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骨
内容
编辑推荐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第一部集中刻画和反映安全生产工作的长篇小说!本书作者将文学作品和安全生产工作这个社会学科的专业课题,有机地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刻画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他们在处理、对待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各自所持的态度和立场。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以《中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文献新编》一书出版全过程为背景的长篇纪实小说。书中主人公毅兵是我国西部地区某企业一个普通的安全管理干部,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收集安全生产工作的专业资料15年,当他完成了文稿编撰,上报到国家原劳动部被认定后,却赶上1998年国家机构调整和人事变动及出版资金受阻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难。为出书5年中他七上北京,写了三百多封信被企业领导批评、斥责、降职。为出书他几乎到了倾尽家产和生命的艰难地步。最终主人公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使这本集主人公15年心血的书与读者见面。

目录

序幕/001

艰辛岁月/008

送别与主动沟通/034

在集体企业里遨游/060

重回安环处/078

结交启蒙人/094

出书之梦/123

完成借调/141

敬业之歌/179

进京奔波/198

探寻找路/212

转机与向往/233

乱麻一团/251

北京写出两封沉甸甸的信/265

寻求/285

磨难终结/313

圆梦/333

相聚在宁夏/347

不是尾声的尾声/365

附录 1977-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特大事故情况简介/372

后记/389

试读章节

毅兵刚满八岁的时候,父亲终因积劳成疾去世了,他冢的生沽从此一落千丈。当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他家欠下生产队和信用社一千多元。那年代,这笔账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一家人的身上,为了能把这个家维系下去,母亲换了一口大铁锅,经常给一群儿女做菜多粮少的调和饭,好省下点粮来能再多吃几顿。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大哥主动放弃了已上到初中二年级的学业,回家帮助母亲持掌家业。就在他回到家半年后的夏天,六七个和他年龄差不多,也不太那么知事的十四五岁的愣头小子,和他开玩笑闹着玩,将他按倒在地,将生石灰塞进他的裤裆,接着又浇上水,使他的下身和那个窝窝子的表皮受到了大面积的灼伤。之后再怎么看,也不能痊愈。从此他精神上受了极大的刺激,得了一场近似于精神病的大病。坚强的母亲为了给大哥看病,跑遍了宁夏的许多医院,丢下他们这些儿女,交给二哥代管家政。后来大哥的病情虽然减轻了,但却不能成为生产队的一个壮劳力。每到春季,病情就会复发,这始终就像是一个恶魔笼罩在他们一家人的头顶上。比大哥还大的大姐出嫁了,大哥又出了这样的意外,毅兵最小的弟弟老五,在父亲去世那年才两个月。他家的日子在那个时代,过得如何艰辛,人们就可想而知了。

二哥琢磨好了之后,同母亲一商量,把毅兵叫到面前严肃地说:“老三,爹无常了,大哥又有病。家里的人多,竟是吃饭的嘴,情况你也都知道。你今年十岁也过了,你的学也就不能再上了,从明天开始起,你的任务就是每天专门在家里干杂活,每天鸡叫第三遍鸣的时辰,你就得起来,到外面看哪里有烧烟煤的锅炉房,你就得借着炉火光亮去捡煤枯炉子(指煤核儿)、拾粪、背柴、给兔子拔草,管种自留地,到了什么季节,你就得去干家里的什么杂活。”

毅兵看着母亲,仍不作声。母亲看出了三儿子的心思,为难而又伤感地说:“老三,行不行,你可要说话呀,今天你二哥给你说的这个事,可不是头一回,家里一旦不让你上学了,你二哥刚才说的这些话,可就一样一样都变成让你干的活啦!俺们家可比不了别人家,俺们家穷,就得人人个个都要吃苦才行呢,你可不能像你爹活着的时候,一放学你还跑出去要耍一阵子呢,现在不行了,你也要吃苦呢!你二哥要帮助妈,在队里多挣点工分,往好过日子呢,你听清了吗?”

“不!妈,让我干啥都行,学我可要非上不可呀!活我保证干就是了。”毅兵殷切而又深情地看着母亲,希望母亲能在这个时候,向自己说句还让他上学的话。同时他还侧头看看表情很不乐意的二哥,努着嘴不高兴地说。

“不让你上学,就是不准,你现在这么说那不可能,冬天让你到鹤泉湖去背烧炕的芦柴,一去五六里地,来回十几里路,你要上学还要背柴,根本就不行。这些活家里没人干,日子就没法过,学你得停下来,回家干活,这个不听你的,再说,让你上学,家里也没有钱。”

“不!二哥,学我是非上不可,我已经上到三年级了,我学习不好,你可以不让我念,只要你让我上学,这些活我也照样干,我不骗你,我保证干!一定干!不干,你可以不给我饭吃,还向上次那样,不让我进家门都行。学费、我所花的钱,我到外面捡骨头、旧胶鞋底、乱麻绳头子、旧报纸拿到收购站去卖了,我就能上学,我不问你和妈要一分钱。”

“啪!”二哥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给他来了一个很响亮的大嘴巴子,他猛然向前跑了几步,蹦着几乎被摔倒的身子歪斜着,心里对二哥充满了不服和不满。二哥这时认为三弟的话都是不可能的,是在骗他,他打他,就是要树立他在家庭成员中的绝对权威,首先要让这个调皮不服从他管教的三弟听他的话,接受他的领导。

“不?我死也要上学,你们打死我,我也不会让这个步!学我就是要上!”  二哥还想要动手,母亲知道老三的脾气是啥样的。她说话了:“老二,就先让他上吧,给他再让让步,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你大哥身体不好,他原本能上成的学,结果没上成,自己个人闹着回来可又惹上了灾祸,他不行,我们家也应该有一个念书识字的人,一旦队里以后有人捣鬼,给我们家少记了工分,到时我们也好让老三给认一认。你就让他上吧,刚才你说的那些活儿,也还都让他照样干,平时他干活也挺踏实的,你就依了他吧。他做不到了,按你说的办,到时也不迟。”

二哥没办法了,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他只好让了步。毅兵心中清楚,二哥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家庭生活所迫。

毅兵为了在家中获得上学权,在学习上只能刻苦努力,他非常非常明白,如果自己的学习稍有放松和退步,或有什么把柄被二哥抓住了,他就失去了上学权。在学校他若稍有闪失和过错,回家后他就得赶紧把书包藏进家门前的麦柴堆里,他怕二哥一旦知道了,要收走他的书包,再也不让他念书了。在学校,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语文课更是拔尖,写生字、造句、填空、写作文,他非常认真刻苦,他怕学习不好,家里就断了他的上学梦。

这所学校,原来是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年间,砖木结构,经历了社会变革的朝朝代代,风风雨雨。毅兵在这里上学,离家很近,只有五十多米,可是那寺殿里面,胆小的人,天黑一般是不敢轻易人内的。那清真寺给人的印象是神秘莫测。寺殿后面不远处的汉延渠西坡下,有一大片坟茔,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从汉延渠大渠由水泥管洞接通下来,有一个二次向三处分配水系的用石头和水泥砌筑而成的大圆洞水池,像个碉堡,其管口是向南流水的一条支渠。支渠东侧位于清真寺顶部垂直中心方位,有四棵高大的古柏杨树,据说已过两百多年的历史,树上常年有喜鹊、乌鸦、仙鹤、麻雀等各种飞禽在这里着落和呜叫,是鸟的栖息地和天堂。那树高达六十多米,树围达四米多,枝节有层,层节上有鸟窝,树梢直冲云霄。

那时候,这里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就汉延渠的走向也是九曲十八湾,直不过一里,水流缓慢,浅水滩和死水湾比比皆是。以渠为线,甩出一个坑,不远处又是一个滩。沼泽地和浅水滩处,草茂鱼欢,很少有人去惊扰。冬天有时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大冰滩,夏天经常成为一个水旋湾。在有些死水湾,水深不可测,冬天冰下鱼儿翻,偶有打鱼人围着冰滩转。春暖花开时,解冻的水面上,鸟欢雀跃。因此,那时候这里的自然环境极适宜鱼儿和鸟及各种水生物野生灵觅食,栖息繁衍,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生死依从的生物链。离新寨子仅三公里的鹤泉湖有一年,春末一场雪,湖面上四五寸长的鲫鱼,多到看上去全都是一层嘴。毅兵拿起筛子,随便贴着水面朝下一捞,就是半筛子。当地人称,这是鹤泉湖的鱼倒了,运回来以后,晒着还没法处理。

后来,渠被逐年逐年地裁直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寺被拆了,东西拉到大队队部用了,是大队组织的一些老贫协和县上的许多红卫兵及造反派们干的。不久,高大的古柏杨树也被锯掉了,根也被挖掉了,众多罕见的鸟雀也就远走高飞不见了。

P9-12

序言

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以真人真事这种文学题材,集中典型人物刻画和反映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人与事、是与非、爱与恨的书,这是第一本。马学明同志以自己出版的《中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文献新编》一书成书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作了《风骨》这部纪实长篇小说。这次他请我为该书作序,因为我对该作品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通篇阅读,为了准确地把握该书的灵魂,我通读了《宁夏文艺家报》2000年秋天刊登的一篇报告文学,介绍他是怎样顽强拼搏出版《中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文献新编》一书的,对他的努力和奋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风骨》这本书能为我国文学艺坛里增添一朵鲜艳的小花。至于那本书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具体都经历过什么,事件的本身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发生过怎样的碰撞和联系,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当时是怎样表现的,肯定谁也说不清。胜利的果实大家都愿意分享,艰难拼搏却只能是当事人自己承当。

马学明同志将文学作品和安全生产工作这个社会学科的专业课题,有机地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刻画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他们在处理、对待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各自所持的态度和立场,这应该带给读者更多的反思。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天这个信念,我们就是为全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该出版之际,我写这样一个序,是衷心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切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中获得精神和思想的启迪,以激发人们做事不畏困苦,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我也希望有一天这个题材能搬上电视,拍成电影,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深切地关注安全,加深对安全工作这个特别重大社会课题的理解,那才是我作这个序的真正目的。

后记

《中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文献新编》一书出版以后,全国的许多读者和关心我的同志见面或打电话总愿问我:“这本书当初你到底是怎么出版的?今后还准备干点什么?”这两个使我一时很难回答的问题,每次都会使我心情激荡,我也一直在深深地思索着。一我这个人没什么嗜好,不会打麻将,也不爱打扑克,跳舞也不感兴趣,这三样竟是我们这个小地方业余生活的“三部曲”。但我的内心世界却是极为活跃的,遇到什么事,我既不害怕,也不怨天尤人,那么我这后半生,每天除了正常工作上班以外,得空就去侃天说地大聊一番?2000年下半年,我的工作单位、工作对象和环境、工作性质突然都变了,10月份我到陕北给我们单位的职工拉土豆,一路上,我联想不断,我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继续开辟新的工作道路?我自然回想到了我那一段非常难忘的史诗性的、充满戏剧性和离奇色彩的艰辛之路。忆往昔,我就是在那样的氛围环境背景条件下,就在我的那个平凡的实在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出版了一本渗透着汗水和泪水的120万字的书,可一切都已成了历史。应当说,我们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我是永远都要关注的。对照我的事情又是怎么做成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更加触景生情,联想万千。安全工作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问题,而且越来越多地被更多的人去认同和接受。我觉得中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也正是像支持我出书的闪局长等一大批中国安全生产工作的脊梁栋材,支撑着中国的这座安全大厦,否则我不敢想象我们国家今天的安全工作是个什么样子!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尽快拿起笔,把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写出来呢?我为什么不能讴歌、赞颂他们呢?一个人喜怒哀乐的表现方式和渠道是不同的,我就是我。按文学的话说,这就是我的个性。我在出书这件事的过程中,只不过扮演了一个风风火火的莽撞汉子。当时我也不想那样做,可确实又没有什么办法,因此真正可歌可泣的是那个助人为乐的庞大社会群体。如果说当初云处长他们那些吃安全专业饭的人支持和帮助我出书是分内的工作,那么陈德铨、江涛二位老人又是为了什么呢?书中的程处长怎么又死了呢?(实际他也就是那种情况)我觉得他们永远是我难以忘怀和歌颂不尽的。当初他们帮助和支持我,也绝对不是给我这样一个人一点什么面子,因为我确实也没有什么门路和面子。起初他们既不理解,也不相信,更不认识我,他们是为了给我们国家安全生产工作事业这座宏伟的大厦一个面子,是理直气壮和发自内心的,各尽各的一点一滴的力,他们都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上,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和支持我,逐渐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终于把我推到了胜利的彼岸。

本书在整个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史芒同志,六审其稿。由最初我交出的一块布料,最终经过她的裁缝制作,变成一件能适合我,更能适合读者的作品,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得到了国务院参事闪淳昌和他的秘书张振东,宁夏国资委党委书记魏锡良及宁夏人民出版社的何克俭、李秀琴、苏吉宁、周立军、马若飞等编辑,银川市金凤区法院的张端臣法官、新中元律师事务所严财昌律师,永宁县法院原副院长白怀玉、石嘴山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文棣和他的侄子秦青、石嘴山市原文联主席郑正、自治区公安厅信访科缪建军科长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对最终修改定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也一并表示感谢。

创作这样的作品,对我来讲,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书中如有错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在此我将表示深深的谢意。

借此机会,我谨向曾经帮助和支持我出版《新编》一书的各界层的人士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如果没有你们,必然也就没有那部《中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文献新编》一书的出版,也绝对不会有今天这部《风骨》纪实小说的问世。

感谢你们!我每一位亲爱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学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7521
开本 32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