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尼尔剧作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他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并于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悲剧创作方面,其写作题材之新颖、涉及的领域之广阔、揭示的哲理寓意之深邃,以及艺术风格之璀璨多彩,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本书共精选了他的戏剧六部:《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帝》、《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悲悼三部曲》和《诗人的气质》。

内容推荐

尤金·奥尼尔(ELtgene O’Neill,1888—1953)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他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并于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这使之跻身世界剧坛,并标志着美国戏剧的成熟。奥尼尔之所以受到世界剧坛的青睐,主要是由于他在悲剧创作方面取得的卓尔不群的成就。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孜孜不倦地笔耕,一共写了五十余部剧作,几乎全是悲剧,其写作题材之新颖、涉及的领域之广阔、揭示的哲理寓意之深邃,以及艺术风格之璀璨多彩,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奥尼尔敢于独辟蹊径,善于博采众长,对戏剧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创新,从多种视角展示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戏剧艺术的执着追求,颇有超前意识。他的创作历程和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美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评论家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是当之无愧的。

本书截选的剧作便是他的作品。

目录

安娜·克里斯蒂

琼斯皇帝

榆树下的欲望

奇异的插曲

悲悼三部曲

诗人的气质

试读章节

第 一 幕

景:“牧师约翰尼”酒店,在纽约市南街的附近。舞台分为两部分。右方部分是一间小后房;左方部分是一问酒吧问,前台处,有一扇大窗户朝着外边的街道。窗户再过去是大门——一扇摆动的双门。再后另有一扇窗户。柜台从左到右,几乎占了后壁的全部。柜台后面,有一个小陈列柜,上面摆着几瓶酒一类的东西,显然很少有人买这些酒。后壁的其余部分,在一架大镜前面,放着廉价的小桶威士忌,也就是“五分钱一杯”的酒,酒是用套管从桶里吸出来的。右方是通向后房的门。后房内有四张圆木桌子,每张桌子周围又有五把椅子。后面是一扇通向小街的便门。

这是秋季的一天下午,近黄昏时分。

[幕启时,约翰尼在舞台上。他的绰号“牧师约翰尼”,正适合他这个人。他有一张苍白、瘦削、刮得光光的面孑L。淡蓝色的眼睛,满头白发,似乎穿上牧师的黑色长袍比现在系着围裙对他更为合适。他的声音和他的一般举止,都不会消除这种印象,这种印象使他成为滨水区的名流。他的声音和举止是温厚和蔼的,但是,在这种温和的后面,人们却可觉察出他是戴面具的人——一个玩世不恭、冷淡无情、铁石心肠的人。这时,他悠闲地靠在酒吧间柜台后面,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阅读着晚报。

[码头工人甲、乙二人从街上走了进来,身穿工作服,帽子歪斜地戴在头上,工会的圆形徽章别在帽子上显眼的地方。

码头工人甲 (他们两人并列站在酒吧间柜台的前面)给我来一杯,二号的。(把一个硬币扔在柜台上。)

码头工人乙 我也照样来一杯。(约翰尼把两杯散装的威士忌放在他们面前。)

码头工人甲 干杯!(另一个人点点头。两人把威士忌一饮而尽。)

码头工人乙 (把钱放在柜台上)给我们再来一杯。

码头工人甲 这次给我一杯——黑啤酒。我口干得很。

码头工人乙 我也照样来一杯。(约翰尼舀出黑啤酒,把两大杯冒着泡沫的啤酒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喝了一半,开始低声急促地交谈起来。左方的门被人推开,拉里走了进来。他是一个稚气未脱、面颊红润、外貌颇为漂亮、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拉里 (向约翰尼点头——快乐地)老板,您好。

约翰尼 拉里,你好。(看看手表)刚好是时候。(拉里向右走到柜台的后面,脱下外套,系上围裙。)

码头工人甲 (突然地)把酒喝完,回去干活吧。(他们喝完酒,从左方走出去。这时,邮递员走了进来,他和约翰尼相互点了点头,把一封信扔在柜台上。)

邮递员 约翰尼,信封上的地址写着由你转交。你认得他吗?

约翰尼 (拿起信,正了一正眼镜。拉里走了过来,从他的肩后看信。约翰尼非常缓慢地念着)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

邮递员 (有帮助地)北欧人的名字。

拉里 老克里斯——这是谁?

约翰尼 哦,对了。我忘了,确实有过克里斯这样一个名字。过去有过他的信寄到这儿来,我现在记起来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邮递员 那么,信可以交给他啦?

约翰尼 当然。每次他来码头的时候,都到这儿来。

邮递员 (转身走)他是水手吗?

约翰尼 (露齿而笑)煤船的船长。

邮递员 (大笑)倒算是个差事了!好吧,再见。

约翰尼 再见。我交给他就是了。(邮递员走了出去。约翰尼仔细看信)拉里,你的眼睛好。信是从哪儿来的?  拉里 (瞥了一眼)圣保罗。我想那是在明尼苏达州境内。看上去还像是女人的笔迹呢,这个老魔鬼!

约翰尼 我想他曾对我说过,他有一个女儿在西部什么地方。(他把信放在现金出纳机上)想想看,我有好长时间没有看见老克里斯了。(他穿上大衣,从柜台的那端绕了出来)我想我该回家了,明天见。

拉里 一夜平安,老板。(约翰尼向通往街道的门走去的时候,门被推开,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走了进来。他是一个矮小、肥胖、宽肩、大约五十岁的人,有一张圆圆的、饱经风霜的、红润的面孔,淡蓝色的眼睛闪烁着坦率的幽默,近视眼似的凝视着。他的那张大嘴上面挂着一丛厚厚的、下垂的黄色小胡子,显示出孩子般的任性和软弱,具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慈爱。粗厚的脖子像一根柱子,挤进在他的沉重的身躯内。他的手臂和他那双长着毛的、满布斑点的手,以及长在那双扁平的大脚上的短粗的腿,都显得短小而臃肿,十分难看。他走路的步态笨拙而又摇摆。他的声音,在没有提高到隆隆吼叫的时候,压低得近似窃窃私语,而且仿佛还带有哀伤的意味。他身穿一套上岸穿的、带有皱纹的、不合身的黑色服装,一顶褪了色的灰布帽子,戴在蓬乱的斑白如丝的头发上。这时,他的脸上呈现出狂喜的幸福,显然,他是喝了酒。他向约翰尼伸出手来。)

克里斯 约翰尼,你好!跟我喝酒。来吧,拉里,给我们倒酒。你自己也来一杯。(把手伸进口袋)我有钱——很多的钱。

约翰尼 (与克里斯握手)真巧得很,我们正说着你啦。

拉里 (来到柜台前)克里斯,你好。放到这儿。(两人握手。)

克里斯 (微笑)给我们滔。

约翰尼 (露齿而笑)你已经喝得半醉了。在哪儿喝的?

克里斯 (咧咧嘴)货船上一个家伙——爱尔兰人——他有一瓶威士忌,我们喝了,只有我们两个人。老实说吧,那瓶威士忌确实不错!我刚刚上岸。拉里,拿酒来。我有点醉了,但不厉害,刚好。 (他哈哈大笑,开始用高度的、颤动的鼻音唱了起来)我的约塞芬,上船来吧。我久久地等待着你啊!那轮月亮,她散发着光芒。她的模样儿跟你一模一样啊!唼——唼,唼——唼,唼——唼,唼——唼。(唱到最后一句时,他挥动着他的手,仿佛他在指挥乐队似的。)

约翰尼 (笑着)嗯,克里斯,还是那个老约塞芬吗?

克里斯 你听他唱歌,真是没比了。货船上一个意大利家伙,他教我唱的。给我们来酒。(他把零钱扔在柜台上。)

拉里 (职业的口吻)先生们,你们要点什么?

约翰尼 拉里,小啤酒。

克里斯 威士忌——二号的。

拉里 (把他们要的酒端上)我给你们来一支雪茄烟。

克里斯 (举杯)干杯!(喝酒。)

约翰尼 尽量喝吧。

克里斯 (立即)再来一杯。

约翰尼 不,改El再喝吧,现在我要回家了。哦,你刚刚才上岸吗?这次从哪里来的呢?

克里斯 诺福克。我们的船走得慢——天气坏——老是雾,雾,雾,天天都是这样!(后房便门的电铃继续响着,克里斯吃了一惊——匆匆地)拉里,我去开门。我忘了,那是玛莎。她跟我一道来的。(他走进后房。)

拉里 (抿着嘴轻声地笑)他还是跟那头母牛同居,这个老傻瓜!

约翰尼 (露齿而笑)克里斯这个人,是个酒色之徒。哦,我要回家了。再见。 (他向通往街道的门走去。)

拉里 老板,再见。

约翰尼 哦——别忘记了把那封信交给他。  拉里 忘不了。(约翰尼走了出去。这时,克里斯已打开了便门,让玛莎进来。她大约四五十岁。下颚突出的雀斑脸上和厚实的红鼻子上,交织着紫色的青筋。浓密的灰白头发蓬乱油腻地堆在圆脑袋顶上。身材肥胖,肌肉松弛;呼吸时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说话声音响亮,有男子气,间杂着嘶哑的笑声。但是,在她充满血丝的眼睛里却仍然闪烁着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欲望,艰苦的习惯并没有窒息这种欲望,还有一种幽默揶揄的神态,但却心平气和。头戴男人的便帽,身穿双排钮扣的男短上衣,下面是一条肮脏的花布裙子。一双赤脚,套在一双大几倍的男皮靴里,以致她的步态蹒跚摇摆。)

玛莎 (嘟囔地)你打算干什么,荷兰佬——让我整天地站在外面?(她走上前来,坐在前面右角的桌子旁边。)

克里斯 (平息她)玛莎,对不起。我跟约翰尼说话,把你忘了。你要喝点什么酒?

玛莎 (心平气和地)给我来一杯黑啤酒。

克里斯 我去拿来。(他回到酒吧间)拉里,给玛莎黑啤酒。给我来威士忌。(他把零钱扔在柜台上。)

拉里 马上就来。(他想起来了,从柜台后面把信拿出来)这是你的信——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寄来的——女人的笔迹。(他说着露齿而笑。)

克里斯 (迅速地接过信)哦,这是我女儿安娜来的信。她住在那儿。(他不安地把信翻动着)我没有收到安娜的来信——有一年了。

拉里 (嘲弄地)那一定是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可以谈谈——你的女儿!我敢打赌,一定是个荡妇吧?

克里斯 (严肃地)不,这是安娜来的。(被手中的信所吸引——不安地)哎呀,我想我喝得太醉了,不能念安娜这封信了。我想我该坐一会儿。拉里,你把酒送到后房去。 (他走进右方的房间。)

玛莎 (怒气冲冲)我的黑啤酒呢?你这个酒鬼。

克里斯 (心事重重)拉里就拿来了。(他坐在她的对面。拉里端上酒,放在桌子上,和玛莎互相点头招呼。他站在那儿,望着克里斯,感到奇怪。玛莎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黑啤酒,舒了一13长气,感到满足,又用手背擦了一擦嘴。克里斯盯着信,看了一阵——缓慢地拆开,眯着眼睛,开始费劲地念信,嘴唇随着吐出的字音嚅动着。他念着念着,脸上泛起了又高兴又惶惑的表情。)

拉里 好消息吗?

玛莎 (也引起了好奇心)你拿着的是什么——老天爷呀,一封信吗?

克里斯 (念完信之后,停顿了片刻,仿佛他要深入了解信中的消息似的——突然用拳头猛击桌子,高兴得兴奋起来)呀!想想看,安娜说她马上要到这儿来。她说,她讨厌圣保罗那边的工作。这是一封短信,没有说别的事情。(面有喜色)哎呀,我这个老头子突然得到这个好消息!(转向玛莎,颇感羞愧地)玛莎,你知道,我曾对你说过我离开瑞典的时候,我的安娜,还是个五岁的小姑娘,从那时起我就没有看见过她。

玛莎 她现在有多大年纪了?

克里斯 她应该是——让我想想——啊,她应该是二十岁了!

拉里 (惊奇地)你十五年没见过她了吗?

P2-7

序言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他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并于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这使之跻身世界剧坛,并标志着美国戏剧的成熟。奥尼尔之所以受到世界剧坛的青睐,主要是由于他在悲剧创作方面取得的卓尔不群的成就。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孜孜不倦地笔耕,一共写了五十余部剧作,几乎全是悲剧,其写作题材之新颖、涉及的领域之广阔、揭示的哲理寓意之深邃,以及艺术风格之璀璨多彩,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奥尼尔敢于独辟蹊径,善于博采众长,对戏剧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创新,从多种视角展示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戏剧艺术的执着追求,颇有超前意识。他的创作历程和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美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评论家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是当之无愧的。

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风格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但自然主义色彩非常浓酽,这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年轻时代思想比较活跃,深受杰克·伦敦、约瑟夫·康拉德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写作风格的影响。他相信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说法,“上帝死亡了”,自己摈弃了宗教,陷入了信仰危机,希望通过写剧找出驾驭世界的神秘力量。他有丰富的海上生活经历,便以写大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一九二。年以前创作的十几部独幕剧和七部多幕剧中有十二部直接以大海为背景或跟大海有密切关系,这类剧本反映了人与大海的搏斗,即人与大自然的冲突。他把大海看做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神秘力量,颇像是上帝的替身,因而大海成了他剧中描写的重要对象。但人在狂暴凶猛的大海面前显得十分藐小,跟它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是注定要失败的,必然酿成一幕幕悲剧。

奥尼尔的独幕剧《东航卡迪夫》(1916)、《归途迢迢》(1917)、《在交战区》(1917)和《加勒比群岛之月》(1918)被称之为航海四部曲,反映出作者受宿命论的影响,认为大海是命运的象征,因而剧中人物颇像古希腊悲剧的人物一样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三幕剧《天边外》(1920)是他第一部成功的戏剧,首次赢得了普利策戏剧奖,使他声名鹊起,奠定了他作为重要剧作家的地位。该剧写马约家两兄弟对人生道路错误的选择导致的恶果。安德鲁生性是“土地的儿子”,但随舅舅到海外闯事业失败了;大学生弟弟艾伯特憧憬着天边外的美好生活,但却跟邻家姑娘露丝结成伉俪,留下务农,结果田园荒芜,夫妻之间发生龃龉,自己又患肺病,但他欣然面对死亡,还说:“死亡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种自由的开端——是我航程的开端!”该剧是一出现实主义悲剧,剧中写了契诃夫作品中出现过的生活走下坡路和希望受挫等主题,衰败和死亡成了他常写的主题;其次,奥尼尔沿袭了戴维·贝拉斯科的“照相”式现实主义传统,对布景做了细腻的描写,又赋予它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写大海的剧本中,《安娜·克里斯蒂》是最有代表性的,该剧一九二一年上演,翌年获普利策戏剧奖,进一步确立了奥尼尔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该剧通过写克里斯一家几代人以航海为生的不幸遭遇(父亲、两个兄弟和两个儿子都是大海的受害者)表明,神秘莫测的大海驾驭着人类的命运,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甚至不停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但是人无力跟大海抗争。已是风烛残年的老船长克里斯饱尝了海上生活的艰辛,终身是大海的奴隶,憎恨大海,但又离不开大海,因为大海成了他饱经人间沧桑的象征。女儿安娜跟父亲的看法迥异,恨陆地而热爱大海。因她五岁时就被父亲寄养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位亲戚家里,被表兄奸污后沦为妓女,走上了沉沦的生活道路,陆地成了她“堕落”的地方,她认为大海是自由天地,能使她洗刷掉过去的耻辱,这也是她不顾父亲的再三阻挠,决心要嫁给被父亲救起的水手马特的真正原因。马特获得了新生,获得了爱情,还有了归宿。是大海把他们三个人紧紧地箍在了一起。这一对情人满怀信心和乐观情绪来迎接大海和未来命运的挑战。但是老船长对未来却是忧心忡忡,心情异常沉重,正体现了作者的忧虑。如奥尼尔所说:“这儿大团圆的结局只不过是位于一个介绍性从句之前的一个逗号,句子的主要部分还没有写出来呢。”因为大海对老船长和女婿是吉是凶还是一个未知数。奥尼尔把世界看做是一个被雾笼罩着的世界,大海和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奥尼尔剧中神秘世界的重要象征,在后来的剧中多次出现,他笔下的五彩缤纷的人物就是在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中挣扎,甚至毁灭。

奥尼尔中期的戏剧创作无疑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冲击和启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脱离”或者说力图突破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桎梏,写各种实验型悲剧,或者叫探索型悲剧,从多种不同的视角对人生真谛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奥尼尔在他戏剧创作的黄金时期里匠心独运地写了大量表现主义悲剧、心理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他的剧本接踵而至,一个一个地被搬上舞台,使观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美国戏剧的面目为之一新。

奥尼尔写的表现主义剧作是一组颇有影响的探索型悲剧。表现主义戏剧是欧洲的舶来品,它的崛起是对现实主义戏剧模式第一次较大的冲击和突破。奥尼尔是最早受其影响的剧作家之一,特别是从表现主义拓荒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剧作中汲取了营养,创作了多部表现主义戏剧,通过扭曲现实,打破时空观念,将人物内心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舞台上,曲折地揭示社会本质,寻觅人生价值。《琼斯皇帝》(1920)是美国最有影响的表现主义代表作之一,是一出现代人生悲剧。它写一个黑人逃犯琼斯的兴衰史即他潜逃到西印度群岛,成了当地黑人的皇帝,但他暴戾恣睢,当地人揭竿起义,他惊慌失措,逃进莽林之中,最后被追捕者杀死,造成一场悲剧。该剧鞭辟入里地抨击了美国社会人妖颠倒的黑暗现实,因为“小偷小摸早晚让你锒铛入狱,大搂大抢,他们就封你当皇上,等你一咽气,他们还会把你放在名人堂里”。剧本还揭示了西方社会中,贪婪和权欲导致毁灭的这一严峻现实。作者通过一系列幻觉或者说梦魇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坎坷经历,全剧共分八场,第一场和第八场是现实的,其余六场是虚幻的,即梦魇似的,但它却更加逼真地揭示出琼斯一生的辛酸、痛苦、恐惧和绝望情绪,从而进一步说明人类的权力欲望会使人丧失理智。这种写作方法突破了奥尼尔早期剧作中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模式。作者还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影响,把一个文明黑人退回到非洲莽林中的野蛮人,更进一步展示了琼斯,确切地说是人类原始思想的真面目。他不再仅仅是黑人种族的代表,而是全人类的代表,这正是奥尼尔写这个剧本的宗旨所在。另一部表现主义杰作《毛猿》(1922)通过写司炉工扬克的悲惨遭遇,提出了普通劳动者在西方社会中没有“归宿”这一重要社会问题,他只身跟整个国家机器对抗,必然以失败告终。奥尼尔在《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1924)一剧中,以超越时代的笔触,写黑人与白人通婚题材,写这种在当时舆论界看来是不合时宜的,甚至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结合所造成的悲剧。在该剧中和在《大神布朗》(1926)中,奥尼尔娴熟地运用了面具等表现主义手法,使人物更形象化,更有普遍意义,如奥尼尔所说:“扬克的确就是你自己,就是我自己。他代表着每一个人。”

奥尼尔的另一组悲剧深受现代心理学说影响,主要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探讨人生哲理。他的这类剧作多不直接涉猎重大社会问题,而是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探讨社会的病态,即通过对人的激情和性本能的分析,找出产生悲剧的根源。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1924)中别出心裁地通过写乱伦题材,写财产占有欲的危害和造成的恶果,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近乎亚里士多德式的怜悯和恐惧的悲剧氛围。剧中伊本跟继母爱碧感情甚笃,生了一个儿子,但爱碧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丈夫的家产,后来又为了证实自己对伊本的爱情的纯真而杀死了儿子,说明她的情欲(也可以说是要冲破清教主义思想束缚对真正爱情的渴求)超过了对农场的占有欲,导致了她个人和这个家庭的毁灭,使剧本有了明显的社会意义。《奇异的插曲》(1928)一上演便获得非凡成功,为奥尼尔第三次赢得普利策奖,但因为剧中写了流产、通奸和同性恋等题材而颇遭訾议,在波士顿遭到禁演。该剧通过精神分析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下意识或者说潜意识是剧中故事发展的主线,主要通过写女主人公尼娜跟几个男人(父亲、丈夫、情人和儿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尼娜的自私和情欲,即尼娜不惜充分利用或者占有她碰到的所有男人来达到满足个人私欲的目的,因为她有妖艳女人那种迷人的魔力,不同类型的男人都被吸引到她身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剧本揭露和讽刺了金钱的万能,即金钱能买得爱情,买得科学,只是由于作者把大量的笔墨用在对人生中强烈情欲的描写上,冲淡和掩盖了其社会意义,因而受到了指摘,认为奥尼尔“匮乏政治和经济理论中得出的社会原因意识”,导致他跟“福克纳一样,认为要通过外力改造当代世界不是一朝一夕能取得成功的……正是这个原因,使这两位作家都脱离了三十年代美国思想的主流”。《悲悼三部曲》(1931)成功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模式,对现代生活进行了精神分析,获得非凡的成功,使作者名闻遐迩,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的主要依据之一。剧中孟南家庭里不少人受着这种或那种情结的折磨,莱维妮亚的恋父情结和奥林的恋母情结都十分明显,奥林后来跟姐姐的“亲昵”关系可说是他早期恋母情结的再现,是乱伦意识在继续作祟。情欲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家庭成员之间不正常的激情使他们的关系失去了常态,象征着清教主义传统的孟南大家族在妒忌、情杀和复仇的搏击中毁灭了。作者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将古希腊神话跟美国神话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他的精神分析增加了力度和深度。

奥尼尔于一九。六年宣布不再信仰天主教之后,一直试图找出新的上帝,在戏剧创作中坚持写寻觅信仰主题,创作了一组信仰探索悲剧。他自少年时期就对东方特别是对中国有强烈的好奇心,认为那里是一个美好而神秘的地方。一九二八年十一月的上海之行虽然使他有些失望,但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兴趣甚浓。在他的《泉》(1925)、《天边外》(1920)、《马可百万》(1928)、《拉撒路笑了》(1928)等剧中都有道家思想影响的蛛丝马迹,其中的不少人物有“归真返璞”的出世思想,有“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的思想倾向。显然,道家的循环回归思想在这里起了作用。奥尼尔计划写的三部曲《上帝死了!什么该称万岁?》题目本身就凝练地概括出了他的思想探索历程。第一部作品《发电机》(1929)中的主人公鲁本认为,在当今这个无神的世界里,发电机是上帝的化身,但他的献身精神并没有感动电上帝。第二部作品《无穷的岁月》(1934)的主人公在圣母玛利亚塑像前为信仰献身,表明作者从超自然界来寻觅信仰了。由于头两部作品上演失败,奥尼尔的信仰探索三部曲天殇了,他的信仰探索悲剧创作便从此辍笔,中期的实验悲剧创作也就结束了。

奥尼尔后期的剧作是他戏剧创作的一个新高峰,即他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达到了巅峰。他经过中期对人生的多方位探索之后,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开始从对人内心世界进行精神分析、对大自然进行探讨的历程中回到现实中来,通过对家庭这个最小社会单位的解剖,来认识整个社会,即以家庭的悲剧来影射社会的悲剧。他这个阶段的剧作写实性加强了,故事情节相对削弱了,但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对人生的见解更加精辟,戏剧艺术更臻成熟。

奥尼尔沉默了十二年之后,于一九四六年公演了《送冰的人来了》。它写一帮命途多舛的社会的弃儿,栖身在一个小酒店里,借酒浇愁,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反映了他们对前途命运的绝望情绪,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美国下层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一九四七年在底特律首演的《月照不幸人》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悲剧,写哥哥詹米的痛苦人生经历和悔悟,因为剧中把母亲和妓女摆在了同一个句子里,被官方认为有伤风化,受到审查,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奥尼尔最杰出的一部现实主义悲剧。根据作者遗嘱,该剧得在他逝世二十五年之后才能上演,后来得到了他的遗孀卡洛塔的同意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日在瑞典皇家剧院首演,并获得成功,使他的声誉东山再起,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上演和重新评价奥尼尔戏剧的热潮。因为奥尼尔以他那生花妙笔通过该剧将自己一家人之间的真实情况,即爱与恨交织的复杂微妙的关系公之于世,作者描写自己家庭隐秘的坦诚令人瞠目,自传的真实程度超过他过去的任何一个剧本,为戏剧评论界解读奥尼尔戏剧中的自传性提供了一把钥匙。

奥尼尔晚年忍受着身体疾病痛苦的折磨、忍受着心灵上的煎熬(跟妻子卡洛塔感情不和)实施两套写作计划,除了前面提到的自传性剧作之外,再就是写关于美国一七七五年至一九三二年期间发迹史的连台戏《占有者自剥其身》,抨击人的自私和贪婪,正像一位评论家说的:“贪婪主题贯穿这套连台戏的始终,就是要充分展开它,并要有结果。连台戏虽然主要写的是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但更是要写美国的历史。”同时还抨击了物质主义的坏影响,如奥尼尔在一九四六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如果一个人赢得了整个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那对他还有什么益处?我们却正是这样做的。”该连台戏原计划写十一个剧本,但他没有完成,又坚决不乐意让这些没有写完的剧本在他死后被上演和出版,更不想让他人“狗尾续貂”,便把未完成的手稿烧毁了,这无疑是美国戏剧的重大损失和缺憾。《诗人的气质》(1957)侥幸免遭火焚。它是这组连台戏的第五出,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通过描写出身“高贵”的梅洛迪少校最后心甘情愿地做一个邋遢的小店主的思想变化过程,充分地展示了爱尔兰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主题,是奥尼尔戏剧创作深受爱尔兰文化影响的又一例证。奥尼尔一九四六年曾对儿子尤金说:“最能表明我的特点的是,我是爱尔兰人,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一些研究我和我的作品的学者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这给解读奥尼尔和他的戏剧作品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尤金·奥尼尔一生的戏剧创作成就卓著,还写了一些诗歌,发表了不少戏剧评论文章,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中国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评介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到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对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少剧作被搬上中国舞台,被翻译出版的剧作也日益增多。二00六年八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奥尼尔文集》是全国奥尼尔剧作研究工作者集体努力的结果。为了方便读者,选了《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帝》、《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悲悼三部曲》和《诗人的气质》等六部作品,编成《奥尼尔剧作选》出版。这几部力作写成于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深入探讨,展示了作者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风格和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对了解和研究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郭继德

二OO十年一月二十六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尼尔剧作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尤金·奥尼尔
译者 欧阳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0306
开本 32开
页数 6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6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35
丛书名
印张 2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