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再狩猎
内容
编辑推荐

《藏羚羊》丛书给我们讲述的西藏故事,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精神和文化”之旅,作家们从各自的不同角度,讲述了对于西藏的自然和人文感受,内容翔实,文化内涵丰富,既有西藏人对于自己故乡的无比热爱之情,又有局外人的清醒与理性。

本书为散文集,展现了西藏雄奇自然风光背后神奇的文化色彩,表现了藏民族日常生活背后深刻的宗教背景,描述了西藏神话与现实并存的现状,较为深刻地解释了西藏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内容推荐

本书为“藏羚羊丛书”之一,收录了《在西藏腹地穿行》、《藏羚羊传奇》、《野狗成群》、《遭遇狗熊》、《真有一个地方叫岗巴吗?》、《藏北追鱼》、《不再狩猎》、《高原月圆》、《最后的蜻蜓》、《圣地放生》、《壮烈的雄獐》、《雪豹的故事》、《公牛之死》、《历险横断山》等四十余篇散文。写作的作家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西藏成长起来的有实力的作家,对西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与视角,描写西藏人性格的共性与各地区人的个性,进入西藏人灵魂的深处,讲西藏民族文化的形成与遗存,视角新鲜,内容丰厚。

目录

在西藏腹地穿行

藏羚羊传奇

野狗成群

遭遇狗熊

真有一个地方叫岗巴吗?

藏北追鱼

不再狩猎

高原月圆

最后的蜻蜓

圣地放生

壮烈的雄獐

雪豹的故事

公牛之死

历险横断山

荒原狼

平生有一段酒缘

冰山雪莲

棋 友

醉卧江湖

悬崖上的鸽子

天葬师塔杰

孤独的骑士

裂缝的另一边

西部来的人

等待多吉

雪崩之后

一念之间

山顶上的夕阳

次仁为什么不打猎

狼皮帐篷

与情人散步

永无止境的旅行

游 戏

独耳人

偷 猎

两个男人

迷蒙的山

鼻烟壶

迷 途

平 台

高原之夜

试读章节

藏北追鱼

大凡男人都有捕鱼的经历,记忆里都珍藏着几则捕鱼的故事。我这么说,是因为我也有这种故事。

西藏鱼多且肥,无论江河湖泊,鱼多得就像餐馆里的养鱼池。有次我到一个兵站的老乡处去做客,当站长的老乡要他部下去弄几条鱼来吃,于是有两个战士就提了一瓶“杀鱼威”,拎了一个麻袋,带着我来到离兵站不远的一个湖边。药水倒下去一会儿。湖面上泛起了一片白色,麻袋装满了,战士就将带不走的鱼捞起来丢在岸上,说是过几天再来收鱼干。

这是纯功利性的捕鱼,没有技巧,也没有乐趣可言。我想说的是另一次。

我有一个朋友在藏北工作,他所在的县地处偏僻海拔奇高,因此物产无法丰富,整个县城见不到绿色。面对远道而来的我,我的朋友万分窘迫,虽然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总得有点物质表示,他天性大方而且有钱,但买不到东西,这里没有农贸市场。也没有小摊小贩,只有一家几十年不变的国营百货商店,而且品种单调得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误入了废品收购站。

情急中的朋友自然想到了鱼,他脸上愁云顿消嘴里念叨着:“幸亏还有鱼。”

“罐头鱼的味道蛮好的。”我强装欢容附和朋友,因为每一个在西藏工作的汉族人都腻味罐头食品。

“什么?你以为我会用罐头鱼来招待你?不,我们去钓鱼。”

朋友肯定的语气让我困惑,因为来县里时我对沿途的环境都仔细观察过。至少可以断言:县城周围10公里内绝无江河湖泊,放眼望去。只有连绵的草原与天相接,鱼从何来?也许是为了保留一份未知的神秘,朋友没作任何解释,只是开始忙碌地制作鱼具,这里是藏北草原,视野里见不到一丝绿色,因此也没有树木,更没有鱼竿。鱼线也没有。只有缝纽扣的白线,鱼钩是弯曲的大头针,早餐吃剩下的半个馒头变成了鱼饵。

我们将白线的另一头拴在手指上,出发去寻找我们的晚餐,细心的我还提了一个大桶,因为我希望吃到活蹦乱跳、在油锅里还不向命运屈服的鱼。

转眼间我们就出了县城,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支着几顶稀疏的帐篷。有牦牛和羊群在悠闲地散步,白云以缓慢的速度在天际移动。四周很静,静得像在看一部无声电影。

钓鱼的地方原来是一条袖珍型的小溪,说它袖珍毫不夸张,因为它宽不过1米,不走近就无法发现它的存在。古人曾说“水至清则无鱼”,这一法则在西藏无效,以我眼前这条小溪为例:水不深而且清澈无比。连一粒沙子在水底的运动过程都能一览无遗。

灼人的阳光热情地陪伴着我们这两个无望的垂钓者,说无望,是因为我们很可笑地趴在溪边,前臂伸得直直的,并且不断地晃动水中的诱饵。但经过长达半小时的守候,诱饵旁还没有出现一个被勾引者甚至旁观者。

我有些气馁。进而怀疑我们是不是在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一场错误的狙击战。但我的朋友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条小溪里的鱼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他还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做出一副不理解的样子说:“怎么你来了,鱼就都不见了?”

我们那种专注或者愚蠢的姿态终于引起了别人注意,是两个牧羊童。他们先是试探性地靠近我们:趴在我们身边盯着看水中那两个面团。然后很快就失去了耐心,跺着脚在溪边笑闹起来,奇迹在这时发生了,随着跺地的脚步声,一群群呈暗黑色脊背的小鱼从溪底两边的暗处蜂拥而出。朋友仿佛为了证实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欣喜地说:“原来这些鱼都躲起来了。”我们赶走了笑闹的牧羊童,好像已经闻到了油炸鱼的奇香,但很快又失望了。

那些鱼肯定只对声音有反应,因为跺脚声消失后,所有被惊吓出来的鱼都没有再返回原处的迹象,它们就像原本就生长在溪底的石头一样,一动不动地留在那里。

根据“没有不偷腥儿的猫”定律,我坚信“没有不贪嘴的鱼”,水那么清,连水草都没有一根,这些鱼想必饥肠辘辘了。在这条无名小溪钓鱼的最大好处是不用鱼漂,隔着浅浅的水,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些被驱出家园的鱼卧在溪底,嘴一张一合地吞吐着细沙。我抖动着鱼线,将鱼钩上的面团缓慢而又准确地送到我相中的一条鱼的嘴边。

这条鱼对我的勾引没作出任何反应,仍然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恼羞成怒的我以为一定是因为高原缺氧使鱼们反应迟钝,干脆提起鱼线,将面团对准鱼的头部放下去,用面团反复敲打它,就算这条鱼没有食欲。也会出于自卫将这个不断骚扰它的不速之客吞下去。

事与愿违的是鱼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挪了一个地方,继续无视我的存在,我的朋友比我更糟,已经急得满头大汗,他是主人,一心一意想着尽地主之谊,面对无法到手的待客美味,焦躁之情可以想象。面对面地跟鱼们僵持了许久,我打消了吃鱼的念头,扯掉了手中名不副实的鱼线,把它远远地扔进草丛深处。然后站起来,像那两个牧童一样在溪边跺脚吼叫起来,无缘得到吃鱼的享受。总可以使这些鱼们不得安宁。

受到惊吓的鱼们纷纷从溪边的凹处游了出来,这肯定是一个家族,大大小小的很快就铺满了溪底,像是一群急着赶出来看热闹的城里人。朋友的灵感爆发,他怪叫一声,忙乱地脱掉长裤,将两根裤管扎紧,跳下水将裤头的一端贴在溪底,两手将另一端张开支成口袋状,然后对仍在看热闹的我说:“赶快从上游下水,把鱼赶过来。”藏北草原的水冰冷刺骨,我屏住呼吸,用最快的速度向我的朋友冲刺,然后跳上岸,抱住双腿大声哼哼,我的可怜的脚还能恢复知觉吗?

朋友也上岸了。他裤子离水后并没有空瘪,而是像充了气的气球一样装满了鱼。

朋友将鱼倒进水桶后,才咧着嘴跳到我身旁,抱着腿呻吟起来。

肉体痛苦大大超过了收获的喜悦,但更让人痛苦的事还在后头。我和我的朋友正在同病相怜、相惜时,突然传来水桶倒地的声音。扭头一看:那两个顽皮的牧羊童已经将桶里的鱼全部倒回了溪中。他们没有恶作剧后的惊慌,而是叉着腰挑战似的看着我们,满眼不友好。

窄窄的溪面铺满了一片白色,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浩劫,一群安居乐业与世无争的鱼走完了它们短暂的生命历程。

我们没有捞起那些死鱼,因此晚餐也没有鱼。我想我已经知道了西藏为什么鱼多的秘密:因为它们生活在一群友好的人中间。

P23-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再狩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佘学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3021432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西藏
203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