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文化、制度和经济在文明社会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体,“文化是制度之母”,同一制度对不同文化的主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绩效,因之产生不同的结果(贫困和富裕)。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对贫困成因,个人、社会、自然因素各有侧重。本研究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解释贫困,以推进对转型期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内容推荐

贫困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及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它不仅是人口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

现代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文化、制度和经济在文明社会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体,“文化是制度之母”,同一制度对不同文化的主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绩效,因之产生不同的结果(贫困和富裕)。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对贫困成因,个人、社会、自然因素各有侧重。本研究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解释贫困,以推进对转型期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穷人拥有相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及生存状态。文化不是传承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而贫困文化作为当前转型期中国断裂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特征是土地至上,其文化结构可以精解为“面子要紧一土地至上一不流动”。即贫困文化与“改善自我一财富最大化一流动”的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是断裂关系,随着社会分化的日益加剧,其断裂程度将会加深。制度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具有经济增长、政治管理和道德教化功能,还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但由于在制度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公平,制度往往成为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并可以从中获取垄断收益。正是由于文化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贫困人口处于制度的边缘,并产生制度边缘性的负效应——制度排斥和制度失意,最终使穷人难以获得资源和机会而陷入贫困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做出支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善穷人的组织和受教育现状,提高他们的市场和政治谈判能力,诱使贫困文化的变迁,以从根本上改变穷人的处境。因为,只有自我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发展,只有自我持续脱贫才是真正成功的脱贫。

因此,贫困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且也是一种选择(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断裂下的制度边缘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和社会双重因素引发了贫困,这比贫困文化和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对贫困存在的必然性和绝对贫困存在的可能性。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贫困文化内涵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一 关于文化的诸种界说

二 文化的概念

三 文化的层次结构

四 文化结构系统的自组织

 第二节 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一 穷人的生活方式

二 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三 不流动的后果

 第三节 穷人的核心价值观:土地至上

一 对贫困文化的质疑

二 贫困地区的典型:走近贫困

三 贫困人口的核心价值观

四 “面子要紧”是贫困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 四节 贫困文化与穷人的行为逻辑

一 穷人的理性:“生存第一”是其行为的主导动机_l

二 穷人的经营之道

 第五节 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一 贫困文化的性质

二 贫困文化的功能

三 贫困文化能够加剧贫困主体的文化贫困

四 小结

第二章 贫困文化: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正态分布与边缘文化

一 文化的正态分布

二 对边缘文化的再思考

 第二节 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

一 工业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革命性引力

二 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和困境的解决方式及态度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结构

一 流动性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状态的本质特征

二 财富最大化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 改善自我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 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现代社会的边缘文化

一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二 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 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三章 制度: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

 第一节 制度是主流文化的反映

一 制度的文化宣示功能

二 制度的文化整合功能

三 制度的文化灌输功能

 第二节 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一 追求公平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因 

二 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

三 制度经济绩效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 垄断收益——制度程序不公中的红利

一 制度中的程序公平问题

二 制度程序不公中的垄断收益

第四章 贫困——文化断裂背景下制度的边缘性后果

 第一节 文化断裂与穷人的文化境遇

一 关于文化断裂的理解

二 贫困文化的断裂性

 第二节 文化断裂与制度的边缘性

一 制度的边缘性

二 文化断裂下制度的边缘性效应

 第三节 制度的边缘性之社会排斥——以户籍制度为例

一 户籍制度的地域特权功能

二 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的困难和障碍

三 户籍制度下的教育不公平

四 户籍制度下就业身份的终身化和世袭化

 第四节 制度的边缘性之制度失意——“崖口现象”的文化解释

一 保卫土地是崖口村庄文化的核心价值

二 回避风险是崖口人的经营理念

三 崖口独特的市场化发展模式是制度失意的产物

 第五节 文化断裂下贫困的发生机理

一 人力资本是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二 劳动力迁移和流动能够迅速提高穷人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

三 户籍制度:穷人的“枷锁”

四 制度失意:穷人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瓶颈”

五 文化断裂与贫困

六 余论

第五章 社会支助与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社会支助的正当性

一 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穷人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 国家对穷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缺乏权利救济

 第二节 投资于穷人的社会团结和组织能力

一 同非政府机构合作以提高穷人的社会团结能力 

二 在社区发展中培养穷人的社会组织能力

三 广泛建立横向联系以拓展穷人的组织网络

 第三节 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

一 让穷人容易获得教育

二 重视和加强穷人的扫盲教育

三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

四 对当前教育扶贫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兆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0282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3.8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