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静的欢乐
内容
试读章节

最长的一天

2005年5月27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长的一天。

凌晨三点,我们从只睡了两个小时的黑暗中起来,就为了赶上北京机场九点钟起飞的美西北航班。飞机经由日本东京中转,而后在纽约入境。之所以决定在纽约落地,是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朋友张华一家。此前他们也已经收到南希和John的盛情邀请,和我们一道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旅途劳顿后依旧兴奋的心情。因为终于能赶上若若的毕业典礼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美国,十一年前那次是接受美国政府的邀请,所以感觉完全不一样。但对于任来说这是第一次,此前他去过欧洲,游历过南亚,他说他平生最想去的地方还有两个,那就是台湾和美国。于是2003年他看到了台湾,那一年我们随中国作协代表团几乎走遍了台湾所有重要的城市。想不到探访美国的愿望竟然也在两年后实现。

走进纽约机场的接机大厅,却没有在迎客的人群中看到张华,于是疑惑是不是走错了出口。此间我们尽管已来到美国,但距离目的地还有遥远的路程。我们要乘车穿越纽约州、康涅狄格州、罗德岛州、马萨诸塞州之后,才能最终抵达缅因州的伯顿大学,而未来的行程又限定我们必须在28日凌晨完成。

其实转瞬之间就看见了张华朝我们走来。于是立刻有了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来到停车场便看到了张华家新买的那辆很大的越野车,龙哥和菲菲已经在那里等候。一坐进他们的汽车就仿佛纽约已不是纽约,而是置身于天津的某个餐馆或咖啡厅。在遥远的美国,有张华一家前来接应,让我们在踏上异国土地的第一刻就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于是和张华一家兴致盎然地上路,一离开肯尼迪机场便风驰电掣。此刻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四点,谁也无法预测我们要到深夜几点才能赶到缅因州的布朗斯维克。还因为5月30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而27日刚好是这个三天假期的开始。于是美国人便在这个周末上演了度假大迁徙。从甲地到乙地,从丙地到丁地,或者从丁地到甲地,从丙地到乙地……总之从这一天下午开始,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就塞满了车,所以南希很早以前就提醒张华,说我们前往缅因州的路上一定非常不畅通。

一路上果然车满为患,龙哥不停地换线,张华和菲菲则全神贯注地研究地图,努力辨别着能够前行的道路。记得那年访问美国,和翻译仪方从孟菲斯开车到新奥尔良,就是这样一路研究地图。那些天我甚至也学会了看英文的交通图。后来我们去华盛顿,一路上也是John开车若若看地图。事实上在陌生的公路上研究地图的那个人也非常关键,因为有时候一个出口错过,就会错过整座城市。

然后我们在途中吃饭。很乡村味道的一家餐馆,张华一家曾多次光顺。饭菜的味道果然不错,那是我们的第一顿美国饭。

吃饭的时候开始下雨。记得刚刚离开机场的时候,那里还是阳光灿烂。此时尽管已是美东的春天,但下雨的时候依旧很冷,感觉上到处冷飕飕的。而且这场大雨竟越下越猛,没有任何终止的迹象。那是一场可以用瓢泼来形容的大雨,尽管龙哥的雨刷不停地运动,眼前依旧迷茫一片,几乎看不清前面的路。但龙哥仿佛并不惊慌,或者只有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开车他才会觉得刺激。所以尽管大雨倾盆,车流如潮,龙哥的车只是势如破竹地向前。因为他知道这一天无论多晚,也无论气候怎样的恶劣,我们都必须在天明之前赶到那个美国最北部的缅因州。一路上铺天盖地的雨水不停地袭击着我们,用豪雨如注来形容那晚的雨势一点都不夸张,一度我们甚至以为赶不到缅因州了。但龙哥却始终气定神闲,就是在雨最大的时刻也不曾减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非常刺激。

途中几次接到南希和若若的电话,询问我们到哪儿了,遇到了什么样的坏天气。此前南希和John已经从波士顿来到了伯顿大学。学校在毕业典礼前的27日安排了很多活动,包括学者的讲座,丰盛的午餐会,以及各种各样的会见。那一天南希和John参加了学校的所有活动,也见到了若若的老师和同学,但那时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能否安全准时地抵达。

我们赶到布朗斯维克旅馆时已是28日凌晨两点。那时候龙哥已经开了整整十个小时的车。此时距离女儿的毕业典礼只有八个小时了。此时的旅馆看上去已经沉睡,静静地沉落于小镇的夜色中。前台值班的服务员热情接待了我们。登记并分发房间磁卡,这是南希半年以前就预订的房间。旅馆表面看上去似乎很小,但走进去后才发现其实房间很多。长长的走廊曲曲弯弯,仿佛没有尽头,而又总是柳暗花明。这让我想到了1994年访问长岛时住过的那家乡村旅馆,也是看上去很小,但却总是曲径通幽。

原以为这家两层的乡村旅馆不会有电梯,但服务员特意告诉我们,拐弯处有电梯也有行李车,只是因为夜深而没有了行李员。于是我们自己把行李运进各自的房间,然后互道晚安。那时候我们知道南希和John已经住在这里,却不想在这样的时刻打搅他们。但是想不到南希突然从隔壁的房间兴奋地跑了出来,然后是John,于是我们紧紧拥抱,在这个终于如愿以偿的凌晨时分,在布朗斯维克的,这家静谧的旅馆中。南希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在我们几乎已经不可能来美国的情况下,她依旧坚定不移地为我们争取,才换来了我们能共同出现在女儿的毕业典礼中。

在热烈的寒暄之后,我们各自回自己的房间。但依然久久地不能平静,在最长的一天之后,我们竟然躺在了布朗斯维克旅馆的大床上,简直像做梦一般。我们终于如愿来到了美国,来到了女儿读书四年的大学附近。此时尽管还没有见到女儿,但我们知道此刻她就在不远的地方,在她的校园,在我们身边。

然后是布朗斯维克小镇宁静的夜晚。雨过之后的清冷与清新。旅馆的房间很舒适也很温暖,只是难以平复的心情让我们难以入睡。于是暗夜中睁大着眼睛等候黎明。

终于赶上了女儿的毕业典礼。

这个无论对女儿,对南希和John,还是对我们来说,都是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时刻。

从中国时间的27日凌晨,到美国时间的28日凌晨;从离开中国天津,到抵达美国缅因州的布朗斯维克小镇。我们飞越大洋,穿越大陆;历时三十六小时,我们经历了平生最长的一天。P2-5

目录

2005 如梦的初夏

 最长的一天

 毕业典礼

 最后的巡礼

 美丽的新英格兰海岸

 罗得岛的“大房子”

 毕业Party

 普利茅斯的“五月花”

 我们的波士顿

 女儿从这里开始追梦

 杰克的麻省理工学院

 晓菲和宇文所安在哈佛

 小镇诺维尔

 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

 梦

 美国“奇迹”

 纯净的科罗拉多

 埃斯特斯帕克

 废墟中的希望

 大西洋中的一弯新月

2006 沉静的欢乐

 美丽玫瑰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彩云之上

 等待“戈多”

 快乐女孩

 剪辑室

 每个人的首映式

 死亡也不能将他们分离

 塞勒姆的中国情结

 SOHO精神

 永远的《卡门》

 蓝色爵士乐

 夜之旋律

 一年一度的“秀场”

 春天音乐会

 查尔斯河岸

 汤姆夫妇的新房子

 沉静的欢乐

 马萨葡萄园岛

 重访南塔基特岛

内容推荐

赵玫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以独特的构思、自由的思想和精致优雅的文笔而贯穿其中。《沉静的欢乐》秉承其一贯风格气质、以作者两次到美国参加女儿的活动和美国地理坐标为经纬,用优美的散文向读者讲述了许多人、许多事和她独特的个人感受,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梦幻之旅。在赵玫的笔下,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在更广阔的人类文明的背景中融合,作品流畅、优雅,有较高的审美取向和可读性。

编辑推荐

真实的梦境,由诗意所勾连。被触摸过的灵魂,便会浸润出那难以遗忘的往昔……本书是赵玫的散文集,主要内容包括:最长的一天、毕业典礼、最后的巡礼、美丽的新英格兰海岸、罗得岛的“大房子”、普利茅斯的“五月花”、我们的波士顿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静的欢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1165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