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运用近年来尤为史学界所重视的社会史研究方法,试图在文献、实物、图像,三者的碰合处复原起历史场景中的若干细节,恢复古代日常生活的生命气息。从具体的名物考证入手,每一次历史细节的发现,都引领作者看见一片新景致,发现一片新天地。特别是这种历史的细节,被现代考古发掘和传世的文物,历史文献、古代诗文和绘画图像等三种不同的话语和文本“三证归一”、相证如一的时候,更具有惊人的历史冲击力。
| 图书 | 古诗文名物新证(共2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运用近年来尤为史学界所重视的社会史研究方法,试图在文献、实物、图像,三者的碰合处复原起历史场景中的若干细节,恢复古代日常生活的生命气息。从具体的名物考证入手,每一次历史细节的发现,都引领作者看见一片新景致,发现一片新天地。特别是这种历史的细节,被现代考古发掘和传世的文物,历史文献、古代诗文和绘画图像等三种不同的话语和文本“三证归一”、相证如一的时候,更具有惊人的历史冲击力。 目录 序 莲花香炉和宝子 香合 两宋香炉源流 附:关于帽顶与炉顶 印香与印香炉 宋人的沉香 附:两宋诸香浅识 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 琉璃瓶与蔷薇水 玉钗头上风 明代头面 说“事儿” 明代耳环与耳坠 油缸 每回拈著长相忆 从孩儿诗到百子衣 关于《琉璃孢灯中鱼》 摩喉罗与化生 帷幄故事 宋人居室的冬和夏 隐几与养和 两汉书事 书房 说“勺药之和” 两宋之煎茶 附:关于分茶与斗茶 沂南画像石墓所见汉故事 幡与牙旗 从《闸口盘车图》到《山溪水磨图》 后序 引用文献 名物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古诗文名物新证(共2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扬之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4746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4-12-01 |
| 首版时间 | 2004-12-01 |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3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0 |
| 宽 | 168 |
| 高 | 3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