心会发生最糟糕的情况——如果战争爆发.鲍勃.你

千万不要到中东来。这里不会安全,即使你受到朋友的保护。”

试读章节

11995年3月15日。弗吉尼亚,兰利。

我按要求于上午9点准时到弗雷德·特科的办公室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在中央情报局[以下简称为中情局]反恐中心为弗雷德工作过。他现在负责一个为加强中情局内部安全而新成立的办公室。至于他为什么要找我,我不清楚。

弗雷德对站在门口的我仔细打量了一番,可能并不喜欢他眼前我的这副形象。我头天晚上才从伊拉克北部赶回来,还没有时间去理发。脸被晒得通红,身上穿的是一件在旅行包底压了3个月的运动外套,我看上去就像是在外奔波多年的样子。

“坐吧,”弗雷德指指他桌前摆着的一把椅子说。当他以指为梳,捋着满头过早灰白的头发时,我知道这绝不会是一个快乐的清晨。

“楼上总法律顾问办公室里有两名联邦调查局特工等着和你谈话。”他终于开了口。毋庸多言,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联邦调查局一般不会找一名刚结束海外任务回国的中情局官员谈话,除非他们正准备进行一项刑事调查。

“为什么是联邦调查局呢,弗雷德?”

弗雷德伸手挪了一下桌上装文件的盒子以便能看到我。他在椅子里不安地挪动着身体,我知道我们还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他紧紧地盯着我,这种目光让他在中情局里出了名。最后他还是告诉了我事情真相:“托尼·莱克命令联邦调查局调查你试图暗杀萨达姆·侯赛因的事。”

暗杀?我知道伊拉克发生的任何事都能把白宫的窗户震得叮咣乱响。我也知道莱克,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对中情局极为恼火。但这也太荒唐了吧,这个指控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他在开玩笑吧。”我勉强说了一句。 弗雷德耸耸肩膀说,“你还不知道这个机构是怎么运转的。保持冷静,我们会帮你渡过这一关的。”

罗布·戴维斯,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的一名律师,自打我进门就一直坐在房间里面的会议桌旁一声不吭,这让我几乎忘了他的存在。现在他开口说话了。

“你瞧,鲍勃,你在海外干了快20年了。华盛顿的变化真的很大,”戴维斯说道,“这种调查一直都在进行。弗雷德说得没错——你会渡过这一关的。而且,这还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中情局官员。”

他说华盛顿变了,这一点没错,但他说这个调查对我的事业有好处则纯属胡扯。我为中情局工作有年头了,知道它很早以前就不再为其工作人员仗义执言了。一次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不管如何毫无根据,也都将意味着我干到头了。在中情局,就像在所有的联邦政府部门里一样,只要被调查就说明你有问题。

我没有理睬戴维斯,扭过脸来面向弗雷德。他从前也是一名办案官,小道消息传言说,他在反恐中心工作时,差点栽在司法部手里。故事是这么传的,弗雷德有一名线人,过去是个恐怖分子,后来则帮助中情局追踪豺狼卡洛斯。当卡洛斯从大马士革前往安曼,之后又前往喀土穆时,这个线人把他的行踪告诉了我们,最后法国人根据我们的情报在喀土穆逮捕了他。但问题在于,这个线人若干年前曾在外围参与过一次导致一名美国人死亡的袭击行动。一帮司法部的检察官听说了这个线人的“历史问题”,而弗雷德却还把这个坏蛋列入政府的薪金名单中,于是准备好好收拾一下弗雷德。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坏小子帮忙抓住了一个更坏的家伙:一个国际通缉犯。然而最后,弗雷德还是坚持住了。他对付华盛顿的这套游戏还是有些办法的,我指望他能给我些紧急忠告。

“我先上去,”弗雷德说着站了起来,“他们同你谈话时我会一直在那里,戴维斯也是。但别忘了,他代表的是中情局,而不是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说你可以要求一名律师。那是让你叫牌。但如果你说你要一名律师,坦白地说,这在这栋大楼里可不那么好看。5分钟后见。”

也许我该多注意一下这里面蕴含的讽刺意味:我是被调查对象,而律师却代表中情局。

那两名联邦调查局特工坐在总法律顾问办公室内的椭圆形会议桌旁。他们站起身来同我握手,并出示证件。

我认出了其中一个人,迈克·■。我们曾在1986年一起工作过,当时黎巴嫩的一名天主教牧师劳伦斯·詹科被黎巴嫩真主党扣为人质后刚刚获释,我们在西德威斯巴登市一起做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尽管迈克认识我时,我用的是另外一个名字,但他现在仍然可以把我对上号。他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没错——我也记得过去我们并肩作战,并且知道敌人应该是谁的好日子,可他嘴上说话的口气却完全是公事公办的。

“贝尔先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刑事调查,”我们一坐下他便开口说,“你有权要求指派一名律师。你现在希望咨询律师吗?”

我决定不要律师。首先,我没有律师。即使我有,就凭我的政府工资我也负担不起旷日持久的调查。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难道给美国公民自由协会打电话,解释说我是一名受到指控的中情局刺客并且要求辩护律师的帮助吗?况且,我不需要律师也知道,在这样的调查中,你无论如何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随意放弃任何东西。我自己从前做过不少此类事情。回答问题就行了,是或不是。

“我们正在调查一项密谋谋杀的罪行——就是谋杀萨达姆.侯赛因。”迈克开始说道。 我没有回答。 “你知道《第12333号行政命令》①禁止中央情报局实施暗杀吗?” 里根总统于1981年重新颁布了《第12333号行政命令》。从那时起,每个进入中情局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阅读并执行该命令。

“我读过它。”

“你曾经试图暗杀萨达姆·侯赛因吗?”

“没有。”

“你曾经命令别人去暗杀萨达姆·侯赛因吗?”

“没有。”

“那么在你的小组中,据你所知,有人试图暗杀萨达姆吗?”

“没有。”

“你曾经使用过罗伯特·波普这个名字吗?”

我没有回答。

迈克将他手中厚厚一叠档案掉转过来,用手指给我点出一份3页纸的报告。这份报告的内容有关1995年2月底在伊拉克北部的一次会议,参加者是伊拉克一个持不同政见团体的头目艾哈迈德·沙拉比及两名伊朗情报官员。报告称,沙拉比告诉伊朗人美国已决意除掉萨达姆——就是要暗杀他。为实施这次暗杀,他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已经向伊拉克北部派出了由罗伯特·波普率领的“国家安全局小分队”。沙拉比解释说,国家安全局要求他代表其与伊朗政府接触并寻求帮助。报告还称,在会晤期间沙拉比接到一个电话并离开了房间,这让伊朗人有机会阅读了摆在他桌子上的一封信。这封信据说使用的是国家安全局的信笺,要求沙拉比为波普先生提供“为完成其任务所需的一切帮助。”

我看到这里就不看了。我很熟悉艾哈迈德·沙拉比这个人。在他们会晤的时候,我就在伊拉克北部,我确信这个故事就是沙拉比胡乱拼凑杜撰出来的。他一定是认为,如果他能骗得伊朗人相信国家安全局和白宫真的在考虑除掉萨达姆,那么他们就别无选择,只能为沙拉比和他的组织提供支持。但这里面还有问题。首先,根本就没有罗伯特·波普这个人。其次,也没有任何国家安全局的暗杀计划。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包括国家安全局,曾经要求沙拉比向伊朗传递信息。至于那封信,很明显是伪造的。沙拉比故意把它留在桌子上,知道在他出门打电话的时候伊朗人会忍不住去看的。  到目前还算顺利。但就像其他很多陷阱一样,沙拉比设下的这个套逮错了对象——掉进圈套的不是他想要的伊朗人,而是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托尼·莱克显然不清楚中东是怎么回事——阴谋诡计、谎言和沙拉比的波普先生这样的骗局在那里是有市场的。但莱克了解华盛顿和政治。他中了招,就得有人来付出代价。这就意味着是中央情报局,既然我是中央情报局在伊拉克北部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是我。

莱克知道艾哈迈德·沙拉比曾经因为银行诈骗受审定罪,而且我们正在进行海湾战争以来针对萨达姆·侯赛因的最重要的行动。但不管所有这一切,我被召回了华盛顿。我的事业、名声和前途落进了一个对我充满怀疑而又大权在握的人手中。

我看完这份备忘录之后,抬起头来。我知道,如果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对中东不了解,这两个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也不会了解。可不是吗,那又不是他们的工作。

“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我说。

这两名联邦调查局特工明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他们对视一下,点点头。迈克转向我然后问道,“你愿意接受测谎吗?”

“没问题。”我说。我已经无路可退了。

迈克陪我走出门。

“说实话,司法部也为此头疼,”我们进入大厅,在确认没有别人能听到时,他说道,“他们不喜欢《第12333号行政命令》,而是使用联邦《刑法》第18条,第1952款和1958款。”

我看着他,等待解释。

“《联邦雇凶谋杀法令》。”他说完就转身走了回去。

我后来才知道,根据1952款和1958款定罪的最高惩罚是终身监禁或死刑。P3--7

序言

鲍勃·贝尔①并不孤单。是的,他关于自己在后冷战时期中央情报局生活的讲述引人人胜——这是又一次毁灭性的人体炸弹爆破,目标则是一个在美国需要受到保护时却未能尽职尽责的情报机构的名声。贝尔描写的白宫里那些濡弱和冷漠的官僚政客对一些特殊的读者们来说确有其事。这些人是一些成就卓著的中情局特工,他们在近些年选择了提前退休,而不是继续假装自己在做很重要的工作。我在过去几个月里同许多这样的男女人员进行过交谈,他们与贝尔一样,饱受痛苦、愤怒和困扰的煎熬。像贝尔一样,他们被禁止以正确的方式工作,可为了取得实效却必须采取这些方式。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看待《谍战中东》这本书——一个谍报工作的招募广告。我们可以看到贝尔在他整个职业生涯里对高层管理者的愚蠢和优柔寡断充满愤怒,也可以看到有那么些时候,贝尔的智慧、精力和进攻精神——他少年时曾是速降滑雪赛手——引领他取得重大突破和对恐怖主义世界的更深层的认识。贝尔在进行秘密工作时常常濒临险境,他在本书中重现了他作为中情局秘密特工行动时在黎巴嫩、塔吉克斯坦、伊拉克北部地区遇到的危险,这些危险——有些是他主动承担的——就像克兰西惊险小说②里的内容,不过它们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贝尔赞叹不绝地讲述了在他早期中情局生涯里曾接受过的完美训练,以及教授者们的高超水准。“谍报并不是你能从一本书、一部训练电影,或是一次讲座中学得来的,”贝尔写道,“你得边干边学,还得有人为你提供指导和保护。”到海外工作之后,贝尔发现他的有些上司并不胜任工作——我们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但大多数领导人则对自己和下属严格要求,力求完美。他在特工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就上了令人羡慕的一课——他也乐于接受教导:不广泛阅读就做不好谍报工作。贝尔讲述了他当年如何早起晚睡,大量阅读有关恐怖组织的档案材料,寻找和解读它们之间的联系,最终发现别人不这么做就发现不了的东西。通过这本书,我们能随着贝尔去了解,一个好的中情局特工怎么去干自己的工作。

国家情报机构的有效运转来保证我们的安全。这也是一个关于鲍勃·贝尔接受教育和实现发展的故事。在中央情报局,他以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支持使自己成为了一名谍报专家。这本回忆录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领导,那么这个机构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西摩·M·赫什①

于华盛顿特区

2001年11月24日

后记

2002年9月10日。黎巴嫩,贝鲁特。

当班机降落前掠过贝鲁特上空时,我发现这座城市比我过去任何时候看到的都更要繁华。市中心新建起的几十座写字楼在夜色中灯火通明,沿着海岸线矗立着过去3、4年里修建的豪华高层公寓楼。一条6车道的高速路最终解决了老机场路上臭名昭著的大塞车。而城市南端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现在看上去日子也要好过一些。到处都是建筑工地。

乘车进城时,我要司机走滨海公路。我想再在看一眼1983年4月18日对美国使馆进行自杀炸弹袭击的人走过的路线。成千上万的人们在海边散步,在潮湿闷热的一天之后来享受那阵阵徐拂的清风。妇女中大概只有十分之一戴着面纱,其他人则穿着巴黎和米兰最流行的时装。路边新开了许多餐馆和美国快餐店。美国使馆的马路对面,就在当年自杀炸弹汽车司机等待最后行动信号的地方,现在开着家招牌醒目的麦当劳快餐店,里面人头攒动。

我的司机发现我对那里很感兴趣,便说道,“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有代客泊车服务的麦当劳。”

的确,店门口是有几个穿着浆洗白衬衫的小伙子等着为客人停车。它的隔壁开了一家哈德洛克咖啡馆,一样的人满为患。继续沿着滨海公路前行,五星级的旺德姆饭店像是正在举行什么正式的活动。我们开车经过了老贝鲁特市中心,这个地方现在称作“索利迪尔区①”。为了使它恢复原貌,动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和室内装修专家。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黎巴嫩像是终于摆脱了内战。但我仍在怀疑这是否是一种幻觉。毕竟,我们过去就曾经有过误判。自1982年以色列入侵之后,几乎没有人,或者说华盛顿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黎巴嫩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巴勒斯坦游击队被击败,新的黎巴嫩总统选举产生,华盛顿对未来的判断是和平、民主和法制即将实现。每个人都言之凿凿,认为黎巴嫩将会重现昔日辉煌,成为中东的瑞士。

事实上,l983年4月对美国使馆的自杀炸弹攻击将成为黎巴嫩内战第二阶段的开端。在这~轮中,将有数百名美国人丧生,美国将被迫从黎巴嫩撤出,中东地区形势也将永远为之改变。而我们则完完全全误判了形势。

我的担心是,20年后的今天我们会不会正面临相同的情况。反恐战争看上去进行得很顺利。我们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打散了“基地”组织,并开始捕获“9·11”事件的组织者。我们在对托拉博拉的轰炸中差点干掉本·拉登。白宫似乎已经开始相信那种天花乱坠的宣传,认为美国就是一个新的、战无不胜的罗马帝国。

我却没那么大把握。更重要的是,除掉萨达姆就等于对中东的痼疾标本兼治了吗?我得到中东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实我的疑虑。在弗吉尼亚州兰利中情局总部的分析家们可能隔着半个地球就能掐算出个好坏来,但对我这么个一线上的老家伙来说,要想挖出事实真相就必须与那些身处其中的人去交谈。我的第一站是到大马士革见一个在海湾战争之前就认识的伊拉克朋友。我称他为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在可汗宫饭店里的一个中餐馆内等我。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里面灯光暗淡,而且在晚上的那个时候店内基本上没人。在中东的这个时候被人看见同一名前中情局官员在一起对他并不合算。

“我们会受到进攻,是吗?”我刚在他的桌旁坐下,穆罕默德就问道。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以来,他的鬓角变得灰白了,人也变胖了,但我知道这是因为焦虑而不是生活富足。

当会面结束时,穆罕默德站起来送我出门。“不管发生什么——我担心会发生最糟的情况——如果战争爆发,鲍勃你千万不要到中东来。这里会很不安全,即使你受到朋友的保护。”:

穆罕默德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给他个建议,看他是不是需要把家人

第二天,我去了什陶拉——1983年4月贝鲁特美国使馆遭遇被炸后,我就是在位于贝卡谷地的这个小城开始对恐怖分子展开研究的。我通过一个中间人的安排,与齐亚德·萨米尔·贾拉的亲戚会面。这个名 叫齐亚德的黎巴嫩男青年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93次航班的劫持者之一,据称当该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时,他就坐在操纵杆后面。像贝鲁特一样,什陶拉正在迎接一个新春。以色列1982年入侵中炸 毁的建筑有的得到了重建,有的进行了修复。什陶拉甚至还开了一家新的麦当劳店。加扎利超市——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访问贝卡时曾在那里买过东西——现在摇身变成了一家时髦的百货商店。临街的窗户里摆放着最新款的Prada手包和Guess牛仔裤,收款台的服务员现在也不随身 携带武器了。贝卡掩盖其恐}布分子老窝形象的工作做得不错。

齐亚德·贾拉的亲戚是一个45岁左右、体态瘦削的男人。他的毛料外套、棉涤衬衫和美式领带在这个季节穿着一定很热,但却标志着他是一位成功的黎巴嫩商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将称他为萨拉赫。

我们走进一家花园式的餐馆,在树荫下的一张桌子旁坐下。

“齐亚德为什么要那么做?”交谈开始后5分钟,我这样问萨拉赫。他盯着我看了一会,什么都没说,我知道他正在寻找答案。

“你知道吗,他曾在贝鲁特上过基督教学校?”他最后回答说,“拉萨热赛学校。”

萨拉赫所说的是贝鲁特一家知名的法语耶稣会高中。萨拉赫用这种方式指出齐亚德·贾拉来自一个世俗的逊尼派信徒家庭。事实上,像贾拉家族这样富裕的逊尼派家庭常把孩子送到基督教学校念书,因为那里 的教育质量一般要好一些。

萨拉赫继续说道,齐亚德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劝说他去学习航空工程专业,这能让他在海湾地区,甚至可能是美国找到一份好工作。齐亚德刻苦学习,并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德语,这样他就可以在德国上大学。而当齐亚德要求前往佛罗里达州进行飞行训练时,他的父亲认为这可以帮助他开展日后的事业,于是同意每周给他寄2000美元用于训练和食宿。

“齐亚德从来没跟我们说过他正在干什么,”萨拉赫说,“他不和人谈论伊斯兰教,很少去清真寺,很少阅读《古兰经》。他想得到一份好工作并对姑娘们感兴趣。当他那位土耳其一德国混血的女朋友访问黎巴嫩,而他不得不留在德国复习考试时,他一天给她打5个电话。他们在谈恋爱。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娶她并安顿下来。”

我这才明白,齐亚德并不属于中东地区那越来越庞大的失业、贫困青年男性群体,这个群体据信是恐怖组织招募人员的主要来源。可我对齐亚德的剧变如此藏而不露仍然表示很大怀疑。齐亚德就要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恐}布袭击中以命相搏,在此之前他一定会有些迹象。

“你瞧,9月3日,齐亚德打电话回家要750美元,”萨拉赫说道,“他说想要在离开美国之前玩一玩。一个打定主意想要拼命并且谋害几千条生命的人会去度假吗?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直到9月15日在报纸上看到了他的名字。”

萨拉赫停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不清楚齐亚德是不是真的死了。可能是有人偷了他的身份证。也可能他被人用了药,而有人在地面遥控飞机飞行。我不相信齐亚德会这么做。”

那天夜里回到贝鲁特的饭店后,我试图将这两次会面放人一个大背景中分析。尽管可能将其复杂的人格过于简单化,从一个方面来说,齐亚德·贾拉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他极有可能是在德国念书期间受到灌输并转化成一个极端主义者。他宣誓效忠的不是一个国家或主权领袖,而是一个生活在山洞里的人。他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运用我们自己的技术攻击了我们。而为他的“事业”买单的不是某个国家的财政,而是他的家族、私人慈善机构以及富有的企业家。  乱上添乱的是,齐亚德异化的原因让人难以理解,至少对我们这些西方人来说如此。与20世纪80年代的什叶派恐怖分子不同,我们无法将贫穷和内战归结为齐亚德异化的原因。齐亚德也不像一代又一代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那样曾经深受驱逐离散之苦。他伴随互联网和音乐电视而不是《古兰经》长大。他就是我们门前修剪整齐的草坪上那么一根野草。

要劝阻齐亚德·贾拉这种人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他绝不相信伊斯兰斗争是徒劳的。倘若有人有机会去劝阻他不要在9月11日那天劫持飞机,齐亚德很可能搬出历史来当面驳斥他。在1967年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这个宗教立身的国家羞辱了它的非宗教政权统治的阿拉伯邻国。这一幕在1973年再次上演。1979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推翻了伊朗国王,使美国失去了在海湾最好的盟友。1983年10月,什叶派原教旨主义者杀死了241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将美国赶出了黎巴嫩。1989年。阿富汗的伊斯兰圣战者将苏联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并推动了苏联的最终解体。齐亚德‘贾拉毫不动摇地坚信历史是站在伊斯兰一边的。

很少有人在谈论我们未来应当针对齐亚德·贾拉这样的人和他们的组织做些什么,这让我感到担心。他们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而我们对这些组织知之甚少,关于它们组织结构的情报很少,这使问题更加严重。若非如此,我们怎么会失去了奥萨马·本·拉登以及“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很多领导人的踪影?也许,我们首先应当仔细审视究竟谁是真正的敌人。我们正在打击的是能打击的,而不是应当打击的目标,不是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去刨根挖底,揪出9月11日袭击我们的人吗?在我看来往往是那些我们拒绝正视的邪恶力量,给我们造成了最惨痛的伤害。

——罗伯特·贝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谍战中东(中央情报局反恐战争中一个前线战士的真实经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贝尔
译者 许大壮//张悫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3513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55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