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殇/百年海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文学中第一部关于中国海军史的长篇史诗,这是一曲警醒国人海权意识的激昂壮歌,这是一部因应“大国崛起”之梦的生动深刻的启示录。本书是作者《百年海梦》之第一部,它以清末海军将领汪治东的家庭为主线,全面回顾、反映中国海军成长的悲壮历程。全书视野极为广阔,场面恢宏,情节跌宕曲折、悬疑迭起,且能对历史事件作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扫描,是一部具多声部主题和史诗美学特征的厚重精美之作。

内容推荐

作为《百年海梦》第一部的《海殇》,从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切入,重点描写清政府在战败之后重建海军的努力,以及日本占领台湾后中日双方围绕争夺南中国诸岛展开的激烈较量,一批爱国志士为捍卫我濒临失去的海洋主权所作的英勇抗争,最后写到清朝海军集体“反正”成为民国海军的壮烈过程和墓前幕后的各种故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捍卫南中国海

第二章 椰蓉花

第三章 宣“威”南洋

第四章 高含光

第五章 “南鲨丸”海盜船

第六章 革命玄黄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这期间,汪治东有时要到纽卡斯尔市去,因为海天号上的机器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修理。而那边的工人正在闹罢工,进度受到影响。在这种时刻,他就去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探望他的同窗好友吴振南。他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即被派往英国留学深造。童年时代两人形同手足,如今一别多年,见面后自然有说不尽的话。

汪治东看着吴振南身着英国白色海军军官服显得挺拔精神的身段,不禁万分羡慕。他不由得想起大清海军军官那身不中不西的服装来,过去自己穿了,还觉十分威风荣耀,因为比起大清官员穿的那身臃肿、古怪、毫无美感的官服来,自己这身装扮多少还有点亮色,然而今天不知什么原因,一想起来反而觉着非常窝囊、邋遢,简直是不伦不类,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心理的变化?

两人肩并肩沿着校园里画出的格林尼治子午线走,一人走在一边,心情当然别有一番滋味,他俩各自谈起分别后的经历,都感慨万端,觉得国内国外竟然是不可逾越的两重天地。

汪治东开玩笑说:“你毕竟是走在子午线的那一边,我走的是这一边,我们俩的时间不同。我是东半球的人,而你是西半球的人。”

吴振南说:“话虽这么说,但地球毕竟是一个。人家才不问你时间是否落后,反正落后了就挨打。”

汪治东又关心地问起在皇家海军学院里学到了哪些新鲜的东西。他本是个极为好学的人,恨不得什么都打听清楚。

吴振南说:“要说新东西,这儿什么都是新的知识,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不过我以为对自己触动最大的还是他们的海军理论。”

汪治东奇怪地问:“什么?海军还有理论?你说说看,到底有哪些理论?”他以往的经验以为海军就是把船开好、把炮打准就完事了,今天听到的这个概念令他耳目一新。

吴振南说:“这也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简单地说,现在西方流行的海权的理论,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它是以英国海军中将菲利浦·H·科隆布在1873年最早提出来的。简言之,就是当今列强已全力走向海洋,在海洋上瓜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就叫做海洋战略。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制海权的争夺。通过制海权的确立,来控制海洋上的交通通道。”

汪治东一听,马上懂了:“好厉害的理论啊!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南中国海上的日本人、法国人的争夺都是他们海洋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国家反成了他们的争夺对象。你要不说,我还没意识到它深层的意思。这么说来,我国的海权丧失危害极其深远啊!可惜国人至今仍处在懵懂之中。”

吴振南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岂止是懵懂,怕的是百年后都没有觉醒呢。”

汪治东喟然长叹:“这么说,孙文的主张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国家让如此愚昧落后的满人来管,能追上先进国家吗?看来你我都将面临巨大的历史动荡了。”

吴振南则意味深长地说:“迅雷风烈必变。如今中国犹如堆满了干柴,欧罗巴则是装满了火药的大桶,老弟,你可要处处小心,好自为之啊!”

汪治东也告诉他:“我自来的原则是不过问政治,只求把事情切切实实地做好。当然心里的看法、想法是有的,但你我皆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物,也无心去做这种人物,如果举世皆浊,也只能洁身自好而已,只求得上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历史英烈,下对得起后代子孙,做个问心无愧而已。”

“有些事情怕不那样简单,”吴振南深思熟虑地说,“如果风云突变,硬要你做出抉择时,你将如何应对呢?”  “求诸于心吧。”

“但愿如此!据我所知,严几道、萨鼎铭诸位海军前辈,皆是主张英国式君主立宪的变革,而孙文孙先生却是属于美国式的激进改革派。至于康、梁诸公,变革言论更是形形色色,天下一旦有变,我怕的是不同政见之争将成中国一大祸患。”

汪治东默然。

吴振南又问起了汪治东的婚事,汪治东反问道:“你还记得杜喜珪吗?”

“那个小人!怎会忘了?为了那张赵伯先的传单,他背后告了你。要不是我及时报告了萨镇冰提督,学校差点按照‘校规’把你斩首示众了。怎么,你的婚事难道跟他也有关系吗?”

“岂止是‘关系’,就是因此而起的。”汪治东苦笑道,“杜喜珪自己说是高婉芬的表兄,他喜欢这个表妹,要我‘离远点’,就为这,对我下手才如此狠毒!你想想,就凭着高家跟杜喜珪的关系,我能同意这门婚事吗?”

说到了杜喜珪,吴振南问了问他的近况,关照说:“这个人你要多多提防他一点,他是个十足的小人。我一直有种不好的感觉,觉得他无时不在背后盯着你,尽管毕业后大家分散到各条船上,接触很少,但也不可不防呀!现在他还只是一条小泥鳅,但有道是,‘国之将亡,必生妖孽’,这种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必定要兴风作浪,你要小心为是。”

大概因为去国时久,吴振南对国内的什么都有兴趣,又问到了学校对面的书报摊:“它还在吗?”

“不在了。萧老板疯了……”

“什么?疯了?为什么?”

“你还记得他的小女儿,那个头顶长两个漩儿的萧月娥被人拐走了……”

“哦,可惜……”吴振南默然了,“当年你还记得周树人跟我俩经常在此碰面,尽管他比我俩还低两届,但玩得不错。他现在在哪?”

“一直没有联系,听说他后来去了日本……”

二人边走边聊天,沿着优美的校园小路信步。在一棵大树下,汪治东忽看见一名黑发男子正坐在一张长椅上盘腿打坐,便低声问吴振南,“那人是谁?难得也是个东方人。”(P101-103)

后记

本书的写作缘起于作家谢冰心的去世。这是因为一百年前我的父亲汪克东与她的爸爸谢葆璋曾经为创建烟台海军学堂而共事过。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不止一次对我说起过谢冰心儿时的情景。谢冰心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写一部反映甲午战败的海军长篇小说,但她每每提笔,则悲情不能自抑,以致泪湿稿纸,这部小说终于只能是开个头,留给人们的是永久的遗恨。这件事给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我想,冰心世姐的遗愿总应该有人来完成,那么这个人就应该是我了,因为与她同时代的人已所剩无几,而我俩也都共同拥有一个“百年海梦”。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全国许多朋友的热情支持,他们当中有的是海军院校的年轻学子,有的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其中特别要表示感谢的是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的高晓星教授,他是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权威,曾出版过多部专著,他不仅为我仔细地阅读全稿,还逐字逐句地为我做细节方面的修正,这就使我的小说更增添了学术的价值。在他读完后,还留下了一段热情的感言,我把它抄录如下:

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肢解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本书主人公汪治东、高婉芬等一批爱国青年为雪国耻、报家仇,出生入死同外国侵略者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殊死的抗争,用鲜血和生命灌溉了辛亥革命之花,用勇敢和智慧捍卫了华夏濒危的海洋主权。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尤其是高婉芬为革命党送情报不幸被捕,壮烈就义在革命军光复南京的前夜,可谓金陵巾帼英雄,堪与鉴湖女侠秋瑾媲美。

在此,我向他以及所有热情支持我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小说的情节与人物都已经过了艺术加工,不可完全当成史实对待。

在我写完这部作品的时候,不禁遥想起祖国南方那一片辽阔的海疆。一百年前,我的爸爸分明驾驶着巡洋舰海容、海琛号在东沙、西沙、南沙水域驱赶着倭寇和日本商人,保护着世世代代在那里劳作的中国渔民。而遗憾的是,如今它们居然还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的海梦还得做多久呢?

汪应果

于南京大学守清斋

2007年4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殇/百年海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应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6912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10:16