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并非舞文弄墨(英国散文名篇新选)(精)/文化生活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佐良编的《并非舞文弄墨(英国散文名篇新选)(精)》所选取的30位英国作家的散文作品,他以时间为轴对风格各异的英国散文进行了精心梳理,展现了英国散文中一条平易散文传统。王佐良,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内容推荐

《并非舞文弄墨》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先生的一本小书。作为编者(同时也是主要译者)选取了30位英国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位作家都有对其作品的评析,置于译文之前。他以时间为轴对各代各型的英国散文进行了精心梳理,包括17世纪的随笔、人物特写,18世纪的期刊论说和政论文,19世纪的小品文和历史著作,20世纪的文论、游记、科普文等,主要展现了英国散文中的一条平易散文传统。平易但不平淡,既言之有物,又言而有文。他认为,“平易不止是归真返璞,而且是一种文明的品质”。

目录

汤玛斯·莫尔(1478~1535)

 《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1.谈读书

 2.谈 美

 3.谈高位

 4.谈真理

 5.谈结婚与独身

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

 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

 2.侍 女

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

约翰·塞尔登(1584~1654)

 《燕谈录》(1689)选段

艾萨克·沃尔顿(1593~1683)

 1.《垂钓全书》(1653)选段

 2.《沃顿传》(1651)选段

 3.《胡克传》(1665)选段

托玛斯·勃朗(1605~1682)

 1.《医生的宗教》(1643)选段

 2.《瓮葬》(1658)选段

旦尼尔·狄福(1660~1731)

 1.《英格兰、威尔士纪行》(1724)选段

 2.《摩尔·弗兰德斯》(1722)选段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1.扫帚把上的沉思

 2.零碎题目随想(选段)

 3.预拟老年决心

 4.《一个小小的建议》选段

 5.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选段)

约瑟夫·艾狄生(1672~1717)

 《旁观者》报(1711~1712)选段

玛·渥·蒙太古(1689~1762)

 1.致锡索魏特夫人

 2.致马尔伯爵夫人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

 1.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

 2.《英语词典序言》选段

威廉·科贝特(1762~1835)

 1.马尔勃罗

 2.牛 津

 3.射 手

 4.温泉胜地

 5.鸣 禽

查理士-兰姆(1775~1834)

 致华兹华斯函

威廉·赫兹列特(1778~1830)

 《论学者之无知》(1818)选段

约翰·济慈(1795~1821)

 书信选段

汤玛斯·卡莱尔(1795~1881)

 1.《法国革命》(1837)选段

 2.《过去与现在》(1843)选段

乔治·白并顿·麦考莱(1800~1859)

 《英国史》第三章(1848)选段

乔治·伯纳·萧(1856~1950)

 1.写剧理论

 2.《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选段

 3.短论一束

 4.以信代序

 5.贝多芬百年祭

麦克斯·比尔博姆(1872~1956)

 一件事

勃特伦·罗素(1872~1970)

 《记忆中的画像》(1956)选段

里顿·斯屈奇(1880~1932)-

 《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选段

弗琴尼亚·吴尔夫(1882~1941)

 《普通读者》(一集,1925)选段

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

 论舒适

J.B.普里斯特莱(1894~1984)

 《英格兰之游》(1934)选段

v s.普利却特(1900~ )

 《国内国外》选段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1.穷人怎样死法

 2.《里亚、托尔斯泰和“傻子”》(1947)选段

雅各布·勃朗诺斯基(1908~1974)

 《人的上升》(1973)选段

约翰·希拉贝(1917~)

 《穿越不列颠之行》(1970)选段

罗伯特·布赖斯(1922~)

 《埃肯菲尔德——一个英国乡村的写照》(1969)选段

附录

1.英国散文的流变

2.英文散文现状

试读章节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毕业生,有政治抱负,却始终未酬其志,初入世做了远房贵族亲戚的私人秘书。他不甘心久居高级仆人的地位,于是投入英国国会而为教士,参与政治活动,以文才先后为辉格、托雷两党服务,成为名公贵人的座上客,但终于失意回到爱尔兰,以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教长终其生。作为一个英国移民的后代,他平时热衷于伦敦上流社会生活,到晚年却成了爱尔兰人民的勇敢的代言人,对英国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大胆的抨击。而爱尔兰人民也真是爱他;当英国政府悬重赏捉拿《布商的信》这一系列激烈攻击英国暴政的小册子的作者的时候,虽然斯威夫特是执笔者一事也有人知道,却没有一个去告发他。

他的私生活方面也是一个谜团。他的生父是谁?至今仍有疑问。有姑娘爱他,但他不愿同她结婚,终致她伤心而死;他爱另一位姑娘,对她写了最温柔最赤诚的情书,然而几十年下来,也始终没有结婚。他对朋友极为热情、关心,但又是他明白宣告自己憎恨人类;在他的笔下,人类也确是最肮脏、最自私、最卑鄙的野兽,远不及马高贵。

然而这位充满矛盾的人却是18世纪英国的伟大作家,英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他是《格利佛游记》的作者,而谁又不曾读过或至少听过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这是一本适合各类读者的奇书:儿童(主要看头两部故事),历史家(考证当时的朝政),思想家(研究其对文化、科学的态度),左派批评家(摘取其反战反殖民主义的词句),甚至先锋派理论家(把他作为运用奇思幻想的大师、黑色幽默的前驱),如此等等,适足证明这本书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但是他还写了大量其他作品:各种辩论文章,期刊杂文,布道文,小品文,公开信,诗。而且无论写什么,总是写得有文采,有独特的风格。

然而他却反对美文,主张写得平易晓畅。他十分注意语言问题,多次写文指摘僻词、难词、俚语、行话、生造的“硬词”等等——例如《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也是在这封信里,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什么是好的文章风格的有名答案:“把恰当的词放上恰当的位置,这就是风格的真正定义。”

这句话经过后人重复引用,至今不绝,大概是关于风格的最有名的警句了,也许只有法国布封的“风格即人”可比。

拿这个定义付诸实践的,首先是斯威夫特自己。他饱读诗书,但写文不掉书袋,善于运用最平常的词,把它们巧妙地排列、组合而产生各种效果,其最著名的是讽刺,有时明显,有时微妙,例如《一个小小的建议》通篇是一大讽刺,然而有些读者以为这是郑重其事的正式建议。这是因为伴随着讽刺而来的,还有斯威夫特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即娓娓动听的说理,像是说得比任何人都周到、都细致,因此他用词虽简单,句子却有很长的,往往要经若干从句、种种说明之后,才图穷匕见,托出了他的真实意思。现举两例,一短一长:

既然神道与人道的结合是我教的重要信条,奇怪的是:有些牧师写文章只有神道,而没有一点人道。

——《零碎题目随想》

至于我本人,在多年劳而无功地提出许多空词、不切实际的意见之后,以为再无成功之望了,幸而想起了这个建议,不但完全是新的,而且有切实的内容,花钱不多,费事不大,靠我们自力就能实行,因此也不会有得罪英格兰的危险。

——《一个小小的建议》这两例,一例是讽刺教会的不人道,另一例是点出英格兰的压迫和剥削是爱尔兰民生困苦的总根源,都有力地达到了原定的效果,其方法就是把最要紧的话放在最要紧的位置上,在这里就是一个段落的末端。

斯威夫特还有一种功夫,就是运用最平常的比喻来表达深奥、复杂、不易表达的道理。《扫帚把上的沉思》就是一例。用扫帚把来比喻衰落、失势的人,多么恰当,而且无须多加解释,因为扫帚是家家皆有、人人尽知之物。同样,在《格利佛游记》里,他用大头派、小头派来比喻教派,用高跟党、低跟党来比喻政党,也是用了日常生活里尽人皆知的普通东西——鞋跟的高低和鸡蛋的大头小头——来说明这些教派、政党不仅一丘之貉,差别极小,而且为这点小小的差别争论不休,甚至动起武来,又是何等荒谬!……

序言

这本小书名日“新选”,无非是因为它是最近编选的,并无蓝本。其次,编者对散文取其广义,各类都有,不限于小品文。每类也不求完备,只选我个人认为或从内容或从写法有可读之处的文章,往往不是全文而是比较精彩的段落,甚至片言只语。因此,它可以说是一个编者个人色彩较浓的选本。

总共选人作家三十人,按时代先后排列。每个时代的散文特点,多少有点反映。以体裁论,17世纪的随笔、人物特写、席上谈,18世纪的期刊论说文和政论文,19世纪的小品文和历史著作,20世纪的文论、游记、科普文都备一格。以风格论,平易是主流,但也有17世纪勃朗的巴洛克体,18世纪约翰逊的对仗体,19世纪浪漫派的诸种姿态(卡莱尔的高昂体实是浪漫派的余流),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又兴起了广播体,也都包括在内。

体裁多、风格各异正是散文的力量所在。这就回到了上面说的广义的散文问题。文章凡不是用韵文写的,我都一律看作散文。散文首先是实用的,能够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办各种实事:报告一个消息,谈一个问题,出张公告,写个便条,写信,写日记,进行政治辩论或学术讨论,写各种各样的书,等等。当然,它还可以在文艺创作的广大园地上尽情驰骋。要紧的,我以为是两者之间要通气,要互相增益,要将办事的实际本领同想像力的探索结合起来。这样,散文的总体质量也就可以提高。文艺家的佳作是值得珍惜的,但我们也常看到各行各业的实干家写一手好文章,有时比文章家写得更令人爱读。这当中有内容因素——这些实干家总是言之有物,而且能言常人所不知的新事物—一旦也有语言因素,即他们不喜欢舞文弄墨,却能运用一种平易、清楚而有力的语言。就在我们这个小小选本里也可以看到,英国散文的历代英雄不是纯粹的文章家,而是狄福(Defoe)、斯威夫特(Swift)、科贝特(Cobbctt)、萧伯纳(Shaw)等实干家兼文章家。

正文之后另有附录两篇,一谈流变,一谈现状,曾在别处发表过,一并放在这里,供读者参考。

译文多出我手,但也有请朋友提供的,都在篇后注明。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使这个选集能够较快成书。我谨在此表示感谢。其中杨周翰兄已经作古,并志怀念。

希望此书能给我国喜欢散文的读者一点阅读的愉快。对书中选材不当、立论不妥、翻译有错之处,也请读者不吝指教。

王佐良

1991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并非舞文弄墨(英国散文名篇新选)(精)/文化生活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佐良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4371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5182121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