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隆美尔
内容
编辑推荐

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名将,深得希特勒的器重。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军校教官、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装甲师师长、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司令。在德国入侵法国时,他指挥的第7装甲师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被称为“魔鬼之师”;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败英军,并一度进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开罗城;在盟军大规模反攻时。他又成功地组织了千里大撤退,被称为“沙漠之狐”;在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时,他主持修筑了著名的“大西洋壁垒”,并指挥了诺曼底抗登陆作战。作为希特勒的心腹爱将,他为纳粹德国付出了犬马之劳,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德国国防军二十六位元帅之一。后因对德国的政治前途和军事前途丧失了信心,与希特勒在政治和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又因无意中卷入了反希特勒的密谋活动,被迫于1944年10月服毒自杀。

本书为我们介绍了他的传奇一生。

内容推荐

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但最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这些有别于普通人的种种特质,让后人不得不去注意他,研究他。因此,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是纳粹将领的身份。他是谁?他就是充满传奇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在德国纳粹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弃,而隆美尔的名声却扶摇直上,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为什么人们如此着迷于他呢?如果想知道,就请您跟随本书一起走进这位纳粹将军矛盾而又传奇的一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少年隆美尔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三章 杰出的教官

第四章 魔鬼之师

第五章 不给非洲一个铜板

第六章 托布鲁克战役

第七章 卷土重来

第八章 大战前夕

第九章 险中求胜

第十章 撤退中的战争

第十一章 阿拉曼之战

第十二章 别了非洲

第十三章 西线之殇

第十四章 英雄末路

试读章节

1891年11月15日,在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斯瓦比亚省的海登海姆,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被称为沙漠之狐的二战名将——约翰内斯·埃尔文·尤金·隆美尔。

隆美尔出生于1891年的11月15日,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埃尔温家族,却意义非凡。就在这一天,这个家族的二儿子出生了,这个家族又有了一个希望。他就是日后的沙漠之狐、德国陆军元帅、二战十大名将之一,埃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的家族在德国即不是贵族,也不是军事世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地处符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一个叫海登海姆的地方。

海登海姆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县,隶属于斯图加特行政区,首府海登海姆。海登海姆北面与奥斯塔尔伯县,东面与巴伐利亚州的多瑙——里斯县、多瑙河畔迪林根县和金茨堡县,南面与山地——多瑙县,西面与格平根县相邻。

隆美尔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学校长。但是从事教育在当时的德国,根本无法与达官显贵相提并论。老隆美尔娶的是符腾堡州州长的长女海伦·冯·鲁茨,但是隆美尔的父亲是一个不热衷仕途的人,因此与州长的联姻对隆美尔家族也没有太多的意义。这样的一个家族,很难想象日后会出现隆美尔那样的人,因为从他的家庭中,人们无法寻找到什么因素有利于隆美尔日后成名。

小时候的隆美尔身体不是很好,根本无法与同龄人一起玩耍,每天只有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这样的经历让隆美尔养成了安静、乐于思考的性格,对以后统领军队提供了帮助。

这种情况到了隆美尔十岁的时候发生了改变,他的身体渐渐的地好起来了,性格也活泼起来了,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等都成了他喜爱的运动项目,一时间他好像成为了一个运动天才。童年这个词在隆美尔的记忆当中是从他开始能够整天围着院子和大花园蹦蹦跳跳玩耍的时候开始的。

他的家乡海登海姆当地没有小学,父母便让他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以便能进入阿伦的小学读书。隆美尔九岁那年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读了五年。十七岁的时候,他开始在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五年级读书,一年后升上六年级。这成了隆美尔从军前的最高学历。

这家中学的全名是格蒙登斯瓦比亚镇中学,这个名称在隆美尔的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当他日后跻身将军、元帅之列时,与一些有着显赫家世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行相比,便难免自惭形秽,这反过来又刺激他奋发向上。

老隆美尔很早就去世了,他离开的时候,隆美尔二十二岁,但父亲的离世并没有对这个家庭产生太大的影响,当然更称不上是一场灾难了。因为隆美尔兄妹比起父亲都更加亲近自己的母亲,父亲的迂腐和严格他们早就受够了。

隆美尔少年时代从不曾奢望立身军营。他的第一志向是当一名维修飞艇的工程师,因为他喜欢机械学。小的时候,他就对家里的表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没事就拆开研究,小隆美尔总是好奇他们的工作原理。因为这样做,不少表让他弄坏了,为此他还挨了不少的骂呢,家里人当时也认为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工程师。

之前提到过幼年时的隆美尔体弱多病不爱运动,所以只要一谈到有关体育的问题,他都会很郁闷,特别是在学校一到上体育课的时间脑袋就变大,那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自己能够得到特赦,不上体育课。不过,这点对隆美尔来说,并不是悲剧。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他在赐予隆美尔体弱多病的同时,会同时让他拥有了另外一样闪光的东西。为了弥补隆美尔体制上的缺陷,上帝选择了让他智慧过人。心理学上对这样的弥补是这样解释的:文弱的人如果要做危险的事往往斗智而不斗力,容易走阴柔的路数。纵观隆美尔日后在战场上的战术,就不难发现,事实的确如此,背后偷袭、声东击西、瞒天过海这些招数都玩得滚瓜烂熟,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隆美尔体弱的同时还聪明呢。小时候的隆美尔擅长数学,有人说,如果隆美尔可以出生在高斯之前,那么解析“1+100”谜题的就不是高斯,而是隆美尔了,按照那样的历史发展,也许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了,在凡尔赛条约上所认同的四千名正规军军官簿上也就不会有隆美尔的名字了,他的大名也许会载入数学家的行列。再大一些后他甚至熟记了对数表,几乎和著名数学家不相上下,他能够惊人地心算出任何随意抽出的17位根数。而十五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这件事也关系到了隆美尔作为一名少年的梦想,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至今我依然记得小时候大人们问自己和同龄人们长大后最想做什么工作的情形。那时最常听到的答案是三个字“科学家”。

P4-6

序言

约翰内斯·埃尔文·尤金·隆美尔无疑是德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纳粹将领之一,他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隆美尔的一生政治色彩很浓,很难定位。

从政治角度来说,他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但从军事角度来看,他又是一个军事巨人,他拥有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

隆美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连他的死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因而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军事家都很关注他。虽身为纳粹将领,可关于他的众多著述中,褒奖的却居多。战后,联邦德国用他的名字给战舰街道和兵营命名,美国还拍摄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为什么这样一位纳粹将领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关注呢?

那是因为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还算清白,他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有人说,构成他传奇人生的因素很多: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但最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这些有别于普通人的种种特质,让后人不得不去注意他,研究他。因此,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是纳粹将领的身份。

虽然隆美尔是希特勒的帮凶,但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不容置疑,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他对装甲战争理解得非常深刻。在进攻西欧的时候,他指挥的装甲师就用欺骗手段,未放一枪穿过马奇诺防线。

在北非战场,他更是骁勇悍战,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消灭了相当于自己几倍的英军坦克,把大名鼎鼎的英格兰第七装甲旅杀得几乎全军覆没,旅长也被抓了俘虏,在他的打击下,英军统帅换得像走马灯似的,连丘吉尔首相都承认他们在北非遇见了一个极其善战的德军将领。

隆美尔是玩弄阴谋诡计的高手,他善于设置疑兵计,或以假乱真,或声东击西,或以进为退,或假攻实守。在进攻中,他善于集中兵力,对敌人的翼侧发起猛攻,一旦突破后,则迅速反击,断敌后路,常把对手打得惊慌失措,而在追击时,他又迅如疾风,马不停蹄,从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防御时,他善于将机动部队和非机动部队适当地配合在一起,奇正结合,并巧妙地利用地形,外物等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善于布防地雷带等人工障碍。无论在进攻,追击,防御甚至撤退时,隆美尔都善于很好地利用手中的各种武器,精心组织兵种间的密切协同,并经常伴有别出心裁的新发明,新创造。

二战后期,隆美尔一改对希特勒的疯狂崇拜,成为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希特勒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他这样做的后果,导致其被卷入“谋杀希特勒”一案中,被诬陷服毒致死。隆美尔死了,死得光明正大,他曾经为了魔鬼而战,但是他为了和平而死,他死得平静安详,心安理得。

纵观这位军事天才的一生,虽然他的大半生都在为纳粹帝国效劳,但是,隆美尔回到欧洲以后,他慢慢看透了希特勒,希特勒再也欺骗不了他了。所以,他反思过去,摆脱魔鬼,思考未来,追求和平,这是他一生中最令他自己满意的日子,也是他一生中真正收获正义的时刻。

在德国纳粹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弃,而隆美尔的名声却扶摇直上,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为什么人们如此着迷于他呢?如果想知道,就请您跟随本书一起走进这位纳粹将军矛盾而又传奇的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隆美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乡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6836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5.2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