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夜/贾平凹长篇小说典藏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平静的灵魂在平静如水的岁月中沉浮一出感人肺腑的人生悲喜剧。本书是贾平凹的又一部表现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通过对生活的精当描绘,深刻表现了作为普通人的男男女女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不同境遇和心态。貌似平淡,内里却绞结着一种人类天性使然的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苦痛。这苦痛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主人公夜郎无以附着的精神游荡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既是一部市象小说,一部讽喻之作,又是一部市民心灵史。

内容推荐

《白夜》被称作是“社会闲人”的肖像图。主人公夜郎来自社会底层,他善良、豁达,但又暴躁、固执,他努力寻找自己在城市当中的生存空间,却始终不能静下心来。生活如此,爱情亦如此。面对自己仰慕的虞白,他既自尊又自卑,不能自如应对。

在小说所描绘的市井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顽疾,无一例外地在欲望与理性所钩织的迷网中挣扎,呈现出一种病态。亲情的缺失、手足的相残,官场的钩心斗角,爱情的幻灭……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浮躁的城市中并为它逐渐同化的人们。小说将那些生活在城市最底层、被划作边缘人的心声、落寞、惆怅和辛酸真实地展现出来。他们不愿承担自己在城市中既定的角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谋划,孰不知是在作茧自缚、画灿为牢。

试读章节

夜郎重新走回丑老脚的家,院外停放着一辆系着黑纱的车,院子里跪满了人,在为将去火化的丑老脚焚纸、奠酒,作最后一次的告别。夜郎膝盖一软也跪下去,身旁的南丁山才说了一句“你到哪儿去了?”他就哇地哭起来,一时控制不住,鼻涕眼泪全都下来了。丑老脚的老伴过来拉他,说:“孩子,别太伤心,他已经是死了的人了,哭也哭不活的,你伤了身子倒让大娘不安哩!”夜郎却还是哭声不止。众人将尸体抬上了车,戏班人送着去火葬场,夜郎也要去,老太太硬让人把他拉住,怕他再去火葬场伤心过度,一边叮咛着家人烧些姜汤给他喝下好生休息,一边抹了眼泪感叹老头子不亏背了一世人皮,众心是秤,九泉下灵魂也能安妥了。

灵车一走,夜郎并没有去喝姜汤,揣了戏班的埙,独自上街去一家酒馆坐喝,让酒使黄昏黯淡下来,才往街的那头去了。这是一条南北街,走到尽头便是南城墙。夜郎上去混混沌沌吹了一阵,不圆不瘪的月亮就浮过城门楼的滚道檐,正好是女墙的影子印下来,一个凹字套着一个凹字。风贴着垛豁在刮,干枯在地铺砖缝里的草茎,窸窸窣窣地颤。埙声真是招得鬼来了吗?远处的车辆从城河石桥上返往不息;车灯的白光倏地打到城垛上来,又倏地收聚而去,凹字的女墙影和女墙里的他忽大忽小地跳跃,一直跳跃到城墙下马道过去的一片四合院的房顶上。这时候,有孩子就惊哭起来,声色俱厉,接着“咿呀”一响,一所屋顶如漏斗的小院里跌出一块长方形的光亮,人影闪动,而且骂道:“喂!城墙上的,睡不着了,到城河沿的柳树上上吊去!成夜在那里吹你娘的口口!——咚!”

“咚”是那人放了一枪,这是装着霰弹的鸟枪,放枪人一定是那一类闲徒,星期天背了枪去城外的树林子里打麻雀的——吃了麻雀的肉壮阳,火气比夜郎还要爆的。夜郎下意识里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护住了下体,同时紧闭了眼睛,当第二下枪声在等待中却没有打响后,他摸了摸身下的部位,安然无恙,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门楼上的宿鸟一哄而散,知道眼睛还好,一时怒起,就扑起来在地上摸砖,一块块砖都铺在那里掏不起,便将一只鞋脱下来掷过去,锐产吼叫,“你娘的口,有本事的往这儿打吧,老子正烦着哩!”

夜郎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那人再敢开枪,或许跑上来和他交手,他今日就鱼死网破在城墙上了。但是,那人并没有开枪和跑上来,甚至一声也没吭,人影也躲在暗处没个动静。夜郎一时粗野不堪,日娘捣老子地骂,把一肚子的恨气怒气全变了词儿骂了出来。那边还是寂静无声,自己便感到了胜利者的孤独,气也消下来,觉得自己无聊了。末了,一步步从慢道上走下来,没了鞋的一只脚垫得生疼,自己嘲笑了自己,兀自在马路上寻找掷打下来的那只鞋。鞋没有寻到。窄窄的马道上,一半月光,一半城墙的阴影,夜郎就踩了黑白交接线上走,似乎感觉到光的边缘如是玻璃,割得身子疼;回头看看,一时没人走过,掏出一股尿来边走边摇着撒,心里说:我给西京题题词吧。——尿撒出来是一串歪歪扭扭的“要在西京!就要在西京!”

尿完了,马道也到了尽头,前面就是南门里,三角地带的小小的公园。如果是两千年前,城墙头上插满了猎猎的旗子,站着盔甲铁矛的兵士,日近暮色,粼粼水波的城河那边有人大声吆喝,开门的人发束高梳,穿了印有白色“城卒”的短服,慢慢地摇动了盘着吊桥铁索的辘轳,两辆或三辆并排的车马开进来,铜铃喤喤,马蹄声脆,是何等气派!今日呢,白天里自行车和汽车在街上争抢路面,人行道上到处是卖服装、家具、珠宝、水果和各种各样小吃的摊位。戴着脏兮兮口罩的清洁工,挥着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直扫得尘土飞扬。时常有人骑了车子,车子一左一右跑动着形如虎豹的狼狗。哪里又像是现代都市呢?十足是个县城,简直更是个大的农贸市场嘛!公园里灯火通明,那个算卦的又出现了,剥净了的上身,一呼一吸,筋骨条条凸着,却始终不愿摘下椭圆的墨镜,咕咕哝哝着说:“两元钱一个签还贵吗?不贵的,青菜都一元一斤了。”或许是咕咕哝哝已经时间许久,四周的人已麻木不仁,或许他也觉无聊之极,歪了头观看不远处的小吃摊上,三个女孩子和三个男孩子在那条白色木凳上翘来翘去,麻辣烫的红油染了嘴,也染了下巴。卦先生抿了一下上嘴唇。这情形那一堆围着打扑克的人并不注意,他们默不出声地出牌,全神贯注,只有轰的一声,是输赢分晓了,年纪大点的,赢家就从脚上脱下臭烘烘的破鞋放在输家的头上,输家皱了眉,用手扇着鼻子,老实地接受惩罚。年轻者则乜眼瞅着背了手在公园门口与一个女人说话的警察,极快地计算竹签儿,等全部结束后去别处兑换现金。左边的围观了秦腔清唱的一群,其中有人指点了卦先生嗤笑,卦先生将头扭过去,那人发窘,却喊一个“阿毛”,似乎是看到了就在卦摊后的某个熟人。卦先生回头,身后只有弯脖子树,再看那人时,已挤进入窝里去,知道受骗,嘴里咕咕咕一阵子响,一股清水从门牙豁口射了出来。包拯的脸黑与不黑看不清楚,唱“王朝马汉——!”两声应道:“在!”包拯又唱“去陈州赈灾去哇——!”立即听众散开,原是有两个光头端了草帽见人讨钱。卦先生眼盯了水泥台上立着的三个妇女,始终还坚守着看热闹:身子背着,脚被路灯照见一个是米粽般的三角青面深帮小鞋,一个是塑料平底黑绒鞋,一个是白色高跟牛皮鞋——卦先生一定想到这是一家三代人吧,或者也想到了一段历史,微笑着走过来。走过来的卦先生步履雀跃,夜郎就隔着公园栏杆的水泥方格鄙夷了这是贫贱人的步法,算得了别人却不为自己算算。卦先生走过了那棵塔一样的雪松,停在一丛冬青边,身子走出了方格,头还在格里往后看,刷刷刷地便响起了小便的声。

夜郎骂了一句,终于起身往回去了。

这是城西区的保吉巷,巷窄而长,透着霉气。一个趿着拖鞋的人从那头踱进,人还老远,吧嗒声就响过来。有家开了门,端盆出来,哗地泼水,月光下一片碎亮,且浓浓的腥味,是剖了鱼,明日老的或少的要过生日了。夜郎才要认清是谁个,一个长发的脑袋扭动着看看,退回去,门砰地又关上了。一只猫就扑上了那段矮墙,凄苦叫春。七号院的门虚掩着,泡钉铜环上贴着门神,其实门并没有关子,走进去,各家都安睡了。夜郎踏着院门边的斜梯上到二楼,捅开了租借的那间房子,横着就扑倒在床上。现在,夜郎实在不愿再回想一整天来的是是非非,只说会沉沉地睡去,睡去如死,却依然听到了巷道里的猫叫。朦胧的光亮里,四壁皆空,那面挡风挡雨挡光的以床单代用的窗帘,老鼠又在上边撒了新尿,一角的挂钩也掉了,软沓沓地垂着。床那边的墙根,堆放着锅、盆、碗、米袋子、凉鞋、书籍和一堆脏衣脏袜,床的这边是两把坐椅,乡下人用柳木烤弯制作的那一种,中间放一个装啤酒的木箱,上边一个电炉,两只粗杯,算是厨房和茶案了。“哦,荒园。”夜郎突然笑起来,那时候,一居住到这屋子里,远大的志向已离他而去,他只是在这里拥抱金钱和女人。可是,金钱和女人并没有安妥他的灵魂,甚至压根儿就不曾有钱,颜铭曾经坐过了那矮椅的,身子后仰的时候险些裂开了椅子的一条腿的,但颜铭也欺骗了我,这世上,所有的人怎么都在算计我?

夜郎想到这里,一时万念复空,感觉到了头发、眉毛、胡须、身上的汗绒都变成了荒草,叭叭地拔着节往上长,而且那四肢也开始竹鞭一样伸延,一直到了尽梢就分开五个叉,又如须根。荒芜了,一切都荒芜了,《聊斋》里的荒园是让鬼狐出没的,今夜里是鬼狐要来吗?夜郎静静地看着那窗的三角处,盼望着突然有一张很俏的脸出现,他向她笑,她也含笑,向她眨眼,她也回眸,一招手,悄没声息地就进来了!P13-17

后记

当小说成为一门学科,许多人在孜孜研究了,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要写小说而被教导着,小说便越来越失去了本真,如一杯茶放在了桌上,再也不能说喝着的是长江了。过去的万事万物涌现在人类的面前,贤哲们是创造了成语,一句万紫千红被解释为春天的景色,但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春天,万紫千红只会给我们一张脏兮兮画布的感觉。世界变得小起来的时候,一千个人的眼里却出奇地是一千个世界,就不再需要成语。小说是什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我们作过的许许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和作品,怎样从他们身边走过,依然再走——其实都是在企图着新的说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开始作为一个作家,要留言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说法,即,或是茶社的鼓书人,甚至于街头卖膏药人,哗众取宠,插科打诨,渲染气氛,制造悬念,善于煽情;或是坐在台上的作政治报告的领导人,慢慢地抿茶,变换眼镜,拿腔捏调,做大的手势,慷慨陈词。这样的说话,不管正经还是不正经,说话人总是在人群前或台子上,说者和听者皆知道自己的位置。当现代洋人的说法进入中国后,说话有了一次革命。洋人的用意十分地好,就是打破那种隔着的说法,企图让说者和听者交谈讨论。但是,当我们接过了这种说法,差不多又变了味,如干部去下乡调查,即使脸上有着可亲的笑容,也说着油盐柴米,乡F人却明白这一切只是为了调查而这样的,遂对调查人的作伪而生厌烦。真和尚和要做真和尚是两回事。现在要命的是有些小说太像小说,有些要不是小说的小说,又正好暴露了还在做小说,小说真是到了实在为难的境界,干脆什么都不是了,在一个夜里,对着家人或亲朋好友提说一段往事吧。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平平常常只是真。而在这平平常常只是真的说话的晚上,我们可以说得很久,开始的时候或许在说米面,天亮之前说话该结束了,或许已说到了二爷的那个毡帽。过后想一想,怎么从米面就说到了二爷的毡帽?这其中是怎样过渡和转换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过来的呀!禅是不能说出的,说出的都已不是了禅。小说让人看出在做,做的就是技巧的,这便坏了。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是不需要技巧,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所以,有人越是要想打破小说的写法,越是在形式上想花样,适得其反,越更是写得像小说了。因此,小说的成功并不决定于题材,也不是得力于所谓的结构。读者不喜欢了章回体或评书型的小说原因在此;而那些企图要视角转移呀,隔离呀,甚至直接将自己参入行文等等的做法,之所以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原因也在此。

《白夜》的说话,就是在基于这种说话的基础上来说的。它可能是一个口舌很笨的人的说话;但它是从台子上或人圈中间的位置下来,蹲着,真诚而平常的说话,它靠的不是诱导和卖弄,结结巴巴的话里,说的是大家都明白的话,某些地方只说一句二句,听者就领会了。比如我说:“穿鞋吧。”你就把鞋穿了,再用不着我来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穿鞋,鞋的发明人是谁,什么是鞋底,什么是鞋帮,怎么个法儿去穿。这样的说话,我是从另外一部长篇小说开始的,写完《白夜》,我觉得这说法并不别扭,它表面上看起来并不乍艳,骨子里却不是旧,平平常常正是我的初衷。那部长篇小说完成以后,曾引起纷纷扬扬的对号入座,给了我相当沉重的压力。我却也想,这好嘛,这至少证明了我的一种追求的初步达到:毕竟读者读这部小说使他们觉得他们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知道了曾经发生过的一段故事。它消解了小说的篱笆。当然,小说仍是小说,它是虚构的艺术,但明明知道是小说却不是了小说,如面对着镜子梳头、刮脸或挤脸上的疖子时,镜子的意义已经没有,面对的只是自己或自己脸上的疖子。

现在,我该说明一些与《白夜》有关的事了。

一、在《白夜》里,穿插了许多目连戏的内容,不管我穿插目连戏的意旨如何,而日连戏对于计多读者可能足陌生的,日连救母是个很古老的民间故事,将目连救母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汴梁的杂剧。在近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目连戏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阴间、阳间不分,历史、现实不分,演员、观众不分,场内、场外不分,成为人民群众节日庆典、祭神求雨、驱魔消灾、婚丧嫁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国戏剧的活的化石。一九九三年秋天,我来到四川,在绵阳参加中国四川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看了五台目连鬼戏。我太喜欢目连戏的内容和演出形式,当时竭力搜集有关目连戏的资料。在《白夜》中所写到的部分剧情文字,便是从那次会议上获得的《川剧目连戏绵阳资料集》中,由杨中泉、唐永啸、米泽秀等先生执笔整理的四本目连戏中摘录的。同时,也参照了杜建华女士所著的《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一书中所提供的剧目剧情。在此,向他们致谢。在一九九四年的夏天,我出游到了苏州东山,有幸参观了金家雕花大楼,翻阅了这里的简介材料。《白夜》中所描写的关于民俗馆的建筑的文字,便是引用了这简介材料的部分内容,但我实在不知道这些简介材料为谁整理,在此不能提名道姓,仅作说明并致谢意。一九九三年的十月,突然收到了嘉峪关市一个署名为张三发的来信,他在信中给我倾诉他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信的最后附有一页他所编写的《精卫填海》的寓言,让我更进一步懂得他的心绪。这篇寓言我觉得改写得不错。当然,我们谁也没有见过谁,《白夜》写成后,我将他改写的《精卫填海》的寓言引用在了结尾,我要向这位朋友道谢了。

二、构思《白夜》的时候,我是逃在了四川绵阳的一座山上,那是绵阳师专的所在地,山中有校,校里藏山,风景极其幽静。我常常坐于湖边的一块石头上发呆,致使腿上胳膊上被一种叫小咬的蚊子叮得一片一片疙瘩。涌动一部朦胧中的作品,伴随的是巨大的欢乐和痛苦。我明显地消瘦下来,从未失眠过的却从此半夜要醒来一次。但是,在长长的六七个月里,《白夜》的设计,却先后推翻了三次,甚至一次已经动笔写下了三万余字,又彻底否定了。直到一九九四年,住过了半年多的医院,我要写的人事差不多已经全浮在眼前,我决意正式动笔。此时有朋友劝我再到乡下去,说在乡下写作,心里清静。我不去的,我说,大隐于市,我就要在闹市里写《白夜》呀!写作是我的生存方式,写作是最好的防寒和消暑,只要我面对了稿纸,我就会平静如水,安详若佛。而且,西安城里已经有一所可以供我借居的房子了,这是我的母校借我的,他们愿意收留我,我挂了个兼职教授的名儿就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这所房子的所在,正为唐时“太平坊”里“实际寺”的旧址,“实际寺”是当年鉴真和尚受具足戒处,它太适宜于供我养气和写作。从这所房子的北窗望去,古长安城的城墙西南角就横在那里,城墙高耸,且垛口整齐排列,虽然常常产生错觉,以为是待在监狱之内,但一日看出了那墙垛正好是一个凹字一个凹字一直连过去,心情便振奋不已。房子里过日子的家具是没有的,但有读者赠送我的一支一人多高的巨型毛笔、一把配有银鞘的龙泉宝剑和一架数百年的古琴,这足以使我富有了!每日焚香敬了这三件宝贝,浇淋了粗瓷黑罐里的朋友送来的鲜花,就静心地去写《白夜》。每次动笔,我都要在桌子的玻璃板写上五个字:请给我力量!我喜欢那个动画片中的英雄希瑞,每次默喊着这五个字,如咒语一般。果然奇效倍生。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病依然在纠缠,官司在接二连三地出现,全书终于让我写完了。不论《白夜》写成是个什么模样,我多么感谢在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间为我治病的医生、护士,感谢去医院和家里给我送饭、送菜、料理日常生活的朋友和读者,感谢始终女鼓励我的人。生活着是美丽的,写作着是欢乐的,人世间有清正之气,就有大美存焉。

书写成后,我并没有立即拿去出版,我习惯让我在西安的一些评论家、作家先读读。我反复说明这样做并不企望他们说什么好话,叮咛他们万万不要对外声张,我只乞求他们以平常心来读这部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因为我要再修改一次。他们的意见提得真好——我幸运我有这样一批同道的朋友,我的许多作品的修改全得益于他们——我认真地进行了第三次修改。一九九五年的三月底,我在一间小小的私人复印室里工作到了夜里四点,第三天就带着沉重的皮箱北上。我来到了京城。京城是大地方,那里有一大批我仰观的人,但我第一个要见的就是我的一个真挚的朋友。我信赖她的见解和对作品的总体把握,我希望她解读我的这本书。我的愿望达到了!她连夜就读稿,几个晚上都熬到三点,一读完就来找我,我们谈了一个下午。这一个下午充满着激情和智慧。我设想,这应该是一幅庄严的油画,将珍存于我的历史档案里。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说明我的内疚。《白夜》在写到一半的时候,许多一直关心我的出版家就来电来函甚至人到西安约稿,因为多年的交情,我不敢慢待这些尊敬的师长和朋友。直到稿子写完,我还不知该交到哪个出版社,但稿子毕竟只能在一家出版社出版,这使我不得不逃避许多朋友,我在此拱手致歉,也只好以此发奋,勤于写作,在日后的时候回报他们了。愿我们的友谊常驻,

1995年4月21日

2007年4月28日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夜/贾平凹长篇小说典藏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平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5019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