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大观园/友谊凤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文化大观园》十六期节目,内容涉及很广,从风水、中医、佛教,到俄罗斯文学和中国的江湖世界,雅俗中外的文化话题都被涵盖进来。鲁湘点评部分,有他自己写的手记,也有别人根据他的谈话整理出来的文字。

内容推荐

以《文化大观园》节目为主要内容加上王鲁湘点评的凤凰丛书《文化大观园》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书中选取了2006年制作的16期节目,风水、周易、藏医药、中医、净空法师、星云大师、俄罗斯情殇等等,每期附上王鲁湘的采访感言和他对节目内容的独到见解。

目录

代序:一些文化事 三二素心人

周易

风水

中医

藏医药

人间佛教

佛陀教育

道教

红山玉龙

殷墟

三星堆

关公崇拜

相声

二人转

江湖丛谈

西泠印社

俄罗斯情觞

后记:文化速成班

东方智慧的集成

风水是一种文化

用中医解释中医

我的藏药丸子

从山林到人间

与净空法师的三次缘

迷恋青春的宗教

玉石之国

甲骨文引出的信史

发现三星堆岔

『义』之偶像

回皈市民社会

二人转乾坤

江湖中国

文明的石头

一曲俄罗斯

试读章节

风水是一种文化

做这期节目之前,我听说日本打算把风水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我想到,一个世纪以来关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到底有多大意义。风水不是科学,但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风水是一种文化,它基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的哲学而产生,有玄学也有真知灼见。人中国人是最早在地球上定居的一个族群,定居的历史已有上万年。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西北风和东南风一年内交而替出现,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温带气候。我们的地势是西北高,一东南低,大部分河流和山脉也按照这个走向排列。在这种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气压等地理环境中生存,决定了一定会有一种较为适于人类生存的居住样式。比如房子盖在什么地方不至于发洪水被冲掉。古人往往选择两河或河与山之间形成的冲积扇平原的边缘,一来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二来有水之力而无水之害。再比如房子选在什么样的方位,能够充分利用天然能源,一年四季都能接受到充足的阳光,夏天防暑降温,冬天挡风避寒。在对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能源利用度,甚至审美性的长期考察和经验累积过程中,古人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风水概念,像负阴 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等。风水实际上是中国人选择房屋、村落、城市、宫殿等居住环境的一整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有效而且合理的,才会几千年一直流传和保存下来。

风水甚至规划了我们的华夏大地景观。如果说,中国有一套什么独有的建筑观念与理论的话,那就是风水。是风水观念在指导我们相土尝水;是风水观念指导我们去寻找结穴的地点,然后在那里安居生活;是风水观念指导我们用塔、阁、桥、路来修补风水之缺乏,或强化风水之形胜;是风水观念警告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风水树和风水林。中国人,至少中国古人,就在这样一个有着浓郁神秘色彩的风水环境里诗意地栖居着。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种安全、舒服、健康的环境中,他的身体就会好,身体好心情就好,心情好脾气就好,脾气好人缘就好,人缘好生意就好,生意好就会发财,非富即贵,命就好。或者,一个人身体好、生活好,就容易长寿,甚至生育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家族就能繁衍不息,越来越兴旺,后代中出现个把“人物”,只是概率问题。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所谓风水能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命运,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一系列A—B—C—D—E的链条决定的。风水师省略了B、C、D,直接由A—E,人们就觉得神乎其神。

湖南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是由一个家族繁衍而成的神秘村落。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三个江西人逃难到湖南,其中一位很会看风水。他看中了三片风水宝地,三块地的发展情势各异,分别是“禄位高升”四季发财”和“人丁兴旺”。叫张谷英的人选中了“人丁兴旺”这块地。结果,五六百年过去了,三个预言全部应验。前两个家族虽然大富大贵,但都没有一代代流传下来,只有张谷英家族安乐团结,几百年不散,组成了一座由一千七百多间房屋连成的庞大村落。进村之后,屋宇连绵,既淋不着雨,也晒不到太阳,号称“民间故宫”。

那一年我到张谷英村去玩,岳阳市政协主席陪我前往,他是张谷英的多少代孙我忘了,是一位书法家,字写得中规中矩,性情温和,据说是张谷英家族中官做到最大的了。一到村口,他就问我风水的事,让我看看他的祖上张谷英先生选择此地的玄妙何在?我说我完全不懂风水,不过我也装模作样地环视了一遍周围的山水形势。我突然发现,原来此地正好是一个女人赤身躺卧的地形,村口南边两山高耸如门,是该女人的大腿;两腿之间望进去一条山谷,远处有双峰并列,是该女人的双乳;村口正当女人下身,村子环绕一座小土岗,溪水绕村,于村口作一圆弧。整个村子加上土岗、溪水,就像女人刚刚分娩而出的胎盘与脐带。我把这些发现一一讲来,人们觉得豁然开朗。村里村外还有许多过去觉得奇怪的布置和景点,顺着此思路也能一一讲通。于是,他们便十分高兴,说以后就照着这个讲法来向游客解释张谷英村的风水。其实,张谷英家族人丁兴旺,几百年长聚不散的秘密在村里。整个村落的结构是以主干分枝分叶的形式进行平面布局的,它维持了家族内部的稳定与和谐,而且在各支的强弱上依据家族的 整体利益进行了平衡,不使强的太强,弱的太弱,大的太大,小的太小。一个个独立的天井,分出了一个个连通起来的小巷,屋檐搭屋檐,日不晒,雨不淋,犹如血脉连通全村每一个单元。这种同气连枝的村合内部结构设计,强烈暗示家族成员:我们是一奶同胞,一根血脉,一个身体不可分割。在村里为旅游而设立的村史室里,我发现了一件有明确纪年的青花坛子,上写明万历某年某月江西某地。我即刻告诉陪同的村干部,马上把这件青花坛子收起来,这是张谷英自江西迁来的史证啊!我感慨的是,这么一个瓷坛子,跟随其主人颠沛流离,又经历几百年的动荡,尚能完整保留至今,就这份心性便可明了何以张谷英家族这口气会如此绵长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风水是尚阴的,我在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等地看过的古村落和古墓地,都是尚阴的。许多村子和墓茔在环境、地形和建筑上,便赤裸裸地模仿和肖似女人的身体,女人的内外生殖器。福建闽江流域的坟茔,广东梅州客家围垅屋,表现尤为典型。这说明,人们从受孕、成胎、出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都希望生活在母亲的子宫中。所有风水师在卜阴宅和阳宅时,最中意的地形就是类似或逼肖女阴的地形。这同道家鼻祖老聃所说的“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有重要关系。道家、道教都是尚阴的。

风水中当然也有迷信的成分。所谓“迷信”就是把那些低概率的东西夸大,把偶然发生的事件当成必然,把以讹传讹的传闻误看做金科玉律。加如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越是些稀松平常的常识越听不进去,越说得邪乎深奥反倒越信。人还往往倾向于记住那些应验的例子,只要有一个应验的例子,就能用这一个成功否定九十九个失败。无数真的假的风水师就是利用这个吃饭,把这行当搞得神秘兮兮,外人看不出就里,衍生出许多似是而非、玄之又玄的说法,风水真正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价值反倒被遮蔽和抹杀了。

西方人对风水的评价非常高,很多大学都开设了风水课程,关于风水降作也被广泛地翻译和研究,一些著名的建筑大师都承认是从中国古代风水术里汲取了智慧和灵感。对风水的批评,主要来自于我们自己。五以来,中国人就习惯用刚刚学会的那点皮毛的科学知识,来轻易斩杀已经留存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并否定那些古老的生存智慧。P26-29

序言

一些文化事  二三素心人  

我认识鲁湘已经十几年了。他与凤凰卫视结缘,是在2001年拍摄《寻找远去的家园》的时候。作为这部大型文化纪录片的策划人、撰稿和特邀嘉宾,鲁湘与凤凰的摄影队一起,跋山涉水,穿街过巷,寻访那些散落于民间的荒村老宅、旧街古巷,为我们这个骤速变脸的时代,保存下了也许是最后一缕关于乡土中国、民居文化和故园老家的记忆与乡愁。很奇怪,这山一程,水一程的奔走,此后竟成为鲁湘在凤凰工作的宿命。2002年,他以《纵横中国》总策划和总嘉宾的身份出发,足迹踏遍全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录制了一百多期节目,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版图和中华文化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在中国电视史上,一家电视台能以如此大的气魄、如此长的时间,跨越如此大的地理空间,来审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广袤大地,触摸我们兴衰更替、悠久绵长的历史脉络,研读我们丰厚灿烂、姿态万千的文明积淀,是相当少见的。我知道,这背后有着他身为一介书生而不甘囿于书斋吟文弄墨的雄心和抱负,以及一个文化传薪者力图通过最普及的传播媒介将精英文化带入大众视野的信念与使命感。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混乱与庸俗交缠滋长,美德与秩序尚未建立;物质贫乏和精神恐慌没有解除,安详自由的生活还是很多人的奢望;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不够,对未来的期盼又在不确定中摇摆;五千年沧桑与一百年巨变继续冲撞,西方准则和东方惯性难以恰调。这时代既躁狂善变,又多姿多彩;既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江河百川东入海”,自有其内在的律动和归依;既充满苦难、危机和不义,光明、希望和公正却也像驴子眼前的那根胡萝卜,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那么,也“命该”要有一批有责任、有良知、有勇气的大众传媒和知识分子,能超越功利、世俗与纷扰,以自觉的文化追求为目标,以普世的人文价值为底线,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保留住一息尚存的文脉,记录下几已断裂的传统。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可以觉醒。对一个民族而言,向内,就是回到我们自身文化的源头,接近和了解我们文明衍生的真相,才能明白,下一刻砥砺进取的脚步,该奔向何方?  

这些年来,鲁湘一直以一位学者的身份、一个文人的方式,在电视这个浮躁又艰苦的行业中,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工作着。他为人朴素,不张扬,不媚众,真诚谦和,表里如一。镜头前,他通过对一寸寸山河的感悟,一个个文化现象的解读,把中华文化独有的审美价值和典雅意蕴呈现出来。私底下,他又以一己之力帮助和慰藉了许多文人画家。以我所闻,他一直为年届九十高龄的国画大师张仃做义工,随老先生南下北上,汇整资料、编纂作品。身兼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他为传播李可染“东方既白”的艺术信念,在韩国、香港、台湾及内地各城市办展览,搞讲座,乐此不疲。他的几位同乡老书画家,王憨山、曾彩初,因为他在京城的大力举荐而名满中国。一大批中青年画家都在他的帮助下而立定画坛。他在美术界的口碑甚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画研究院也都纷纷聘他为教授和研究员。  

鲁湘纵横中国、风尘仆仆、席不暇暖的生活一过就是四年多。本来,他是该歇一歇了。可是,找到一个像他这样读破万卷书,行了又何止几万里路的文化学者,岂是一件容易的事。2006年,凤凰为鲁湘量身定做了一档节目《文化大观园》,他的身份从嘉宾变成了主持人,从答者转为问者,角色虽有所转变,不变的依然是对文化的关注与执著。  

这本书收录了《文化大观园》十六期节目,内容涉及很广,从风水、中医、佛教,到俄罗斯文学和中国的江湖世界,雅俗中外的文化话题都被涵盖进来。鲁湘点评部分,有他自己写的手记,也有别人根据他的谈话整理出来的文字。我遗憾的倒是,鲁湘为《纵横中国》撰写的上百万字文稿,至今未能整理出来,希望以后也有机会付梓。2007年,《文化大观园》继续在一个不大受关注的时间播出。周日傍晚正是人们吃晚饭、看晚霞的时刻,重播的时间在周一上午,又是上班族忙着开工、开会的时候。老实说,对这样的安排,我也感到无奈。这说明,一档没有广告商慧眼识珠的文化栏目,就是在凤凰这样的电视台,也面临着尴尬的处境。这也许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精神愈平庸的时代,文化所面临的共有处境吧。即便如此,过去一年,这档无法在好时间段与观众见面的节目仍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多次从《文化大观园》的博客留言上,看到观众朋友对这档节目的支持和对鲁湘本人的喜爱。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这么说,文化类节目也注定成不了电视行业的“显学”。不过,有心者自悟,无缘者错过。无论你是《文化大观园》的观众,或是这本书的读者,你都是——文化的知音。   

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  

2006年岁末于香港凤凰总部

后记

文化速成班

2005年底,王鲁湘走完了四年的《纵横中国》,凤凰决定为他量身定做一档节目。最初,节目定位为:紧贴当下文化事件、现象,加以点评、预测,是个文化圈子里的《新闻骇客赵少康》。后来,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还是发挥王鲁湘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至今仍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影响、关联的民俗、史话、名人、典故等,结合历史纪念日和文化热点,做一档博古通今的文化节目,就成了《文化大观园》。

一开始,我们听到《文化大观园》这名字,都觉得“土”!听听《风范大国民》《世纪大讲堂》《凤凰大视野》,虽然都泛着“大”字,可人家多有气势!我们这名儿倒让人想起“刘姥姥”。真正晓得这名字的好处,是我们开始进入角色,把各类文化现象拿来做选题讨论时,才发现,一个“大观园”竟能容万千事!如《红楼梦》里贾元春所题: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赐大观名。

王鲁湘是著名的“知道分子”。我们这一年的合作中,一次次被他“知道”的本领打败了。他不仅仅了解话题的表象和缘由,还往往有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每次采访前,他会根据编导呈上的采访提纲和参考资料,做足准备功夫,到了现场,就能与嘉宾棋逢对手地交谈。

我们力图发挥凤凰的特长,做出一些具有大历史感、大文化气魄的选题。收进此书的,只是节目内容的一小部分,但已足见我们关注题材的广泛驳杂。简单分分类:

超级俗:二人转

超级雅:西泠印社

奇人奇书:《江湖丛谈》

高僧大德:星云大师、任法融道长

上古遗存:殷墟、三星堆

千年学问:周易、风水

有些题目,我们以为比较冷门儿,关心的人少,口味较为“小众”,但播出之后,竟火得一塌糊涂,例如《俄罗斯情觞》。2006年是俄罗斯文化年,应景而办活动不外乎展览、演出,加上一些记忆中的红色歌曲。我们策划这个选题时,想到的也只是“红色记忆”,想到苏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但是,嘉宾王康最后谈出来的感觉,完全出乎意料。他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自以为了解却实际上相当隔膜的俄罗斯,一个热血的、悲怆的、神圣的、充满宗教感的俄罗斯。这期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凤凰人行事简约,彼此称呼,常用省略字。《凤凰大视野》简称“大视野”,《风范大国民》唤作“大国民”,《121述历史》就是“口述”,我们自然也就被简为“大观园”了。大观园的人惯于在公司昼伏夜出,别人两三天能干完的任务,我们得足足做满七八天。经常有同事说,你们大观园怎么从早到晚在机房里熬啊,连说话都透着一股子“深奥”劲儿。其实,我们也不想那么有“文化”嘛。我们没有王鲁湘老师的博学,每期节目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煎熬。周易八卦、中医藏药、红山玉龙、三星堆、释儒道……知识跨度大,内容复杂,一场解说、串场写下来,真不亚于完成一篇论文。编导孙霖这一年内就变换了好几重身份:周易大师、风水先生、三星堆专家、假佛教徒,等等等等。每完成一期节目,编导就成了半个专家,还都是速成的!可以说,《文化大观园》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速成班,虽然我们学到的只是皮毛,但仍感收获巨大。这都是拜大观园所赐,拜凤凰所赐。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个温香软玉的“女儿国”。凤凰卫视的大观园,却是不分男女,一律乱叫“兄弟”——干起活来,不分男女嘛!充分体现了“凤凰精 神”。从主持人、制片人到摄像、编导,《文化大观园》是一个非常坚实的团队。我们借此书的出版,向一直以来支持《文化大观园》的观众表示感谢,向所有我们采访过的嘉宾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道一声感谢。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最大动力。

《文化大观园》制片人周周

2006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这么说,文化类节目也注定成不了电视行业的“显学”。不过,有心者自悟,无缘者错过。无论你是《文化大观园》的观众,或是这本书的读者,你都是——文化的知音。   

——王纪言(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大观园/友谊凤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栏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22972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