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当代高校德育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素质德育论》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特别委托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个如何”新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组所有成员一年半来学习、讨论、写作、修改的结果。

本书重点回应了“培养什么人”的时代问题。人的培养是在具体环境下完成的,环境是人的哺育者,素质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对教育环境的成功把握。全书内容包括素质德育的内涵与价值意义、素质德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素质德育的兴起与发展、素质德育的结构与功能、素质德育的本质与特点、素质德育的核心与重点等。

目录

第一章 素质德育的内涵与价值意义/1

 一 素质德育的内涵/2

(一)素质的内涵/2

(二)德育的内涵/4

(三)素质德育的内涵/5

 二 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13

(一)知识与能力/14

(二)知识与素质/15

(三)素质与能力/17

(四)知识、能力、素质:素质德育视阈下大学生培养

目标的三维合一/18

 三 素质德育与应试德育的关系/20

(一)素质德育和应试德育的区别/21

(二)素质德育和应试德育的联系/22

 四 研究素质德育的价值意义/23

(一)研究素质德育的紧迫性/23

(二)研究素质德育的意义/26

第二章 素质德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29

 一 素质德育发展的实践基础/3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性要求/30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36

(三)学习型社会的自觉性要求/40

 二 素质德育发展的理论基础/44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素质德育提供正确目标/44

(二)科学发展观为素质德育提供全面指导/52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素质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证/56

第三章 素质德育的兴起与发展/61

 一 素质德育在高校改革中兴起/6l

(一)高校德育滞后性的表现/64

(二)高校德育滞后性的原因/66

(三)高校德育改革的过程与经验/69

 二 素质德育在大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中发展/72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基本状况/72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不适应性的根源/80

(三)大学生对素质德育的迫切诉求/82

 三 素质德育在继承与扬弃中丰富/83

(一)对中国古代德育传统的态度/84

(二)批判地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德育传统/85

 四 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86

(一)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的根据/86

(二)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的内容/87

第四章 素质德育的结构与功能/93

 一 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及结构/94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要素/94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的结构/102

 二 素质德育的结构/106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结构决定素质德育内容结构/106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结构决定素质德育过程结构/111

 三 素质德育的功能/118

(一)素质德育的结构决定素质德育的功能/118

(二)素质德育的功能与发挥/119

第五章 素质德育的本质与特点/129

 一 知性德育的本质与特征/129

(一)知性德育的本质/129

(二)知性德育的特征/130

 二 素质德育的本质/146

(一)素质德育的目的性/146

(二)素质德育的实践性/147

(三)素质德育的超越性/148

 三 素质德育的特点/149

(一)德育素质形成的不可替代性/149

(二)德育素质的不可转让性/152

(三)德育素质的不可间断性/153

(四)德育素质形成的渗透性/154

第六章 素质德育的价值与实现/161

 一 德育价值与智育价值/162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162

(二)德育价值与智育价值的关系/164

 二 应试德育的价值与特征/170

(一)应试德育的价值/171

(二)应试德育的表现与根源/173

 三 素质德育的价值与实现/175

(一)素质德育的价值/175

(二)素质德育价值的实现/184

(三)素质德育的价值与素质德育的功能/189

第七章 素质德育的核心与重点/191

 一 素质德育的核心是形成理想信念/192

(一)素质德育中的理想信念/192

(二)现代社会理想信念的形成/197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新特征与新矛盾/199

(四)现代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式与方法/202

(五)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203

 二 素质德育的重点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04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204

(二)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其根源/206

(三)培育爱国主义的主要方法/209

(四)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212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213

第八章 素质德育的保证与基础/222

 一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素质德育的保证/223

(一)交往哲学视阈下道德的作用/223

(二)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225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路径/229

 二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德育的基础/235

(一)素质德育中的心理素质/235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38

(三)素质德育中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242

(四)素质德育中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259

第九章 素质德育的对策与方式/269

 一 转变德育观念是前提/270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转变德育观念的重要性/270

(二)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转变德育观念/273

 二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关键/279

(一)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79

(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282

 三 改革是德育发展的动力/287

(一)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时代性/288

(二)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的改革/290

 四 建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是保证/296

(一)开发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性/296

(二)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299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构建高校德育课程新体系/301

 五 发展学生的自教自律是目的/303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对大学生自教自律的新要求/304

(二)联系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途径/305

(三)结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强化自我教育功能/307

参考文献/310

后记/3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当代高校德育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维//刘苍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6974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1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