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风烈(长篇历史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近代新疆史,多少铁血化尘埃,多少英雄站起来,多少豪迈的爱国篇章掀开来!本书谱写了清朝末期爱国将领左宗棠、刘锦棠、曾纪泽等一批刚烈志士平定新疆叛乱的壮烈雄歌。作家掌握了大量史料,摒弃戏说,对历史真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史料有据可查,浸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真诚地讴歌了左宗棠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晚清历史是备受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志士壮怀激烈的历史。作者以饱满的爱国情怀,带我们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西征”,他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左宗棠的社稷之心,给左宗棠一个公正、公允的历史评价,也让我们感到了“大好河山”这四个字的凝重。

试读章节

驱逐列强,规复新疆的主张,已在左宗棠的脑子里整整筹划了三年。

左宗棠决心挂帅西征的奏请,已经不下十次了,但朝廷至今没有降下谕旨,明确进军新疆的举动。为此,左宗棠处心积虑,疾病丛生,腰部酸痛麻木,筋络不舒,心血耗散,身体每况愈下。

攻陷肃州城后,陕甘平叛大捷,万名将士欢呼雀跃、庆贺胜利的时候,左宗棠却对部下说:“我年逾六十,秋劳之后,衰态日增,已近暮年,心中疾痼,惟有新疆没复,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还我疆域,我死不足惜,实难暝目啊。”

“季高心患,我等皆有同感,你何必这么悲观,出此言呢?”左宗棠的诤友,得力幕府虞绍南说,“身患小疾,不日可愈,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虞绍南深知左宗棠的心情,朝廷的态度,确实叫人心焦,但他不忍心看着左宗棠这般悲痛。

“绍南,不是我悲观,朝廷内乱,置新疆受苦受难民众于不顾,千千万万父老兄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下情势,叫我心力交瘁,身体确实一天不及一天了。”左宗棠抚摸着花白的短须,目光黯然地说道。

虞绍南望着一脸倦容的左宗棠,叹了口气,道:“季高,我看你是操劳过度、疲乏引起的不舒,我叫人喊周医师来,给你把把脉,开几服药调剂一下就没事了。”

左宗棠摆摆手:“免了,我没那么金贵。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屯兵养马,一边休整操练,一边恢复肃州的日常。我这个陕甘总督只知带兵打仗,缺少吏治,安抚百姓,对不起父老乡亲啊。”

虞绍南说:“季高何出此言?西北黎民遭数年战荒,现在总可以过安生日子了,这就是最大的抚慰,你不必心怀愧疚。至于练兵之事,尽可放心,湘军将领个个英勇,足智多谋,多年的征战夺城都无惧色,还能耽误了练兵?”

众部将也纷纷表态。

左宗棠心里略宽慰了些,抚摸着胡须,过了一会儿,又说:“毅斋省亲回湘,也快回来了,前几天他给我来信,说把他叔父的后事处理好,家里安顿消停,即返回。我琢磨着,叫毅斋挑募数千勇丁,以补老残,为日后西征规复新疆,早做准备。”

虞绍南说:“季高想得周全,早备无患,这事就交给我办Ⅱ巴,我马上给毅斋写信,你就好好休养一下吧。”

左宗棠却挥了挥手:“我没事,无需休养,还是我亲自写回信Ⅱ巴。”

黑夜降临,一切淹没在夜色之中,荒山两边的线条渐趋朦胧,只留下漆黑一团。然而,这一切虽不可见,却依然蕴含在夜色之中,尽管色彩已被吞噬,房屋上的窗户也不复显现,它们却更深沉地存在着,表现出阳光下无从传递的意境,各种事物的烦恼及悬念,在黑暗中凝聚在一起,挤成一团,黑夜夺去了黎明带给人们的宽慰。当曙光洗净四壁的黑暗,照出每个窗户,驱散田野上的薄雾,照见那些巡逻的兵勇正在缓缓行走时,一切事物重又整整齐齐地呈现在眼前,死了的夜晚,又复活了。

夜对于左宗棠来说,是痛苦难熬的。他睡不着,根本就不能闭上眼,只要一闭眼,他的眼前全是荒草一样伸向天空的手臂,那些手臂鲜血淋淋,在做无助的挣扎,他的心被这些手攥着,越来越紧……

每当这时,他都专注于一个实质性的目标——西征,无论状况如何,他的全部精力都会被引入这个设想中去。

左宗棠倒背着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一夜没睡。直到天亮,他才坐下给刘锦棠写信。

刘锦棠即毅斋,湖南湘乡人,叔父刘松山,是前湘军总统领,原是曾国藩部下大将,当年左宗棠奉旨调任陕甘总督时,曾国藩增援给左宗棠的一员猛将。刘松山在同治九年攻陷金积堡时,被诈降的叛贼马化隆诱毙,刘锦棠接替叔父湘军统领之职,有叔父大将风范,屡立奇功,同治十年,被授予方骑尉世职,赏穿黄马褂。西北平叛后期,报朝廷恩准,护送叔父刘松山遗骨回湘乡安葬省假。

如今,刘锦棠是左宗棠麾下最得力的大将军,是他最信赖的左右手。他在致刘锦棠的信中写道:

弟拟本收复河湟后即乞病返湘。今西域局势日迫,俄人侵占伊犁,无归还

之意。兹复窥吾西陲,蓄谋已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俄人战事与英法

略同,然亦非不可制者,审时度势,俄Aq~fkA所能了。既有此变,西顾正殷,

断难遽萌远走,当与此虏周旋,急举替人,为异时计,想阁下当知我心身。阁下

假期将满,欲返,希即挑募数千,于近期率以西行。

把写给刘锦棠的信送走后的十几天里,左宗棠情绪稳定了许多,他思考新疆拘局势与朝廷的态度,新疆规复刻不容缓,朝廷一直举棋不定,还不是那些满族权葑出于世代相承的民族猜忌心理,一向把新疆视为满洲贵族的“禁脔”,不容汉族言员染指。一开始,新疆从同治三年被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利用叛乱分子的力量,打着军事援助的幌子,夺取了喀什噶尔政权以来,到同治九年,六年时间夺得了新疆南北八府。同治六年,沙俄又侵占了伊犁,以向伊犁割据政权索要反俄的哈萨克首领为借口,大量出兵,吞占伊犁。然清廷却把兵权交给景廉、金顺诸满洲世仆,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竟盘踞在远离千里之外的甘肃高台,不出关署理吏政,简直叫人不可理喻。

但面对目前局势,左宗棠却有力出不上,这也是他的心病。一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又似火焚。

当年林则徐有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凭着一腔忠诚的热血,死在赴广西的路上,留下了千古忠贞的佳话。

“不行,”左宗棠心里说道,“我可不能坐等朝廷上谕,让新疆控制在贼人手中,黎民百姓遭受列强蹂躏。我要像林文忠公那样,一心为国,不让大清的疆域就这样眼睁睁地遭列强践踏。”

左宗棠当即起草奏折,他在奏折中写道:

臣本是一介书生,辱蒙两朝殊恩,高位显爵,久为生平梦想不到,岂思立

功边域,觊望恩施,况臣年已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及不自忖量,妄引边荒

艰巨为己任,虽至愚极陋,亦不出此。

起好奏稿,左宗棠叫虞绍南看了,虞绍南看后无非议,便抄了。拜发后,左宗棠心里已乱极,思忖再三,还是把自己心里想了一夜的想法告诉了虞绍南。

“绍南,我想舆梓发肃州。”

虞绍南一惊:“季高,你想拾棺进兵?”

左宗棠冷静地说:“只有这样,朝廷才相信我规复新疆的决心。”

“这……似乎不吉利?”

“自古人生谁无死?”左宗棠哈哈大笑道,“我已日暮,离那天不远了。”

“不要乱说,季高。”

“我没乱说,”左宗棠说,“我已妻死子亡,也该给自己准备一副寿材(棺材)了。”

左宗棠的夫人贻端已于打平凉那年病亡。大儿子孝威从湘阴赶到平凉将这个噩耗告诉了他,当时他不禁潸然泪下,噙泪给亡妻写了墓志铭。

左宗棠二十一岁成亲,因家贫,入赘于湘潭妻家。夫人贻端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颇有才气,诗词歌赋,不亚于左宗棠。P4-6

书评(媒体评论)

《西风烈》是一部近代新疆史,多少铁血化尘埃,多少英雄站起来,多少豪迈的爱国篇章掀开来!

著名评论家 雷达

晚清历史是备受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志士壮怀激烈的历史。温亚军以饱满的爱国情怀,带我们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西征”,他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左宗棠的社稷之心,给左宗棠一个公正、公允的历史评价,也让我们感到了“大好河山”这四个字的凝重。

著名评论家 贺绍俊

长篇历史小说《西风烈》谱写了清朝末期爱国将领左宗棠、刘锦棠、曾纪泽等一批刚烈志士平定新疆叛乱的壮烈雄歌。作家掌握了大量史料,摒弃戏说,对历史真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史料有据可查,浸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真诚地讴歌了左宗棠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

著名清史专家 王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风烈(长篇历史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亚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4018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