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植物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说是因为玉米的存在使得非州黑人被贩卖到了美洲;如果说美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源于一场关于棉花的战争;如果说茶叶让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你将知道一个神奇而亲切的秘密……本书是《改变世界书系》之一的《植物改变世界》分册,它将告诉你植物是如此之美又如此有力量,它们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又近乎有趣地改变着人类的世界……

内容推荐

如果说是因为玉米的存在使得非州黑人被贩卖到了美洲……如果说美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源于一场关于棉花的战争……如果说茶叶让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你相信……这是真的吗?这本书告诉你植物是如此之美又如此有力量,它们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又近乎有趣地改变着人类的世界。

目录

第一章 农业植物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 小麦:麦芒上的西方文明

第三章 水稻:灿烂东方的黄金

第四章 葡萄:沉醉世界的酒香

第五章 咖啡:渗透历史的香醇 

第六章 玫瑰:宗教与爱情的LOGO

第七章 郁金香:第一个七彩的经济泡沫

第八章 玉米:植物的祝福与贫穷的诅咒

第九章 茶叶:上瘾,然后战争

第十章 罂粟:人类的堕落之美

第十一章 马铃薯:爱尔兰的痛与死

第十二章 棉花:衣服与南北战争 

第十三章 大麻:美国的噩梦

第十四章 烟草:欲望的扩张 

第十五章 古柯:圣草、毒品与政治

第十六章 辣椒:味觉与革命

第十七章 胡椒:挑战战争的最好香料

第十八章 守护我们的家园

试读章节

我们可以略微详尽地介绍古代中国重要的植物。中国至今是个农业国家,植物的影响更显重要,中国的文明就建立在植物的花果与农具的闪亮中。

中国西北被认为是与中国文明起源、发展有很重要关系的地区。传说中的中国农业发明者、医药发明者神农氏,就生活于陕西岐山西面的姜水。迁居到渭河流域的古羌族人,被认为极早开始了对粟(稷)的驯化与种植。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了粟的遗存。这里地处森林资源丰富的秦岭北坡、黄土高原南面、渭水的上游地区,于是既有森林作为资料库,可以从中采集各种植物资源,又可以在干旱的黄土高原得到粟的野生种“莠”,以满足人们在食物上的需求。农业史家们认为人们对莠的周期性迅速繁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逐步地对粟进行驯化与栽培。

关于中国农业的发明者神农氏。《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虫龙之肉,采树木之实,时多疾病伤毒之害。神农氏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因为采集和渔猎,人们容易生病,所以神农氏就发明了农业和种植业。《新语·道基》上还有这样的说法:“民人食肉饮血,衣皮衣,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就是说渔猎所得不足以让人民温饱,于是开始发展农业。《周书》中也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耜钮蓐,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食。”这当然不是事实,农业不会是某个人的即兴发明,它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摸索着发展起来的集体智慧。

中国古代人栽种植物的工艺又是什么样的呢?《国语·鲁语》如此记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日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烈山”也许指的是放火烧荒,“柱”则也许指的是早期用木棍点播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在今天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还能见到。

中国西北驯化的植物还有蔬菜与果树。大地湾文化的后继者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栗子,如今天水地区仍然散布着大面积的天然野生栗子林,栗子可能也是由这一地区人工栽培起来的。桃子也可能首先是这一地区的农业成就之一,而桃树确定是中国栽培史上最古老的果树,虽然没有见到栽培的桃树果实或种子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现,但河北藁城曾出土商代的栽培型桃核,《诗经》中有着许多表示中国黄河流域人民熟悉这种植物的诗句,比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天水的小陇山(秦岭北坡)至今仍有大量野生桃树——甘肃桃,这种野生桃与栽培桃非常相似,学者认为它就是栽培桃的野生祖先,因此推测它在大地湾文化时期就被栽培。

在蔬菜方面是什么情况呢?西安半坡遗址出土过罐装的菜籽,因为中国唐代以前北方一直没有白菜,所以这些菜籽很可能是芜菁——这种耐干旱的蔬菜可能也起源于这一地区。

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中栽培植物除了以获得食物的目的之外,还用来获取衣服。所以纤维植物很早也被栽培。甘肃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过栽培类型大麻籽,这暗示着大麻也可能最早起源于这一地区。大麻在中亚和中国西北分布很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有的底部有麻布纹,说明这种纤维植物的被利用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我们在此书后面会详细地说到这种植物。

西亚原产的小麦,有可能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已经传人中国的渭河流域——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陕西赵家来客省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小麦的遗存。

在中国华北地区,植物与人类的炎系又是另一种面貌。华北地区的农业起源也很早。根据地质学研究,华北在第四纪时期的植被主要是夏绿林;进入全新世纪初期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林为主。这里气候比较寒冷,后来到了距今7000—8000年至5000年前,气候才逐渐变得比现在温暖一些,阔叶树种也就逐渐占了优势,于是草本植物的活动也就达到高峰,关于植物的艺术——农业,就在这时候发展起来了。  华北地区起源的重要作物包括桑树,这种植物的果实“桑椹”很早就被人采食,后来它的叶子才被用于养蚕,在中国的传说中,黄帝的妃子发明了养蚕术,而很早的甲骨文中已有“桑”这个字,《诗经》中有20余处提到桑树,也有篇幅较大的种桑记述。估计在5000年前,桑树已被栽培。后来因桑发展起来的丝绸业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与西方的交流路线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的文化也被西方认为是“丝绸文化”,所以中国文化与桑这种植物有着莫大的关系,它带给中国文化的不仅是手工艺,并且是奢华的审美目光和软柔颓废的文化风格。P12-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植物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伍开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5897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4-49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