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调/千夫长草原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千夫长草原作品系列”之一,以平实而悠长的笔调书写草原的记忆是为了“求证人物的存在真相”。作者在行文中努力让所有的事物发出声音,小说中的阿蒙,细腻敏感。作者熟悉草原神秘风土人情,对人际关系中的各类情感拿捏到位,对命运也有独特看法。

本书笔调顺畅,在近两年来众多草原题材小说中算颇为出色的一部。

内容推荐

《长调》不是专门写蒙古草原音乐的小说。应该说,是小说里的元素形成了一首蒙古长调。你们听到的那个有声音的长调,转换成文字,就是由这些琐细的精神肌理构筑成了故事。这就是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的命运。

目录

第一部 旗镇

第二部 牧场

第三部 阿茹

试读章节

第一部 旗镇

第一节

天还是黑的,阿妈就喊醒了我。阿妈起得更早,她已为我煮熟了滚烫的羊杂汤。我喝出一身热汗,热乎乎地就出了家门。阿妈为我找好进旗镇的马车,已等候在院子的大门外。赶车人在门口走来走去,把马鞭子甩得啪啪作响,醉意十足。每匹马的笼头上,都佩戴着九只黄铜铸的虎头铃铛。每只金黄的虎头铜铃铛,都张嘴含着朱砂色的铁珠,晃动起来清脆悠扬,气势威猛。四匹马个个精神抖擞,驾辕的红马和左套的青花马,比赛似的各自翘起尾巴,屙出了两堆粪便。大便的同时,马儿也开始撒尿。红马是骟过的骒马,一时,在滚圆的屁股上,瀑布般地屎尿俱下,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青花马是公马,撒尿时就像肚子底下吊起了一只黑色的粗水管子在喷水,稀里哗啦,煞是壮观。看来它们确实是吃饱了夜草。

家里的狗也都被惊动起来,叫了一阵,在阿妈的劝阻下,好像搞明白了来者的用意,也就不吭声了,但还是警惕地守候在大门口。

我背着阿妈为我准备的东西,装了半个麻袋,用牛皮绳捆得紧紧的。阿妈和怀孕的黄母狗跟在后面送我。

我走出家门,感觉到好多眼睛都在看我,有些不知所措。狗的眼睛在看我,马的眼睛在看我,圈里的牛羊在看我,赶车人也在看我,天上的星星也睁着困乏了一夜的眼睛,在惺忪地看我。朦胧的早晨,空气中各种眼睛似隐似现,羊圈、牛圈,家中大小房屋的门窗,也好像在睁开眼睛看我。就连脚下的土地冻成的一条条裂缝,都像眯着的傲慢的眼睛。我惊恐地看着这些眼睛,也尽力地回避着这些眼睛。我觉得浑身不自在,就低下头,看由热转冷,正在凝结成冰的马的粪尿。

我感觉垂在裤兜边的手,被一个柔软的东西热乎乎地舔了一下,低头,发现是老得掉了毛的老黑狗双喜也起来了。老双喜很忧伤,沉闷不语,步履蹒跚。它昏花的目光很慈祥,是唯一让我感到心安的眼神。双喜已经很老了,它的年龄比我大,是阿爸还俗时从查干庙里带回来的伴侣。我阿爸是查干庙还俗的五世尼玛活佛,他两岁半坐床成为活佛,在十三岁的时候还俗回家。十四岁娶了我十八岁的阿妈,十五岁时,我出生,他就离开家去了旗镇的歌舞团,即原来的查干庙,当长调歌手。阿爸多年不回家,一直到今年,我已经长到了十三岁,阿妈让我今天早晨上路,去旗镇寻找阿爸。

狗的年龄真是不可思议,据阿妈说双喜只比我大两岁,我刚是翩翩少年,它就已经老态龙钟了。双喜原来是纯黑色的牧羊犬,现在身上很多地方的毛已经脱落,露出的皮肤粗糙不堪,像晒干的老榆树皮,黑毛也已变成了灰毛和白毛。

据说“双喜”这个名字,是阿爸还俗回来之后才取的。政府说尼玛活佛还俗,成为社会主义新公民是一喜,和阿妈结婚是二喜,双喜临门。我阿爸说,那为了纪念这个时子,就给这条原来叫“马弁”的黑狗改名叫双喜吧。双喜早年为我们家牧羊护院,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现在它老了,已经两年不管家事,平时这个时辰趴在狗窝,兔子跑到嘴边它都懒得去理。我们家照样养护它,从来没把它当狗,像老爷子一样照顾。双喜今早却起来送我,怪不得阿妈说它最通人性。我感到很有面子,马上就觉得自己来了精神。

黄狗的乳房已经一只一只胀了起来,连绵起伏,一共九只,根据往日经验,这窝应该出生九只狗崽。黄狗体质很强壮,这是第一胎,我想小狗出生后一定会有充足的奶水。我蹲下摸它饱满的乳房,它的目光还很羞涩,不好意思地把头扭过一边,然后乳房朝天趴在了地上,很温柔的样子。我感觉黄狗肚子里有十八只迷蒙的眼睛,在幼稚地看着我,顿时就没了兴致,搬着黄狗的腰,让它站了起来。

阿妈显得很庄重,她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了一套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来送我,脚上还穿了一双平时很少上脚的新鞋,好像要出远门的是她。我感觉阿妈让我去见阿爸,是替她去向阿爸递交一份关于我长大成人的答卷。阿妈的目光,恋恋不舍地在我身上扫来扫去,我看她时,她又会把目光从我的身上移开,假装在看套在车上的红马。

赶车人,是我们花灯牧场牧业队的马车队长色音巴雅尔,牧民们都叫他“色队长”。阿妈请求色队长一定要把我送到旗镇歌舞团,不要丢在半路,给冻死或者让狼吃掉。我的孩子没有出过远门,她不放心地对色队长说。回头又嘱咐我不要在车上冻坏了脚,路上要下车去勤跑一跑。阿妈把我头上戴的狐狸皮帽子,身上穿的羊皮袄又都系紧了一遍。要勒紧一点,别让冷风进去。阿妈说着又拉过我的手,你的手是热的,放在兜里暖着,手凉人就冷了。阿妈的手很凉,我心里就有些难过,我没有离开过家,也没离开过阿妈。要进旗镇去找阿爸,我很兴奋,也很犹豫。旗镇和阿爸对我都是陌生的,就像牛羊去到一片新的草原,有些胆怯。刚才摸到阿妈冰凉的手,难道阿妈的心是冷的吗?我在阿妈的脸上从来看不明白喜怒,也不懂她内心的哀愁,她太平静了。我和阿妈的生活,可以说没有什么波澜。

色队长把扎着漂亮红缨的马鞭子,插到车辕子的黑铁鞭座上,榆木鞭干和狗皮鞭子上的红缨,迎风飘扬。红缨是用白马的马鬃染成鲜红,很好看。他眯着醉眼,涨红脸膛,满嘴酒气拍着车上拉的羊皮说:这儿有一百多张羊皮,比家里的被窝都暖和,你就放心吧,我的佛娘。色队长是一个脾气暴躁、没有耐心的人,但是对我阿妈还是很尊敬。其实全牧村的人对我阿妈都很尊敬,都叫她佛娘。他回头见我还站在地上,和阿妈恋恋不舍的样子,就睁开眼睛喊:小子,快上车呀,你不想去了吗?

我蹲下身子,亲热地抱了一下双喜,它那淌着涎水的老嘴里又伸出柔软、热乎乎的舌头,很慈祥地亲两下我的手,把我的手弄得黏糊糊的。我恋恋不舍地站起来,黄母狗也要跑过来亲我,被阿妈拦住了。我从左侧向马车走去,路过青花马的身边,它很不友好地用后蹄刨了一下地,好像是对我的恐吓。这是马的一贯伎俩,见到陌生人都想杀杀人的威风,结果都是人把马驯服。我走进了青花马的眼睛里,马眼看人低,马眼里,我看见我的脸膛和身体显得很矮小,丑陋变形。青花马蔑视地昂扬起头,闭了一下眼睛,我感觉被挤得全身骨头都痛。

我上了车,色队长在羊皮垛中间,给我留出了一个位置,搭了一个窝,坐进去四面都是粗麻绳勒紧的羊皮,又安全、又暖和。冻不着了,我满意地对阿妈说。

色队长甩起红缨鞭子,就赶车出了牧村。马车离开了我家的院子,我看到外屋的灯熄灭了,里屋的灯也熄灭了,但是我感觉阿妈的目光还在院子里,向我们的马车眺望。红缨鞭子一串接一串的长响,几乎惊醒了牧村里所有的狗。狗吠声连成一片,就像我们学校寒假演出的大合唱。马戴的铃铛上也拴着红缨,显得喜气洋洋,一片飘红。这是我们牧场的习惯,进旗镇办事都比较讲究,不管大事小事都是喜事。色队长说这次拉羊皮进旗镇是去办年货,到收购站卖掉羊皮,要换一车白酒回来。过年了,每家都要分几斤高度老白干。草原的冬天,只有酒能温暖牧民们寒冷的心。

我讨好色队长说:我们家的酒从来都没人喝,今年的酒就送给你喝了。色队长不买我的账,他说:你这小子怪会做人情,还是让你阿妈留着供佛吧。

我说今年场部通知不让供佛了,你当队长的还不知道吗?色队长说:你阿妈的佛在她的心里,我们都知道。你们家没人喝酒,按规定是不给分酒的,每年都分酒给你们家,就是为了让佛娘供佛。

我不了解这些情况,阿妈从来不讲。阿妈也从来不讲别人的是非、恩怨、得失这些事情,好像在她的眼里,人从来就不分好坏。我讨好色队长碰了壁,心中却有些感激。牧村里的人就是这样,对我和阿妈从来都是很照顾。阿妈虽然不说,但是我知道她心知肚明。  没出发前,我心情急迫,就想马上出发。阿妈的再三嘱咐显得哕嗦。现在出发了,坐在车上,渐渐地离阿妈远了,心中倒有些不舍,涌出一股酸楚的滋味来。虽然肚子吃得很饱,心里却感到有些空落落的。离开每天相依相伴的阿妈,去找陌生的阿爸,心中很怅然。我是个犹豫不决的人,阿妈决定了让我去找阿爸,我就同意了,同时,也对到了旗镇之后的生活充满幻想。可是说完同意,在心里又打了退堂鼓,不想离开家、离开阿妈。马车向前路奔跑,我就像飘落进不可知的万丈深渊。现在色队长如果掉转马头,回牧村,我一定会像被拯救了一样,跳下车,跑回家里,就再也不离开了。我在心里坚定地想。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调/千夫长草原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千夫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01419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